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脚兴起于五代十国中的南唐李煜时期,他的嫔妃用布把脚缠成新月形(估计也是怕老婆逛街),并在黄金做成的莲花上跳舞,步步生莲花,李煜看后十分喜欢,后逐渐从后宫传到民间。到了宋朝就广为流传了,并把妇女裹脚当成美德。
民间女子从四五岁就开始缠小脚,先用长八到十尺以上的裹布把脚包裹起来,裹好以后用针线缝合固定,一直到成年才能将裹布解开,也有一直缠一生的。到成年时若脚长不超过三寸,即成为三寸金莲。
女子脚的大小成了当时的审美标准,被认为是“女性美”的重要表现。即使长相、身材再好,如果脚缠得不够小,就会遭人耻笑,也很难嫁出去。女子的脚也是一个最隐私的部位,绝不可让陌生男子看见或者碰到,《金瓶梅》中描写西门庆看上了潘金莲,去求王婆,王婆说:“她有没有这个心思,我也不知道。你可以到我家来吃饭,我请她也来,吃饭时候你可以假装把筷子掉在地下,然后俯身去捡,顺势捏住她的小脚。如果她发作起来,老身也没有办法了;如果她不言语,这事就成了。”西门庆照此去做,结果成了。
裹脚的这段时间里,有的一般还备了一双睡鞋,主要是防止裹布散落,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古装电视剧里为什么别人不脱鞋就上床睡觉的原因了。在裹脚一段时间后,也是需要洗脚的,只是每次洗脚都非常麻烦,通常洗一次需要一两个小时,相当耗时间,有的女人要懒一些,就不怎么洗脚,时间长了就像你从来不换袜子一样,就成了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了。
缠足起于何时
女性缠足到底起于何时,至今众说纷纭,但其中一种说法,到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同。
这种说法认为,女子缠足起于五代十国的南唐。元代陶宗仪在其《辍耕录》中对此有记叙:
李后主宫嫔窅娘,纤丽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令窅娘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素袜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态……
从此之后,这种缠足之风渐渐流传开来,后来进一步越过高高的宫墙,走向了田间乡野,成了流行普遍的一种女性时尚。
旧时女子为啥要缠足
对于女子为啥缠足,一般认为有两种原因。
一是源于性别等级制度,为了更好地治理社会,女性的行为必须受到极为严苛的约束限制。
二是,据说源于某种畸形变态的性的审美观。对此,古代可是出现了许多相关的艳丽辞赋。据说就在明清时期,文人骚客酬唱宴饮时,还发明了一种“妓鞋行酒”的小游戏。至于如何玩法,咱们不再说了。光听这名字,着实让人有些欣赏不了,有点恶心不已。
女子如果不缠足会咋样
当然,在当时来看,如果谁家的女子到了该缠足的年龄却没有缠,那以后可是要面临难以婚嫁的危险。所以,第十四集中,才会有仙草、白赵氏对白嘉轩宠惯女儿的抱怨。例如,白家老太太就总是为此而念叨着:
你惯得你娃都嫁不出去跟你说。
小说原著中,仙草面对丈夫心疼不让给女儿裹脚时说:
一双丑大脚,嫁给要饭的也不要!
如此看来,在以往的旧社会中,女子若真是不裹脚那她今后的生活是会受到极大地影响的。
缠足到底是怎么个缠法
缠足一般需要的材料是,一条窄而长的布带。
女子缠足的年龄一般早在四至五岁就开始了,一直要缠到成年等脚上的骨骼定型了才罢手。这时也才回把布带解开,当然,更有极为不幸的,甚至要终生裹缠上那又臭又长的裹脚布直到终老离开这个世界。
由于恪守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训,所以,缠足一般都是由女子的母亲和极为亲近的亲属完成的。
缠足的一般步骤,大致是用浆过的长布带分别裹紧女子的双脚,在裹布带的同时要将大脚趾之外的其他脚趾用力弯压到脚底,前面只留一个大脚趾,从而形成一个脚尖。而且这种过程你可得每天重复。还有更为让人恐惧的是,有时为了达到目的,还会给裹脚布中夹杂些尖利的东西,例如瓷器的碎渣,乃至令人发指的还有划破筋肉的……由此也才有了那句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又长又臭的的名句。
真是太残忍,太血腥了!
