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北宋一直与大辽打打停停,在多数人眼里大辽不过是游牧名族,充当是莽夫的角色,而一些野史评书甚至影视剧里,辽国人但凡出场,更是常见野蛮凶悍的模样。而至于文明程度?看上去相当的落后!好些宋史爱好者们,说起这事更是捶胸顿足:可怜我文明昌盛的大宋,就这么常被野蛮没文化的辽国欺负!
但北宋中期,一场宋辽之间的外交纠纷,叫宋朝君臣们正视了另一个现实:何止是刀枪骑射?就算是高难度的天文数学,辽国人也绝不可小觑。
一、历法
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北宋派使者团出使辽朝,祝贺其皇帝生辰。使团到达辽国时,正值冬至。按宋、辽外交礼仪规定,冬至日双方要互相致贺。但问题来了,按两国历法来算,冬至日不在同一天:宋朝早于辽朝一天。当北宋使者在冬至日那天向辽人问候时,辽人拒不接受,理由是按辽朝的历法,冬至日还没到,第二天才是!
紧接着,此事便引发了一场争论:“宋辽二历,何为先进?”一不小心,这场宋、辽的外交纠纷,就有可能演变成一次双方的擦枪走火。不过,幸而宋使中有苏颂。
苏颂字子容,庆历二年中进士后一直为官。他不仅是天文学家、医药学家,还是著名的科学家。曾两次出使辽朝,写下《前使辽诗》、《后使辽诗》多篇,记录了辽国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外交礼仪等多方面资料。这一次,苏颂以龙图阁直学士、给事中身份充任辽朝的“生辰国信使”第二次出使辽国。面对这场外交风波,苏颂发挥聪明才智,发表了一篇宏论。
苏颂以自己广博的知识、诡辩的才能,避重就轻,对两国冬至日相差一天的问题回答:“天文历法计算的一点小小差异,导致快慢不同,早一天晚一天的没啥大问题,更不用上升到谁家先进或是谁家落后的高度。至于互相朝贺,咱就各自依从本朝的历法就行了。”不偏不倚,这说法也算公道,既尊重了辽朝的风俗习惯,就此安抚了辽朝人心,也不失我大宋的国威,这次轰动两国的外交纠纷算是安全着陆,辽朝跟北宋继续维持友好和平的外交关系。
但科学就是科学,容不得一点含糊,两国的冬至日虽然只相差一天,也有精准之差,有先进、落后之别,作为本身就是科学家的苏颂,很清楚他的话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更骗不了皇帝。苏颂一回国,皇帝马上就问他:“二历竟孰是?”——你说实话,历法到底是咱先进还是他们契丹先进?这次,苏颂得实话实说了:“确实他们老辽先进!”
这话怎么说?先来看看北宋的历法使用情况。宋朝初年,历法沿袭了后周王朴所制的《钦天历》,一直到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开始使用《奉元历》,这百余年间,北宋共使用了七种历法,平均十多年就换一次,频繁的更换从侧面正说明了历法的不精。而据史书记载,这部《奉元历》颁行的第二年就有“正月月食,遽不效”的情况,可见其不太精准,苏颂肯定心知肚明。
反观契丹的历法,从辽太宗时开始使用后晋马重绩的《调元历》,中间经过部分修补后,一直到辽圣宗统和十二年(公元994年)使用新历《大明历》。而这部《大明历》是参照南北朝祖冲之所修的《大明历》,重新修订而成。这部历法一直延用到辽末,金朝经修订后又继续使用至金末。苏颂使辽时,辽朝正在使用修订后的《大明历》。从双方使用历法的情况来看,辽朝的历法先进于北宋的历法似乎没有什么疑问。
这次外交纠纷,暴露出了大宋的历法还不如一个游牧民族的先进,但这不过是辽朝强大科技实力的冰山一角,除了历法,在其他一些领域,也不能小看辽朝。
更多>>(接下文评论)
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是由宋太祖赵匡胤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 结束了自唐末而形成的四分五裂的的局面,使中国又归于统一。但由于与宋同时代的辽、金、西夏等国的强大,北宋与南宋的政权一直处于外族的危胁之中。公元960年,后周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他便是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北宋于公元964年、965年、970年先后消灭了荆湘、后蜀、南汉三地,又于974年击败了势力较为强大的南唐。此后,吴越与福建漳、泉等地的地方势力纷纷‘纳土‘于宋王朝,使纷乱的时局逐渐结束。
