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熙宗晚年,酗酒无度,控御乏术,滥杀朝臣,人人自危。金太祖嫡孙、宗干之子完颜亮决意乘机夺取皇位。他曾在出任领行台尚书省时,与北京留守萧裕密谋起兵河南,夺取皇位。因被召回朝任平章政事,起兵之事未果,遂联络左丞相完颜秉德、左丞唐括辩、大理卿完颜乌带,策划政变。
皇统九年十二月初九日(1150年1月)夜,完颜亮等人在金熙宗护卫和近侍的导引下,闯入宫中,完颜亮与护卫等人将金熙宗刺死。参与政变的众人拥立完颜亮即皇帝位(海陵王)。
金朝第四位皇帝完颜亮。荒淫好色且志向远大:“吾有三志,国家大事……得天下绝色而妻之,三也。”看上崇义节度使乌带的妻子,缢杀之、纳其妻;看上监文之妻,强夺为妃,并以房事辱之……纳入深宫嘿咻的“天下绝色”,还有他的堂姐妹、叔母、舅母、外甥女、侄女以及弟媳、小姨子……
(海陵王完颜亮)
北京,丰台(金中都水关遗址) 金中都一首都的序幕 公元1153年(贞元,元年)海陵王完颜亮将金国都迁至燕京,改称中都,由此开创了北京作为国都的历史。
【北京房山金陵】金陵位于北京市房山区云峰山麓,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皇陵,也是北京地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帝王陵。经过金海陵王、世宗、章宗、卫绍王、宣宗五世60年的营建,形成面积约60平方公里的陵寝。金陵原在黑龙江省阿城县,公元1153年建都燕京后,于1155年迁来太祖睿陵和太宗陵。
海陵王胸怀大志:
吾志有三,国家大事,皆我所出,一也;帅师伐国,执其君长而问罪于前,二也;得天下绝色而妻之,三也。
金朝历史上,海陵王完颜亮是一位很有影响的君主。《二十四史》之一的《金史》说他是“天下后世称无道主以海陵为首”,把他说成是个一塌糊涂的残酷君主。清朝有个叫赵翼的著名史学家说完颜亮“兼齐文宣、隋炀帝之恶而过之”。齐文宣是北齐开国皇帝高洋,以好杀淫乱出名;隋炀帝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一生穷奢极欲,最后将好端端的隋王朝断送给唐高祖李渊。到了近代,一些人对他的看法来了个彻底改变,有人说他功劳超过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是个杰出的改革家;有人还将他与秦始皇、唐太宗相比较,说他“英锐有大志”。这种走向两个极端的评价,究其原因,其实是历史学家们各取所需得出的,因为完颜亮这个人按照今天的眼光来看是个多面性的人物。他一方面通过政治经济改革,建立起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另一方面他荒淫无度,残忍嗜杀,导致了自己最后的失败。在众多的事件中,完颜亮的弑君篡立和杀母,一直为后人所注意,但大家的看法完全不一致。
完颜亮的上台即位,是通过弑君来实现的。
1115年正月,金朝开国。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灭掉辽国,又攻占开封,宋徽宗父子被俘。当南宋建立时,金朝拥有东起淮水、西至秦岭的北方之地。1135年金太宗完颜晟病死,太祖的长孙、完颜宗峻的遗孤、刚满十五岁的完颜傯继位,是为金熙宗。其时宗室权贵争权夺利,发生两次大火并,许多人死于非命。第一次是吴十谋反,包括金太宗子宋国王完颜宗磐在内的许多宗室伏诛。第二次是左丞相完颜希尹等人谋反,又死了很多人。之后,金太宗的子孙们,以为完颜宗磐复仇为名,蠢蠢欲动,新的动乱爆发在即。面对宗室大臣暗中举动,金熙宗大伤脑筋,只好借酒浇愁。末年,他精神失常,酗酒妄杀,诛戕忠良,不理政事,偌大的金朝岌岌可危。
