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宋朝后期这么孱弱为什么没有民间造反

人生百味 2023-07-19 18:16:41

纵观历史,人们能发现唐朝有安史之乱,汉朝有七王之乱,明朝有靖难之役等,但反观宋朝,是我国最弱朝代的代名词,存在了三百多年时间,这期间饱受外族入侵和欺凌之苦,但在内部却很稳定,从未出现过武将谋反,藩王作乱之事。按理说,国家越弱造反成功的机率越大,为何宋朝长达三百多年时间,却没有出现藩王造反之事?

宋朝的军事实力鼎峰时期是赵匡胤时期,到赵匡义时期,宋朝的军事实力就呈现了下降趋势,之后的各个时期,都没有恢复到强盛时期,以至于宋朝被辽国、金、西夏等周边国家是轮番狂揍,还出现了澶渊之盟、靖康之耻等事件。北宋灭亡后,赵构建立了南宋,但也是偏安一偶,多存在了一百多年,但最终还是忽必烈的铁骑所灭。

纵观宋朝这三百多年历史,虽然一直遭受外族入侵,但内部却相对稳定,从未出现藩王造反、武将叛乱之事。这一切要得益于宋朝政治体制。宋朝的建立者宋太祖赵匡胤,原本是周世宗柴荣手下的一员猛将,在柴荣死后,他通过陈桥兵变,从7岁的柴宗训手下夺取了皇位。

正因为他是通过兵变夺取的皇位,这也让赵匡胤对武将比较忌惮,他害怕武将效仿他,也发动兵变来了黄袍加身,这让政权一稳定后,就通过杯酒释兵权,夺取了大将手中的兵权。但是杯酒释兵权,只能解一时之威胁,并不能确保宋朝永远不会发生武将叛乱之事。

因此,赵匡胤还需要从国家制度上加以改变。曾经强盛一时的唐朝,就因为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导致国家出现动荡,逐渐走向衰落的。赵匡胤从中吸取了经验,开始推行重文轻武的国家政策。首先,他提高了文官的待遇和地位,还让文官治理军队。其次,他将将领和军队分离了开来,即平时不让将领掌握兵权,只让他们战时才领兵作战,这样将领手中无兵,自然不会发生作乱之事。

还有,赵匡胤也对宗室进行了分封,但只给他们爵位和待遇,不给他们土地和军队,这也让这些宗室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王,自然没有能力作乱。而且爵位只能传给嫡长子,能防止宗族势力壮大,不会对皇位造成威胁。赵匡胤这样做,加强了中央权力,将国家的兵权都集中在了皇帝手中,避免了国家出现手握重兵的武将和实力雄厚的藩王。

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藩王的存在并非完全没有必要,古代交通不便,且国家土地面积广大,皇帝难以对整个国家进行治理,他分封藩王,一是想让藩王替自己治理一些地区,二是这些藩王大多驻守在边境,可以为皇帝起到抵御外敌的作用。赵匡胤削弱了宗族王爷的权力,使他们无法成为镇守边境的一方诸侯,也是变相的削弱了宋朝的边境军事实力,这也让周边国家的入侵变得简单。

同时,将和兵分离,也避免了武将掌权,发生叛乱之事,但容易形成将不识军,军不识将的局面,导致将领在军队中的影响力小,不容易调动和指挥军队,而且将领还不能根据军队的特点进行战术布置,无法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文官治军可以加强朝廷对军队的控制,但将兵分离,也容易导致军队疏于训练,军队战斗力下降的情况出现,而且整个国家重文抑武的氛围,也影响了人们对学武的热情,导致宋朝武将匮乏。

兵弱将寡,边境防御力量薄弱,也是宋朝屡战屡败、频频遭受外族入侵的一大原因。可以说,宋朝的这一系列改革,削弱了武将的权力,打击了藩王势力,同时也增加了皇权,使兵权都集中在了皇帝手中,这将武将、藩王造反的苗头扼杀在了摇篮里,但却是以军队战斗力下降为代价的,这也导致宋朝长达300年中一直遭受外族入侵,成了一个国内稳定富足,但却是一个军事弱国的典型代表。

相比其他朝代,宋朝为什么没有内乱呢?

宋朝被评为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发生过大型内乱的朝代,它名义上国祚319年,实际上分为南宋和北宋,我们都知道这两个阶段的分割性事件是:外敌金国的入侵导致了北宋的灭亡,两任皇帝被俘虏,大国尊严几乎荡然无存,后来建立的南宋王朝偏安一隅,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气焰,可即使是这样也没有出现内乱,引得人们对其进行探索,小莫根据历史资料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其一,宋朝没有权力巨大的武将。历史上发动内乱的多是手握兵权的武将,宋太祖赵匡胤当年就是仗着自己手里的兵权发动了陈桥驿兵变,才建立了宋朝,所以他最怕的就是被别人以同样的方法取代,于是在建国后就进行了“杯酒释兵权”的活动,朝中之事大都仰仗文臣来解决,没有兵权的文臣就像是温顺的小猫,不乖时不过挠主人几爪子,挠了主人之后的后果却是非常严重的,一般承担不起,只好乖乖听话了。

其二,宋朝人民生活富足。宋朝前期的外部局势稳定,宋真宗同强敌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暂无其它强敌,于是将大多数经历都投入到了对内的政治经济建设上,建立了完备的内部管理制度,不可否认宋代出了不少贪污的文臣,但是宋太祖说了:一百个文臣贪污也比不上一个武将谋反的危害大,宋朝的统治者不怕官员贪污,这是什么呢?因为宋朝最不缺的就是钱!比如说水浒里的武大郎:一个靠卖馒头为生的小个子男人都能买一栋临街的房子,还能娶一个漂亮老婆。人民生活安定富足,没有造反的心,历朝历代的起义军多是在活不下去的情况下被逼造反的,而宋朝百姓对现有生活很满意。

其三,宋朝的疆域小,便于管理。和之前的汉唐相比,宋朝的疆域实在是小得多,除此之外,宋朝的历代皇帝都很随性,不要说南征北战去开疆扩土了,别人打到家门口后,统治者们还总想着赔钱了事,要钱给钱,要地给地,各种说好话,好像从来不担心自己的疆域问题。宋朝的统治者知足常乐,有多大碗吃多少饭,管好自己的小地方,每天过自己的小日子。

宋朝为什么很少出现藩王造反?

以上回答全部是对宋代宗室制度的不了解,宋代的情况则是,皇子封王者,王爵仅止其身,而子孙无问嫡庶,以其中最长一人,封公,其余子孙不过是承荫入仕,为环卫官,然后以序迁转,与异姓贵官荫子入仕一般,必须历任年深,排资历,方特封以王爵(郡王),而其祖、父所受之爵则不予承袭。亲王子不封王而只有一人继承公爵,因而在北宋中期一度出现了“宗姓几无一王”的局面。后来只出现过嗣王的爵位,加上宋代重文轻武的制度,大幅度的压制勋贵武将,以至于宋代王爵没有那种可以积蓄几代之后造反的能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70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