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辽国萧太后历史上真实的辽国萧太后

话历史 2023-07-19 20:49:55

由于小说《杨家将》对萧太后的的描述,使她在大多汉族人心目,是一个凶残、好战的女子。萧太后还与汉官韩德让有君臣之恋,那么这都是真的吗?历史上真实的辽国萧太后是怎样一个人呢?

萧太后与武则天、慈禧一样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之一。萧太后在历史上被称为“承天太后”,辽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萧太后名叫萧绰,小名萧燕燕,是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辽圣宗的生母。辽景宗时期,萧皇后的的政治、军事才能已崭露头角。当时,辽景宗身体不好,萧皇后参与军国要事决策,“境内刑赏、政事、用兵追讨,皆皇后决之”,当时萧皇后倾向汉化,主张革新。

到了辽圣宗时,萧皇后荣升为萧太后,因儿子才12岁,他奉遗诏摄政,辽圣宗继位之初,辽朝处于“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的局面。萧太后整顿吏治,提拔治国之才的人担任要职,加强对宗室的约束和对吏民的管理,使政局渐趋稳定。萧太后注重改善契丹族和汉族的关系,她还经常出入疆场,赞成宋朝提出的议和要求,双方订立“澶渊之盟”,促进了契丹族和汉族的友好交往。

经过萧太后的治理,辽朝开始步入全盛时期,为辽朝盛世奠定了基础。景爱先生给她的评价是“她是一位古代少见的女政治家、女军事家。”大家对萧太后活捉杨业一事也是误读,公元986年,宋军三路大举攻辽,战争初期,辽军获胜,辽将耶律奚达捉住宋军大将杨业。萧太后曾密令统帅耶律斜軫切勿用暗箭伤害杨业,必须活捉。耶律奚达正是用暗箭射伤杨业而捉住的为此,受到了萧太后的处分。由此可见萧太后对杨业的钦佩和重视。

辽国萧太后

而真实的萧太后并没有与汉官韩德让有君臣之恋,是有人制造了他们的绯闻以丑化萧太后,这些都在景爱先生的《历史上的萧太后》中加以考证澄清。

辽国萧太后历史评价

因为其铁腕的政治手段及争议的残杀政敌事件,历史上对萧绰的评价一直两极化。

元版《辽史》的评价很简单,书中说:“后明达治道,闻善必从,故群臣咸竭其忠。”宋人的《契丹国志》便有了人身攻击,叶隆礼在《景宗萧皇后传》里指责道:“(萧后)好华仪而性无检束。”“后天性忮忍,阴毒嗜杀,神机智略,善驭左右,大臣多得其死力。”

辽国有几个萧太后?

萧氏,其实是一个古老的汉族姓氏。据记载,在春秋时期的宋国,有位大臣叫子大心,他被封于萧邑,被称为“萧叔大心”。这就是萧姓的发端。

而在辽国,后族姓萧的原因更复杂一些。

辽国是从氏族奴隶制社会转变过来的,有一种氏族外通婚的习俗。与创立辽国的耶律氏世代通婚的是唯乙室和拔里氏二部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辽之后,因为追慕汉高祖皇帝,便将自己的耶律氏兼称刘氏;又认为乙室、拔里世任国事功劳极大,可比汉开国丞相萧何,遂将后族一律改称萧氏。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本人虽未改姓,但她的两个弟弟却都改姓萧了。

萧氏与耶律氏世代通婚的习俗一直沿袭下来:萧氏的女子都嫁给耶律氏,耶律氏的女子都嫁给萧氏。萧氏成为辽国仅次于耶律氏的权贵势力。有辽一朝,萧氏共有十三 名皇后、十三位 诸王、十 七位北府宰 相、二十位驸马。

做了皇帝,有时候规矩是管不了他们的,辽国皇帝的后宫中什么姓氏的女子都可能有,但是占据主要地位的,仍然是萧姓。因此,虽然辽国也曾经有过非萧姓的后妃,但是太后却都是清一色的萧太后。