完颜亮是阿骨打的孙子,完颜宗干的次子。生母大氏,由于不是女真人,为渤海皇室的后裔,而且还是个妃子,在宗干诸妻妾中常遭歧视,受到宗干正妻徒单后的钳制,大氏每日都是小心翼翼。完颜亮十八岁时到军队中任职,官为骠骑上将军。但第二年完颜宗干突然病死,没有了在朝中极有权势的父亲,完颜亮顿时失去了依靠,此后只能靠自己一步步地往上爬。几年中,他由中京留守升至左丞相、太保兼都元帅。到了这样高的地位后,完颜亮就经常在想,熙宗是太祖嫡孙,嗣为皇帝,自己是太祖长子的后代,同样是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之后,他在中京树立自己的威望,为夺权作准备。猛安萧裕经常与完颜亮议论天下大事,揣知他有野心,便鼓励其策划政变。
1149年正月,熙宗遣宫中寝殿近侍大兴国送完颜亮生日礼物,悼平皇后也附赐礼物,熙宗知道后大怒,派人鞭打大兴国,夺回所赐礼物。完颜亮由此不自安,疑心日增,产生了杀害熙宗的企图。冬十二月,完颜亮会同左丞相唐括辩及仆散师恭、徒单阿里出虎、完颜秉德等人,经过周密策划,并用犀带及自己所乘的“照夜白马”的高价,收买了大兴国。大兴国掌管寝殿符钥,因无罪受杖责而怨恨熙宗,他与完颜亮约定,十二月初九夜行事。这天深夜,护卫长仆散忽士和徒单阿里出虎当值,大兴国矫诏开宫门,放完颜亮等众人入寝宫,仆散忽士和徒单阿里出虎举刀便刺还睡在床上的熙宗,熙宗滚倒地上,完颜亮上前再刺一刀,熙宗当即死去。众人连夜让完颜亮坐到皇帝宝座上去,行君臣之礼,山呼万岁。这样金朝第四个皇帝就上台了。完颜亮还立即假传熙宗诏旨,骗杀了曹国王完颜宗敏、左丞相完颜宗贤。
问题是这样的弑君自立,事实比较清楚,后人是否应该认可?有人认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杀死无道国君,向来是被接受的。金熙宗后期皇后干政,不立太子,自己又纵酒放肆,神经兮兮,已失去了治理朝政的起码条件,这种“弑君篡立”是无可责难的。完颜亮是在被熙宗十分猜忌、个人命运朝不保夕以及金王朝处于风雨飘摇的形势下,铤而走险,夺取皇位的。不过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完颜亮在熙宗即位之时就怀有觊觎之心,他的胸中一直充斥着权力欲望,他的弑君是蓄谋已久的而不是被迫的,更不是为了挽救金朝统治的壮举。此外还有人认为完颜亮弑君是改革派内部的权力之争。金熙宗和完颜亮是女真族的改革派,完颜亮想取代金熙宗为皇帝是蓄谋已久的,是改革派内部争夺帝位的斗争。究为如何,看来已经很难说得清了,只能留待历史学家们去争论了。
完颜亮上台后,掌握了生杀大权,为排斥异己势力,巩固自己的统治,大杀宗室中反对自己的女真贵族,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金熙宗时,对宗室实行比较优厚的政策,金太宗的儿子们都有自己较大的势力。等到完颜亮上台时,太宗的儿子在河朔、山东、真定等地任职,占据着要冲之地,如果一旦有变,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完颜亮在上台后的第二年就向太宗一系子孙开刀,完颜卞、完颜宗哲、完颜京、完颜宗雅、完颜宗义等太宗子孙被杀的有七十余人,太宗后代全部死绝。出于同一目的,久握重兵在外的宿将老臣完颜撒离喝也被杀。此后,他又藉故把宗室完颜宗本、完颜宗美、完颜宗懿、完颜秉德等人尽行诛杀,遂使宗翰子孙三十余人、斜也子孙百余人、谋里也子孙二十余人等众多宗室大臣满门除绝。
完颜亮不但杀宗室大臣,而且还把他的嫡母徒单氏也杀了。徒单氏是宗干的嫡妻,完颜亮的生母大氏是妾,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得看徒单氏的眼色行事,大氏“事之甚谨,相得甚欢”,通过小心谨慎,来换得表面上的平等关系。对此,完颜亮看得十分清楚,对徒单氏耿耿于怀。1161年完颜亮要调集大军伐宋,徒单太后竭力反对。想想年少时就受其气,完颜亮脱口就骂:“非朕母,乃梁宋国王之小妻也。”接着派遣大怀忠、习失、高福等人将太后杀戮于宁德宫,并将太后侍婢十余人一并灭口。杀死了太后还觉得不过瘾,又投其骨于水,迹近疯狂的地步。
