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清朝出现皇后最多的姓氏(清朝有哪些大姓?)

历史典故 2023-07-20 00:54:09

清朝皇帝的后妃们,虽然都是通过选秀进宫的,由皇帝钦定是走是留,但是为了保证爱新觉罗家族的血脉纯正,这些秀女都是从八旗子弟中挑选出来的,都是清朝最有权势的名门望族之女。那么,清朝各个姓氏中,哪个姓氏出的皇后最多呢?

由于晚清时期留下的史料较多,所以我们总是觉得叶赫那拉氏是皇后姓氏中最多的。其实不然,连同后来追尊的皇后,这两个姓氏分别有六位皇后,总共十二位皇后,是清朝皇后最多的两个姓氏了。

其一是博尔济吉特氏。从皇太极开始算的话,皇太极的两位皇后都是博尔济吉特氏,一位是皇太极的嫡皇后,名哲哲,皇太极时期唯一册封的皇后,清朝的第一位皇后。另一位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孝庄太后,名布木布泰,是哲哲的侄女,姑侄俩一同侍奉皇太极,可见当时博尔济吉特氏的势力还是非常庞大的。后来顺治即位后,又把嫡母哲哲和生母布木布泰都尊为皇太后。

顺治皇帝的第一位皇后是博尔济吉特氏,是孝庄皇后的侄女,后来被废。第二位皇后依旧是博尔济吉特氏,孝庄皇后的侄孙,也是顺治所立的最后一位皇后,康熙即位后,尊其为皇太后,在康熙生命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还有一位比较特殊的皇后,当年多尔衮大权独揽,更是自称顺治的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去世后,顺治将其追尊为清成宗,将其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尊为义皇后。只不过两个月后,顺治就将多尔衮的封号撤销,义皇后的名号也不复存在了。

最后一位博尔济吉特氏皇后,是道光皇帝的后妃,道光帝生前,博尔济吉特氏的位分是皇贵妃,主六宫事,是咸丰皇帝的养母。咸丰帝即位后,将其尊为太后,去世后谥号位“孝静成皇后”。

其二是钮祜禄氏。清朝的第一位钮祜禄氏皇后,是康熙皇帝的第二位皇后——孝昭仁皇后,她是清朝最后一位住在坤宁宫的皇后,只可惜册封皇后仅半年多,就去世了。

第二位钮祜禄氏皇后,是雍正皇帝的孝圣宪皇后,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甄嬛,她在雍正时期被封为熹贵妃,乾隆即位后,尊其为皇太后。孝圣宪皇后享年85岁,是清朝历代皇太后中寿数最长的一位。第三位是嘉庆帝的第二位皇后孝和睿皇后,为嘉庆生了两个皇子,于道光二十九年崩逝,享年七十四岁。

道光皇帝有两位钮祜禄氏皇后,其一是孝穆成皇后,道光还是皇子时,她就被立为嫡福晋,只可惜还没等到道光即位,她就去世了,道光即位后,将其追封为孝穆成皇后。其二是道光帝的第三位皇后,也是咸丰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可以说是道光帝的此生挚爱了,年仅17岁就位列贵妃,孝全成皇后也是一个短命的人,没能等到自己的儿子即位,就香消玉殒了。

最后一位钮祜禄氏是大家熟知的慈安太后,与慈禧太后两宫并存多年,最终暴毙而亡。

清朝有哪些大姓?

