齐国久旱不雨,齐景公(公元前 547~前 490 年)召集群臣,问道:“天下干旱很久了,人民面有饥色,我派人卜筮,发现是高山作祟,寡人希望稍为收些税来祭祀灵山,可不可以呢?”群臣无法回答。晏子却回答说:“不可以!灵山是以石块为身体,以草木为毛发,如果长久大旱不雨,毛发将会焦枯,身体将感懊热,他怎么会不希望下雨,祭祀灵山没有用的。”景公又说:“不然我祭祀水神河伯,可以吗?”晏子说:“不行,河伯以水为国家,以鱼鳖为人民,长久不下雨,水源将减少,百川将枯竭,国家将灭亡,它怎会不希望下雨呢?”景公说:“那怎么办呢?”晏子说道:“国君如果能够离开宫殿,露宿野外,与灵山、河伯共忧患,就有希望下雨!”于是景公来到野外,露宿三天,天果然下起大雨,老百姓都能够栽种庄稼了。景公说:“妙啊!晏子的话岂可不用呢?真是位有德之啊!”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 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晏子入见, 立有间,公曰:“ 怪哉!雨雪三日而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 寡人闻命矣。”乃令 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涂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 兼岁。孔子闻之曰:“ 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春秋时的晏子很聪明,机智,应变奇快,他有很多故事,现提供几例,供君欣赏。
、晏子谏杀烛邹
齐景公喜欢射鸟
,
使用烛邹掌管那些鸟
,
但鸟跑掉了。
景公大怒
,
诏告官吏杀掉他。
晏子说
:
“
烛邹的罪有三条
,
我请求列出他的罪过再杀掉他
.
”
景公说
:
“
可以
”
。于是召
来烛邹并在景公面前列出这些罪过
,
晏子说
:
“
烛邹
,
你为国君掌管鸟而丢失了
,
是第
一条罪;使我们的国君因为丢鸟的事情而杀人,是第二条罪;使诸侯们知道这件
事了,以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而轻视士人,是第三条罪。
”
把烛邹的罪状列完了,
晏子请示杀了烛邹。景公说:
“
不要杀了,我明白你的指教了
!
”
2
、晏子二桃杀三士
春秋列国时,齐景公朝有三个勇士,一个叫田开疆,一个叫公孙接,一个叫古
冶子,号称
“
齐国三杰
”
。这三个人个个勇武异常,深受齐景公的宠爱,但他们却
恃功自傲。当时齐国的田氏势力越来越大,直接威胁着国君的统治。而田开疆正
属于田氏宗族,相国晏婴担心
“
三杰
”
为田氏效力而危害国家,屡谏景公除掉
“
三
杰
”
,然而景公爱惜勇士,没有表态。
适逢鲁昭公访问齐国,齐景公设宴款待。鲁国由叔孙蜡执礼仪,齐国由晏子执礼
仪,君臣四人坐在堂上,
“
三杰
”
佩剑立于堂下,态度十分傲慢。晏子心生一计,
决定乘机除掉这三个心腹之患。
当两位君主酒至半酣时,
晏子说:
“
园中桃子已经
熟了,
摘几个请二位国君尝尝鲜吧?
”
齐景公大悦,
传令派人去摘。
晏婴忙说:
“
金
桃很难得,还是臣亲自去吧。
”
一会儿的功夫,晏婴带着园吏,端着玉盘献上
6
个
桃子。众人一见,只见盘子里放着的
6
个桃子,个个硕大新鲜,桃红似火,香气扑
鼻,令人垂涎。齐景公问:
“
就结这几个吗?
”
晏婴说:
“
还有几个没太熟,只摘了
这
6
个。
”
说完恭恭敬敬地献给鲁昭公和齐景公一人一个桃子。鲁昭公边吃边夸奖
桃味甘美。景公说:
“
这桃子实在难得,叔孙大夫天下闻名,当吃一个。
”
叔孙诺
谦让道:
“
我哪里赶得上晏相国呢?相国内修国政,外服诸侯,功劳最大,这个桃
子应该他吃。
”
齐景公见二人争执不下,便说道:
“
既然二位谦让,那就每人饮酒
一杯,食桃一个吧
!
”
两位大臣谢过齐景公,把桃吃了。
这时,盘中还剩有两个桃子。晏婴说;
“
请君王传令群臣,谁的功劳大,谁就吃
桃,如何?
”
齐景公同意,于是传令下去。话音刚落,公孙接率先走了过来,拍着
胸膛说:
“
有一次我随国君打猎,突然从林中蹿出一头猛虎,是我冲上去,用尽平
生之力将虎打死,救了国君。如此大功,还不应该吃个金桃吗?
