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清朝有一个八旗制度,是由努尔哈赤建立,它分为八个不同的旗帜,每个旗主都拥有控制军队的权力,旗主之间是不能相互干涉的,八旗将百姓都分到不同的旗帜上,一旦战争来临时,就可以马上成为上阵打仗的士兵,效率极高,而努尔哈赤则是八旗之主,八旗旗主都要服从努尔哈赤。八旗制度与清王朝的命运息息相关,它既是清王朝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使清王朝最终走向衰败没落之路。
满清入关后,当年立下汗马功劳的八旗兵自然得到了皇帝的特殊照顾,他们的儿子可以继承父亲的爵位,财产,一辈子衣食无忧,而且就算犯了法,还会有各种免于处罚的特权,渐渐地八旗子弟就养成了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观念。
由于有国家养着他们,所以在八旗子弟眼里,生活唯一的乐趣就是吃喝嫖赌,虽然清政府每个月都会给他们发放俸禄,可是这些钱依旧是不够花的,于是他们就去偷盗,就算被抓到也不用去坐牢,急着用钱的时候他们也会选择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给当了,大多卖掉的钱都会给输掉,然后再去卖房子,甚至连自己的官爵都可以拿来卖掉。
在近代诸多作家中,老舍是最了解八旗子弟的一个作家,因为他就是正红旗的八旗子弟,可老舍从小就厌恶八旗子弟腐败的行为,在一部《正红旗下》的描写当中,很详细地记录了八旗子弟的生活:“他们创造了一种独具风格的生活方式,有钱的真讲究,没钱的穷讲究。他们在蛐蛐罐子,鸽哨,干炸丸子等上面提高了文化,可是对天下大事一无所知。他们的一生像做着个细巧的,明白而有点糊涂的梦”。
满八旗因为有特权的庇佑,玩的更是过火,用印子钱来放高利贷,没钱了就用军粮来换钱,甚至还变卖军队的盔甲和武器,把军队的盔甲当成破铜烂铁来卖,换了钱以后继续玩女人抽鸦片。
现在看来,八旗子弟确实很腐败,但是只能怪他们自己吗?小编觉得这个和当时清政府的八旗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别说清朝了,就算是现在,如果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一辈子衣食无忧,又有多少人会愿意挑灯苦读,坚持自己的理想,毕竟我们都只是普通人,并不是每个人生来都想要报效祖国,救国救民的,大多数人努力拼搏可能就是为了过上八旗子弟那样富裕的生活。
我们时常听到清朝关于八旗子弟的说法,不禁令我们感到好奇八旗子弟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形式,其实八旗子弟算是清朝前期就有的一种军事组织方式,基本上都是贵族出身,每个人都分得一些田地,但肯定不需要自己去种,八旗也有高低贵贱,基本上都是看谁祖上立下的战功多,比如说有上三旗,和皇帝关系最密切,平常的福利很好,上三旗的朝廷官员也比较多,寻常的官员和百姓都惹不起。
一、八旗由什么组成?我们都知道清朝是满族,但是八旗并不一定都是满人,满人并不一定是八旗,最开始八旗是由后金设立,随着不断的壮大,建立了清朝之后,有很多蒙古和汉族的人,所以八旗当中也遍布了一些蒙古人和汉人,八旗出身的人基本上都在皇帝面前称自己为奴才,普通臣子反而自称臣。
二、八旗的待遇八旗当中几乎全是有钱人,福利待遇肯定是当时最好的,如果是八旗中的满人,一开始就跟随努尔哈赤打天下,从后金到清朝,再到统治中原,皇帝为了笼络他们,也会赏赐给他们很多战利品,根据军功进行赏赐,所以传到八旗子弟手里,个个都富得流油,八旗当中的蒙古人和汉人要相对的贫穷一些,八旗子弟的社会地位都非常的高,经常仗势欺人,得到的财产就会越多,基本上子孙后代都能享受到祖先赢得的待遇。
三、到最后坐吃山空的纨绔子弟清朝天下有很大的功劳都是通过八旗得来,所以皇帝对这些八旗子弟特别宽容,其实有功劳的不是这些八旗子弟而是八旗子弟的祖先,他们子承父业,也继承了父辈的功劳,所以可以心安理得的当清朝的蛀虫,后来慢慢耗尽了祖上的财产,清朝内部也是靠这些八旗子弟搞得乌烟瘴气。
