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科学技术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当数四大发明中的三项:火药、活字印刷和指南针。中国古代科技体系在宋朝之前就已形成并得到巩固和发展,宋朝更是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宋朝的八大科技城就吧!
宋朝时期,土地的开垦利用已形成一整套有效办法,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千方百计扩大耕地面积,在滨江海湖泊之地出现了圩田、淤田、沙田、葑田、架田、淙田、湖田等。以圩田为例既能抗旱又能防涝,产量较高。北宋圩田进一步发展,浙西路有圩田1400多处,仅淀山湖就有圩田几十万亩。而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西、四川等多山丘陵地区出现大规模的梯田,农作物分布也有很大变化,水稻不仅在南方广为种植,且向北方推广,江北诸州农民可以得到“就水广种坑稻,并免其租”的鼓励。
“占城稻”、“黄粒稻”等成熟早、抗旱、籽粒饱满的优良品种也相继从越南、朝鲜等国引进,同时荞麦、高梁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经济作物方面,宋朝是我国植棉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根据文献记载,我国海南岛黎族和云南西部的傣族,在汉代或汉以前就已植棉织布,维吾尔族的先祖于六世纪已在新疆吐鲁番种植棉花。
宋代最著名的农学著作是公元1149年完成的《陈甫农书》,是隋、唐以来长江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农业生产技术经验的总结,反映了唐宋时期水田耕作栽培技术的水平,在整地育苗、中耕除草技术、烤田和灌溉等方面都有论述,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传统思想在此得以充分体现。
宋代的动植物谱录已大量出现,园艺业的高度发展,宋徽宗在开封建立“艮岳”,“不以土地之殊,风土之异”。移植南方的“枇杷、橙柚、柑橘、榔桔、荔枝之木、金娥、玉羞、虎耳、凤尾、素馨、渠那、茉莉、含笑之草。”而且分区栽种各种园艺植物,具有近代植物园之雏形。动植物谱录中蔡襄《荔枝谱》、欧阳修《洛阳牡丹记》、陆游《天彭牡丹记》、刘蒙《菊谱》、宋子安《东溪试茶录》等书,不仅分别记述各种园艺植物的历史沿革、性状特征、品种和分类、栽培法,而且还记述了品种的形成及其演化过程,所有这些在农学和生物学上都有一定价值。
2、天文
由于农业生产和历法制订的需求,统治者历来对天文学方面的研究比较重视,观测水平不断提高,宋代也不例外。
据《新仪象法要》记载,仅在公元1010年到1106年之间,北宋就进行过5次大规模的恒星位置观测,《宋史·天文志》中保存了测定二十八星宿位置的成果。《灵台秘苑》收载了包括有345个星官距星的入宿、去极度。公元1247年的南宋制造的苏州石刻天文图,面积8×2.5尺,刻星1430多颗,以北极为中心,绘有3个同心圆,分别代表北极常显圈、南极恒隐圈和赤道,28条辐射线表示二十八宿距度,还有黄道和银河。
所有这些成果的取得,与当时天文观测仪器的高度发达是分不开的,我国古代传统的天文仪器漏壶、圭表、浑仪、浑象等在宋朝时期从技术工艺上都得到了最有效的改进。北宋时沈括和元朝郭守敬提出减少环数的设计,浑仪和简仪就是这一设计下的杰作。苏颂、韩公廉等人制成的大型水运仪象台,是利用一套齿轮系统在漏壶流水的推动下使仪器经常保持一个恒定的速度,和天体运动一致,既能演示天象,观测天象,又能计时报时。
3、地矿
地学的发展则是以图经形式编写地理著作为特点的,图经也正向地方志的方式过渡。据《宋史·艺文志》记载,宋代地方志共有100多种,附有地图的志称为“图志”或“图经”,全国总志中最著名的有976—984年间成书的《太平寰宇记》,由北宋乐史编撰,全书200卷所记以中国为主兼及外域,还增加了不少有关人物与艺文的篇章,开创了地方志的新体例。再就是北宋王存等编纂的《元丰九域志》在1068至1085年间成书,该书注重“当世之务”,对沿革所述不多,而对各地里数、城堡之名、山川水泽的情况记述详备。
共2页:12下一页
宋元的科学技术 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由阿拉伯传入西方,对欧洲及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战国时的“司南”是最早的定向工具。宋朝时制成指南针,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3、唐代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末开始用火药制造武器,宋元时,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我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 4、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元代又发明了木活字、锡活字。进步意义: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灵活、经济、省时,很快便得到推广。
宋代天文学最大的成就是苏颂和韩公廉共同制作的水运仪台。这座高约13米,宽约7米的木结构建筑分为三层。包括下位报时装置和整个水力机械;
中间一层是密室,里面养着大象,每天昼夜不停的旋转,以适应天体的运动;上面一层是板房,有浑天仪,用来观察有无星星和天体的运动。
作为宋代杰出的天文学家,苏颂和韩红莲还发明了一种用浑天仪观测天体的假天象仪。这种创造也被称为现代天文馆中假天象的雏形。应用于低速运输的机械原理,被认为是中世纪欧洲天文钟的先驱。整台仪器最重要的动力装置,“擒纵器”,是工艺于大成,所以被评价为“其制造之精,远古之器”
在假天象仪的帮助下,苏颂可以绘制不同天体演化的星图。虽然他们做的伪天体仪比较粗糙,但是很实用。它只是由竹子和木头制成,形状像一个球形的竹笼。外面贴白纸,根据天上星星的位置在纸上打孔。当一个人进入光球进行观察时,外界的光线通过这个孔进入,就会呈现出大小不一的亮点,就像夜晚天空中的星星一样。
在一个简单又非常实用的工具的帮助下,苏颂绘制了14幅星图,绘制的恒星数量最多时达到了1464颗,远远超过了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观测到的1022颗。这也让欧洲科技史家蒂勒、布朗和萨顿认为“从中世纪到14世纪末,除了中国的星图,没有其他的星图。”
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在宋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火药不仅用于民间烟火,在军事上也有改进和应用。
八月,神威水军队长唐福贤造火箭、火球、火蓟、船厂祥万等。而且大家都给钱了——“智”/h/]
一方面,火药被广泛使用;另一方面,宋朝在北方面临战乱,促进了火药的军事应用。因此,为了庆祝宋理宗,出现了一种叫做“火枪”的武器,它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支发射火药子弹的步枪。
他还用巨竹做枪管造了一把火枪,烧得正旺。然后火焰像枪响一样爆发,他听到——的150多步——“吱”[h/]
可以说,宋代火药的普及和应用为元明时期火器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到了明朝,出现了一支专门生产火器的武装力量——纪申英,拥有长矛、猎枪等武器。可以说,从宋代开始,中国开始了从冷兵器向热兵器的转变。但由于中国古代统治者对这种强大的武器缺乏认识,也没有大规模的生产和装备,所以它是一种辅助武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71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宋朝的首都介绍
下一篇: 宋朝出现的娱乐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