公元1005年,北宋真宗与辽国在澶州定下了停战和议,约定宋辽为兄弟之邦,北宋每年向辽交纳‘岁币‘,双方互不侵犯。自此,中国北方才有了少许安宁,宋、辽的这次结盟被后世称之为‘澶渊之盟‘。
由于北宋官吏的腐败,迫使人民纷纷起兵反抗。北宋前期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就曾经对其统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至北宋末年,又出现了方腊、宋江等人的起义。与此同时,北方的强国辽已经被女真族建立起来的金所消灭,金灭辽后,既而把矛头直指北宋的统治。公元1125年2月,金以宋朝破坏与其定下的共同对辽的协议为名,大举出兵侵宋,此时正是宋徽宗宣和七年。金军兵分两路南侵,东路大军由斡不离指挥,西路则由粘罕指挥,共同进攻太原。此时,宋朝的局面已经大乱,徽宗迫不得已将皇位让于太子赵恒,是为宋钦宗。寄希望于能改善局面,抗拒金兵。宋徽宗逃至金陵(今南京)。北宋军队在丞相李纲的指挥下,击退了金军,暂时制止了金国的南侵,但由于徽、钦二帝的无能,一心想和金国求和。他们先后答应割地赔款给金国,又罢免了李纲等忠臣,使得金兵更加肆无忌惮。公元1127年,金军又一次攻打开封,并掠去徽、钦二帝(因宋钦宗年号叫靖康,所以历史上这次事件称“靖康之变”,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和杨康的名字就是从这来的)及大量财物。至此,北宋王朝宣告灭亡。
北宋共九帝,其中病死的五帝,死因不明的一帝;因箭伤屡发致死的一帝;城破国亡被金兵俘走后受折磨而死的二帝。
谥号 姓名 出生死亡年 在为年度
太祖 赵匡胤 927年-976年 960年-1126年
太宗 赵光义 939年-997年 976年-997年
真宗 赵恒 968年-1022年 997年-1022年
仁宗 赵祯 1010年-1063年 1022年-1063年
英宗 赵曙 1032年-1067年 1063年-1067年
神宗 赵顼 1048年-1085年 1067年-1085年
哲宗 赵煦 1077年-1100年 1085年-1100年
徽宗 赵佶 1082年-1135年 1100年-1125年
南宋疆域
靖康之难后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包括皇后,嫔妃,皇子,公主等皇室成员和机要大臣,宫廷女官,宫廷乐师,厨师等都被金人俘虏北上;而此时,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被宋钦宗派在外任河北兵马大元帅(《宋史·本纪》称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成为侥幸躲过这场劫难而成为皇室唯一幸存的人,在大臣推举下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登基,后迁都于临安(但南宋统治者实际上并不承认临安为首都,称其为“行在”),恢复宋国号,史称南宋,赵构便是后来的宋高宗。 宋在宋孝宗、宋宁宗朝时比较安定。宋宁宗以后,国势日衰。南宋历史图片
宋元(蒙古)联合灭金后,南宋所面临更强大的敌人--元朝。公元1271年,蒙古建国,国号为元,并于1276年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俘5岁的宋恭宗,灭南宋。后来,南宋光复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等人连续拥立了两个幼小的皇帝(宋端宗、幼主),后在广东南崖山建立南宋流亡朝廷,元军对小皇帝穷追不舍。崖山海战失败后,走投无路的南宋流亡政权终于在1279年3月19日随着陆秀夫背着刚满八岁的小皇帝跳海殉国而彻底灭亡。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有些学者对于辽朝与宋朝自然是存在疑义。在燕云十六州丢失之后,宋朝尽管有历代君主励精图治,但是遗憾的是,一直没能将燕云十六州收入其疆域之中,而这燕云十六州正是落入了辽朝手中。如此看来,辽朝似乎在历史上更具有正统性,但是若是以民族论的话,身为汉族的宋朝,更具有说服力。
因此,关于辽宋之间的争议,一直存在至今。
01宋辽之争?
