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南唐大事年表(中行期历史)

历史典故 2023-07-19 17:48:32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权,定都江宁(今南京),传三世三帝,享国三十九年,是十国当中版图最大的王朝。

935年南吴睿帝加封徐知诰为齐王,并将升州、润州等十州之地划归齐国;937年徐知诰建立齐国;同年十月,徐知诰受禅称帝,国号“齐”,改元升元;939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958年李璟去皇帝尊号,称江南国主;975年宋军攻占金陵,后主李煜出降,南唐灭亡。

南唐一朝,最盛时幅员35州,大约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和湖北、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约500万。南唐三世,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使得江淮地区在五代乱世中“比年丰稔,兵食有余”,为中国南方的经济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南唐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权之一。

南唐虽偏安于秦岭淮河以南,却是五代十国时期经济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对后世宋朝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

•王仙芝率众起义,唐末农民战争爆发。

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

•六月,黄巢举兵响应王仙芝起义。
•是年,淮南地方武装活跃,唐朝廷下令讨捕招怀,杨行密于此前后被唐朝招安。

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

•六月,高骈出任镇海节度使

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年)

•正月,高骈破黄巢军,黄巢率军南下。
•十月,高骈人淮南节度使充盐铁转运使。

唐僖宗光明元年(880年)

•十二月,黄巢起义军入长安。

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

•正月,唐僖宗至蜀,高骈拖延不出兵。

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

•九月,朱温降唐。

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

•黄巢推出长安。
•杨行密任庐州刺史。

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

•四月,毕师铎攻扬州,秦彦÷杨行密等前来争夺。
•五月,杨行密兵临扬州城下。
•十月,秦彦、毕师铎败走,杨行密入扬州。
•是时,秦宗权遣其宗弟衡携孙儒、刘建封、马殷等率军南下争夺淮南。
•十一月,孙儒杀秦宗衡,叛秦宗权,始在江淮四处劫掠。

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

•四月,孙儒攻陷扬州,杨行密奔回庐州。
•八月,杨行密出兵攻宣州、歙州,势力发展到江南。
•十二月,秦宗权终败于朱温。

唐僖宗龙纪元年(889年)

•三月,唐朝加封朱温为东平郡王,朱温势力更盛。

唐僖宗大顺元年(890年)

•一月,朱温将庞师古率兵以援杨行密为名入淮南,与孙儒交战。
•三月,唐朝任杨行密为宁国军节度使。
•是年,唐于上元县置升州,以张雄为节度使。

唐昭宗景福二年(892年)

•六月,杨行密最终战败孙儒,再次进入扬州。
•八月,杨行密人淮南节度使,正式建立武装“黑云都”,始治淮南。

唐昭宗景福三年(893年)

•七月,张雄死,冯宏铎继任升州刺史。
•十月,杨行密攻克舒州。

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

•十一月,杨行密遣押牙唐令回赴汴与梁进行茶叶贸易,朱温掠走茶叶,扣留唐令回,始与杨行密有隙。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

•正月,杨行密上表唐朝廷,请求会集朱温的敌对势力讨伐朱温。
•二月,董昌在越州称帝,国号“大越罗平国”。
•三月,杨行密得到孤儿“彭奴”,即日后的南唐先主李昪,是年,李昪八岁。
•九月,杨行密以救董昌为名,发兵进攻钱镠所据之苏州。

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

•四月,钱镠、钟传、杜洪等畏于杨行密的威胁,求援于朱温。
•五月,杨行密将朱延寿攻取光州,杨行密自此全有淮南之地。
•七月,杨行密上表请求唐朝廷迁都江淮。

唐昭宗乾宁四年(897年)

•正月,兖州朱瑾败于朱温,携史俨、李承嗣投奔淮南。
•十一月,淮南军队于清口之役大败朱温军队,杨行密从此保据江淮之间。

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年)

•唐朝加封杨行密为侍中。

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

•三月,唐朝拜杨行密为东面行营都统、中书令、吴王,以讨伐朱温。
•六月,杨行密收服冯宏铎,获得升州,以李神福为升州刺史。
•九月,杨行密、钱镠之子女联姻。

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年)