所以电视剧中才会有白家老太太说的那句“裹小脚一双,流泪水一缸”,其中饱含着难言的无奈与辛酸。
缠足这陋习何时被禁止的
缠足这种陋习,大概是在太平天国时期开始禁止的。辛亥革命前,在政府、开明士绅以及知识分子和传教士的努力下,不缠足运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1912年3月,民国大总统孙中山发出禁止缠足文告:
通令各省一体劝禁。其有违禁令者,予其家属以相当之罚。
随着整个时代风气的逐步转变,国民政府严禁缠足的号令也渐次取得成效。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小脚女子们在躲避战乱的颠沛流离中倍受所谓“三寸金莲”之苦,于是缠足现象慢慢减少。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严禁女性缠足,并强令已缠足之妇女放足,这才使得这一陋俗恶习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恋足癖古今皆有,但尤以缠足之风最为害人。缠足亦称裹脚,指女性自幼便用狭长的布帛将双脚缠绕、勒紧,从而束缚双脚生长,令其长得较小。由于骨骼和肌肉受到严重的压迫,会导致双脚畸形,最终呈现出一种纤细、弯曲的形状,被称为?三寸金莲?。
关于缠足之风的源头,学者们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多倾向于认同元代陶宗仪所著《南村辍耕录》中的观点。按此说,南唐时后主李煜有一位叫做窅娘的妃子,不仅相貌姣好,而且身材纤细,擅长歌舞。李煜宠幸窅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她天生有一双纤纤细足。
按陶宗仪之说,李煜曾专门做了一座金莲台,台高六尺,上面装饰得十分华丽。李煜常常让窅娘以帛缠足,使其双脚看起来成新月状,然后再金莲台上翩翩起舞。李煜的这种雅好,很快引发了宫中其他妃嫔的效仿,裹脚的做法就这样在南唐的贵族阶层流行起来。
北宋灭南唐后,李煜虽然沦为了阶下囚,但此前因他而流行起来的缠足做法,却影响着南方的士大夫阶层。北宋前期,缠足之风虽然还没有后世那么普及,但一些文人骚客还是深受影响。比如,连苏轼这样的大文豪也都曾不吝笔墨来饮用缠足:
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菩萨蛮》大约到了宋神宗时期,缠足之风开始在民间流传。据《袖中锦》的描述,在北宋末年时,女性缠足、洛阳牡丹和建州茶,已经被并列为?古所不及?的近世三事。这样一来,广大女性便开始深受缠足之风的荼毒了。
经过数百年的风行,直至清末民初,女性缠足之风依然盛行。比如,晚晴名仕辜鸿铭,原本是个学贯中西的大博士,却是个倡导女性缠足的知识分子。辜鸿铭曾娶一妻一妾,而他的正妻便是个小脚女人。
以今人的视角来看,古代的缠足无疑是难以理解的,尤其是不少知识分子,经然对缠足女无比追捧,更是令人大跌眼镜。可是,文化心理就是这么令人琢磨不透。从某种程度上讲,缠足之所以能迅速普及并盛行数百年,应当是统治阶级的?雅好?所影响的。
自南唐后主李煜开始,不少帝王、朝臣和贵族们都附庸风雅,以歌咏三寸金莲为时尚,而正所谓上行下效,民间自然也随之模仿了。另外,在男女极不平等的封建社会,女子被视为男性的附庸,又以服从为美德,缠足也成了一种温顺的象征。如此一来,荼毒女性的缠足之风,自然就久经不衰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69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柴荣:宋神宗说他若不死功业堪比汉高祖
下一篇: 沙陀族:五代十国问鼎天下称霸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