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在位中期爆发第一次“宋夏战争”,经三年交战后,宋仁宗和夏签订“庆历和议”。期间,辽国趁机以重兵压境,逼迫宋廷增输岁币,史称“庆历增币”。
主词条:宋夏战争
赵祯在位期间最主要的军事冲突在于西夏。夏景宗李元昊即位后,改变其父定难军节度使李德明(夏太宗)“依辽和宋”的国策,于宝元元年(1038年)称帝,国号夏,史称西夏。宋夏间维持三十年的和平政局再次破裂。
从康定元年(1040年)到庆历二年(1042年)的三年中,宋、夏在三川口(今陕西延安西北)、好水川(今宁夏隆德西北)及定川寨(今固原西北)展开三次大战,宋军皆先胜后败。
而西夏虽在宋夏战争中接连取得胜利,但自身亦伤亡近半,国力难支,且与辽国关系恶化。在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况下,宋、夏终于庆历四年(1044年)十月订立和约,史称“庆历和议”。自此后,维持了近半世纪的和平。
平定岭南
主词条:交趾侬智高攻广南之战、昆仑关宋攻侬智高之战
皇祐四年(1052年),广西僮族首领侬智高举兵反宋,军队席卷广西、广东各地。赵祯任用狄青、余靖率兵南征。皇祐五年(1053年),狄青夜袭昆仑关,于归仁铺之战大败侬智高。侬智高遁走,后不知去向。
编修兵书
主词条:《武经总要》
康定年间(1040年-1041年),赵祯命丁度与曾公亮等编纂《武经总要》40卷。此书为中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官修综合性军事著作,对于研究宋朝以前的军事思想非常重要。
《武经总要》分前、后两集,每集20卷。前集的20卷详细反映了宋代军事制度,包括选将用兵、教育训练、部队编成、行军宿营、古今阵法、通信侦察、城池攻防、火攻水战、武器装备等,特别是在营阵、兵器、器械部分,每件都配有详细的插图,这些精致的图像使得当时各种兵器装备具体形象地层现在我们面前,是研究中国古代兵器史的极宝贵资料。
后集20卷辑录有历代用兵故事,保存了不少古代战例资料,分析品评了历代战役战例和用兵得失。
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南宋时期对南方的开发,促成江南地区成为经济文化中心。
宋朝在军事上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将领夺权。建隆二年三月,宋太祖削去了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禁军职位。同年七月,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官的军权,禁军的领导机构改为殿前司和侍卫司,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和马军都指挥使(三帅)统领。但是,三帅无发兵之权。宋朝在中央设立枢密院来负责军务。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其他任何官员都不得过问。而枢密院虽能发兵,却不能直接统军,这样就导致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同时,宋朝经常更换统兵将领,以防止军队中出现个人势力。宋朝的兵力部署可谓“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宋朝的军队分为四种,即禁军、厢军、乡兵、藩兵。禁军是中央军,也是宋朝军队的主力。厢军是各州的镇兵,由地方长官控制。乡兵则是按机关抽调的壮丁。藩兵是防守在边境的非汉民族军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70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庆历新政的背景
下一篇: 宋朝官员的俸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