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即为赵氏行书代表作。行中兼楷的结体、点画,深得二王遗意,尤其是王献之《洛神赋》的神韵,即妍美洒脱之风致。如端正匀称的结构、优美潇洒的字姿、圆润灵秀的运笔、密中有疏的布局等;同时,又呈现自身的追求,象比较丰腴的点画,轻捷的连笔,飘逸中见内敛的运锋,端美中具俯仰起伏的气势,都显示出他博取众长而自成一体的艺术特色。
故后纸诸家题跋如是评述此卷,李倜曰:“大令好写洛神赋,人间合有数本,惜乎未见其全。此松雪书无一笔不合法,盖以兰亭肥本运腕而出之者,可云买王得羊矣。”高启云:“赵魏公行草写洛神赋,其法虽出入王氏父子间,然肆笔自得,则别有天趣,故其体势逸发,真如见矫若游龙之入于烟雾中也。”作品本卷共钤印37方,见于清代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石渠宝笈》著录。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洛神赋》内容: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阳,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督。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1、《浣溪沙 寿云间宗人五十,宗人为相国曾孙,年少从军,兼工书法》
清代:徐釚
青鬓童颜五十人。征衫空染洛阳尘。还看使酒傲平津。
丹鼎乍调云母屑,蛮笺初写洛川神。右军书法是前身。
白话释义:
有着年轻容颜的有五十个人。远行的人白白沾染上洛阳的尘土。回想因为酒气在道路上傲慢。
炼丹用的鼎没有调出云母碎屑,第一次用高丽纸写洛川神。右军将军王羲之的书法是前身。
2、《机政偶暇辄留意书法漫成》
清代:玄烨
紫宸唤仗晓初散,坐挹朝爽浮南荣。时平偶得机政暇,觚棱浮影风日清。
盘螭画几青玉色,回鸾素纸雪茧明。临池试作波折势,染翰聊适优闲情。
白话释义:
紫宸叫来仪仗晓刚散,在汲取早晨清爽浮南荣。太平时偶然得到大权时间,棱角浮影风日清。
盘螭画几乎青玉颜色,回鸾素纸雪茧明。池边试作波折趋势,染翰聊到悠闲的生活情况。
3、《赏老风书法并寄》
近现代:伯昏子
拈笔思穹盖,茫茫响玉珂。松烟翻异气,素练起洪波。
剑舞催霜势,云崩振鹘窠。腾挪超八法,苍颉醉应诃。
白话释义:
拿笔思穹盖,茫茫响玉王珂。松烟翻异气,素练起洪波。剑舞催霜势,云崩塌振鹊窠。腾挪超八法,苍颉醉应警告。
4、《题王逸老书饮中八仙歌》
元代:唐珙
前朝书法孰为盛,苏黄米蔡得其正。
法度难以晋魏论,气象可与欧虞并。
白话释义:
前代书法谁为大,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京能够态度品行正派。法律难以晋魏论,气象可以与欧虞都。
5、《赵文敏书洛神赋》
元代:唐珙
当年子敬洛神赋,欧褚临摹不知数。
世人惟重十三行,真赝难分争抵捂。
赵公书法宗二王,手写全篇复前古。
上追黄庭下乐毅,善刻唐临俱未许。
白话释义:
当时子敬洛神赋,欧褚临摹不知道了。人们只重视十三行,真是假难争矛盾。赵信法宗二王,手全篇恢复古代。上追黄庭下乐毅,善刻唐临都不允许。
赵梦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它的书法有什么特点介绍如下:
1、精准谨严。每一点,每一画,精准到位,法度谨严,极少能看到一丝一点之败笔。
2、华滋遒劲。精准的点画肯定带来视觉上的华美,法度的谨严必然产生遒劲的力量。
3、结体属笔圆架方,形秀骨挺之势,呈横直相安,撇捺舒展之状。再加之讲究向背揖让,俯仰参差,真行相和。
赵孟頫的书画代表作品
1、《吴兴赋》是赵孟頫书法作品中的得意之作,这手卷是元大都德六年(1301年)写二十多年赞美故乡吴兴的作品,手卷最开始的时候是收藏在故宫博物院,1955年归浙江省博物馆收藏。
2、《洛神赋》也叫为盛逸民书洛神赋(全称),在《洛神赋》中,“中和”之美充斥全篇,对后世书法艺术事业的发展影响深远,分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天津博物馆。
3、《赵孟頫道德经》是赵孟頫的小楷代表作之一,书于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时年六十三岁,字体工整秀丽,笔法稳健,独具风格。
4、《赵孟頫胆巴碑》是赵孟烦奉元仁宗敕命撰写的,时年63岁,为赵氏晚年楷书的代表作,现在收藏在故宫博物院。
楷书四大家及代表作是:1、赵孟頫代表作洛神赋:
《洛神赋》是宋末元初书法家赵孟頫创作的行书书法作品。赵孟頫曾多次书《洛神赋》,传世版本也较多,但其中保存完整的精品共两幅,分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天津博物馆。
2、柳公权代表作高元裕碑:
《高元裕碑》,全称《大唐故吏部尚书赠尚书右仆射渤海高公神道碑》。萧邺撰文,?柳公权书。碑镌立于唐宣宗大中七年。碑高一丈一尺余,广四尺,楷书三十三行,行七十九字。
3、颜真卿代表作颜勤礼碑:
