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是“五代”与“十国”的合称,有时也称为五代,一般认为是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这一历史时期。在此五十四年间,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称“五代”。
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或同时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这十几个政权统称“十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
“十国”只是称其“大”者,实际上还有不少割据政权。
五代:
后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都:汴梁(今开封)
后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阳(今河南)
后晋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今开封)
后汉 947–95O 共4年 刘姓 建都:汴梁(今开封)
后周 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今开封)
十国: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今四川)
吴: 892–937 建都:广陵(今扬州)
楚: 896–95l 建都:长沙(今湖南)
闽: 897–946 建都:长乐(今福州)
南唐: 937–975 建都:金陵(今南京)
荆南:9O7–96建都:江陵(今荆州)
南汉:9O5–97l 建都:兴王(今广州)
吴越:893–978 建都:钱塘(今杭州)
北汉:951–979 建都:太原(今山西)
后蜀:933–965 建都:成都(今四川)
夏——阳城(今河南登封东)
商——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 都城在亳,(今河南商丘北),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
西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
东周——洛邑(今河南洛阳)
春秋战国时期(属东周)
秦:西犬丘\平阳\雍\泾阳\栎阳\咸阳
晋:绛\新田\屯留\端氏
楚:郢\陈丘\巨阳\寿春
齐:临淄(今山东淄博)
燕:临易\蓟(今北京)
宋:商丘\睢阳
鲁:曲阜
郑:新郑
赵:晋阳(今山西太原)\中牟\邯郸
魏:安邑\大梁(今河南开封)
韩:平阳\宜阳\阳翟\新郑
秦——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汉 西汉——长安(今陕西西安)
东汉——洛阳(今河南洛阳)
三国:魏——洛阳(今河南洛阳)
蜀——成都(今四川成都)
吴——建业(今江苏南京)
晋 西晋——洛阳(今河南洛阳)
东晋——建康(今江苏南京)
东晋十六国时期:
成(汉)(303~347):成都
汉(前赵)(304~329):离石\左国城\蒲子\平阳
前凉(301~376):姑臧(今甘肃武威)
后赵(319~351):襄国(今河北邢台)\邺
前燕(337~370):龙城(今辽宁西部)\蓟\邺
前秦(351~394):长安
后燕(384~407):中山\龙城
后秦(384~417):长安
西秦(385~431):勇士\金城\苑川\南安(今甘肃南部)
后凉(386~403):姑臧
南凉(397~414):广武\乐都\西平\姑臧
北凉(397~439):建康(非今江苏南京)\张掖\姑臧
南燕(398~410):滑台\广固(今山东境内)
西凉(400~421):敦煌\酒泉
夏(407~431):高平\统万
北燕(410~436):龙城
冉魏(350~352):邺
西燕(384~394):长子
翟魏(386~391):滑台
南北朝(略)
隋——大兴(今陕西西安)
唐——长安(今陕西西安)
五代十国时期:
前蜀\后蜀:成都
楚:潭州长沙府
南汉:广州兴王府
闽:福州长乐府
吴越:杭州西府
