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孙之獬的生平简介孙之獬是怎么死的,

华里士 2023-07-20 01:51:00

在清朝,男子的发型全都是一条发辫,此发型称作“金钱鼠尾辫”。明末清初的时候,汉族男子都是不剃发的,剃发是满族的习俗。

数千年来,汉人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观念,不敢轻易剪发断发,剃发那更是万万不能啊,除非要遁入空门去当和尚。

那么,为什么到了清朝,男子全都换了发型呢?

这全都是因为一个大汉奸,孙之獬。

满族入关一统天下以后,官兵带着剃发匠,举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牌子,大街小巷的抓人,抓住了人就给他们剃发。

就像牌子上写得那句话一样,凡是不肯剃发的,全都死了。

孙之獬就是第一个提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的人。

其实,孙之獬自己就是汉人,他还在明朝当过官。明朝天启年间,孙之獬考中进士,为庶吉士,朝廷授予他翰林院检讨一职,后迁侍读。

孙之獬入朝为官的时候,正是魏忠贤当权时期,阉党势力遍布朝野,他一入朝就投入了阉党门下,成为了阉党的一员过上了吃香喝辣的好日子。

崇祯元年,魏忠贤倒台了,崇祯帝下令毁掉由魏忠贤等阉党编写的以排斥、诛杀异己为目的的《三朝要典》,孙之獬却抱着《三朝要典》,跑到太庙痛哭,当时的官员都对他的这种行为所不齿。

不久,孙之獬被明朝廷“削籍”,回到了家乡。你以为他将就此消沉下去,那就错了,故事才刚刚开始呢。

孙之獬回乡住了几年,随后就是清军入关。从孙之獬投靠魏忠贤来看,这人就不是什么好人。

他听说清军要入关,就立刻俯首乞降,迫不及待的带头与家人奴仆一起剃头留了辫子,换上了满人的服饰,在家乡等待着满清主子的到来。

清军入关后,民众的抵触情绪不小,为了收揽人心,清军便接纳了孙之獬,授予他礼部侍郎一职。

明朝有不少臣子投降了清朝,还为清军打头阵,反过来对付明朝,这样的人也不少,但孙之獬绝对是被老百姓恨得最深的一个,归根结底还是这道“剃发令”。

原来啊,满清刚进北京时,天下未定,明朝降臣仍可穿明朝服饰,而清朝大臣自然着清朝服饰,上朝时,满清大臣站一排,明朝降臣站一排。

清朝大臣自谓高人一等,孙之獬有心“标异而示亲”,就穿着清朝服饰上朝,亲切的走进了满族大臣的行列。结果清朝大臣把孙之獬轰了出来,但明朝降臣又不肯让孙之獬与他们站在一起,令孙之獬尴尬万分。

此事之后,孙之獬便向多尔衮提出了剃发令,恰好多尔衮早就想彻底显示自己征服了中原,就同意了。

衣冠束发”成为汉人的外在标志,剃发严重伤害了汉人的感情,人们纷起抗争,悲壮激烈的反剃发斗争风起云涌。就连以卖祖求荣而闻名于史的吴三桂也因剃发令而与多尔衮发生过争执。

孙之獬衣锦还乡以后,谢迁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他们抓住孙之獬,五花大绑游街示众,在他身上遍刺针孔,插上毛发,最后将其斩首市曹,暴尸通衢,以惩罚其献媚清廷首创剃发残害同胞的罪行。

孙之獬的生平简介 孙之獬是怎么死的?

在清朝,男子的发型全都是一条发辫,此发型称作“金钱鼠尾辫”。

明末清初的时候,汉族男子都是不剃发的,剃发是满族的习俗。数千年来,汉人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观念,不敢轻易剪发断发,剃发那更是万万不能啊,除非要遁入空门去当和尚。

那么,为什么到了清朝,男子全都换了发型呢?