清朝大姓排名
一、爱新觉罗(皇族姓氏)
爱新觉罗这个姓氏了解历史的都知道它是清朝的皇室姓氏,这个姓氏在清朝姓氏等级排名中的地位也是不言而喻的,如今这个形式大多改成了“金”“范”“赵”等姓氏。
二、那拉氏(王族姓氏)
那拉氏这个姓氏是慈禧太后的姓氏,因此这个姓氏在清朝的姓氏中属于比较贵族的姓氏了,这个姓氏的人在清朝也有着相当不错的地位。后来这个姓氏基本上改成了“那”和“南”这两个姓。
三、钮钴禄氏(权势最大的官员姓氏)
这个姓氏在清朝是一个大姓氏,其中基本上都是比较有权势的官员,它在后世出名的原因是因为大贪官和珅就是这个姓氏。如今这个姓氏基本上都改成了“郎”姓。
四、佟佳氏(地为显赫的恭候姓氏)
这个姓氏在清朝姓氏等级排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姓,康熙皇帝的母亲就是这个姓氏,在清朝它也是一个人口较多的大姓氏,如今已经都改成“佟”姓。
五、瓜尔佳氏(满族第一姓氏)
这个姓氏在清朝时是一个相当知名的姓氏,这个姓氏的人在清朝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这个姓氏大多改为了“关”、“石”、“郭”等姓。
六、齐佳氏(地位居中的贵族姓氏)
这个姓氏在清朝的人并不是很多,不过因为这个姓氏的人大多是地位比较不错的家族,在清朝也是有一定的地位的,所以很多的人都要畏惧三分这个姓氏的人。如今这个姓氏大多改成了“齐”姓为主。
七、马佳氏(学士居多的姓氏)
这个姓氏在清朝姓氏等级排名中是一个出过很多知名人士的姓氏,这个姓氏的大部分都是选择经商,而且都是做得相当不错的,后来这个姓氏大多改成“马”姓居多。
八、富察氏(皇后居多的姓氏)
这个姓氏在清朝姓氏等级排名也是属于一个比较贵族的姓氏,在历史上这个姓氏出现了不少的皇后皇妃,对于清朝整体的姓氏格局有着深远的影响,当今多改为“傅”姓居多。

中国什么姓的皇帝最多?什么姓的皇后最多?什么姓的宰相最多?

禀楼主
中国皇帝姓刘的最多
中国皇后姓王的最多
中国姓李的宰相最多

下面的也可不看.

中国皇帝一共有多少姓氏?
除了外族(拓跋后来也改姓元),总共25个姓。
其中
刘(汉、蜀汉、前赵、南朝宋、南汉、北汉)52位;
李(成汉、唐、西凉、后唐、南唐、西夏)50位;
朱(后梁、明)26位;
赵(宋)18位;
萧(梁、西梁)17位;
司马(晋)16位;
高(北燕、北齐、南平)12位;
王(新、前蜀、闽)10位;
石(后赵、后晋)9位;
陈(陈)8位;
杨(隋、五代十国?吴)7位;
张(前凉)7位;马(五代楚)6位;
曹(三国魏)5位;钱(吴越)5位;
孙(三国吴)4位;
冯(北燕)2位;
孟(后蜀)2位;
段(西燕、北凉)2位;
赢(秦)2位;
郭(后周)1位;
柴(后周)1位。
外族皇帝计有:
孛儿只斤氏(元、北元)19位;
慕容氏(前燕、后燕、西燕)16位;
耶律氏(辽)15位;
爱新觉罗氏(清)12位;
元(北魏、东魏、西魏)11位;
完颜氏(金)10位;
元氏之前身拓跋氏(北魏)8位;
苻(前秦)7位;
宇文氏(北周)5 位;
乞伏氏(西秦)4位;
沮渠氏(北凉)4位;
秃发氏(南凉)3位;
赫连氏(大夏)3位;
姚(后秦)3位;
吕(后凉)3位等。

在王姓历史上,出了36位皇后,这样的累代帝后之族,在炎黄子孙中还找不出第二个。而王家的36位皇后,又集中在西汉至明12个王朝中。另外一些朝代,或者因缺乏史料无从稽考,或者由于民族习俗不立汉人为后,所以登上皇后之位的,只有她们36人。由于她们是皇帝的配偶,有母仪天下之责任,所以自古被抬到极高的位置,向来被认为是巾帼第一人。自然界中,日月同辉,阴阳相辅,彼此依存,不可缺少。人类社会中,皇帝与皇后又是男女之中最为尊贵者。

