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作为硬通货,在中国至少有4000多年的历史。尧帝时期,货币种类很多,龟壳、贝壳、珍珠、玉石、布帛等都能当钱花,同样作为硬通货的“金”分为黄、白、赤三种,即黄金、白银和铜。
由于中国产银很少,在唐朝以前,白银的流通量一直不大。西汉时期的国家货币储备主要是黄金和铜,大宗开支往往动用黄金。例如元朔六年(前123年),大将军卫青征匈奴得胜而归,汉武帝一次性赏给卫青和将士们20多万斤黄金,大约50多吨。
当然,那时的黄金远没有现在的购买力强,一斤黄金才能换三四斤白银而已。大约唐朝晚期,巨量的白银通过对外贸易流入中国,白银货币的流通量随之大增,成为最主要的国家货币储备。这是贵金属的特性决定的,不易锈蚀,比绢帛等物品耐存放。
两宋是中国古代经济最繁荣的时期,白银在民间的流通也更为普及。不过白银主要还是和绢帛一起用于官府的大宗支付,比如军饷支出、官员薪水、赈灾等场合。官府发行一些规格不同的银锭,大的有五十两,小的有一两。
那么一两银子在宋代的购买力究竟如何呢?想了解这个问题,最好先看看铜钱的购买力,再换算一下。因为铜钱才是当时最常用的货币。
大体来说,两宋时期的一两白银折合两贯钱,比较稳定。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不像流传的说法,古代一贯铜钱就有一千个。事实上,北宋初期的一贯钱是850文,后来又改为770文。南宋孝宗皇帝年间,官方标准又变成一贯钱700文。为了方便计算,我们还按一贯钱1000文。首先看看粮价如何,毕竟“民以食为天”。
粮价会随着收成的好坏出现较大的波动。《宋史》记载,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各地风调雨顺,“诸路言岁稔,米斗七八钱。”也就是许多地方一斗米才七、八文钱。南宋绍兴十三年也出现过类似情况,“荆湖岁稔,米斗六七钱。”
当然,那只是个例。灾荒时期的米价高得吓人,一斗米几千文钱都买不到。正常的范围在四五十文到一百多文之间。宋徽宗崇宁年间,一个官员的奏书里说道,“商贾既通,物价亦平;官司上下,无有二价,斗米止百余钱。”意思是一斗米价格不高,一百多文钱。
我们就按一斗米一百文计算。斗是容量单位,各个朝代的标准不太一样,宋代的一斗米有多重,学界说法不一,据说相当于今天的8到10.5斤左右。这里按9斤吧,宋代的一百文钱可以买9斤大米,一斤米11文钱。
那么,一两银子相当于2000文钱,就能买180斤米。
很多小伙伴以前可能听说过,古代的一两银子也就折合今天100元左右,估值太低了。按如今正常的米价,2.5元一斤,宋代一两银子也至少抵得上现在的450元钱。
当然,粮食价格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再看看宋代的肉价。《宋人轶事汇编》提到,宋仁宗年间,北宋的首都汴京的猪肉价大约一斤120文钱左右。京师物价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贵的。而且北宋的一斤比较大。
古代的一斤是十六两。据《民国中原度量衡简史》的说法,唐宋时期的一斤大概相当于如今的750克,也就是一斤半。这样一算,85文钱就能买到一斤猪肉,一两银子则可以买23斤。
不说现在,前两年猪肉价格正常的时候,10块钱左右一斤。相对来说,宋代一两白银的购买力就比较弱了,折合200多块钱。这也说明北宋汴京的物价不低。如果拿着银两在乡下消费,它的购买力非常高。
《水浒传》里提到了一些北宋的白银消费情况,有一定参考价值。比如第十五回,吴用去石碣村见阮氏三兄弟,交给阮小七一两银子让他置办酒菜。阮小七用这一两银子买了什么呢?足够四个人喝的一坛酒、两只肥鸡、还有20斤熟牛肉。
即便按生牛肉的价格,在今天也要600多元,酒和鸡按100元算,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就体现出来了。而且这一两银子还没花完,店家没找零,因为阮小七欠了不少酒钱。
综合来看,宋代的一两银子折合今天的700块钱左右大概没问题。
最后顺便说一下,大家都知道宋代的公务员薪水非常高。包公的年收入有多少呢?他在代理开封府的时候,一年的各项收入超过两万贯铜钱,至少相当于一万两白银。出手如此阔绰的朝廷,也只有宋代了。
古代的贸易往来可不像我们现在这般如此便利,他们没有电子支付,也没有印制钞票的机器。他们通用的货币大都是一些稀有金属,比如说铜、银、金。这种金属在流通过程中不易损坏,稳定性非常强,因为价值较高,常常用与贸易往来和平时的生活交易。
后来,由于携带极其不方便,而造纸术的改良,让纸币渐渐地流通起来,携带也更为方便。但是在很多方面,金银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比如皇帝的赏赐,都是赏白银黄金万两,实打实的真金白银。我们在看一些电视剧的时候,尤其是金庸的武侠电视剧,经常能看见男主或者女主去客栈吃饭住宿的时候,都会拿几锭银子出来。那古代的一两银子换算成人民币到底有多少钱呢?