吴:扬州江都府
南唐:西都江宁府(今江苏南京)\(东都江都府)
南平(荆南):荆州江陵府
北汉:太原
后晋:东京开封府
宋 北宋——东京(今河南开封)
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
西夏——兴庆府(今宁夏银川东南)
辽——上京(今辽宁巴林左旗)
金——中都(今北京、开封等地)
元——大都(今北京)
明——朱元璋定都 南京 ,朱棣(永乐)迁都北京 清——北京(今北京)
清 京师
五代十国都城
五代十国各割据政权都城的选择,反映了当时中国各地区政治、经济中心的承续和变迁。 唐末朱温以黄巢部将降唐,唐授以宣武军节度使,镇汴州(今河南开封)。此后二十余年,朱温以汴州为根据地,兼并了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开平元年(907)四月,就在汴州篡唐即帝位,国号梁,史称后梁,改汴州为东都开封府,原东都河南府(洛阳)为西都,原西京京兆府(长安)称西京,改府名为大安。汴州是隋唐以来漕运枢纽,至此成为中原地区政权的首都。开平三年正月迁都洛阳;乾化三年(913)均王友贞以东都留守开封尹即帝位,又以开封为首都,直至龙德三年(923)十月城破国亡。同光元年(923)四月,晋王李存□即帝位于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旧城),国号唐,史称后唐,以魏州为东京兴唐府,以太原府(今山西太原西南晋源镇)为西京,以镇州(今河北正定)为北都真定府。魏州濒临永济渠,为河北平原南部的政治经济中心,安史之乱后为河北三镇之一魏博节度使治所;镇州是河北平原中部的政治经济中心,为河北三镇之一成德节度使治所;太原在唐代为北都,是李克用据有河东以来的根据地。同年十月灭后梁,复唐制:以太原府为北京,以长安为西京京兆府;罢北都真定府,复为镇州;罢东京开封府,复为汴州。十二月迁都洛京(洛阳)。同光三年改东京(兴唐府)为邺都,以洛京为东都。天成四年(929)又罢邺都。时以东都洛阳为首都,西京长安、北京太原为陪都。 天福元年(936)十一月石敬瑭于太原称帝,国号晋,史称后晋。闰十一月入洛,灭后唐,仍都洛阳。天福二年迁都汴州,三年升汴州为东京开封府,改东都洛阳为西京,罢原西京为晋昌军,复建邺都于广晋府(上年以兴唐府改),北京太原府依旧,时以东京开封府为首都,西京、北京、邺都均为陪都。 开运四年(947)正月辽入开封灭后晋,废东京,降开封府为汴州。同年二月刘知远于太原即帝位。六月入汴,国号汉,史称后汉,复以汴州为东京开封府,建为首都。以洛阳为西京,北京、邺都因袭不改。 广顺元年(951)邺都留守郭威灭后汉称帝,国号周,史称后周,仍以东京开封府为首都。显德元年(954)罢邺都。建隆元年(960)赵匡胤代周称帝,建立宋朝。乾 □四年(951)原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在太原称帝,建立北汉。北汉是十国中唯一在黄河流域建立的政权,广运六年(979)为北宋所灭。 吴因唐淮南节度使旧治都扬州。武义元年(919)改称江都府。次年升□州(今江苏南京)为金陵府,天祚二年(936)以金陵府为西都。次年改府名为江宁,此年冬徐知诰受吴禅即帝位于江宁,国号唐,史称南唐,以江都府为东都。 显德五年(958)江北地入后周,后周复以江都府为扬州。次年南唐主李□以“金陵去周境才隔一水,洪州险固居上游”,谋迁都洪州(今江西南昌市),改洪州为南昌府,建为南都。建隆二年(961)迁都南昌,太子煜留江宁监国。同年□死,煜袭位于江宁。开宝八年(975)亡于宋。吴越都杭州,号西府,称越州(今浙江绍兴)为东府。闽都福州,龙启元年(933)升为长乐府。永隆二年(940)后,闽主王氏兄弟争国,天德元年 (943)据有建州(今福建建瓯)的王延政另建殷国,三年正月,攻下福州,复国号曰闽,仍都建州,以福州为南都。同年南唐攻下建州,闽亡。前蜀、后蜀均都成都。南平(荆南)都江陵(今属湖北)府。楚都潭州(今湖南长沙),天成二年(927)升为长沙府。保大九年(951)南唐灭楚,次年,朗州(今湖南常德)将领刘言、王逵、周行逢等起兵逐唐兵复有楚地,直至乾德元年(963)湖南首府都在朗州。南汉都广州,乾亨元年 (917)升为兴王府。 五代十国都城的选择和变迁,反映了唐末以后各地区政治、经济中心的兴衰和转移。以中原而言,长安、洛阳在周秦汉晋以至隋唐迭为首都,但自中晚唐以来降及五代,全国经济重心逐渐由黄河下游转移到了江南,军事上由于主要边患不再是西北的匈奴、突厥,而变为东北的契丹,河朔的地位日显重要。