共5页:12345下一页

中行期历史

1.历史上有中行期这人吗虞子期的姓名均不见于《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史书。

而最早仅见于甄伟的《西汉通俗演义》,甄伟为明朝人,与汉代时间上距离较远,而且其著作为演义,就是通俗小说,故而应为其虚构的人物。到清朝,被小说作家、历史学家蔡东藩引入他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项羽五虎将源起于此,其他四人都是历史真实人物。

总结:一般情况下古代军将在史籍记载中都会留下记载,至少也有只言片语,而该人物生平不见史传,仅有的书写为小说演义,并已距近两千年(楚汉战争在公元前202年结束),虞子期为虚构人物无疑。 野史中,虞子期为项羽手下猛将,与季布、钟离昧、英布、龙且为楚军五大将。

其与虞姬兄妹关系。项羽兵败垓下后,一直追随战死最后。

虞姬被认为是项羽的宠姬——虞姬。虞姬是宿迁沭阳人,那么她的哥哥虞子期也是。

传虞子期制造兵器远近闻名,项羽从吴中起兵到了徐州下邳驻扎后,兵力已扩充到6万多人,需要大量的兵器。于是就经常往返于虞子期家购买兵器。

虞子期的妹妹才貌双全,听说是大将项羽,就经常与项羽在一起切磋武艺,时间久了。二人就产生了爱慕之情。

后经虞子期撮合,就结为夫妻。相传虞姬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美艳,并有“虞美人”之称。

但在《史记·项羽本纪》里记载道:“有美人名虞。”因此后来就出现了两种说法:一是有人推测“虞”是美人的名,那也从侧面证实虞子期非其哥哥,因为兄妹姓应该是一样的;二则“虞”是美人的姓,若是如此,古人往往一门宗亲甚多,在野史中虞姬有个哥哥也符合情理,而“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

(出自《史记·卷五六》),那在虞姬有哥哥的情况下,封虞姬哥哥虞子期为将也是可能的。

2.中国古代历史年表,要有朝代 更替时间 皇帝年号 都城你的要求太狠了,,我只能给你我自己编的了

夏朝400,商朝600,西周350,东周522中间春秋350战国180,秦15,西汉214,东汉196,中间魏蜀吴61.

西晋52,东晋104,南北170,隋30,唐290,后又五代十国72,北宋168,南宋153,并立辽金西夏大理吐蕃蒙古。

元97,明277,清268!

从有记载的夏朝开始,我国历史上经历了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等主要朝代。

夏朝的起讫年代没有可靠的记载,无法知道它确实的年代。根据有关资料来推算夏朝的世系,知道它传了十七个王,大约的年代是在公元前2100年前后到公元前1760年前后,一共存在约400多年。

商朝的起讫年代现在也没有搞清楚,只知道它传了三十一个王,大约年代是公元前1760年到公元前1120年前后,一共存在约600多年。

周朝分为好几个阶段。开始一段叫西周,从公元前1120年前后起,到公元前771年止,存在约350年。接着是东周,从公元前770年起,到公元前249年止,连头带尾共存在522年。以东周的第一个国王平王迁都洛邑开始,到威烈王23年止,诸侯称霸,称为春秋时代,长360多年。从威烈王23年起,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止,七国称雄,称为战国时代,长180多年。

秦朝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起,到公元前207年灭亡止,只传了二代,连头带尾共15年。

汉朝前期称为西汉,从公元前206年起(刘邦做皇帝是在公元前202年,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为楚汉相争期)到公元8年止,共214年。公元8年王莽称帝,改国号为“新”,公元23年“新”灭亡。淮阳王刘玄在位三年。汉朝的后期称东汉,从公元25年起,到220年止,共196年。

东汉以后,西晋统一以前,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分裂局面。魏、蜀、吴三国鼎立,历史上称为三国时代。三国时代自曹丕称帝起,到280年东吴灭亡止,共计61年。

晋朝也分为西晋、东晋两个阶段。西晋从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起,到316年止,共52年。东晋从317年到420年,长104年。

隋朝从589年统一中国起,到618年止,长30年。

唐朝从618年起,到907年止,共290年。

唐朝以后,我国历史上又出现了分裂局面,这个时期称为五代十国时期。从907年唐灭亡算起到979年宋统一中国止,五代十国时期共73年。

宋朝也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成为北宋,从960年到1127年,共168年。后一阶段称为南宋,从1127年到1229年,共153年。