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萧太后,莫过于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萧绰。她也是我们在戏剧舞台上经常看见的人物。

辽国的萧太后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萧太后是中国契丹族历史上杰出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她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历史上,她曾两度登上政治舞台,在辽景宗和辽圣宗两朝期间,参与政事,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政治上,她励精图治,选贤任能。

经济上,她轻徭薄赋,积极发展农业生产。

军事上,她纲纪严明,对外修和。

萧太后(953-1009),本名萧绰,小字燕燕,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的第三女,她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辽圣宗耶律隆绪的生母。

保宁元年(969),十七岁的萧绰被立为皇后,然而辽景宗自幼体弱多病,不能正常主政,后来便下诏让萧绰临朝参政,长达14年之久。乾亨四年(982),辽景帝驾崩,辽圣宗耶律隆绪随即即位,由于圣宗年仅十二岁,遂由萧绰奉诏摄政。统和元年(983),萧绰被尊为"承天皇太后",临朝称制,开始了她的"承天后摄政"时期。统和二十七年(1010),萧绰把权力转交给辽圣宗,随后不久病逝,终年五十七岁。

《辽史》中记载的萧太后"明达治道,闻善必从",又"神机智略,善驭左右",是一个极具才干的女强人。然而由于历史小说、评书和戏剧等作品的广泛流传和影响,萧太后在许多人心目中的形象并不好。

尤其是《杨家将》等历史小说,为了表现杨家将忠君报国,英勇抗辽的事迹,更是将以萧太后为代表的辽朝人物,和以宋朝潘仁美为代表的宋朝奸臣,设定为陪衬的反面形象,虚构甚至丑化了萧太后的形象。例如小说中将萧太后描写成"胆小怕事、愚昧无知的蠢人",又虚构了九龙飞虎谷大战,宋朝代表辽国,萧太后最终自杀身亡的情节,更是模糊了萧太后的真实形象。

历史上真实的萧太后,在参与朝政近40年中,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实行了一系列强国利民的政策,巩固了辽王朝的统治,加快了契丹社会的封建化进程,对辽朝的中兴和少数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政治上,萧绰在辅政和摄政期间,积极推行"惟在得人"的用人政策,不拘一格地启用大量人才。例如他任用在管理政务、戍边治军等方面能力较强的耶律休哥总管南面军务,以便以从事,历史上记载他"智略宏远,料敌如神。""戍兵,力更休法;劝农桑,修武备,边境大治。"足见萧太后识人、用人的眼光。又任用有经国之才的耶律斜轸委北院枢密使参决大政,甚至大胆启用有才智的汉人,韩德让、马德臣等都是当时有名的汉官。

《杨家将》中的辽国萧太后在历史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辽国历史上著名的萧太后应该是辽圣宗时期的承天太后萧绰(萧燕燕),也就是民间评书《杨家将》里面的辽国太后。

实际上,萧太后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的手段毒辣、干练,也颇有军事才能。野心虽然不如唐朝的武则天,但是能力却与武则天相当,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么,这位萧太后有多厉害呢?

辽国的皇后均姓?萧?,唯一的例外是辽世宗耶律阮的甄皇后

辽国的皇帝本来出自契丹八部之一的耶律氏,而辽国的皇后则都姓?萧?。耶律氏与萧氏世代通婚,一个是帝族,一个是后族。而这位承天太后萧绰在年轻时就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也是后来辽圣宗耶律隆绪的母亲。

公元10世纪至12世纪,契丹人所建立的辽国统一了中国北方的漠北和东北,并成为一个强大的封建帝国。契丹人原本并不使用?汉姓?,但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为了感谢自己的皇后述律氏,特将契丹的乙室和拨里氏两个家族赐姓为?萧?,并规定后世的辽国皇帝选择皇后时只能从这两个契丹家族里选,因此历史上的辽国皇后均姓萧氏。