完颜亮曾经说过自己平生的志向有三条,其中的第三条是“得天下绝色而妻之”。完颜亮特别喜欢女色,他借口要“广嗣续”,为自己大设嫔御,将大批美女纳入内宫。他把人诬杀之后,见到妻女有漂亮的就想占有,不论这个人与自己有没有血缘关系。就这样,一些与他是中表亲与叔伯姐妹的女人先后被他占有,如宗望女寿宁县主什古、宗弼女静乐县主蒲刺及习燃、宗隽女师姑儿等等,犹以为不足,他连兄弟之女也要位充下陈。这些女人大半是有夫之妇,完颜亮淫欲一起,就杀其夫而夺之。
那么完颜亮到底为什么要杀母杀宗室、纳姐妹?有人认为是改革派在杀保守派,是改革的需要。宗室保守派是以徒单氏为总代表,当她一对改革阻拦时,“母子”关系就无法维持了。也有人认为杀母和杀宗室,其实是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利,互相倾轧。有人认为这不存在保守和改革的问题,完全是排除异己势力的一种做法。完颜亮广纳堂表姐妹,有人认为北方少数民族一直有妻后母及寡嫂的接续婚制习俗,女真族也不例外,这不值得大惊小怪。至于把贵族家属纳入后宫,完全是为了防止她们有反抗活动。也有人认为完颜亮酷爱女色,像禽兽一样,违反了女真族处于原始野蛮阶段的祖传习俗。
看来,完颜亮的弑君杀母,是残忍暴虐,还是有种种政治和社会原因,仍是留给后人一个不小的谜团。
文┃倬琰 "国家大事,皆我所出;帅师伐远,执其君长问罪于前;得天下绝色而妻之",这是完颜亮的经典语录。有权、有力、有色,一个君王甚至一个古代人最高的理想也莫过于此了。众所周知,完颜亮可以称得上是历史上最凶残, 尤其是在好色上无出其右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充分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最终死在了部下手中。和很多其他废帝一样,被弑后的完颜亮不仅得到了一个恶谥,最终以一个庶人的身份留在了历史上。这样一个人,他到底是怎样的皇帝,荒淫的背后他都有哪些本领让他能成为一国之君。 ┃无所及的荒诞 完颜亮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孙子,其父完颜宗干是完颜阿骨打的长子,因为是庶子所以他这一支没有继位机会,但这同样是完颜亮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有资格继位的原因。 《金史》说完颜亮"为人僄急,多猜忌,残忍任数。"当熙宗以太祖的嫡孙身份嗣位时,完颜亮认为自己是太祖长子完颜宗干的儿子,也是太祖的孙子,所以对皇位"遂怀觊觎。"所以从一开始,完颜亮就有取而代之的想法,究竟他都做了些什么准备,我们后面仔细说。 【完颜亮】 而要讲完颜亮,脱不开的就是他的好色与荒淫。他是一个复杂的人,有本事会写诗,金朝在他的手里其实是得到了进一步汉化的。但他太好色了,以至于这成了他最显著的标签。 完颜亮的好色有他最著名的一句话来概括:"国家大事,皆我所出;帅师伐远,执其君长问罪于前;得天下绝色而妻之"。除了权力还不满足,要得全天下的美色给自己"享用",历史上都没几个皇帝会这么想,即使想了更没几个人敢说出来。完颜亮就敢,而且还一直在实行,直到被杀。 完颜亮篡位后,第一个动作就是诛杀大臣贵戚和宗室,毕竟这些人要么是反对他的,要么即使没有表现出反抗但存在就是自己的威胁。所以完颜亮上台后,金朝的宗室几乎被他屠戮殆尽。这除了让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以外,更重要的是"造成"了大量的寡妇,而这些贵戚们美丽的女人们,都成了完颜亮"妻之"的对象。 