”
晏婴说:
“
冒死
救主,
功比泰山,
可赐酒一杯,
桃一个。
”
公孙接饮酒食桃,
站在一旁,
十分得意。
古冶子见状,厉声喝道:
“
打死一只老虎有什么稀奇
!
当年我送国君过黄河时,一
只大鼋兴风作浪,咬住了国君的马腿,一下子把马拖到急流中去了。是我跳进汹
涌的河中,舍命杀死了大鼋,保住了国君的性命。像这样的功劳,该不该吃个桃
子?
”
景公说:
“
当时黄河波涛汹涌,要不是将军斩鼋除怪,我的命早就没了。这
是盖世奇功,理应吃桃。
”
晏婴忙把剩下的一个桃子送给了古冶子。
一旁的田开疆眼看桃子分完了,
急得大喊大叫:
“
当年我奉命讨伐徐国,
舍生
入死,斩其名将,俘虏徐兵
5000
余人,吓得徐国国君俯首称臣,就连邻近的郯国
和莒国也望风归附。如此大功,难道就不能吃个桃子吗?
”
晏婴忙说;
“
田将军的
功劳当然高出公孙捷和古冶子二位,然而桃子已经没有了,只好等树上的桃子熟
了,再请您尝了。先喝酒吧。
”
,田开疆手按剑把,气呼呼地说:
“
打虎、杀鼋有
什么了不起。我南征北战,出生人死,反而吃不到桃子,在两位国君面前受到这
样的羞辱,
我还有什么面目站在朝廷之上呢?
”
说罢,
竟挥剑自刎了。
公孙接大惊,
也拔出剑来,说道:
“
我因小功而吃桃,田将军功大倒吃不到。我还有什么脸面活
在世上?
”
说罢也自杀了;古冶子沉不住气了,大喊道:
“
我们三人结为兄弟,誓
同生死,亲如骨肉,如今他俩人已死,我如何苟活,于心何安?
”
说完,也拔剑自
刎了。
鲁昭公目睹此景,目瞪口呆,半天才站起身来,说道:
“
我听说这三位将军都有万
夫不当之勇,可惜为了一个桃子都死了。
”
齐景公长叹了一声,沉默不语;这时,
晏婴不慌不忙地说:
“
他们都是有勇无谋的匹夫。智勇双全、足当将相之任的,我
国就有数十人,这等武夫莽汉,那就更多了。少几个这样的人也没什么了不起,
各位不必介意,请继续饮酒吧
!
”
3
、无过之过(晏子逐高缭)
晏子是齐国宰相,他辅佐齐王把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晏子手下有一位名叫高
缭的,为官三年,从没做过什么错事,可是有一天,晏子却把高缭给免职了。晏
子左右的人感到奇怪,觉得晏子这样做未免不合情理,于是,他们劝阻晏子。有
的说:
“
高缭侍奉先生三年,对先生向来都是言听计从,并没出过什么差错呀。
”
有的说:
“
按常理,高缭做满三年,又没有过错,先生理当给他一定的爵位才是,
怎么反而把他辞掉呢?这好像说不过去吧!