这全都是因为一个大汉奸,孙之獬。

满族入关一统天下以后,官兵带着剃发匠,举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牌子,大街小巷的抓人,抓住了人就给他们剃发。

孙之獬的生平简介就像牌子上写得那句话一样,凡是不肯剃发的,全都死了。

孙之獬就是第一个提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的人。

其实,孙之獬自己就是汉人,他还在明朝当过官。明朝天启年间,孙之獬考中进士,为庶吉士,朝廷授予他翰林院检讨一职,后迁侍读。

孙之獬入朝为官的时候,正是魏忠贤当权时期,阉党势力遍布朝野,他一入朝就投入了阉党门下,成为了阉党的一员过上了吃香喝辣的好日子。

崇祯元年,魏忠贤倒台了,崇祯帝下令毁掉由魏忠贤等阉党编写的以排斥、诛杀异己为目的的《三朝要典》,孙之獬却抱着《三朝要典》,跑到太庙痛哭,当时的官员都对他的这种行为所不齿。

不久,孙之獬被明朝廷“削籍”,回到了家乡。你以为他将就此消沉下去,那就错了,故事才刚刚开始呢。

孙之獬回乡住了几年,随后就是清军入关。从孙之獬投靠魏忠贤来看,这人就不是什么好人。

他听说清军要入关,就立刻俯首乞降,迫不及待的带头与家人奴仆一起剃头留了辫子,换上了满人的服饰,在家乡等待着满清主子的到来。

清军入关后,民众的抵触情绪不小,为了收揽人心,清军便接纳了孙之獬,授予他礼部侍郎一职。

明朝有不少臣子投降了清朝,还为清军打头阵,反过来对付明朝,这样的人也不少,但孙之獬绝对是被老百姓恨得最深的一个,归根结底还是这道“剃发令”。

原来啊,满清刚进北京时,天下未定,明朝降臣仍可穿明朝服饰,而清朝大臣自然着清朝服饰,上朝时,满清大臣站一排,明朝降臣站一排。

清朝大臣自谓高人一等,孙之獬有心“标异而示亲”,就穿着清朝服饰上朝,亲切的走进了满族大臣的行列。结果清朝大臣把孙之獬轰了出来,但明朝降臣又不肯让孙之獬与他们站在一起,令孙之獬尴尬万分。

此事之后,孙之獬便向多尔衮提出了剃发令,恰好多尔衮早就想彻底显示自己征服了中原,就同意了。

衣冠束发”成为汉人的外在标志,剃发严重伤害了汉人的感情,人们纷起抗争,悲壮激烈的反剃发斗争风起云涌。就连以卖祖求荣而闻名于史的吴三桂也因剃发令而与多尔衮发生过争执。

孙之獬衣锦还乡以后,谢迁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他们抓住孙之獬,五花大绑游街示众,在他身上遍刺针孔,插上毛发,最后将其斩首市曹,暴尸通衢,以惩罚其献媚清廷首创剃发残害同胞的罪行。

剃发令的创始人孙之獬,他的结局是什么?

剃发令的创始人是孙之獬,是一个大汉奸,而他最后的结局非常的惨。被百姓们拔光了身体上所有的毛发,用针缝了嘴还是不解恨,后来又被肢解。
孙之獬一开始是明朝的官员,是一个见风使舵的人,一开始的时候充当魏忠贤的爪牙,好不逍遥自在,后来魏忠贤倒台以后,孙之獬也被崇祯皇帝给解雇了,成为了平民百姓的孙之獬一直在等待,等待朝廷易主。后来清军入关以后,建立了清政府,清政府的统治者是满人,满人和汉人最大的区别就是发型和服饰。而孙之獬为了讨好满清统治者,主动的和家人们一起剃了头发,留起了辫子,还换上了满族人的服饰。

当时的满清统治者为了拉拢人心,于是就接纳了孙之獬,然而那个时候朝廷上有两班人马,一波是以满人为主,另一波是以汉人为主,孙之獬自以为是的要加入满人队伍,但是满人不接纳他,汉人队伍也不让他入列,羞愤之下,孙之獬提出了剃发令。对于汉人来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孙之獬提出来的剃发令,无疑是要命的,后来因为剃发令,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很多汉人因此而丧命,孙之獬也成为了天下第一汉奸,成为了人人所憎恨的人。

像孙之獬这样的人,注定不得长远,没有多长时间,就被清政府给解雇了。身为平民的孙之獬遭到了百姓们的报复,百姓们抓捕了他,拔了他的头发,为了解恨,用针封了他的嘴巴,孙之獬承受不了,想死也死不了,直到两天以后,看着奄奄一息的孙之獬百姓们还是不解恨,于是又把他给肢解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84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