完颜亮的"喜好"实在太过广泛,除了民间美女和大臣妻女外,他连自己的堂姐妹、叔母 、舅母、外甥女、侄女以及弟媳、小姨子等通通都不放过,基本都被他收入了宫中。 有这么几个著名的同时又被完颜亮宠幸的宗室女性,有宋王完颜宗望的女儿寿宁县主什古;梁王完颜宗弼的女儿静乐县主蒲刺、习捻;太傅完颜宗本的女儿混同郡君莎里古真、余都;完颜宗磐的女孙郧国夫人重节;自己表舅张定安的妻子奈刺忽;丽妃的妹妹蒲鲁胡只等。最令人瞠目的是,这些人里并不全都是丧夫寡妇,还有很多有丈夫的,完颜亮依然强迫他们入宫侍奉。 当然,斯德哥尔摩症在遥远的古代就已经存在了,在被完颜亮霸占的有夫之妇中,两个堂妹习捻和莎里古真最被宠幸,而她们竟然深喜于此甚至以此为依仗责罚自己的丈夫。 莎里古真的丈夫撒速担任近侍局值宿,每当撒速值班,完颜亮就召幸莎里古真,还美其名曰"你妻子年少,遇你直宿,不可让她宿在家里",皇帝可以做到这么不要脸的地步,确实少见。作为丈夫的撒速同样也是臣子,除了点头没有别的事情能做。自己的妻子和皇帝寻欢,自己却要在外面守门,最悲哀的事也就是这样了吧。 不要以为完颜亮是因为空虚才这么好色,反而每次等待美女入宫时都兴致勃勃,甚至早早就在宫门口等着。有时候等的太久,就坐在宦官高师姑的膝上一边休息一边等,高师姑调笑说:"天子何必劳苦如此?"完颜亮却说:"我以为天子易得,这等期待,难能可贵。"这不仅是完颜亮的身体发泄,更是他的心理 *** ,在这种问题上如此有兴趣,历史上也找不到几个帝王了。 而且,在这个问题上,完颜亮充分展示了一个帝王的占有欲。他宠幸过的女子,不容许他人染指。虽然历来宦官的存在就是因为此,但完颜亮表现更甚。凡是在妃嫔身边使役的仆从一旦有人举首正视,他便命剜去其双目。 宫中男女如果不小心误相接触,先声言的赏三品官,后声言的立即处死,同时声言的一同获释。这就使得金朝宫廷里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两个男女迎面碰到,稍稍一愣后立马转身跑走去报告。这实在是在历朝历代都很难见到的景象。 ┃金时代的王莽 成功篡位,并且做了十一年的皇帝,完颜亮并不是个无能的人。他的荒淫和残暴是确定的,但在他的这些面孔之后,有非常强的能力和手段让他最终能够成为金朝的一国之君。前面我也说过,完颜亮是个复杂的人,因为他的好色太之名了,以至于人们都忘了这是个成功篡位的人。 而完颜亮最大的"本事",就是善于伪装,这也是我为什么会说他堪称金朝的王莽,他在"妆模作样",给自己打造人设的能力上,和王莽比不遑多让。 少时的完颜亮是个小才子,自幼聪颖好学。拜 *** 大儒张用直为师,对于儒学和仁义礼智信这些非常了解,而且完颜亮还很会作诗,所以早年人们都认为这是个儒雅随和的贵公子。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殊不知完颜亮城府极深,上面也说到完颜亮因为自己是完颜阿骨打的庶长子之子,和在位的金熙宗同为金太祖之孙,所以一直对皇位有觊觎。但完颜亮一直都没有表现出来过,反而对外示人以宽和,且不爱钱财,时人莫不称其贤。 "表现"优异的完颜亮很早就得等高位,十八岁时以宗室子为奉国上将军。皇统七年金熙宗找完颜亮聊天,偶然说到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创业故事,完颜亮当即痛哭流涕,喟叹爷爷创业艰难。金熙宗看见这堂弟说到爷爷的事情时如此感伤,觉得完颜亮不只是孝更是忠诚,于是对他更加信任。这一年,完颜亮拜尚书省左丞,把持了权柄,并且很快拜平章事,升右丞相兼都元帅,军政大权基本都被完颜亮把持。 不久河南有士兵孙进冒称皇弟按察大王,完颜亮趁机污蔑说:"这个人反心昭昭,不称他人,乃称皇弟大王,陛下弟只有常胜、查刺,谁指使的很清楚。"由于金熙宗对完颜亮的信任,就听从了他的谗言审讯并直接杀掉了完颜常胜、完颜查刺、完颜特思、完颜阿楞以及阿楞弟完颜挞楞。在完颜亮的手段下,金熙宗把亲兄弟全都杀了个精光,自己真的成了光杆司令。 