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归去来辞》释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延佑五年二月二把日为云山书。
赵孟頫书法,赵孟頫归去来辞
赵孟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其中因为赵孟頫一直信奉都是道教,同时对于道教十分的推崇,所以他很多时候的作品都是为一些道观题字的帖子。
赵孟頫传世书迹较多,除了最有代表性的《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之外还有《千字文》《洛神赋》《胆巴碑》《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赤壁赋》《道德经》《仇锷墓碑铭》等。著有《尚书注》《松雪斋文集》12卷等。
赵孟頫的书画代表作品详解
1、《吴兴赋》是赵孟頫书法作品中的得意之作,这手卷是元大都德六年(1301年)写二十多年赞美故乡吴兴的作品,手卷最开始的时候是收藏在故宫博物院,1955年归浙江省博物馆收藏。
2、《洛神赋》也叫为盛逸民书洛神赋(全称),在《洛神赋》中,“中和”之美充斥全篇,对后世书法艺术事业的发展影响深远,分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天津博物馆。
3、《赵孟頫道德经》是赵孟頫的小楷代表作之一,书于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时年六十三岁,字体工整秀丽,笔法稳健,独具风格。
4、《赵孟頫胆巴碑》是赵孟烦奉元仁宗敕命撰写的,时年63岁,为赵氏晚年楷书的代表作,现在收藏在故宫博物院。
共计107副,全面涵盖了赵孟頫一生中书法、绘画等经典作品。
行书《秋兴诗》卷、行书《归去来辞》卷、行书《酒德颂》卷、《秋郊饮马图》卷、《水村图》卷等重要作品均将展出。
其中,《秋兴诗》卷是当今存世赵书最早的作品,为其三十岁前所作,而《水村图》卷则是其直接开启元四家画风的代表之作。
第一期:2017年9月6日—10月 第一单元:溯本清源——赵孟頫的艺术渊源 1 国诠 楷书善见律卷 2 鲜于枢 草书杜甫魏将军歌卷 3 赵孟頫 行书秋兴诗卷 4 赵孟頫 行书致季宗元信札卷 5 钱选 八花图卷 6 邓文原 章草急就章卷 第二单元:书画交辉——赵孟頫的艺术成就 书法艺术 1 赵孟頫 草书跋保母砖卷 2 赵孟頫 行书归去来辞卷 3 赵孟頫 行书国宾山长帖卷 4 赵孟頫 行书二赞二诗卷 5 赵孟頫 小楷无逸篇卷 6 赵孟頫 行书宗阳宫帖册页 7 赵孟頫 行书违远帖册页 8 赵孟頫 行书近来吴门帖册页 9 赵孟頫 行书过蒙帖册页 10 赵孟頫 行书纨扇赋 11 赵孟頫 行书洛神赋卷 12 赵孟頫 行书为中庭老书七绝册页 13 赵孟頫 行书酒德颂卷 14 赵孟頫 楷书帝师胆巴碑卷 15 赵孟頫 行书千字文卷 绘画艺术 1 赵孟頫 秋郊饮马图卷 2 赵孟頫 浴马图卷 3 赵孟頫 红衣罗汉图卷 4 赵孟頫 水村图卷 5 赵孟頫 洞庭东山图轴 6 赵孟頫 秀石疏林图卷 7 赵孟頫 竹石图轴 8 李衎 墨竹新篁图轴 9 高克恭 墨竹坡石图轴 第三单元:松雪遗韵——赵孟頫的艺术影响 1 赵孟頫、管道升、赵雍 赵氏一门墨竹图卷 2 赵麟 行书衡唐帖册页 3 赵孟頫、黄公望、徐贲 快雪时晴书画合璧卷 4 黄公望 丹崖玉树图轴 5 吴镇 渔父图轴 6 倪瓒 古木幽篁图轴 7 王蒙 夏日山居图轴 8 王蒙 行书爱厚帖册页 9 顾安 风雨竹图卷 10 文徵明 临赵孟頫兰石图卷 11 董其昌 仿赵孟頫水村图笔意册页 12 董其昌 仿赵孟頫鹊华秋色图笔意册页 13 王翚 仿赵孟頫笔意山水图册页 14 王原祁 仿赵孟頫山水图册页 15 弘历 临赵孟頫行草书卷 16 弘历 仿赵孟頫红衣罗汉图卷 17 乾隆款雕漆百什件匣(内存乾隆御笔题浴马图诗卷、钱汝诚书赵孟頫诗帖册等) 18 乾隆帝御铭仿赵孟頫澄泥斧砚 19 “王易”款竹雕滚马图笔筒 20 乾隆帝御题青玉浴马图插屏 21 仿“子昂”款白玉刻诗臂搁 第四单元:云泥有别——赵孟頫书画辨伪 1 赵孟頫 真草二体千字文册 2 赵孟頫款 六体千字文卷 3 赵孟頫 行书临定武兰亭序卷 4 赵孟頫款 行书临定武兰亭序卷 5 赵孟頫款 行书致德俊茂才书 6 赵孟頫 小楷黄庭经卷 7 赵孟頫款 小楷黄庭经卷 8 赵孟頫款 行书鸥波片玉册 9 赵孟頫款 山水图卷 10 赵孟頫款 天马图并书歌卷 第二期:2017年10月—12月5日 第一单元:溯本清源——赵孟頫的艺术渊源 1 智永 宋拓智永真草千字文册(2开) 2 李邕 宋拓云麾将军李秀碑(3开) 3 杨凝式 草书夏热帖卷 4 米芾 行楷书破羌帖跋赞卷 5 张即之 楷书杜甫戏为双松图歌卷 6 鲜于枢 楷书道德经卷 7 赵孟坚 墨兰图卷 8 程钜夫 行书薄云之谊帖卷 9 戴表元 动静帖页(1开) 10 李衎 四清图卷 第二单元:书画交辉——赵孟頫的艺术成就 书法艺术 1 赵孟頫 草书千字文卷(上博版) 2 赵孟頫 行书高峰禅师行状卷 3 赵孟頫 行书杂书三段帖卷 4 赵孟頫 行书与达观长老札册页(1开) 5 赵孟頫 楷书昆山淮云院记册(赵书11开) 6 赵孟頫 行书诗文卷 7 赵孟頫 行书万寿曲卷 8 赵孟頫、赵雍 行书上中峰札卷 9 赵孟頫 小楷洛神赋册 10 赵孟頫 草书千字文卷 11 赵孟頫 行草书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卷 12 赵孟頫 行书杂书四帖卷 绘画艺术 1 赵孟頫 吴兴清远图卷 2 赵孟頫 人骑图卷 3 (传)赵孟頫 平远图卷 4 赵孟頫 杜甫像轴 5 赵孟頫 枯木竹石图轴 6 李衎 沐雨竹图轴 7 顾安 竹石图轴 8 赵孟頫 幽篁戴胜图卷 9 赵孟頫 