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润笔的历史来源详解(笔的由来是怎么样的?)

人生百味 2023-07-19 13:13:38

《隋书·郑译传》:“上令内史令 李德林 立作诏书, 高熲戏谓 译 曰:‘笔干。’ 译 答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 唐 宋 翰苑官草制除官公文,例奉润笔物。后泛指付给作诗文书画之人的报酬。 唐 殷文圭《贻李南平》诗:“润笔已曾经奏谢,更飞章句问 张华。”《儒林外史》第一回:“老爷少不得还有几两润笔的银子,一并送来。” 鲁迅《彷徨·幸福的家庭》:“投稿的地方,先定为《幸福月报》社,因为润笔似乎比较的丰。”

“润笔”的历史典故

古时候的稿费的笼统称谓。

古之士大夫,讲究“清高”,耻言金钱,非说不可时,称之为“阿堵物”,意思是“那个东西”。

稿费是近百年才有的新词,以前有个雅称叫润笔。《隋书·郑译传》有一则故事:郑译为皇上拟诏书,有人戏称他“笔干了”,郑答:“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以后把稿费、书画酬金称为“润笔”,

当年司马相如,为失宠的陈皇后作《长门赋》,汉武帝读了受感动,陈皇后重新得宠,司马相如得黄金百斤,那时好像还没有润笔这个规矩,陈皇后是以向卓文君买酒的方式送黄金的,所以人们只好说是“作文受贿”,这“贿”字分量可能没有如今这么重,若不,司马相如也太不光彩了。

润笔之风至唐大盛,最出名的是韩愈,专为名公巨卿写碑铭,“一字之价,辇金如山”;杜牧撰《韦丹江西遗爱碑》,得采绢三百匹。利之所在,人争趋之,《蔡伯喈集》里面,竟有 为年仅十五岁、七岁者作的碑文。

宋朝事实类苑记载,宋太宗为了奖励宫廷诗人,设笔专款「润笔钱」,并「降诏刻石於舍人院」。

宋代官俸较薄,皇家有此之设,文人真是受益不浅。

古人作文受酬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为活人写寿序,给死者撰碑文。如唐代大散文家韩愈,写碑文颇得润笔之利;北宋诗人王禹偁贬官外放商州时,也写过好些碑文,且自作诗云:“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二是为皇帝、大臣和朝廷、官府起草公文受赏赐。这种公文可称作有公文。赵翼在《陔馀丛考》中说:宋代王寓在宣和七年(1125)八月二十一日,一晚上写了四道制文,宋徽宗给了他特优的酬劳,赏赐了不少堪称无价之宝的御用之物。

另据《湘山野录》卷上记载:翰林学士孙抃撰写《进李太后赦文》,宋仁宗读后“感泣弥月。明赐之外,悉以东宫旧玩密赍之”。皇帝要秘书写公文尚有恩赐,则臣下例有馈赠更不待言。如北宋名臣寇准拜相时,杨亿(字大年)撰写制书,其中称寇准“能断大事,不拘小节”,寇准认为“正得我胸中事”,于是给作者“例外赠百金。”

“润笔”的出处

“润笔”一词典出《隋书˙卷三十八˙郑译传》∶“上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高颎戏谓译曰:‘笔干’。”译荅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

郑译是隋文帝的开国功臣之一,官至上柱国。后来郑译遭弹劾贪赃纳贿、疏于职守及不孝顺母亲,因此遭到贬官。不久,隋文帝因感念郑译与他同生共死,建立了隋朝,所以就想将郑译召回。于是,隋文帝就命令内史令李德林草拟诏书恢复郑译的爵位,丞相高颎就开玩笑的对郑译说∶“笔干了。”郑译则答说∶“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因此,后人就将给付作诗文书画之人的酬劳称为“润笔”了。

古人出于自己所需,向文人墨客求取诗、词、赋、碑、铭、志、序、记、画等,而酬谢他们润资的形式很多,除了银两外,还可以用粮食、物品、布帛来支付。当然,有的文人则随自己喜好收取润笔,如王羲之爱鹅,李白要酒喝,而苏东坡则送羊肉也可以。