辛亥革命以后,民国 *** 只允诺付给退位的末代皇帝溥仪每年400万元,清朝 *** 以往发给八旗贵族的俸银、禄米一律停发。对于满洲八旗贵族来说,长期以来的一大笔固定收入突然之间化为乌有,使昔日的王公贵族失去了经济来源,陷入坐吃山空的境地。
政治权力的丧失,也使王公贵族们失去了大量收受贿赂机会。过去有权有势时,朝中百官争相阿谀逢迎,奉送金银财宝,如今的王爷失去了权势,变成了平民,不仅没有人来送礼,往往还要反过来给民国新贵们行贿纳银,以求得到军阀 *** 的庇护。
清末八旗子弟合影
清代的王公贵族都拥有大量土地,每年可以向耕种这些土地的佃户收取巨额地租以及各种农副产品,这些土地被称为庄地,是清初八旗跑马圈地从农民手中抢占来的。辛亥革命后,王公贵族失去了政权,广大佃户、农民乘此时机拒不交租,展开了抗租夺地的斗争,其结果使王公贵族失去了巨额的地租收入。
袁世凯虽然下达了大总统令,逼迫佃农交纳庄粮地租,广大佃户依然抗租、占地,王公贵族既然收不到租银,王府中的开支又很大,只得变卖庄地。这些庄地大多以低廉的价格卖给了一些地主、官僚和军阀。
清代北京城内仅王府就有几十座,贝勒、贝子府也有许多。王公们只有这些府邸的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到了民国时期,清王朝一倒台,这些府邸成了王公贵族的私产,连同大量金银珠宝,本来可以使贵族子弟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但由于贵族们的后代过惯了挥霍浪费的日子,在没有了俸禄之后仍然不知道节省,依然讲排场、比阔气,造成坐吃山空、入不敷出的状况,最后只能靠变卖家产打发日子。再加上一些王府的管事、庄头乘机盗窃主人的财产,或吞没租银,或偷卖庄地,贵族子弟们又是十分懦弱无能,使得王府的财产大量流失。北京城里的各大王府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里就迅速败落了。
赫赫有名的睿王府,在民国时期,每年减少7900两俸银,1500石禄米,地租收入也急剧减少,后来王府将东北、河北的庄地都卖出去了,每亩只卖了3角5分钱,尽管固定收入几乎断绝,王府的开支却比清朝时还要大。因为过去对八旗贵族有种种限制,不准随便外出交结部院大臣、封疆大员,不准没事串亲戚,不准无故离京。
民国时期这些限制都没有了,贵族子弟们就玩得更痛快了。睿亲王魁斌死于1915年,他的两个20来岁的儿子中铨、中铭过惯了花天酒地的生活,老子死后更没人管了。
八旗子弟
为了比阔,哥俩儿花费巨款修建新房、花园,每个房间都安上电话,又添了西餐厨房,出门不坐轿,而要坐马车、汽车。王府里预备下两辆汽车、八辆马车,家里还买了大量洋货,价格十分昂贵。
这两个少爷还经常和一群豪门子弟在前门外聚赌。1919年,兄弟二人卖掉了西郊的别墅,拿着两万元钱,带着 *** 到天津去玩。两天的工夫,连花带赌,钱就全没了。
如此大肆挥霍,一掷千金,靠的是变卖家产。过了还不到10年,家里值钱的东西卖得差不多了,于是又靠典当房屋借钱。王府中的500多间房屋典出去后借了 10万元,过了没多久又花完了,只得把王府附近家人居住的20多间小房卖掉,后来又把祖坟墓园中的建筑和树林全都卖掉。
到了1924年,由于交不起借款的利息,被债权人告到京师审判厅,翌年法院把王府的房屋查封了。本来这些房屋能卖几十万元,足可还上欠债,但是懦弱无能的中辁听说法院查封了房屋和家产,吓得躲了起来。家人也以为一贴封条,房子和东西都属于人家的了,于是匆忙搬家,将府中的汽车、马车等物品都送给司机、车夫作为工钱。
王府中物品只运走了六七十车,因无处存放,暂时寄放在当铺里。40多个箱子的衣服只开了一张200多元的当票。可笑的是,40多箱的衣服后来居然无人过问,以至于两年以后,这些衣服都成了死当,全归当铺所有了。王公贵族后代的无能和懒惰真是令人吃惊。睿亲王的后人又将看坟的养身地1000多亩卖给了看坟人,每亩仅8元。
再往后就靠当衣服、首饰混日子。原来雇用的十几个人也雇不起了。到了1931年,由于穷得没办法,中铨想借移灵的机会把祖宗棺材里的陪葬珠宝取出来卖钱,因为和县衙门分赃不均,被人告发,法院判了中铨7年徒刑。他坐了5年监狱,于1939年去世。他的三个侄儿只得靠摆小摊维持生活。昔日豪华富贵、炙手可热的睿王府还不到30年,就一败涂地了。
八旗子弟,指的是清朝将士的后代,八旗是清初军队和户籍的编制制度,分为正红、正黄、正白、正蓝、镶红、镶黄、镶白、镶蓝八旗。
