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汉献帝不去投奔刘备,为何乖乖做山阳公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3 13:46:09

汉献帝不去投奔刘备,为何乖乖做山阳公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汉献帝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大多数人认为蜀汉即正义,曹魏是逆贼,汉献帝刘协被废为山阳公后,应该去投奔刘备兴复汉室。可刘协却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乖乖地做山阳公直到234年去世,这是为何呢?

一、刘协已经心灰意冷。刘协做皇帝这些年,一直没有安稳过,被董卓、李郭、曹操轮番操控。刘协也为此抗争过,但后妃、许多臣子为此丧命,血雨腥风,不寒而栗。刘协认清了现实,知道汉室气数已尽,对此心灰意冷,只想安稳度过余生。

二、刘协和曹魏关系复杂。虽然曹操杀掉了刘协的后妃,但后来又把三个女儿嫁给了他,曹节还成为皇后,生下了后代。曹丕又把汉献帝的两个女儿(非曹氏所生)纳为妃子。刘协和曹魏的关系太过复杂,不可能一走了之。

三、曹魏对刘协不错。刘协在禅让时非常配合,曹丕对刘协不错。虽然被废为山阳公,但曹丕特准刘协祭祀汉室宗庙,享受汉天子仪仗,上书不称臣,给了他最好的亡国之君待遇。再说,刘协要想从封地跑到蜀汉,那简直不要太难。

四、刘协要是真跑到刘备那里,下场一定不好。刘协在禅位后不久,刘备却给刘协举行了葬礼,理由是听说刘协遇害了,然后称帝。刘备这样做,使得匡扶汉室的旗帜和重担落在他一人头上,刘备成了汉室唯一合法代表。如果这个时候刘协出现在刘备眼前,刘备会作何感想,会怎么做?多半是把刘协软禁起来,严密监控。对于刘备来说,一个死去的刘协远比活着的更有价值。

所以刘协不去投奔刘备是合情合理的。

曹丕称王篡位,为何汉室忠臣不去投奔刘备呢?

曹丕的皇帝身份是汉献帝的禅让的,而不是篡位得来的。不管汉献帝有多么的不情愿,曹丕完成了这一整套禅让的程序,曹魏政权就具有了合法性。

明确这一点后,我们接下来关于,?为何汉室忠臣不去投奔刘备??的问题,就好分析了。

大汉的忠臣都去哪了?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先是爆发了黄巾起,然后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共谋了诛杀?十常侍?宦官集团的行动。朝廷调董卓进京,爆发了?董卓之乱?,随后董卓废少帝,立刘协即位(汉献帝),之后不久就弑害了少帝及何太后,专断朝政。

(图 | 董卓剧照)

这时候,是存在一些大汉忠臣的,但都被董卓诛杀了。

董卓被除掉之后,曹操又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当政期间,忠于汉室的?硬骨头?也大部分被诛杀,比如孔融。剩下的人只能对着没有权力的汉献帝,以?匡扶汉室?口号安慰自己的懦弱。

就东汉末年的政治局势来说,天下军阀割据,刘家的汉室皇族已经疲软无力,改朝换代是早晚的事儿,这已经天下士人们的共识。东汉的士族阶级之所以表示?忠于?汉室,其实大多数是担心改朝换代丢了自己的当前的地位。话句话说,只要曹丕能保证士族们在新朝的地位,真正有为汉室殉道精神的硬骨头天下有几个?

曹丕高明的禅让制

曹丕也不是冲动的莽夫,他知道强行废除汉献帝,肯定会遭到政治对手(主要是士族和刘家皇室宗亲)的强烈反对,虽然不知道谁会强烈反对,但势必会引起局势震荡。为了以最小的代价顺利登基,曹丕的智囊团们,想出了一个非常虚伪,但却能避免造成流血冲突的办法,那就是禅让制。

(图 | 曹丕剧照)

汉献帝也很无奈,他知道曹家早晚要篡了汉室江山,也不愿意将江山拱手相让,但是现实是自己一点权力也没有,只能等待命运的审判。这时候,曹丕向他提出了禅让的条件:禅让之后封汉献帝为?山阳公?,位列普通诸侯之上,将来曹家会好吃好喝的供着他。