就在金熙宗被完颜亮骗得杀光了兄弟的这年年底,完颜亮终于亮出了屠刀,勾结朝廷重臣和侍奉官,在金熙宗皇统九年的十二月初九的晚上把金熙宗弑杀,自己登基坐殿,成为金朝第四任皇帝。 【金熙宗】 完颜亮的"伪装"可不只是篡位的过程中而已,当了皇帝后,他继续经营着自己的人设,直到最后自己被臣子弑杀。 即位第二天,完颜亮就以"励官守、务农时、慎刑罚、扬侧陋、恤穷民、节财用、审才实"七事诏告朝野,以表示自己是施仁政、爱百姓、尚节俭、重人才的皇帝。有司上奏有庆云出现,他严肃地说:"朕何德以当此,自今以后,凡有瑞应,勿得上奏,若是有妖异出现,当立即谕朕,使朕自警。"他还几次下诏"求直言",朝廷内外,上至公卿下至百姓,都可以上书进言。让自己看起来是一个谦虚、英明的好皇帝。 除此之外,为了表示自己节俭,完颜亮吃饭时拒绝负御厨给自己制作在北方很昂贵的鹅肉。还经常身穿有补丁的衣服召见大臣,当然这些都要让负责记录起居的官员看见,表示自己是如何艰苦朴素。 当然,完颜亮倒也确实做过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对于金朝甚至整个中国历史的政治格局都有深刻影响的迁都,就是完颜亮力主完成的。他改燕京也就是北京为中都,定名为中都大兴府,同时定北宋故都开封府为金南京,使金朝逐步汉化,也使北京自此逐渐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 【金朝疆域】 不得不说,完颜亮的"作秀"确实骗到了很多人,甚至到了他被推翻之后,还有人被蒙在鼓里,认为他是苻坚那样带领外族汉化的有为之君。由于他的伪装,成功的骗过了堂兄金熙宗登上皇位,也骗过了很多大臣和百姓,让他做了十一年皇帝后才被推翻。 当然《金史》对完颜亮还是做出了非常严厉的评价:"海陵在位十余年,每饰情貌以御臣下……淫嬖不择骨肉,刑杀不问有罪……空国以图人国,遂至于败。"伪装总是要被揭穿的,而在那一天到来之后,他的失败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海陵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欲为君则弑其君,欲伐国则弑其母,欲夺人之妻则使之杀其夫。三纲绝矣,何暇他论。"司马迁写给纣王的"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评语被脱脱直接用在了完颜亮的身上,也不知是讽刺还是莫大的"夸赞"。无论如何,这是个有意思的人,如历史上很多的反面角色一样,能力很强但最终只被人们记住那些更加记忆深刻的"毛病"们。
海陵王,姓完颜,名亮,字元功,本名迪古乃,是太祖孙,父名宗干,为太祖庶长子。母为大氏。金天辅六年生,正隆六年被杀。终年40岁。
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海陵18岁时,熙宗授之为奉国上将军,在梁王宗弼军前效命。海陵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再加上他足智多谋,很快就受到宗弼瞩目,被授予行军万户,不久又升为骠骑上将军。皇统四年(公元1144年)海陵又被熙宗封为龙虎卫上将军,受命留守中京,并升为光禄大夫。
然而,海陵对熙宗以太宗嫡孙身份继立帝位深为不满,他认为自己也是太祖的孙子,也应有继位的机会。在中京留守期间,海陵四处搜罗、培植党徒,萧裕是其中最得力的心腹。
皇统七年,海陵被召至京城,受命同判大宗正事并加特进。不久,又被提升为尚书左丞。海陵开始致力于扩大权柄,把自己的心腹势力安插到各省台的重要位置上。萧裕先被提拔为兵部侍郎,不久又做了同知北京留守事。到了第二年,海陵被拜为右相,并兼都元帅,掌握了金朝的政治和军事大权,开始从各个方面进行夺权活动。