元朝从1279年灭南宋起,到1368年,全长90年。

明朝从1368年起,到1644年止,全长277年。

清朝从1644年满军入关算起,到1911年辛亥革命时被推翻止,全长268年。

3.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是什么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123)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中原世袭制朝代。

商朝又称殷、殷商[1-3],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称为“殷”或“殷商”。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周朝是中国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其后秦汉开始成为具有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 *** 的大一统国家。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约前11世纪至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共计存在约为791年。其中西周是中国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其后秦汉开始成为具有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 *** 的大一统国家。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4.中国古代历史各朝代按顺序是夏朝

商朝

周 西周 东周(春秋 - 战国)

秦朝

汉 (西汉 - 新朝 - 东汉)

三国 (曹魏 蜀汉 孙吴)

晋 (西晋-东晋)

十六国(以下同时期十六国)

前赵(汉赵)

成汉

前凉

后赵

前燕

前秦

后秦

后燕

西秦

后凉

南凉

南燕

西凉

胡夏

北燕

北凉

*冉魏

*西燕

*西蜀(后蜀)

南北朝(以下南北朝)

南朝 ( 宋 齐 梁 陈)

北朝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以下五代十国)

(五代)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十国)

前蜀

后蜀

杨吴

南唐

吴越

闽国

马楚

南汉

南平

北汉

宋 (北宋 南宋)

辽国

大理

西夏

元朝

明朝

清朝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5.中国历史朝代春秋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这期间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有著名的繻葛之战、长勺之战等著名战役;有孔子、老子等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有伍子胥、孙子等著名武将。

6.中国银行有什么样的发展历史中国银行成立于1912年2月,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银行。从1912年至1949年的37年期间,中国银行的职能发生了三次变化。1912-1928年,行使当时 *** 中央银行的职能;1928年中国银行被改为 *** 特许的国际汇兑银行;1942年中国银行成为发展国际贸易的专业银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 *** 接管了中国银行,同年12月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由上海迁至北京。1950年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归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领导。1953年10月27日中央人民 *** 政务院公布《中国银行条例》,明确中国银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 *** 政务院特许的外汇专业银行。

1979年3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同时行使国家外汇管理总局职能,直属国务院领导。中国银行总管理处改为中国银行总行,负责统一经营和集中管理全国外汇业务。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随后中国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分设,各行其职,中国银行统一经营国家外汇的职责不变。至此,中国银行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之下的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的各项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跨入了世界大银行的前列。1994年初,根据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部署,中国银行由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

2003年,国家选择中国银行作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两家试点银行之一。

2004年7月14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北京奥运会唯一的银行合作伙伴。

2004年8月26日,经国务院、银监会批准,中国银行以汇金公司独家发起的方式,整体改建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此基础上,引进了战略投资者,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深化内部改革,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取得了长足进步。

2006年6月1日和7月5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2011年,中国银行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这是中国及新兴市场国家唯一入选的金融机构。

7.中国近代史的大事年表(1840年至1949年)1、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 *** 以林则徐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Anthony Blaxland Stransham)、驻华商务监督义律(Charles Elliott)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 ***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鸦片战争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2、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此时的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帝国,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 *** 军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清朝乞援,日本乘机也派兵到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 *** 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为其跻身列强奠定了重要基础。3、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武汉首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在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

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4、五四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 *** 。

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 *** *** 、 *** 、 *** 、暴力对抗 *** 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 *** 雷”。从1918年11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会议,短短两个月时间,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的定律,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

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从5月4日开始,北京的学生纷纷 *** ,组织演讲、宣传,随后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工人也给予支持。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 *** 的诞生和发展,中国 *** 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5、南昌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 *** 联合 *** 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 *** 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 *** 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1927年8月1日,中国 *** 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

南昌起义,由于客观上敌人力量过于强大,主观指导上缺乏经验,没有和湘、鄂、赣地区的农民运动相结合,开展土地革命战争,而是孤军南下广东,企图打开海口,争取外援,重建革命根据地,再次举行北伐,加之两次分兵,不能集中兵力歼敌,成为敌人各个击破等原因,最后遭至失败。但这次起义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旗帜,充分地表现了中国 *** 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它以实际行动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沉重地打击了 *** 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70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