统治黄河流域的政权在选择都城时,必须考虑到便于与这两个地区的联系。所以五代择都,已摈弃长安。五代共五十四年,洛阳为后梁、后唐、后晋三代首都共十九年,开封为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四代首都共三十四年。初期徘徊于洛阳、开封之间三十年,后晋天福三年以后二十余年终于因开封北控燕赵,南通江淮,水陆都会,资用富饶,地理位置优于洛阳,而被定为首都,并为继起而完成统一的北宋所沿袭。 就南方而言,有的地方政权的都城是继承原来该地区的传统政治中心。如前蜀后蜀的成都府,南平的江陵府,南汉的兴王府等。经割据政权数十年的经营,城市繁荣往往有所发展。有的则由于该地区形势的变化,政治中心也随之变迁。如吴越之地唐时分隶浙东、浙西二道,浙东治越州,浙西贞元(785~805)以后治润州(今江苏镇江),唐末钱□先据浙西(不全),继并浙东,故选择地位适中的杭州为浙西治所,以控制两浙,入五代遂为国都,经吴越数十年治理,至北宋雄称为东南第一州,为南宋定都于此奠定了基础。杨吴都城扬州,隋唐时为长江下游第一都会。五代时南北分裂,划淮为界,扬州失去南北水运枢纽的地位,又因临近敌境,不利固守。故掌握杨吴实权的徐温先于天□五年 (908)遣养子知诰经营“龙蟠虎踞”的六朝故都□州,十四年亲自移驻其地,使之成为杨吴境内实际政治中心。温死,知诰嗣位,仍镇金陵(后改名江宁)。□元元年(937)徐知诰(即李□代吴,建立南唐,即以此为都。楚都长沙府历来为湖南地区的政治中心。唐末又于朗州置节度使,五代初为楚所并,但在楚境内一直成为另一政治中心。南唐灭楚后至宋平湖南十余年间,湖南的首府遂移在朗州。闽都福州是福建地区的传统政治中心,也是唐安史之乱后福建观察使或节度使的治所。闽亡前夕一度出现福(州)、建(州)即闽、殷二政权的对立和统一,后仍以闽为国号而都建州之局,这只是一种极短期内的变态。南唐灭闽后,闽地三分,南唐得建、汀,吴越得福州,而泉、漳为当地人留从效、陈洪进所有,称清源军、平海军,至太平兴国三年(978)始纳土归宋。
1、夏朝:约前2146-1675年,都城安邑,在现山西夏县。
2、商朝:约前1675-1029年,都城亳,在现河南商丘。
3、西周:约前1029-771年,都城镐京,在现陕西西安。
4、东周:前770-256年,都城洛邑,在现河南洛阳。
5、秦朝:前221-207年,都城咸阳,在现陕西咸阳。
6、西汉:前206-公元8年,都城长安,在现陕西西安。
7、东汉:25-220年,都城洛阳,在现河南洛阳。
8、曹魏:220-265年,都城洛阳,在现河南洛阳。
9、蜀汉:221-263年,都城成都,在现四川成都。
10、孙吴:222-280年,都城建业,在今江苏南京。
11、西晋:265-316年,都城洛阳,在今河南洛阳。
12、东晋:317-420年,都城建康,在今江苏南京。
13、南朝:宋(420-47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都城建康,在今江苏南京。
14、北朝:东魏(534-550)、北齐(550-577),都城邺,在今河北临漳。
北魏:386-534年,都城平城,在今山西大同。
西魏(535-556)、北周(557-581)、唐朝(618-907),都城长安,在今陕西西安。
15、后梁(907-923)、后晋(936-947)、后汉(947-950)、后周(951-960),都城汴,在今河南开封。
16、北宋:960-1127年,都城开封,在今河南开封。
17、南宋:1127-1279年,都城临安,在今浙江杭州。
18、辽国:907-1125年,都城皇都,在今辽宁。
19、西夏:1032-1227年,都城兴庆府,在今宁夏银川。
20、金国:1115-1234年,都城会宁,在今阿城(黑)。
21、元朝(1206-1368)、明朝(1368-1644)、清朝(1616-1911),都城北京,在今北京。
-都城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70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五代十国奇事:闽国大臣蔡守蒙奉旨贪污
下一篇: 中国古代哪位皇帝登基后还被人打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