熙宗皇统末年,宗干、宗弼相继去世,熙宗失去了两位重要辅佐;同时又失去了两位皇子。帝位失嗣,熙宗郁闷不乐,整天酗酒玩乐,不理朝政,政事全部落到擅政的悼平皇后裴满氏手里。悼平皇后独断专行,文武百官对她奉迎巴结。身为右相的海陵也拜倒在悼后的脚下,与她勾结在一起。对此熙宗略有所闻,只是佯装不知。皇统九年,海陵过生日,熙宗下诏赏赐海陵北宋名臣司马光画像及大批的金银珠宝,并委派近侍大兴国前往祝贺。悼平皇后也附带让大兴国带去赐给海陵的生日礼物,熙宗得知后很不高兴,将大兴国杖打一百,并勒令悼平皇后追回赐给海陵的礼物,海陵害怕自己会因此大祸临头,惶恐不安。过了不久,学士张钧在为熙宗起草诏书时违背了皇上的旨意,被赐死。左丞相宗贤乘机弹劾海陵参与其事,熙宗便借此机会将海陵贬职,让他出领行台尚书省事。路过北京时,海陵会见了正任北京留守的萧裕,两人密谋迅速夺取帝位,约定:先由海陵在河南兴兵称帝,占领河南、河北后再举兵北上,萧裕在北方联络各地的猛安谋克起兵响应。到了良乡,海陵意外地接到熙宗的诏令,要他返回京城。海陵忐忑不安地回到京城,仍被受予平章政事。海陵大难不死,遂加快了夺权的步伐。
皇统九年(公元1149年)十二月九日,会宁牧唐括辩妻代国公主为其母悼平皇后做佛事,住在寺中。当晚,海陵、秉德等都聚会到唐括辩家里。入夜,他们闯入皇宫,唐括辩是驸马,故无人怀疑。二更时分,大兴国打开了熙宗寝殿的大门,海陵、秉德、唐括辩、乌带、省会史李老僧等蜂拥而入,熙宗死在乱刀之下。海陵被拥立为帝。
第二天,海陵诈称熙宗要议论册立皇后的事宜,召来文武百官,宣布熙宗无道被诛,由自己继承皇位,改皇统九年为天德元年。海陵下令杀死曹国王宗敏,左丞相宗贤。授予政变同谋者秉德为左丞相兼侍中、左副元帅等职,唐括辩为右丞相兼中书令,乌带为平章政事,仆散师恭为左副点检,阿城出虎为右副点检,徒单贞为左卫将军,大兴国为广宁尹。
海陵政变成功后保住帝位就成了他的新问题。来自统治集团中威胁帝位的仍是女真贵族的守旧势力,尤其是同他一起合作诛杀熙宗而又与守旧势力紧密联系的秉德和唐括辩等人,秉德是宗翰的孙子,唐括辩是熙宗的驸马,他们都是朝廷勋贵,拥立海陵并非出自他们本意。秉德本意欲立太祖孙葛王,唐括辩先是欲立太宗子宗懿,后又欲立宗本。
对于秉德、唐括辩与自己同床异梦,海陵早就有所察觉。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乌带上书海陵,密告秉德与宗本谋反,海陵听后大怒,利用这个机会派人前往秉德供职的行台尚书省将他杀死。秉德的弟弟以及宗翰的子孙30多人都株连在内。
海陵弑君篡位引起了众多女真贵族的反对,其中势力最大者首推太宗诸子。天德二年四月,海陵以打球为名,召见宗本及文武大臣,杀死了宗本和唐括辩。接着又派人杀死东京留守宗懿,北京留守卞,益都尹毕王宗哲,平阳尹禀,左宣徽使京等。太宗子孙70多人被杀,太宗一系遂绝。
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四月十七日,海陵力排众议,率文武百官迁都燕京。进入燕京城时,海陵首次采用汉家仪礼。四月二十一日以迁都诏告天下,并改燕京为中都,析津府改为大兴府,同时改汴京为南京,辽中京大定府为北京,辽阳府为东京,大同府为西京,保留五京之制。还下诏改天德五年为贞元元年。
海陵在迁都之后,又将女真贵族强行大批南迁,将太祖、辽王宗干、秦王宗翰诸猛安合并起来,编练成自己的亲军,称合扎猛安,迁居中都,右谏议乌里补猛安、大师勖,宗正宗敏等家族也迁居中都。同时,在大房山营建山陵,把太祖、太宗棺木由上京迁来安葬。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十月,海陵下令毁掉会宁府旧城宫殿、诸大族府第宅舍以及储庆寺,将它们夷平,作为耕地分给农民耕种。
接着,海陵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正月,海陵颁布诏书以励官守、务农时、慎刑罚、扬侧陋、恤穷民、节财用、审才实七事告示朝野,明确宣布了定国之策,揭开了政治改革的第一页。
