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刘璟,刘伯温的儿子,他最后结局善终了吗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3 13:12:11

刘璟,刘伯温的儿子,他最后结局善终了吗

接下来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刘璟,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刘伯温对朱元璋而言,就如同诸葛亮对刘备的意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并非虚言,刘伯温胸怀韬略,屡出奇谋,为开创大明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功臣一般很难逃脱 “鸟尽弓藏”的历史定律,再加上朱元璋又是一位“勾践式”的君王,只能共患难,不能共享受,刘伯温自然在劫难逃。好在朱元璋没有像对付胡惟庸、蓝玉等人那样,对刘伯温还是留有余地,保全了他的家人与名声。

刘伯温的次子刘璟继承父亲的才学,经史子集、天文地理,样样精通,小小年纪就名扬天下。刘伯温去世后,朱元璋对待刘璟还算比较客气。《明史》记载:

“太祖念基,每岁召璟同章溢子允载、叶琛子永道、胡深子伯机,入见便殿,燕语如家人。”

这意思就是说,朱元璋到晚年的时候还是顾念与刘伯温的哥们情义,经常召见刘璟等人到进宫,想对待自己家人一样拉家常。

洪武二十三年,刘伯温已经去世很久了,朱元璋想让刘璟沿袭刘伯温“诚意伯”的爵位,但刘璟却说,“自己兄长尚在人间,是爵位的第一继承人”。

朱元璋看到刘璟如此谦让,相当高兴,他就是想看到长幼有序的规则。于是,朱元璋让刘璟的兄长袭爵,任命刘璟为阁门使。

从这件事里面,能够看出刘璟是尊重传统的人,所以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刘璟坚决站在建文帝这边,只因建文帝才是大明的合法继承人。

面对朱棣潮水般的进攻,刘璟“献十六策”,可惜建文帝没有采纳。后来,刘璟给李景隆参赞军事,提出许多建议,结果全部未被采纳。最后,李景隆大败,刘璟眼看形势不可逆转,就回家隐居。在立场上,刘璟就已经与朱棣背道而驰,这也为日后的被杀埋下伏笔。

毕竟刘璟当年就已是名扬天下的才子,朱棣即位后,很快就想起刘璟,于是召见他。这刘璟也不知是哪根筋不对,摆出一副不合作的态度,竟敢拒绝天子的召见。

朱棣一看给你敬酒你不喝,那就来罚酒,将刘璟逮捕进京。没想到刘璟见面后,没有尊称朱棣为“陛下”,还是叫他“殿下”,这就让朱棣非常尴尬了,好歹自己也是一国之君。更没想到的是刘璟还说了一句:

“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

朱棣来位不正,很害怕文人对他说三道四,当初方孝孺就是因此被诛十族。刘璟不承认他的皇位还骂他篡位,击中了朱棣内心最敏感的神经末梢。朱棣火冒三丈,下令将刘璟关进大牢,最后死在监狱。

刘璟是条汉子,也是有骨气的文人,对理想的追求、对信念的坚守让他付出生命的代价。朱棣杀刘璟,是因为自己篡位而产生的心虚、恐惧,他容不得任何人质疑他皇位的正当性。

刘伯温临终前不准子孙学帝王之术,那他的后代过得怎么样?

1375年,65岁的刘伯温再次回到家乡青田之后,病却更严重了。可是有一天,他突然容光焕发,喊来两个儿子,特意嘱咐了两件事情。刘伯温自知功高盖主,必定祸事临头。他的病情每况愈下,并不是没有根源。

刘伯温本来已经解甲归田,过着采菊东篱下的田园生活。可是他一心忧国忧民,切不断朝堂之事。在青田县附近有个叫谈洋的地方,土匪为患,当地百姓苦不堪言。刘伯温觉得当地百姓太可怜了。于是他直接上奏朝廷希望在谈洋一带设立巡检司,专门负责管理。朱元璋觉得建议不错,就准了。

哪知道设立巡检司时,其中一个士兵和土匪勾结,引发了兵变。当地政府剿匪功力实在不行,但是又怕上面怪罪,直接隐瞒了。这事又被刘伯温知道了,这不行啊,朝廷得派人再来管管啊。于是,刘伯温又写了奏折让大儿子送去给朱元璋。

没想到刘伯温的好意,却被以前的死对头胡惟庸大做文章。胡惟庸故意告诉朱元璋,刘伯温个人想要占据谈洋这块有“王气”的风水宝地,却引发百姓不满。于是让朝廷出面镇压。不曾想这一举动却引起士兵们造反。朱元璋一听,心想:好你个刘伯温,不好好养老,竟然还要参合朝廷的事情。虽然胡惟庸的话不能全信,但是朱元璋还是乘机来惩罚刘伯温,故意取消了刘伯温的俸禄。