首先,不同朝代的银两其价值并不相同。例如唐朝,唐朝作为当时世界上最为鼎盛的朝代,经济相当发达,人民经济水平也非常高,但是实际上,唐朝一石米能卖50文钱,而一石呢是118斤,一两是1000文钱,所以,一两银子就相当于现在5900元左右的购买力。
到了宋代,一两银子只能买到4-8石的大米,这个时候的一两银子约等于现在1300元左右。同理,随着时代的变化,银子的价值也是在不断的变化,到了明朝,一两银子只能约合人民币950元左右。而让我们最为熟悉的清朝,据史料记载,江南地区的一石但米约等于1.7两白银,所以一两白银约等于214元左右。
清朝晚期,慈禧办一个生日宴会就会花费了几千万两,在当时来讲,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奢侈的生日宴会了。而在清 *** 与列强签署的那些不平等条约中,动不动就是几亿白银的赔款,其价值也是非常巨大,也正是有了这些赔款,欧美列强才会这么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亘古不变。
而清朝最大的贪官和珅,他的财富就富可敌国,有现银100万两,银元宝五万多个,大银元宝五百多个,折算下来是65万两银子,按照当时的购买力计算相当于现在人民币一亿多。以前看电视剧不觉得和珅有多少钱,现在看看和尚是真的有钱,因为在那个年代一个县令一年下来才100两银子,折合人民币也就两万块左右。
关于白银的价值,前几年一部经典的《白银帝国》电影也让大家见识到了清朝晚期大户银号家族的兴衰,电视剧电影里也有很多关于白银的戏份。那么,古代的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
唐朝,当时的一两白银折合为1000文铜钱,而当时的大米就只有5文钱一斗米,折合成现在的人民币就是一两等于4130元人民币,好多啊,我一个月工资啊!真是被电视剧忽悠着了!
宋朝时候的一两白银通过大米折合之后,大概是一两银子相当于924-1848元,也不少,但是跟唐代比起来,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买大米二石,照当时的计算,一石就是94.4公斤,那就是明朝的一两银子好比现在的660.8元人民币。这个价格跟我一年的奖金差不多了!
清朝中晚期价值约150到220元人民币左右,难道物价上涨得如此厉害吗?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啊,一直以为银子和黄金属于重金属,几乎不贬值呢,谁知道,贬值的力度也是不小!
1901年,这时期的1块银圆大约折合今人民币70元左右。1925年上海1个银圆可以买到18斤大米。所以1银元大约45元。看来银子也是越来越不值钱了!
30年代在北平,一块银圆可以请一顿“涮羊肉”;在上海,一块银圆可以请两次西菜套餐。如果逛公园的话,大概可以买20张门票,看电影的话,大概可以买十张入场券。由此看来,在30年代,银子的购买力还是上升的,我们现在吃顿涮羊肉怎么也得三百五百的吧?
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在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在北宋朝中期价值600元-1300元;在盛唐时期价值2000-4000元。
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以大米为衡量单位,推算过银子的价值。比如: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如果当时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
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等于人民币660.8元;又如唐太宗贞观年间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可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
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等于2065元人民币;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1两银子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
扩展资料:
自古以来,白银就一直与黄金一起,被作为财富的象征。与黄金相比,白银因供应充足且价值较低,故更多且更早地应用于造币,进入流通领域,很多国家均建立银本位制,把银币作为主流货币。
在古代,人类就对银有了认识。银和黄金一样,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贵金属,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由于银独有的优良特性,人们曾赋予它货币和装饰双重价值,英镑和我国解放前用的银元,就是以银为主的银、铜合金。
公元前1780至 1580年间,埃及王朝的法典规定,银的价值为金的2倍,甚至到了17世纪,日本金、银的价值还是相等的。银最早用来做装饰品和餐具,后来才作为货币。
人民网-古代一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
-白银
1两银=1贯铜钱=300元人民币
古代的金银铜等货币的购买力一直是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这部闲话水浒也将宋代的货币转换成今天的人民币以符合现代语境。无斋主人不是研究宋代货币的专家,要完全精确的换算显然是不可能的。这里只能给出一个大致的估算数字,让读者可以有个基本的概念。
一般说来,古代货币基本以金,银,铜钱(其实是含铜为主的合金)为主要货币。而宋代和后来的明清两代的银本位制不同,是铜本位制,铜钱是主要货币,金银是不作为货币使用的。铜钱的基本单位为“文“,和“贯(缗)“,一贯合1000文。宋代财政紧张的时候有过800文,850文当一贯的情形。另外还有折二钱,当三钱,当十钱等变相通货膨胀的时候。比方说杨志杀牛二那一节,牛二就曾用当三钱来让杨志试刀,当三钱顾名思义就是一钱当作三钱,而蔡京当宰相的时候甚至出过当十钱。为了简化我们的计算方法,无斋主人忽略这些因素。