另外,据说史上获取润笔最多的要算西汉司马相如所撰的《长门赋》。根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另有新宠,陈皇后因而被贬居长门宫,终日愁眉不展。后来,陈皇后听说汉武帝非常喜欢司马相如所作的赋,于是便托人送黄金百斤给司马相如,请他作赋来挽回汉武帝的心。司马相如便为陈皇后作了一篇《长门赋》,汉武帝读了终有感悟,陈皇后果真又重获武帝宠爱。《长门赋》共633字,润笔资是黄金百斤,真可说是字字是黄金了。

“润笔钱”的历史

所谓润笔钱,就是请人作诗文书画所给的报酬。《儒林外史》第一回:“老爷少不了还有几两润笔的银子,一并送来。”鲁迅《彷徨》中说:“投稿的地方,先定在《幸福月报》社,因为润笔似乎比较丰。”毫无疑问,鲁迅先生所说的润笔,就是稿费,而且因为名气的原因,他的稿费肯定要高于那些泛泛之辈了。而老爷所得的那几两银子,纯粹是私人之间的交往,不能用稿费来论定。

其实润笔钱,在晋宋之时就已经出现了。唐人叫“义取”,明人曰“利市”,更有雅士耻于金钱之说,叫“阿堵物”(那个东西),说白了那个东西就是金钱。

唐朝,是历史上润笔费最高的时期。白乐天有个好友叫元徽之,两个人是生死之交。后来徽之得了重病,就要死了,就托乐天为他写个墓志铭,所给润笔包括车马、绫帛、银鞍、玉带等等,价值七十六万金,这在历史上也算是个天文数字的润笔。白乐天推辞不掉,也收了,后来全部捐给了香山寺,替元徽之做了功德。在这个富裕的时代,人们出手大方,不惜重金去获得在中国文学史上星光灿烂的明星们的作品,自然也就造就了一批文人富豪。

王勃,名列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他很善于写文章,不但写得快,而且文辞华丽。请他代笔写文章的人有很多,因此,他家里“金帛盈积”(《唐才子传》记载)。

李邕,他不但文章写得好,书法也一流,朝廷中的达官贵人和各地寺庙,纷纷拿着金钱请他写文章。李邕一生,这类文章写过数百篇,“受纳馈遗,亦至巨万”。杜甫有诗描写李邕家的豪华奢侈:“干谒满其门,碑版照四裔。丰屋珊瑚钩,麒麟织成罽(毯子一类东西)。紫骝随剑几,义取无虚岁。”《新唐书》本传上说,当时大家公认,自古以来,因为写文章获得钱财之多,没有人可以比得上李邕。

韩愈是文章高手,很多人找他写墓志铭,他的“谀墓”收入很丰厚。韩愈写了一篇《平淮西碑》,唐宪宗将这文章的一块石刻赏赐给韩弘,韩弘就馈赠韩愈五百匹绢。韩愈写了《王用碑》,王用的儿子馈赠韩愈一匹带鞍的宝马和一条白玉带。韩愈生前好友刘禹锡在他去世后写的悼文中这样写道:“公鼎侯碑,志隧表阡,一字之价,辇金如山。”

皇甫湜为裴度写了《福先寺碑》,裴度赠送给他车马缯采已经很多,但是皇甫湜仍然很不满意,说:“碑文三千字,每个字三匹缣,给得也太少了!”裴度于是笑着送给他九千匹绢。

除了这些人之外,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萧俛、韦贯之、白居易等人都得到过不少的润笔。其中白居易的诗歌远销朝鲜,朝鲜商人曾拿着卖高丽参所得的钱向白居易购买诗歌新作。唐朝尤其是唐文宗李昂朝,长安城里盛行找作文高手撰写碑文墓志铭,俨然形成了一个热闹的市场。一旦有达官贵人死去,他们的家门口就跟闹市一般,人们高声喊叫,争着要购买碑文墓志铭,不管死者家属是否愿意接受。