如果追溯辽朝的根源的话,其实辽朝也属于华夏一族,只是由于原先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远离中原地带,自然被中原所划分出去。当然,辽朝最初也一直与宋朝争正统地位,而且耶律阿保机认为,辽朝在历史上乃是汉高祖刘邦的血亲。不过显然这种关系已经间隔时间太久,没有什么太大的说服力。不过耶律阿保机却始终坚持汉化工作,一方面耶律阿保机将自己的姓氏定为刘姓,另外一方面将妻子定为萧姓。
经过耶律阿保机的不懈努力,当时辽朝以外的部落,包括西域都将辽朝奉为正统,而且耶律阿保机曾经乃是唐末时期的官员,并且本身有传国玉玺的加持,更确定了辽朝的正统地位。
但是比较矛盾的是,虽然说耶律阿保机一直在坚持自己的正统性,但是它对北宋的存在也是十分认可,甚至将自己称呼为北朝,而将北宋称呼为南朝。
当然,北宋也一直坚持自己的正统性,虽然北宋乃是汉族人所建立,有着中原特有的文化传统政治以及经济,但是赵家人所尴尬的是,他们并没有传国玉玺,在这一点上,显得宋朝有些来路不明。不过相比于辽朝对于宋朝的认可来说,宋朝并不认为辽朝的正统性,因为在欧阳修编著史书之时,将辽朝列为“夷”。
在北宋灭亡之后,金国占领了北宋原先的土地,但是金国起初并没有正统性的概念。但是在后期金国逐渐认识到,如果不标榜自己正统性,那么便无法立足。金国人认为北宋是被金灭亡的,自然金国理所应当便接替北宋成为了中原王朝。
02元明之争
而在辽与北宋、西夏、金这种鼎立的局面之后,元朝建立。刚开始元朝的争论很多,一方面成直认为辽金宋皆是处于南北朝时期,都可以称之为正统;而另外一方面认为,单个地承认某一王朝为正统,如此便可以知晓元朝乃是承袭哪个朝代。不过这些言论,一直让元朝头疼不已。
不过到了元朝末年,元朝编著史书的人认为,辽宋金三朝皆是正统,并且在编撰史书之时,按照各个的年号进行编著,分别著写成史书。
不过明朝并不苟同元朝的看法,明朝编著史书的人认为,宋朝方是正统。所以此时的翰林院周叙在史书之中,特意表明宋朝乃是正统,这种行为,尤其是明朝嘉靖年间,将宋朝的地位拔到了一个最高的巅峰,以此来贬低辽朝和金国。但是可笑的是明朝有些人却认为元朝并不属于正统王朝,若是按照这样的做法,没有元朝哪里来的明朝?
当然,明朝如此的做,其实坚持的也是一种正统观念,宋朝之后有元朝,元朝之后有明朝。
03清朝定调
不过明朝的所有做法到了清朝的时候,给予了全面的否定。因为清朝乃是源于女真族,也就是金国,如果清朝不对辽、金、元加以承认,那么清朝所在的地位便略显尴尬。
因此,在清朝编著的史书之中,将辽金宋元明全部作为正统王朝,从而标榜自己在中原之上的地位,如此一来,才解决了三个朝代的争论,奠定了基本的基调。
在当时看来,辽金以及宋其实都是处于敌对的一方,但是以今天的角度看全局,这三个王朝之间的斗争都是属于民族内部的斗争,是中国的王朝更迭,其中所留下的文化以及政治经济都让我们今日受益匪浅。如果今日的一些人,硬生生的要将这三个王朝进行区分,那么便是割裂了中国的历史,于国家而言,便如同罪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71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