这么一来,汉献帝权衡了利害关系,配合曹丕的禅让,总比丢了性命强吧,也就从了曹丕。后来曹丕也没有食言,汉献帝最后也得了善终,他死的时候,曹魏以帝王的规格厚葬了他。

关于禅让的过程,是这样的:

汉献帝先颁布了禅让诏书,然后支持曹家的那些大臣们拼命的劝曹丕接受禅让。曹丕呢,假惺惺地拼命拒绝。然后汉献帝表示?很感动?,曹丕这么?高风亮节?,说明你人品好啊,我今天必须要让位给你。于是,汉献帝再下禅让诏书,曹丕再次拒绝。

汉献帝和曹丕,周而复返的表演九个月,期间,汉献帝的禅位诏书下了三次,曹丕拒绝了三次。到了第四次禅让诏书下达时,曹丕才扭扭捏捏的同意登基。

三次禅让过程,并不是表面上虚伪的表演,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给了自己的篡汉过程设置了一个缓冲期。缓冲期内士人们不反对,那从此以后,就必须得承认曹魏的正当性。要不然,自己心里都说不过去。

对于大汉的?忠臣们?来说,这九个月时间着实是场内心的煎熬考验。他们平时以?匡扶汉室?的口号为立世之本,如果这个时候,他们都没有胆量跳出来公开反对的话,那么等到曹丕登基的那一天,他们还有何颜面去反对曹丕?只能责怪自己胆子小苟且偷生。

还有一点的好处是,禅位诏书是汉献帝自己下发的,而且曹丕反复拒绝的情况下,你反复下禅位诏书。如此一来,大汉皇帝自己都不想干了,我们还守着他作甚?这样,等于给反对者们一个台阶下。

结语

人永远是趋利避害的,曹丕搞了这一套禅让制之后,曹魏从汉朝获得了正统的地位,士族们的地位也得到了保障,舍去现有的政治资源,投奔刘备,他们能得到什么?

如此权衡过利弊之后,谁还会去投奔刘备?

刘备称帝后,汉献帝为何不投奔他,曹丕说了什么?

因为刘备建立蜀汉的目的就是为了匡扶汉事,而且为了拉拢人心,号召将士投奔,刘备一直以来宣扬的都是汉献帝已经被曹氏子弟杀害。汉献帝虽然一直以来都是傀儡,但怎能不知这其中的道理。刘备根本就不欢迎汉献帝的到来,正如曹丕所说的那句话,?一山不容二虎,一国怎能有二主呢?。

首先,曹操奋斗一生建立了庞大的曹魏政权,但终其一生也没能成功称帝。后来曹丕上位,于公元220年,为了称帝更加心安理得,使用三请三辞的禅让制度,汉献帝由此正式退位。但是曹丕后来并没有对汉献帝赶尽杀绝,而是将汉献帝赶出了皇宫,但给予了足够多的金银珠宝,让其在自己的封地里安稳度过一生。在魏国这边,曹丕并没有将汉献帝杀死,然而到了蜀国却完全换了一副模样。

其次,刘备从起义到逐渐羽翼丰满,终其一生的努力,终于在公元221年成功建立了蜀汉,并且在益州正式称帝。为了巩固人心,蜀汉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匡扶汉室,而且蜀汉流传的言论都是说汉献帝已经被新上任的曹丕赶尽杀绝,已经驾崩。汉献帝刘协从他接手整个汉朝时,就已经是注定一片残局,不可挽回,他更是成为了权力的牺牲品,沦为了傀儡的命运,三国混战已经是命中注定,这无关汉献帝的能力高低。

然后,之所以后来汉献帝刘协没有投奔刘备,正如同曹丕的那句话一样,?一山不容二虎,一国怎能有二主呢?,汉献帝一生都被人囚禁,怎能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倘若汉献帝投奔刘备,按照正常的辈分来说,即使刘备建立了蜀汉,真正能够上位的依旧是刘协,刘备只能被迫退位。刘备也是聪明人,怎么可能拱手相让自己的大好江山,无论如何,刘备这边也绝对不可能接受汉献帝。

最后,综上所述,汉献帝之所以不投奔刘备,就是因为一山难容二虎,一国难容二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8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