唯一的例外是辽国第三代皇帝辽世宗耶律阮的皇后汉女甄氏。当年,耶律阮带兵消灭后唐时,得到了貌美如花的甄氏。

他过度迷恋汉女的美色,不顾所有契丹大臣的反对,册立甄氏为皇后。可是辽世宗在位仅仅3年,就死于契丹贵族发起的政变,一同遇害的还有他的甄皇后。

到了辽国的中兴之主辽景宗耶律贤(辽国第五位皇帝)在位时,按照祖制,册立了辽国重臣、契丹人萧思温的女儿为皇后,这就是后来的承天太后萧绰。萧绰嫁给辽景宗的时候才只有16岁,这可能与契丹人身体健壮、成熟较早有关。

萧太后精明强干,先辅佐丈夫,后辅佐儿子,将辽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萧绰当皇后的时候只有16岁,但她性格沉稳,做事果断,既有草原女子的泼辣个性,也有惊人的美貌,远比一般的契丹女子更可靠,因此深受丈夫的信任。辽景宗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很多政务只能交给皇后萧绰处理。

在萧绰只有23岁时,就开始像武则天一样直接参与辽国的军政。契丹女子的地位本来就高,再加上萧绰的能力也很强,所以萧绰与丈夫辽景宗将辽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扭转了辽穆宗留下的混乱局面。

辽国的萧太后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一个杰出的女政治家,军事家,足智多谋,文武全才。是一位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女人,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人。

一、萧太后简介

萧太后,本名萧绰,小名燕燕,父亲是大辽北院杻密使兼宰相萧思温。萧家祖辈为契丹人,后仰慕汉丞相威名而改汉氏。萧太后是辽国中期女政治家、军事家,足智多谋,文武全才。萧太后自幼聪慧美丽,而且早熟,16岁就被辽景宗耶律贤选为贵妃,第二年就封为皇后。

萧太后陪伴了辽景宗十四年,为其生四子三女,由于辽景宗体弱多病,朝政大权实际由萧太后掌握,但是萧太后从没有僭越之心。公元982年,辽景宗驾崩,幼子即位。

二、遇事果敢,头脑清晰


北宋看到辽国孤儿寡母执政,觉得有机可乘,于是率兵夺取幽云十六州。

萧太后率奋起抵抗,宋军大败,辽军还俘获老将杨业,后来杨业绝食而亡。

1004年,大辽国兵锋正盛,萧太后挥师千里,直驱澶州。尽管后来受挫,但急于求和,两国签订《檀渊之盟》,萧太后平安撤军。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宋向辽每年进贡白银十万两、帛二十万匹。两国维持了百年的和平。

萧太后在摄政期间,励精图治,选用汉人,开科取士,消除番汉不平等待遇,劝农桑,薄赋税,内政修明,军备严整,纲纪确立,上下和睦。而且以戈止武,坐收岁币之利,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对外军事强盛,对内政局稳固,使辽朝迈入鼎盛时期。

三、感情上不亏待自己

?萧太后还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人,对待感情从不将就敷衍,也不委曲求全。萧太后在嫁辽景宗之前就与汉臣韩德让订有婚约,但是皇命不可违,二人虽彼此相爱,无奈被棒打鸳鸯。

辽景宗死后,萧太后就公开示爱韩德让,并且举行了隆重的喜宴,庆祝二人旧梦重圆。面对契丹贵族的议论纷纷、指指点点,甚至还抛出?非我异类?危言耸听的言论,萧太后不为所动,仍然对韩德让始终如一。萧太后下嫁韩德让之后,辽圣宗非但不反感,而且对韩德让非常尊敬。

1009年,萧太后将皇权交给了耶律隆绪,从此结束了她近四十年的摄政生涯。儿子担起了责任,萧太后一身轻松,于是她决定到南京(今北京)安享晚年。不幸的是途中染病,一个月后病死行宫,终年57岁,葬于乾陵。

中国历史上的后妃数不胜数,然而通观下来,只有萧太后,不但建功立业、彪炳史册,而且作为一个女人,她真正享有了完整的人生。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72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