首先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了皇权。天德二年,为消除女真贵族执掌的权柄,海陵下诏废除中京、东京、临潢、咸平、泰州等路节镇及猛安谋克。取消猛安谋克上中下三等之分,只称诸猛安谋克。第二年海陵又废除了守土一方的万户之官,移权于千户长。贞元二年(公元1154年)海陵下令重定荫叙法,规定皇族自一品至七品荫各有限,削除八品用荫制度。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海陵彻底改订亲王以下封爵等第制度,规定朝廷不再封两字王,过去封为两字王者改为一字王,一字王者除掉王号,高品位的大官也要参酌消降。以后无论公私文书,凡是带有王爵字样的一定要立即除掉,即使是坟墓碑文也不例外。
熙宗末年,金朝内部统治机构臃肿不堪,官吏人浮于事。海陵即位后,运用强硬的政治手腕,迅速精简统治机构,加强了中央集权,大大提高了朝廷的行政效率。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海陵还划定了一整套的地方行政区划系统,将全国分为5大京路和14个总管府。
海陵在他执政的前期,是金朝历史上颇有远见卓识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察纳雅言、严以律己。执政后不久,他便诏示文武百官直言朝政阚失与居民利害。为了更好地听取臣下的谏诤,海陵还特别挑选廷臣10人组成一个智囊团以备咨询。
海陵用法律约束臣下,严禁官吏耽于民事、苟图自安,并以勤惰与否作为对官吏奖罚的标准。官吏不得无故旷职,只有父母去世才能休假三日。海陵还禁止各级官员妄信神鬼、崇尚佛事。
海陵提倡为官清廉、生活节俭,他自己也身体力行,平日常穿补过的衣服,饮食只进鱼肉,不进鹅鸭,还除掉宫廷御苑中所养禽兽。正隆五年十二月,海陵颁布禁酒令,规定朝官不得随便饮酒,只有宋、高丽、夏三国有使来朝方可饮酒。
海陵逐渐完善各项司法制度。正隆年间他颁布行成文公法——《续降制。在中央设立登闻检院,狱事有处理不当的可到登闻检院投状。由检院交付御史台勘察重审。海陵还为外省专设了提刑司,直接过问地方政府的法制和大案要案处理事宜。对于有过大臣的惩罚,海陵只施以臀杖,反对流放发配。
海陵致力于人才的培养和选用。天德三年,海陵开始设置女真族国子监,招收宗室、外戚、功臣及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受教,年满15岁以上的入词赋经义学,不满15岁的入小学,另外,还设置算学、医学等10科,招收各族贵族子弟前来学习。为更好地选择人才,海陵大兴科举之制,最初以经史取士,考试分乡、府、朝三级,儒生在全国各地进行乡试、府试。海陵在迁都燕京之后,特开了殿试,亲自过问选官大事,或者临轩观试,或者御便殿亲览试卷。海陵还多次为考生出题,如不贵异物民乃足、忠臣犹孝子、忧国如饥渴等。
海陵初年,勤于政事,改革吏治,大大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牢固地建立起了金朝一代强有力的封建中央集权,为后代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海陵也很注意把握国家的财源,重视发展经济。首先,加派诸路劝农使,奖励发展各地农业生产。又派出纥石烈娄室等大臣出访各路,将一些荒闲土地放归无地的佃户耕种,国家向他们收取少量的地租。海陵还注意教育后代重视农业生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74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金宣宗完颜珣九公封建抗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