八旗最初起源于女真人的狩猎组织,若干人组成的集体称作?牛录?,?牛录?进行大型狩猎活动,指挥者称作?牛录额真?。
?牛录?除了狩猎活动,还具有防御作战的职能,若干?牛录?组成更大的集体固山(满语,意为旗)?,分别以不同颜色的旗帜相区别,于是形成了?八旗?的雏形。
八旗兵最初由女真各部落组成,清朝前身的后金政权向外扩张的时候,将征伐所得的其他民族也编入八旗军,如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等等。
公元1601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设立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三百人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
当时的满洲牛录为三百零八个,蒙古牛录七十六个,汉军牛录十六个。
四百个牛录分为黄、白、红、蓝四旗,均为皇帝和诸王、贝勒控制。
1615年,清太宗时期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旗中男丁战时为兵,平时为民。
1651年,顺治帝亲政后,直接统领正白旗,正黄、镶黄由亲王统领,形成了?上三旗?和?下五旗?,分别驻扎在国内的军事要地。
八旗军数量最多的时候,达到了二十七万人,这些士兵的后代形成了数量更为庞大的八旗子弟这一特殊群体。
为何说特殊呢?
八旗子弟爵位世袭制,生下来就有俸禄,意味着在和平时期可以不劳而获,终生享受特殊待遇。
顺治帝曾诏令:旗人犯有死罪,若其祖上有战时阵亡者,可赦免死罪一次,罪犯曾在战时负伤,可免死一次。
同时规定,旗人犯罪不受鞭刑,不可佩戴枷锁。
清朝二百六十七年之间,八旗子弟通过科举考试为官者不足四百人。
原因是,八旗子弟若通过考试做官,无法和汉人竞争。
所谓的科举考试不过是做做样子,无论是朝堂还是地方,大多数官员均为八旗子弟,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
清军入关,施行圈地运动,大量良田划归旗人,而旗人还不缴纳赋税,免除劳役,居住的房屋由朝廷出钱建造,最底层的旗人也能得到两间房屋和三十亩田地。
种种优惠政策,促使旗人越来越颓废,丧失斗志,最终使得看家的骑射本领都丢弃得一干二净。
清朝初年,八旗军骁勇善战,为清王朝夺取天下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
随着天下逐步稳定,八旗军开始躺在功劳簿上滋生享乐情绪。
康熙帝所谓的?平定三藩?,实际上大多为汉军八旗的功劳。
满洲八旗军居功自傲,逐渐丧失了英勇无畏的品质,以至于在晚清时期,八旗军对抗太平军节节败退,不得不征召湘军、淮军等新军应急。
清朝中晚期,朝廷已然无法支付八旗子弟的巨额开销,鼓励旗人耕种、做生意,但旗人优渥日久,好逸恶劳,朝廷的措施收效甚微。
清朝末年,八旗军完全丧失了战斗力,而八旗子弟成了寄生群体,凭借着朝廷的特殊照顾,前期巧取豪夺,坑绷拐骗,敲诈勒索,后期只顾享乐,不思进取。
玩鸟、比阔、逛青楼、喝花酒、泡茶馆、抽大烟的八旗子弟比比皆是。
广州城曾经是旗人聚居的地方,相传,有旗人到茶馆喝茶,悄悄把小鸟藏在茶杯里。
倒茶水的店小二打开茶杯盖,小鸟飞跑了,旗人就会狠狠敲诈一笔。
茶馆老板无奈之下,此后改了规矩,客人不自己打开茶杯盖子,店小二不会主动续水,这一规矩一直保留至今。
到了清朝灭亡,失去了朝廷的俸禄,这些八旗子弟坐吃山空,不事生产,开始变卖祖产,寅吃卯粮,赊欠度日,甚至是盗掘祖坟、沿街乞讨。
当然,也有一些人学习手艺,自谋生路,却遭到同是旗人的嘲笑和冷眼。
后因生活所迫,在关内城市的八旗子弟不得不剪掉辫子,换掉旗人装束,改为汉姓,逐渐从事手工制造、打短工、拉洋车等行业。
关外的八旗子弟相对好一些,可以耕种田地维持生计,偶尔打鱼捕猎,体味一下祖先的生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81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清朝的八旗等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