”
晏子对左右劝阻的人说:
“
我是一个有很多缺点的人,
正如一块弯弯曲曲的木
料,必须用规矩来定方圆,要用斧子来削,用刨子来刨,才能造就一件好的器具。
我手下的人,就应像这些规、矩、斧子、刨子,帮我去掉那些不能成器的地方,
以利我更好地帮齐王治国。可是高缭和我一起做事已经整
3
年了,对于我的缺点、
过错,从来没提出过任何批评意见,也没作过任何纠正。我并非圣贤,平时工作
中难免有失误,可是高缭只是一味顺从我、称赞我,这对我更好地为齐王工作又
有什么好处呢?非但没有,反而有害。所以我决定辞退高缭,原因就正是你们所
说的
高缭无过
。
”
晏子真是一个有见地的贤相,
他的用人标准是反对圆滑处世、
一味讨好上司。
这个用人标准,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很有启发的。
4
、晏子之御者
晏子担任齐国之相时,有一天出去,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丈夫。她丈
夫替国相驾车,坐在伞下,用鞭子抽打着车前的四匹马,趾高气昂,十分得意。
车夫回来后,他妻子要求离婚,车夫问她是什么原因,妻子说:
“
晏子身高不满六
尺,身为齐相,名闻各国。今天,我看他出门,智谋深远,态度谦虚。现在看看
你,身高八尺,却做人家的车夫,可是看你的样子,好像还觉得很满足,我因此
要求离婚。
”
从此之后,她丈夫处处收敛,谦卑多了。晏子觉得奇怪,就问他怎么
回事,车夫据实相告,晏子就推荐他做大夫。晏子担任齐国之相时,有一天出去,
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丈夫。她丈夫替国相驾车,坐在伞下,用鞭子抽打
着车前的四匹马,趾高气昂,十分得意。车夫回来后,他妻子要求离婚,车夫问
她是什么原因,妻子说:
“
晏子身高不满六尺,身为齐相,名闻各国。今天,我看
他出门,智谋深远,态度谦虚。现在看看你,身高八尺,却做人家的车夫,可是
看你的样子,
好像还觉得很满足,
我因此要求离婚。
”
从此之后,
她丈夫处处收敛,
谦卑多了。晏子觉得奇怪,就问他怎么回事,车夫据实相告,晏子就推荐他做大
夫。
5
、晏子辞婚
春秋时期,齐景公有个女儿,从小就生得乖巧可爱,特别惹人喜欢,齐景公对
她更是爱如掌上明珠。
齐景公从宫中挑选出品学兼优的女官,对女儿辅导培养。随着时间一天一天地
过去,女儿长大了,不仅相貌漂亮,而且知书达礼,落落大方,成了朝野皆知的
绝代佳人。渐渐地,女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把齐景公愁坏了。
许多上卿、
大夫都想让自己的儿子娶到这位佳人。
一来可以跟国君联姻,
即使
以后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也不至于遭到砍头、抄家的惩罚;再者,百官知道
后都会来巴结自己,说不定能捞到很多的好处。
但是当时有个规矩,
就是诸侯之女嫁给诸侯之子,
可景公担心把女儿嫁到别的
国家去,父女就再难见面了,而且一旦两国交战,女儿的处境就更难了,他放弃
了这种想法。
他又打算把女儿下嫁给国内的臣民,这样是离女儿近一些,可以常见到女儿。
但他又担心门不当户不对,被人笑话,便也放弃了这种想法。
他想来想去想到了晏子,
晏子身为齐国的相国,
女儿嫁过去,
做一位相国夫人,
也不算辱没门庭。但他不知道晏子是否同意,不能贸然行事,必须亲自去听听晏
子的意见。
这一天,
齐景公坐车来到相国晏府。
晏子见国君到来,
慌忙出来拜见,
说道:
“
不
知君侯光临,有失远迎,臣罪该万死
!
”
齐景公说:
“
相国不必客气,寡人在宫中呆
腻了,来到相府与相国唠唠家常,不必大惊小怪。
”
晏子吩咐家人赶快摆酒,为君侯接风。既然是家宴,晏子也就不拘礼了,唤出
相国夫人来给齐景公斟酒。齐景公问:
“
这是相国夫人吗
”
晏子回答:
“
对,这是
臣的糟糠之妻。
”
齐景公等相国夫人退下后,说:
“
唉
!
真是又老又丑啊。寡人有个女儿,又年轻
又漂亮,
就把她嫁给相国做妻子吧
!
”
晏子离开坐位,
对着齐景公恭敬地回答说:
“
现
在她是又老又丑,可我与她生活在一起已经很长时间了,因此也赶上过她又年轻
又漂亮的年华。况且人都是在年轻时把将来年老时托付给对方,在漂亮时把将来
丑陋时托付给对方,我已接受了她的托付,对她做出终身的承诺了。君侯想赏赐
给我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
难道是想让我背弃妻子的托付而抛弃她,
另寻新欢吗
”
晏子说完,向景公拜了两拜,婉言拒绝了这件婚事。
人生哲理:夫妻之间应信守对爱情的庄严承诺,不可因对方年老色衰而喜新厌
旧。
6
、晏子谏齐景公
景公在位时,连下三天雪还不放晴。景公披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
正堂前的台阶上。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
“
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
是天气不冷。
”
晏子回答说:
“
天气不冷吗?
”
景公笑了。晏子说:
“
我听说古代贤
德的国君自己吃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
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
”
景公说:
“
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
了。
”
便命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
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
们的姓名。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
到后说:
“
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
7
、谏景公置酒泰山
景公在泰山的南边摆酒宴,酒喝多了,景公四处望望他的土地,长叹起来,流
下了几行眼泪,说:
“
我寡人将离弃这堂堂的国家而死么!