可是,在这些的文人富豪之中,却没有李白、杜甫、李商隐、王维等人的名字。这几个唐朝文学史上最灿烂夺目的明星,并没有得到丰厚的馈赠,个中原因,值得后人深思。

到了宋朝,这种润笔之风愈演愈烈。宋太宗为了奖励宫廷诗人,设笔专款“润笔钱”,并“降诏刻石於舍人院”。在宋代官俸较薄的状况下,皇家有此之设,文人真是受益不浅。

“润笔”的历史趣闻

历史上,关于润笔的话题,还有一些趣闻。比如唐伯虎,他把自己的作品装订成一个大册子,封面上写着“利市”二字,简直就是在做生意。还有桑思元,有人向他求字,说咱俩是亲戚,就别收润笔钱了,桑说:“那不成啊,我平生就没有白给人写字的惯例。这样吧,你把银子先放在桌子上,鼓舞一下我的兴致,等字写完了,同银子一起还给你。”还有那位右手长了六个指头的祝枝山,人来求字,先问人家“是见精神否(俗以精神为银子)?”看见银子,马上欣然捉笔。

笔的由来是怎么样的?

笔在我国古代指毛笔。如今用的毛笔,相传由秦朝监督修筑万里长城的将军蒙恬改良而成。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蒙恬带领兵马在中山地区与楚国交战,为及时了解战争情况,蒙恬写战报时用的是竹签蘸了墨来写,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之后蒙恬打猎时发现一只兔子尾巴在地上拖出血迹,就想出将兔子的尾毛剪下,插在竹管内试着写字,试了几次不行。之后他把兔毛笔往墨盘里一蘸,能流畅地写字,这样毛笔就诞生了。毛笔,是一种源于中国的传统书写工具,也逐渐成为传统绘画工具。

毛笔是用兽毛扎成笔头,再粘结在管状的笔杆上制成的。一支好的毛笔应具有“尖、齐、圆、健”的特点。

笔的由来

我国的书写用笔起源很早。根据未经刀刻过的甲骨文字判断,夏商时期就已经有原始的笔了。如果再从新石器时期彩陶上面的花纹图案来看,笔的产生还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以前。

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已经制作和使用书写用笔了。那时笔的名称繁多:吴国叫“不律”,燕国叫“弗”,楚国叫“幸”,秦国叫“笔”。

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笔”就成了定名,一直沿用至今。传说,我们所用的毛笔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大将蒙恬发明的。

润例,阳文,金石,闲章分别代表什么中国文化常识

1、润例:

润例,出自作品《隋书·郑译传》,古代将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称为润例或润格。

2、阳文:

表面凸起的文字或者图案。采用模印、刀刻、笔堆等方法,出现凹凸的器物、平面文字和图案等。

文字凸起为阳文,凹陷为阴文。

3、金石:

金和美石之属;常用以比喻事物的坚固、刚强,心志的坚定、忠贞;指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之属;指钟磬一类乐器;常用以比喻诗文音调铿锵,文辞优美。

4、闲章:

闲章指镌刻姓名、斋室、职官、藏书印等以外的印章。从秦汉时的吉语印演变而来,除刻吉语外,还常刻诗句、格言、自戒之词等。

专门从事篆刻与书画的艺术家,一般都有许多印章。这许多印章,除姓名、字号用章外,其余印章,在印学上都统称为“闲章”。

扩展资料:

闲章主要形式:

闲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压角章”、“吉语章”、“警言章”、“收藏章”、“鉴赏章”、“纪年肖形章”以及“斋、堂、馆、阁居室章”等等。

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于名章,或等同于名章。中国传统文人画,讲究诗、书、画、印融于一体。

在欣赏书画作品时,总是先从印章欣赏入手,从印章中来识别书画家的学识与修养。一枚好的闲章,除了让人玩味,还是篆刻家和书画家水平高低的无声自我展现。故有“闲章不闲”、“闲章玩味”之说。

--润例

--阳文

--金石

--闲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67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