在讨论古代货币的时候通常都会用上这么个假设,就是:
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虽然金银铜的相互兑换率一直在浮动中,但这个假设基本上应该是合理的。当代宋史专家王曾瑜先生在他的《岳飞新传》的第7章“克服襄汉“一章中,曾经提到朝廷在给岳飞的省札中有:“第四,支付六万石米,四十万贯钱,以作军需。四十万贯钱以十万两银和五千两金折支,当时金银尚未作为独立的货币使用“。从而可见南宋初40万贯铜钱,相当于10万两银子和5000两金子,基本在数量级上符合上面的这个假设。
要讨论货币购买力,必须先提一下两位名家的方法。黄仁宇先生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基本以黄金的价格作为基准来换算的,他基本是依据1两金=10两银= 10贯这个假设,而以国际金价来推算1贯铜钱今天的价值的。.先生在他的《潜规则》一书中则是同时使用了米价和银价作为基准,给出了两个数字。而.先生偏重于取由米价换算出来的那个数据。
那么根据二位先生的方法,我们来看看宋代的一贯合今天(2004年10月份)多少元人民币
1)黄金基准
国际牌价,金价基本上在400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我们就以400美元为一盎司。一盎司为28.3克。宋制1市斤为640克(“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钓铜则,自记重一百斤,重64公斤“)。1市斤有16两,所以宋代1两为今天的40克。这样一算宋代一两黄金相当于565美元,以今天美元对人民币 8.23元来算,相当于4650元。根据假设1两金为10两银即10贯钱,宋代一贯铜钱相当于465元。
2)白银基准
国际牌价,银价基本上在6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同金价的换算相仿,一两银子也就是一贯铜钱,相当于70元人民币。
3)米价基准
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一石大米就有 59200克,即59.2公斤。如果我们不考虑特殊的荒年或大丰收年的话,北宋初期的米价大约在每石300文到600文之间,中期(仁宗年间)在600文到700文之间,南宋初期米价则在2贯左右。那么以此推算北宋末年宋徽宗期间大约每石1贯左右应该算比较合理的。如果按现今大米价格每公斤2.5元来计算,宋代一石大米59.2公斤合148元,也就是算1贯铜钱合148元人民币。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有了三个价格,按黄金换算的465元,按白银换算的70元和按粮价换算的148元。由于我国不是主要产银国,而且工业化后提炼银子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所以古代的银子的价值肯定要大幅度高于现在的价值。显然以今天的银价作为参照体是不合理的。这从今天银价6美元一盎司金价400美元就能看出,今天的一两黄金能换66两银子,而我们假设的古代金银兑换率是1:10。而黄金的产量稳定,直到今天仍被世界各国作为重要硬通货储备。所以用黄金作为基准比较合理。
此外,虽然现代技术的大幅度发展,袁隆平先生的杂交水稻使得粮食产量大为提高,但是今天消费粮食的人口也大幅度增加了。根据宋史地理志,北宋大约不到5000万人口,而今天中国已经有13亿人口。民以食为天,粮价应该还是一个重要的基准。
因此无斋主人就取了个金价基准的465元和米价基准的148元的平均值306.5元,并归整去掉零头,将1贯铜钱定为300元人民币。因此我们有下面基本换算:
1两金=3000元人民币
1两银=1贯铜钱=300元人民币
1文铜钱=0.3元人民币
以这个兑换率来看看宋代官员的薪水。根据宋史职官志,宋代一个宰相的本俸是月薪300贯,也就是合90000元人民币,年薪108万。一个普通从8品的县令月薪15贯,合人民币4500元,年薪5万4千,考虑到宋代一个县令不过管几千户人家,也算不错了。宋代除了本俸之外,还有职钱,禄粟,?呷艘铝? ,厨料, 薪炭诸物,增给 ,公用钱,给券 ,职田等名目繁多的津贴。难怪人称宋代对官员的优渥无与伦比。也难怪宋江削尖了脑袋想招安当官。
从水浒上的具体事例来看,这个兑换率也比较合理。第十五回吴用去劝说三阮入伙劫生辰纲时,吴用让阮小七用了一两银子买了一瓮酒,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对大鸡。差不多就是一两银子换300人民币的样子。此外,第十回林冲风雪山神庙,陆谦在李小二店里招待管营和差拨时曾拿出一两银子,点了三四瓶好酒,菜随便上。同样第四十四回戴宗杨林请石秀吃饭的时候也是杨林扔出一两银子让店家随便上酒菜。一般来说一个普通小饭馆,300元人民币三个人吃的确是可以随便点菜了。
再看看水浒中其他几个例子,杨志东京卖刀的时候,牛二曾说“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30文钱一把切菜刀,也就是人民币9元,很合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时候,曾用5两银子定制了一根62斤重水磨禅杖和一口戒刀,用的是十分好铁,考虑这也算是一件上等兵器又是特别定做的,1500元人民币也不算过分。但是智取生辰纲的时候白胜卖给杨志一伙的家酿村酒要5贯钱,1500元人民币就有点太黑心了,也许是因为当时黄泥岗上白酒是稀缺商品,白胜又处于垄断地位,同时还有晁盖一伙在竞相抬价,才把这桶酒炒成天价的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70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宋朝佛教发展的特色是怎么样的
下一篇: 赵构为什么不愿意迎回二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