”
左右有三个人帮助景
公哀哭,说:
“
我们是小人,还将感到难于去死,更何况您了!离弃这国家而死,
那岂是可行的呢!
”
晏子却独自拍着大腿,仰天大笑道:
“
今日的宴饮真高兴啊!
《先秦散文·晏子春秋·景公欲诛祝史(谏上·十二)》原文鉴赏
景公疥且疟①,期年不已②。
召会谴、梁丘据、晏子而问焉③,曰:“寡人之病病矣④!使史固与祝佗巡山川宗庙⑤,牺牲圭璧⑥,莫不备具,其数常多于先君桓公⑦,桓公一则寡人再。病不已,滋甚。予欲杀二子者,以说于上帝⑧,其可乎?”
会谴、梁丘据曰:“可。”
晏子不对。
公曰:“晏子何如?”
晏子曰:“君以祝为有益乎?”
公曰:“然。”
晏子免冠曰:“若以为有益,则诅亦有损也⑨。君疏辅而远拂⑩,忠臣拥塞(11),诔言不出。臣闻之:‘近臣嘿(12),远臣喑(13),众口铄金(14)。’今自聊摄以东(15),姑尤以西者(16),此其人民众矣,百姓之咎怨诽谤(17),诅君于上帝者多矣。一国诅,两人祝,虽善祝者不能胜也。且夫祝直言情(18),则谤吾君也;隐匿过(19),则欺上帝也。上帝神,则不可欺;上帝不神,祝亦无益。愿君察之也。不然,刑无罪(20),夏商所以灭也。”
公曰:“善解予惑(21),加冠!”
命会谴毋治齐国之政(22),梁丘据毋治宾客之事(23),兼属之乎晏子(24)。晏子辞,不得命,受相退(25),把政,改月而君病悛(26)。
公曰:“昔吾先君桓公,以管子为有力(27),邑狐与谷(28),以共宗庙之鲜(29)。赐其忠臣,则是多忠臣者(30)。子今忠臣也,寡人请赐子州款(31)。”
辞曰:“管子有一美(32),婴不如也;有一恶,婴不忍为也。其宗庙之养鲜也(33)。”
终辞而不受。 、
【注释】 ①疥(jie介):疥疮。疥疟:生疥疮害疟疾。 ②期(ji基)年:满一年,一周年。已:止。 ③会谴(qian遣)、梁丘据:二人是齐景公的嬖(bi)臣。 ④句中后一“病”字:意为病情加重。 ⑤史:官职名,掌管记载史事。固:人名。祝:官职名,主管祭祀时向神口诵颂词。佗:人名。巡:巡祭。山川:指山川之神。宗庙:供奉祖先的神庙。 ⑥牺牲:祭神用的牲畜,如牛羊猪等。圭(gui归)、壁:祭祀用的玉制的两种不同形状的礼器。 ⑦桓公:齐桓公,姜姓,名小白,前685—前643在位,春秋时五霸之首。 ⑧说(yue月):同“悦”。 ⑨诅(zu阻):诅咒,与“祝”意相对。 ⑩拂(bi必):同“弼”。辅拂:即辅弼,辅佐君王的大臣。 (11)拥塞:同“壅塞”,堵塞,阻塞。 (12)嘿(mo末):同“默”,沉默不语。近臣:与国君同姓的臣子。 (13)暗(yin音):哑口不言。远臣:异姓的臣子。 (14)铄(shuo朔):销,熔。铄金:使金属熔化。 (15)聊、摄:齐国两个地名,在西界; (16)姑、尤:河名,即姑水和尤水.在齐国东界。 (17)咎(jiu旧)怨:责怪抱怨。诽(fei匪)谤(bang棒):谴责罪过,指责过错。 (18)情:真实情况,指齐景公的各种罪恶。 (19)匿(ni逆):隐瞒。 (20)刑:杀。无罪:指史固、祝佗,也兼指下旬中夏桀和商纣杀掉的贤者。 (21)惑(huo或):迷乱,糊涂。 (22)毋(wu无):不要。 (23)宾客:指各国诸侯及往来的使臣。(24)兼:两者,指管理政务和接待宾客的两种职务。属(zhu主):委托,交付。 (25)相:官职名,国相。 (26)悛(quan全):止,意同“痊(quan全)”,病愈。 (27)管子(前?—前645):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齐国大政治家,事齐景公,通货积财,富国强兵,辅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无下,创立齐国的霸业。力:功。 (28)邑:设立封邑。狐、谷:两地名。 (29)共(gong公):同“供”,供给。鲜:古时天子或诸侯祭祖用的野兽,其他人不得用。 (30)多:赞美,嘉许。 (31)州款:齐邑名。(32)美:好事,下文的恶,指坏事。言管仲治齐国佐桓公建立霸业,是一美;管仲受桓公之赐,私家祭祖用鲜,这是越礼,为一恶。 (33)养:当是“羞”,进献。本句当是注文,解释前句“恶”的含义,后人误将阑入正文。
【今译】 齐景公生疥疮又害疟疾,整整一年不好。
他召来会谴、梁丘据、晏子问话,道:“寡人的病加重了。派出史固和祝佗巡祭名山大川宗庙,用的牺牲圭璧,没有不周备齐全的,那数量常常多于先君桓公,桓公用一份寡人就用双份。病不见好,反而更甚了。我想要杀掉这两个人求得上帝的欢喜。这样可行吗?”