王姓36位皇后的第一人是西汉景帝皇后王氏。她是右扶风槐里(今陕西兴平县东南南佐村)人,生母是原燕王臧荼孙女。她幼年丧父,随母改嫁长陵田氏。及长,嫁金王孙为妇,生女一人,后迫于母命,与金氏离婚。景帝为太子时,她与妹儿姁同入太子宫,得太子爱幸,生三女一男;儿姁生四男。及景帝继位,她被立为皇后,所生之子也被立为太子。景帝死,太子继位,即汉武帝,她被尊为皇太后。三女分别封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儿姁四男,分别封广川王、胶东王、清河王、常山王。武帝尊崇外家,封外祖母为平原君,追封外祖父王仲为共侯,舅父王信为盖侯,族中男女无不荣耀于时。太后也居母后之尊25年,至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去世时,又举行了极为隆重的葬礼,与景帝合葬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的阳陵中。

王家最后一位皇后为明熹宗生母孝和王太后。她是顺天府(今北京市)人,少女时被选为神宗太子(即光宗)才人,生熹宗。可惜红颜薄命,她在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去世,没有能等到被册封为皇后或皇太后的一天,她的太后名号,是熹宗即位后追封的,全称是孝和恭献温穆徽慈谐天鞠圣皇太后。熹宗把天下所有的优美词语都加到了亡母的头上,其哀思之情,借此得到寄托。王家另外的34位皇后是:

汉宣帝母悼王皇后,涿郡蠡吾平乡人。

汉宣帝王皇后,长陵人。宣帝时立为皇后,元帝时称皇太后,成帝称太皇太后,又称邛成太后。居后位49年,年七十余崩,与宣帝合葬杜陵,称东园。

汉元帝王皇后,讳政君,魏郡元城人,王莽姑母。生成帝,成帝时尊为皇太后,哀帝时称太皇太后。至平帝时,因帝年方9岁,她垂帘听政。王家于是大兴,其后,王莽终移汉祚。

汉平帝王皇后,王莽女。平帝时立为皇后,刘婴时尊为皇太后,时年15岁。及王莽代汉,她自投于火中而死,时年18岁。

吴主孙权大懿王皇后,琅玡人,生太子和,薨于孙权时。及太孙孙皓继位,追尊她为皇后。

吴主孙权敬怀王皇后,南阳人,生吴景帝孙休。

晋文帝明王皇后,讳元姬,东海剡人,魏中领军王肃女。生晋武帝及辽东王司马定国、齐王司马攸、城阳王司马兆、广汉王司马广德和京兆公主。武帝时尊为皇太后,卒年52岁。

晋怀帝王太后,讳嫒姬,籍贯不详。初入武帝宫,生怀帝,拜中才人,早卒。怀帝时追尊皇太后。

晋哀帝靖王皇后。讳穆之,太原晋阳人。哀帝时立为皇后,在位3年崩。

简文帝顺王皇后,讳简姬,太原晋阳人。简文帝为会稽王时,纳为后,生世子司马道生,早卒。及道生子继位为孝武帝,追尊为皇后。

晋孝武帝定王皇后,讳法慧,哀帝靖王皇后侄女。年21岁崩。

晋安帝僖王皇后,讳神爱,琅玡临沂人,王献之女。初为太子妃,后立为皇后,年29岁崩。

南朝宋孝武帝文穆王皇后,讳宪嫄,琅玡人,初为武陵王妃,武陵王入京继位后拜皇后,生废帝及豫章王刘子尚、山阴公主刘楚玉、临淮公主刘楚佩、皇女刘楚琇康乐公主刘修明。废帝时尊为皇太后,崩后与孝武合葬于景宁陵。

宋明帝恭王皇后,讳贞风,琅玡人。生晋陵长公主刘伯姒、建安长公主刘伯嫒。废帝时尊为皇太后。崩于齐初。
齐和帝王皇后,讳蕣华,琅玡人。和帝时立为皇后,及齐亡于梁,降号为妃。