自画像册页 第三单元:松雪遗韵——赵孟頫的艺术影响 1 管道升 行书秋深帖页 2 赵雍 行书鄣南八咏诗卷 3 赵雍 青影红心图轴 4 黄公望 天池石壁图轴 5 吴镇 墨竹坡石图轴 6 倪瓒 秋亭嘉树图轴 7 王蒙 夏山高隐图轴 8 张渊 行书五古诗帖册页 9 李倜 行书赠笔工范君用册页 10 郭畀 行书青玉荷盘诗卷 11 赵奕 行书梅花诗卷 12 俞和 行书自书诗卷 13 盛懋 坐看云起图页 14 文徵明 临赵孟頫兰石图卷 15 董其昌 山水图册·仿赵孟頫水村图笔意页 16 董其昌 山水图册·仿赵孟頫鹊华秋色图笔意页 17 王翚 仿古山水图册·仿赵孟頫笔意山水图页 18 王原祁 仿古山水图册·仿赵孟頫山水图页册 19 弘历 仿赵孟頫红衣罗汉图卷 20 弘历 临赵孟頫行草书卷 21 乾隆款雕漆百什件匣(内存乾隆御笔题浴马图诗卷、钱汝诚书赵孟頫诗帖册等) 22 乾隆帝御铭仿赵孟頫澄泥斧砚 23 竹雕滚马图笔筒 24 乾隆帝御题青玉浴马图插屏 25 仿“子昂”款白玉刻诗臂搁 第四单元:云泥有别——赵孟頫书画辨伪 1 赵孟頫 真草二体千字文册 2 赵孟頫款 六体千字文卷 3 赵孟頫款 行书临定武兰亭序卷 4 赵孟頫款 行书致德俊茂才书 5 赵孟頫 小楷道德经卷 6 赵孟頫款 小楷道德经卷 7 赵孟頫款 临黄庭经附绘王羲之像卷 8 赵孟頫款 松下听琴图轴 9 赵孟頫款 秋江钓艇图轴
赵孟頫[fǔ](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
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11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嫡派子孙。
他的父亲赵与告(又名赵与訔),曾任宋朝的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宋朝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恃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元世祖赞赏其才貌,两年后任从四品的集贤直学士。至元二十九年(1292)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在济南路总管任上赵孟頫简介,元贞元年(1295),因世祖去世,成宗需修《世祖实录》,赵孟頫乃被召回京城。可是元廷内部矛盾重重,为此,有自知之明的赵孟顺便借病乞归,大德三年(1299),赵孟頫被任命为集贤直学土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至大三年(1310),赵孟頫的命运发生了变化。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对他发生了兴趣,延祐三年(1316),官居一品,名满天下”。
赵孟頫是一代书画大家,经历了矛盾复杂而荣华尴尬的一生,他作为南宋遗逸而出仕元朝,对此,史书上留下诸多争议。“薄其人遂薄其书”,贬低赵孟頫的书风,根本原因是出自鄙薄赵孟頫的为人。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自五岁起,赵孟頫就开始学书,几无间日赵孟頫简介,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赵孟頫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赋》、《胆巴碑》、《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赤壁赋》、《道德经》、《仇锷墓碑铭》等。著有《尚书注》、《松雪斋文集》12卷等。
楷书大家
赵孟頫的书法,因熟而俗,这是董其昌的评价。不过,作为入门规范训练,还是不错的。
赵孟頫与夫人管道升同为中峰明本和尚(1263-1323)弟子。精通音乐,善鉴定古器物,其诗清邃奇逸,书画尤为擅名,篆籀分隶楷草书俱佳,以楷书、行书造诣最深、影响最广。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赞誉很高。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王世懋称:“文敏书多从二王(羲之、献之)中来,其体势紧密,则得之右军;姿态朗逸,则得之大令;至书碑则酷仿李北海《岳麓》、《娑罗》体。”此外,他还临抚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于篆书,他学石鼓文、诅楚文;隶书学梁鹄、钟繇;行草书学羲献,能在继承传统上下苦功夫。诚如文嘉所说:“魏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虞集称他:“楷法深得《洛神赋》,而揽其标。行书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书,饱《十七帖》而度其形。”他是集晋、唐书法之大成的很有成就的书法家。同时代的书家对他十分推崇,后世有人将其列入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认为他的书法直接晋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77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元代首都元代首都是那,
下一篇: 赵孟頫楷书《卫淑媛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