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元顺帝给朱元璋的诗(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两名诗是什么意思)

话历史 2023-07-19 22:07:59

“金陵使者过江来,漠漠风烟一道开。王气有时还自息,皇恩无处不昭回。信知海内归明主,且喜江南有俊才。归去叮咛频嘱咐,春风先到凤凰台。”此是顺帝在答复明太祖朱元璋的招降使者所写。既自认大元时运已尽,承认海内已归明主,高兴江南拥有俊才,气魄胸襟胜历代亡国之君一筹。

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两名诗是什么意思

出自:
莫愁歌 萧衍【南北朝】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
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
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提履箱。
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

典故的故事大概是:
逛六朝古都南京,“大人物”的遗迹充斥眼帘,如中山陵、明孝陵、总统府……看多了,不免腻烦,便想寻访“小人物”的遗迹,于是,来到了因莫愁女而闻名的莫愁湖。
莫愁湖在城西南隅水西门外,原是秦淮河入江口的河槽,后淤塞成湖,唐时叫横塘,因其傍依石头城,故又称石城湖。“莫愁”作湖名最早见北宋《太平寰证》一书:“石城西有湖,名莫愁”。
从古典式门楼进入莫愁湖公园深处,只见湖水明秀,垂柳依依,水弄山影,丹桂飘香。明清风格的楼堂廊阁建筑多集聚在湖的东南面,却也组合得高低起伏、曲折有致,使这座具有江南园林特色的名园如诗似画。尤其它不同于皇家园林的富丽堂皇、庄严气派,而是在小巧纤细中显示出典雅和含蓄、自然和质朴美的韵味。
关于莫愁女的传说,主要源自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最早的是两首古乐府诗《莫愁乐》,其中一首为:
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
稍后描写莫愁的是齐梁时期梁武帝萧衍的《河中之水歌》,流传最广,影响也最大。歌曰: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早嫁东家王。
相传,南齐时洛阳女莫愁,貌美善良,聪明勤劳,采桑、养蚕、纺织样样都会,还和父亲学了一手采药、治病的本领,但家境贫寒,卖身葬父,被建康(南京)豪富卢员外买来,成了员外的儿媳。后来丈夫征调去了辽阳边塞,杳无音讯,家业又在变乱中破败,只好和儿子阿侯相依为命。按说,莫愁在诸多变故中应是愁肠百结,但她化愁为不愁,把精神寄托在帮助邻里、扶贫济难之中,经常为乡亲们采药治病,以此为乐。她死后,乡邻们在痛惜、同情和怀念之中,把她居所旁的石城湖改称“莫愁湖”。由于莫愁女特别喜爱郁金香花,常常插满一屋,人们又把她的寓所叫做“郁金堂”。
如今的郁金堂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幽静而整洁,门楣上写有“莫愁女故居”字样。原建筑早毁,现堂为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复建。只见堂前内壁嵌有清代莫愁女石刻像及梁武帝《河中之水歌》的勒石,室内布置成客厅、书房、绣房,摆放着雕龙刻凤的红木家具。
出郁金堂西侧月洞门,便进入了敞亮华丽的赏荷厅,在荷池红花绿叶的环抱簇拥中,亭亭玉立着一尊用汉白玉雕塑的莫愁女像。她发髻高绾,素裙柔荡,左手扯着围裙,兜存桑叶,右手正轻巧地将采下的桑叶放入兜中。她体态苗条,轻盈秀丽,绰约多姿,花容月貌,一个东方民间美女的形象,令人遐思悠悠。这座2.1米高的塑像是当代雕塑家取梁武帝描写莫愁女“十四采桑南陌头”诗意雕成。
本以为莫愁湖纯粹属于一个“小人物”,而这里却又“大”、“小”同聚。郁金堂东侧是一座引人注目的二层古楼,雕梁画栋,巍然壮观,上悬“胜棋楼”横匾。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与他的开国元勋徐达经常奕棋于此,尽管徐达棋艺高超,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其中奥秘朱元璋心知肚明。有一次,他要徐达拿出真本事来。徐达想了个妙主意:使满盘棋子在最后出现“万岁”字样,既胜了棋,又使太祖高兴。果然,朱元璋输棋心畅,遂把此处皇家园林赐给徐达。
实际上,朱元璋借故赏赐打天下时的功臣乃刁买人心之举,他还封这位把元顺帝驱除北京的徐达为中山王,传旨为其建造王府。而当大业告成之后,多疑暴虐的朱元璋便在统治集团内部搞清洗,“徐达为开国功臣第一,小心谨慎,也逃不过。洪武十八年病了,生背疽,最忌蒸鹅。病重时皇帝却赐蒸鹅,只好流着泪,当使者面吃了。不多日就死了。”(吴晗《明太祖》)说起朱元璋加害功臣,并非仅徐达一个,如军师刘基(刘伯温)、曾为他在北方独挡一面的韩林儿都是被他暗害的。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坐天下后杀害为其打天下的功臣的专制独裁者,又何止朱元璋一人!在权力巅峰之上,是没有道德可言的,有的只是权术,从中亦可窥见统治集团内部权力倾轧的残酷与险恶。
漫步莫愁湖边,我总是在想,一个不见青史的平凡女子,何以博得一代芳名?以至有人感叹道:“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唐李商隐《马嵬》诗)这是否说明,莫愁女的身世之苦是广大劳动人民的缩影,而她笑对人生、助人为乐的善良美德,正表达了人民群众的良好意愿呢?从郁金堂“小人物”和胜棋楼“大人物”身上,让人看到了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真诚和睦、友善温馨和上层统治者之间的尔虞我诈、残暴冷酷,两种人格构成了鲜明对比。
漫步莫愁湖边,我思索人生,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的确,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不追求和向往美好,可人生却总是交织着喜悦与悲哀,伴随着矛盾与苦难,充满着求索与艰辛,遍布着荆棘与坎坷。然而,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生命如此宝贵又如此短暂,怎能在忧愁与悲戚中度过?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步一个血迹,也当从容走过,笑对坎坷,傲视不平,活得乐观、豁达、坚强。要像莫愁女一样化愁为不愁,珍爱生命,珍视生活,努力创造真、善、美,迎接生命的光明、纯洁、崇高与真诚。
漫步莫愁湖边,耳边轻轻传来一曲深情优美的女中音独唱:
莫愁湖边走啊,春光满枝头,花儿含羞笑,碧水也温柔。莫愁女前留个影,江山秀美人风流。莫愁啊,莫愁!劝君莫忧愁……
我陶醉在这甜美的歌声和秀美的湖光中,一时间荣辱皆忘,烦恼皆无,仿佛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心壁印上闪亮的四个大字:笑对人生!

朱元璋诗句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小字重八。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长大后进入皇觉寺,云游四方,增长见闻。二十五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
因此朱元璋留下的诗作很少,比较有名的如下:
第一首:咏菊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这首是仿造黄巢诗歌而写的,虽然意思很直白,但却有大气魄,胸中格局显然非常大。
第二首,金鸡报晓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残星与晓月。
据传此诗是朱元璋登基当日所作。前两句说出来的时候,大臣都想笑,太没文化了。但第三四句的一转折,顿时将这首诗提高了好几个层次。
第三首,咏燕子矶
燕子矶兮一秤砣,长江作竿又如何?天边弯月是秤钩,称我江山有几多。
朱元璋登基后,在燕子矶视察时即兴而作。该诗巧用比喻,借景抒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76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