刘伯温自知皇帝又在敲打自己,他自己就主动离开家乡上门请罪去了。他这一去,却也让自己陷入了更大的漩涡之中。

回到京城的刘伯温,不仅被朱元璋暗着软禁,还时不时地被无故攻击。朱元璋已经不是当年一起打江山的那个人。现在的他只想巩固自己的皇权,不容许任何威胁。 他要他的子孙后代没有任何障碍,可以永享皇权。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那些开国功臣的命运可想而知。

刘伯温在京城越来越不开心,终于病倒了。即使病了,刘伯温还是不得安生。他的政敌胡惟庸特意带了御医来看望刘伯温。吃了药的刘伯温,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朱元璋看刘伯温已经没有什么威胁了,赐了刘伯温《御赐归老青田诏书》。

伴君如伴虎啊,开国功臣刘伯温,一心辅助朱元璋打下江山,却获得病重回乡的命运。病榻前,他嘱咐儿子们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他让长子刘琏拿来所有有关天文、历法、学术、军事等方面的著作和手稿,交代儿子在他死后,全部交给皇上。而且特意交代后世子孙不要去学习这些。刘伯温深知,帝王之心,深不可测。后世懂得越多,帝王猜忌越大。可是,即使子孙没有学习,他的儿子们也还是不得善终。

第二件事:他劝诫儿子们韬光养晦,不要去惹胡惟庸。5年以后,恶人自有恶报。“惟庸败后,上必思我,有所问,以是密奏之”。这里密奏的是刘伯温宽刑简法的仁政观:

“为政的要领在于宽柔与刚猛循环相济。当今朝廷要做的是修习仁德减轻刑罚,祈求苍天延长明朝的命数。各个地形险要之地,应与京师在声势上相互联络。”

不久,刘伯温这样一位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的旷世奇才病逝了。不得不说,刘伯温如果不问世事,他或许能在田园之间多乐活几年。

1377年,大儿子刘琏因为和胡惟庸党发生冲突,被逼跳井而死。

1380年,胡惟庸果真应刘伯温预测,因谋反大罪外,附加“毒害刘伯温”罪,被朱元璋下令赐死。

1390年,朱元璋赐给刘氏家族金书铁券,特批刘氏成员可凭此券免一次死罪。

1402年,二儿子刘璟因为怒斥朱棣:“殿下百世后,终逃不得一个‘篡’字”,被打入天牢。在天牢,他自杀了。

刘伯温的两个儿子都没有逃脱死亡的命运,其实刘伯温在生前就已经预测两个儿子的命运,“臣子琏有相才,无相器。臣子璟过刚不中,终不得其死。”

刘伯温的孙子刘廌无心官场,归隐山林了。后来传言刘伯温的五世嫡孙在江湖,因为一些事情抓进监狱,后来却被皇帝无罪释放。他因祸得福,还被任命为处州指挥使,正三品武官。

刘伯温两个儿子都怎样?

事实上,刘伯温的两个儿子都非常有才华,他们之所以下场不好,只是因为时局的原因。

刘伯温当年被朱元璋封为诚意伯,并不能世袭,所以大儿子刘琏并没有承袭刘伯温的爵位,刘伯温当御史时,刘琏便因为与李善长、胡惟庸结怨,在官场上也是步履维艰。洪武年间,一度担任过御史,但是在这之后便停滞不前,始终未能得到朱元璋的擢升,后来还因为胡惟庸等人的迫害,“坠井而死”。

不过,后来胡惟庸等人被除掉后,朱元璋才想到了刘伯温以及冤死的刘琏,于是下令刘琏的儿子刘畾承袭诚意伯的爵位,也算是还了刘家一个公道。

刘伯温的第二个儿子名叫刘璟,他也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唐胜宗讨伐叛贼之时,刘璟也参与其中,为其出谋划策,出力不小。战后,朱元璋对刘璟大加赞赏,任其为阁门使,不久后又擢升为谷王朱橞的左长史,不过,刘璟也是一位非常有傲气的人,也正因为这股子傲气,他得罪了未来的皇帝朱棣。

话说当时朱棣曾与刘璟下棋,朱棣不是对手,于是暗示刘璟让一子,但是刘璟却说:“可让处则让,不可让者不敢让也。”

后来,朱棣举起反旗,刘璟索性回到老家,不问世事,朱棣登基之后,想到了当年一子不让的刘璟,于是下诏召见刘璟,然而刘璟却称病不去,朱棣一怒之下便将其下狱。此后,刘璟自知朱棣不会放过他,于是自缢于狱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7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