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不但结束南北分裂两百多年的局面,而且成功将原北周制度移植到大江南北。他是最早实行政治民主的帝王,是人类历史上最轻徭薄赋的帝国,废除酷刑是最仁慈的帝王,是拿破仑最崇拜的偶像。开创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等都影响了中国政治千年。是西方人眼中,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
(隋文帝杨坚画像)
隋文帝杨坚的历史功绩主要为:
1、589年,结束了自西晋末年到隋统一前近300年的分割割据状态,实现了自秦汉以来中国的又一次统一,使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
2、首次实行了一直沿袭到清朝的三省六部制;
3、开创了科举;
4、制定了当时最为先进并影响后世基本立法的律法《开皇律》。
隋文帝传世的唯一一首诗歌:
【隋书卷二十二 志第十七 五行上】开皇十年,高祖幸并州,宴秦孝王及王子相。帝为四言诗曰:“红颜讵几,玉貌须臾。一朝花落,白发难除。明年后岁,谁有谁无。”
隋文帝,泰陵
在西方人眼里中国又四位领导人对世界有很大的影响,分别是秦始皇,隋文帝杨坚,成吉思汗和毛主席。
隋文帝杨坚的历史功绩很大,首先,他建立的隋朝结束了从汉末以来持续了300多年的混乱局面,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再次统一。更重要的是,隋文帝时期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这两个制度一直沿用至清末,影响了中国封建王朝近1500年。所以从历史功绩上来看,隋文帝的历史功绩名列前茅。西方人主要是从人物对社会发展和世界格局的形成来评价人物的,所以他们重视杨坚的历史功绩,对他的评价很高。
外国人对隋文帝却是很高的评价,主要是因为外国人可能对中国的历史不太了解,所以才有了如此高的评价,但是隋文帝作出的贡献也不少,据说隋文帝是一个勤政爱民,还懂得节约的好皇帝,虽然外国人眼中的隋文帝有很高的评价,但是我认为隋文帝在当时的朝代勉强算是一个好皇帝了。
隋文帝无疑是一个优秀的皇帝,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平庸,是所谓的勤奋可以弥补笨拙,他用自己的勤奋弥补了能力上的缺点,他的一生也有很多优秀的成就,在做一个好皇帝的路上,一直没有犹豫过,不仅惩治贪腐,还不断的改革不好的措施,创办更优秀的措施,同时他还非初了阀士族制度,开科举选拔人才。
它创造了科举选拔人才的制度,使普通百姓参与政治,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他还实行轻巡警和低税,鼓励种植桑树,增加了农民的积极性,增加了国家的税收。正是因为这样在外国人的眼中隋文帝是一个具有很高评价的皇帝,更是一个厉害的政治家,能够选拨出那么多优秀的人才,可想而知,当时的科举内容也不简单。
总结来讲隋文帝的一生还是不错的,为群众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如果从国内人角度出发或许隋文帝就没有这么高的评价了,但是隋文帝科举考试制度,的却算得上一项丰功伟绩了,值得进步的地方仍旧有很多,而且在古代,哪个皇帝几乎都有点作为。只不过隋文帝的改革更加能够赢得民心。
在西方人眼中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
首先,确立三省六部制度。中央设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以尚书令、纳言、内史令为长官,行使宰相职能,辅助皇帝处理国家事务。内史省和门下省系机要之司,内史省负责起草并宣行皇帝的制诏;门下省负责审查内史省起草的制诏和尚书省拟制的奏抄。尚书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其下设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6部。每部设尚书为长官。尚书令下有尚书左、右仆射各一,左仆射分管吏、礼、兵三部事,右仆射分管度支、都官、工部三部。这样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且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三权分立体制的新阶段。
其次,简化地方行政机构。南北朝时期,地方纷乱,各自为政,州、郡、县三级政区极其混乱,统治者为了让自己的亲戚朋友能当官,不惜滥增行政机构,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户不满千,二郡分领。至隋初,全国竟有241州、608郡、1524县,合计有2373个县以上行政建制。鉴于这种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弊病,本着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隋文帝于开皇三年大刀阔斧进行机构改革,通过废郡,实行州县两级制,以州辖县,同时又省并了一些州县。隋炀帝大业三年,改州为郡,把州县制恢复为秦汉的郡县制。至隋炀帝时,全国已精简地方机构达40%,仅存郡190,县1255个。在精简行政机构的同时,隋文帝还严格实行定编定岗:上上州官吏的编制为323人,到下下州递减为167人;上上县官吏编制为99人,到下下县递减为49人。这不但大大节省了国家开支,减轻了百姓负担,而且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再次,废除酷刑,修订《开皇律》。对前代81条死罪、150条流罪、1000余条徒、杖等酷刑以及灭族等恶法,都一概废止,大大减少了法律的残酷和野蛮性,在中国法制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第四,继续实行均田制度。隋初,在前朝均田制的基础上,隋文帝规定:丁男、中男受露田(种植五谷)80亩,永业田20亩,妇女受露田40亩。露田在受田者死后归还,永业田则无须归还。对一般农民,实行轻徭薄赋鼓励农桑的政策;对于豪强贵族兼并土地的行为,则给予打击。从而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国家赋税收入。
五,设置义仓赈济饥民。隋文帝所设的义仓,又称社仓,设置于乡间,其储粮由百姓捐纳,以备饥荒时赈济灾民。而且明确规定民户捐粮于社仓的标准:“上户不过一石,中户不过七斗,下户不过四斗。”一般百姓都捐献得起,对穷苦百姓是一项有效的社会保障。
第六,建立科举选士制度。隋以前,门阀世族垄断朝政。隋文帝实行科举选士制度,重才学而不重门第,虽庶族寒门,只要有才能也有机会当官。这种“任人唯贤”的改革,削弱了门阀大族世袭特权,对后代影响很大。
隋与秦相似,对统一中国,改革和开创各项事业都曾作出过开创性的贡献,但由于他们的改革力度过大,不但触犯了诸多方面的利益,而且超越了民心国力的承受能力,以至于都成了短命的过渡朝代,秦代仅15载而亡,隋代亦仅有国37年而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68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隋炀帝亲征高句丽
下一篇: 外国人眼中的六位美男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