梁简文帝王皇后,讳灵宾,琅玡人。生哀太子萧大器、南郡王萧大连、长山公主萧妙■。薨于简文帝称帝以前。及简文入继大统,追崇为皇后。

梁敬帝王皇后,琅玡人。敬帝时拜皇后,及梁亡于陈,降号江阴王妃。

后梁宣帝王皇后,琅玡人,宣帝建国初为皇后,明帝时尊为皇太后。

陈废帝王皇后,琅玡人。废帝时为皇后,废帝被废为临海王,亦降为王妃。生太子陈至泽。

北魏平文帝王皇后,广宁人,生昭成帝。

唐高宗废王皇后,并州祁人。高宗初为皇后,后因与武则天争宠。败,被废。及武则天当权,尤恨之,改其姓为蟒氏,囚于别室之中,断其手足,投之酒瓮,遂不堪折磨而死。

唐玄宗废王皇后,同州下邽人,梁冀州刺史王神念之后。玄宗初立为后,后因预符厌之事被废。代宗时追复皇后之号。

唐德宗昭德王皇后,籍贯未详。生顺宗。

唐顺宗庄宪王皇后,琅玡人,生宪宗及福王李绾、汉阳、安、云遂安三公主。宪宗时尊为太上皇后、皇太后。

唐穆宗恭僖王皇后,越人,生敬宗。敬宗时尊为皇太后,文宗时称宝历太后,又称义安太后。崩,葬光陵东园。

唐武宗王贤妃,邯郸人,容貌颇似武宗。武宗初为颖王,后得嗣位,多赖贤妃之力。及南面登极,将立贤妃为后,因宰相李德裕进谗而止。及帝崩,自刭以殉。

唐懿宗惠安王皇后,籍贯未详,生僖宗,早卒。僖宗即位,追尊为皇太后。

唐懿宗恭宪王皇后,籍贯未详,生昭宗,早卒。及昭宗立,追尊皇太后。

宋太祖孝明王皇后,邠州新平人,宋初立为皇后。生子女三人,皆夭。年22岁崩。

宋徽宗显恭王皇后,开封人,生钦宗及崇国公主,年25岁崩。

明宪宗孝贞王皇后,上元人。宪宗时立为皇后,孝宗尊为皇太后,武宗时又进太皇太后,上尊号为慈圣康寿。

明神宗孝端王皇后,余姚人,万历六年(1578年)立为皇后,正位中宫42年。

明光宗孝靖王太后,籍贯未详。生光宗,早卒。光宗即位,追尊为皇太后。

综上述可知,王家36位皇后是12个王朝32位皇帝的配偶,又是16位皇帝及4位太子、6位王爷、15位公主的生母。在其所配皇帝之中,有吴主孙权、唐玄宗李隆基、宋太祖赵匡胤等盖世名主;在所生皇帝之中,有汉武帝刘彻、晋武帝司马炎、北魏昭成帝什翼健等英明帝王。通过这种血缘上的关系,使王姓与历代帝王之间联系起来。王姓人的鲜血,同样在这些帝王身上流淌。

历史上李氏有宰相九十六位
张姓有六十三位

清朝历代的皇后中,哪个姓氏的身份最显赫?

当然是叶赫那拉氏地位更显赫。叶赫那拉和爱新觉罗的爱恨情仇贯穿了清朝的始终。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开始,叶赫那拉氏就与他纠缠不清。

清朝的开国皇后就是叶赫那拉氏孟古,她也是清朝第二任皇帝皇太极的母亲。叶赫那拉氏当时是女真最大的部落之一。努尔哈赤为了统一女真,灭了叶赫那拉氏。孟古的哥哥金台石在部落被灭之时,曾说叶赫那拉氏会灭了建州女真。然而,真的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清朝的终结者隆裕皇太后亲自在清朝的亡国退位书上签字,宣告清王朝灭亡。

由此可见,叶赫那拉氏对于清王朝的影响巨大。这256年的时间,影响最大的叶赫那拉氏非慈禧莫属了。她作为晚清的实际掌舵人,地位无比尊贵。她的地位优势,给她的家族也带来了无比的荣耀。这就是古代特有的家族连带方式,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慈禧太后历经了咸丰帝、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四代皇帝。到后来,慈禧太后直接垂帘听政,直接参与国家大事。实际上,她就是清朝的实际控制人。她对于清朝的种种政策我们先不讨论,但是她让叶赫那拉氏独享无上的尊荣是肯定的。光绪帝的皇后也是叶赫那拉氏,由此可见慈禧是多么希望叶赫那拉氏可以长长久久的拥有无上的权利。

虽然乌拉那拉氏也出了很多皇后,但是相比叶赫那拉氏还是稍显逊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82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