会谴、梁丘据答道:“可行。”
晏子不答言。
景公问:“晏子你以为如何?”
晏子道:“国君认为祝祷有好处吗?”
景公答:“是的。”
晏子摘下帽子,说:“要是认为祝祷会有好处,那么诅咒也是会有损害的。国君疏远左辅右弼,忠臣受到阻塞,规谏之言无处表达。臣听说:‘同姓的大臣沉默不语,异姓的大臣哑口不言,民众的舆论势如烈火可使金石销熔。’当前齐国自聊、摄以东,姑水、尤水以西,这地面上人民众多,百姓纷纷责怪抱怨、出言诽滂,对上帝咒骂国君的人太多了。一国的人都在诅咒,只有两个人在祝祷,即使最善于祝祷的人也是胜不过民众的。况且,祝祷者照直说出国君您的罪过,那就是犯谤君之罪;如果隐瞒国君的过错,那就是欺蒙上帝。上帝有灵,就不能欺骗;上帝不灵,那么祝祷也没用。希望国君认真想一想。不然,滥杀无罪的人,这便是夏桀商纣自取灭亡的做法。”
景公道:“你善于解除我糊涂的想法,戴上帽子吧!”
景公命令会谴不许再掌管齐国的政务,梁丘据不许再过问接待宾客的事务,这两项要职全都交付给晏子。
晏子推辞不受,不得景公的允许,接受相位而退,从此执政。过了一个月,景公的病全好了。
齐景公对晏子说:“昔日我先君桓公,因为管子有功,所以设狐、谷两地作管子的封邑,借以供给祭祀宗庙时用的野牲。赏赐忠臣,这是嘉奖忠臣的做法。晏子你是当今的忠臣,寡人想要赐给你州款作封邑。”
晏子辞谢道:“管子有一美,晏婴我不及他;有一恶,晏婴我不忍照办。他祭宗庙进献野牲是僭越礼数的。”
晏子推辞,始终不肯接受。
【集评】 明·杨慎评《晏子春秋》:“夺喜与惧,反得其理。(晏子论祝、诅)何其警醒!班婕妤只得末二语(上帝神、不神句)已足传。(晏子辞州款)善让人,善自颂!”
明·陈仁锡《诸子奇赏》:“(一国诅,两人祝)议论绝倒。(晏子辞州款)特立独行。”
明·姜思睿《诸子鸿藻》:“(此文)比《左传》更苍。(晏子)以宗庙之养鲜为恶,其己也严矣。”
【总案】 《左传》昭公二十年有与本文相同的记事,细节与文字互有差异。本文当是根据不同的传闻记述的历史故事。
齐景公“疥且疟”,久病日重。他忽然想要杀掉祝史,取悦天帝,禳灾除病。显然,这是以“人牲”祭天的愚昧习俗的残余。晏子不赞同这种凶残而不人道的作法。他机智地就祭祝活动表示了“天神无灵”的思想,还严肃地陈说了齐国百姓诅咒暴君的忿恚之情。这便是本文最鲜明而富有战斗精神的主题。晏子明言:“上帝神,则不可欺;上帝不神,祝亦无益”。“若以为(祝)有益,则诅亦有损也”。对齐国的现实,晏子指出:“百姓之咎怨诽谤,诅君于上帝者多矣”。晏子他毫无夸张地点明:“众口铄金”,“一国诅,取人祝,虽善祝者不能胜也”。晏子认为百姓愤怒的舆论中便积蕴着巨大的力量,这力量是任何人所战胜不了的。故事的内容表明,这是闪耀着无神论思想和人民精神的优秀作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87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季梁:往北的马车到不了楚国
下一篇: 孙武和《孙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