《颜勤礼碑》,全称《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护军颜君神道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撰文并书写的神道碑,为颜真卿晚年楷书的代表作。此碑于唐大历十四年立,民国十一年10月在陕西西安出土,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4、欧阳询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醴泉铭》是唐贞观六年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现存于陕西麟游县碑亭景区。《九成宫醴泉铭》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和其建筑的雄伟壮观。
歌颂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节俭精神,介绍了宫城内发现醴泉的经过,并刊引典籍说明醴泉的出现是由于“天子令德”所致,最后提出“居高思坠,持满戒盈”的谏诤之言。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赵孟俯简介 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赵孟俯生平 导语: 赵孟頫(12541322) ,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 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 著名画家,楷书 赵孟頫( 1254—1322 ) ,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 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 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 孟頫博学多才赵孟頫简介,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 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 “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 11 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嫡派子孙。 他的父亲赵与告(又名赵与訔) ,曾任宋朝的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 浙西安抚使。宋朝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 年) 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元世祖赞赏其才貌,两年后 任从四品的集贤直学士。至元二十九年(1292)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 在济南路总管任上,元贞元年(1295) ,因世祖去世,成宗需修《世祖 实录》 ,赵孟頫乃被召回京城。
可是元廷内部矛盾重重,为此,有自知 之明的赵孟顺便借病乞归。大德三年(1299) ,赵孟頫被任命为集贤直 学土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至大三年(1310) ,赵孟頫的命运发生了变 化。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对他发生了兴趣。延祐三年(1316)赵孟頫简介,官居 一品,名满天下。 赵孟頫是一代书画大家,经历了矛盾复杂而荣华尴尬的一生。他作 为南宋遗逸而出仕元朝,对此,史书上留下诸多争议。 “薄其人遂薄其 书”,贬低赵孟頫的书风,根本原因是出自鄙薄赵孟頫的为人。赵孟頫 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 “元人 冠冕”。自五岁起,赵孟頫就开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犹观书 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他善篆、隶、真、行、 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 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赵孟頫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 、 《洛神赋》 、 《胆巴碑》 、 《归去来兮辞》 、 《兰亭十三跋》 、 《赤壁赋》 、 《道德经》 、 《仇锷墓碑铭》 等。著有《尚书注》 、 《松雪斋文集》12 卷等。 生活常识分享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76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北京在元代时城内已设有排水系统
下一篇: 铁木真母亲诃额仑用五箭训子教导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