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惠帝司马衷(259—306)字正度,西晋第二代皇帝,290—306年在位。汉族,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晋武帝第二子。泰始三年(267)立为皇太子,太熙元年(290)即位,改元永熙。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杨骏辅政。贾南风杀害杨骏,掌握大权。
在八王之乱中被赵王、叔祖司马伦篡夺帝位,以之为太上皇,囚禁于金墉城。齐王司马冏与成都王司马颖起兵反伦,群臣共谋杀司马伦党羽,迎晋惠帝复位,诛司马伦及其子。又由诸王辗转挟持,形同傀儡,受尽凌辱。光熙元年(306),东海王司马越将其迎归洛阳,相传被司马越毒死。
太熙元年(290)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儿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晋惠帝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昏庸无能的皇帝。他从小就不爱读书,整天只懂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司马炎对此很发愁,担心司马衷会丢了祖宗开创的家业。
一件事
有一次,司马衷带着一群太监在御花园里玩。突然间,园中池塘边的草丛里,响起了一阵蛤蟆的叫声,司马衷环顾左右问“这些小东西是在为官家鸣,还是在为私人鸣呢?”(《晋书.孝惠帝》“此鸣者为官乎,私乎?”),太监们面面相觑,不知道问这话是什么意思。还是其中一个太监机灵,随机应变回答道“在官家地里叫的为官家,在私人地里叫的为私人。”(同上“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司马衷觉得这个太监回答很到位,很有辩证法。所以,也就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认可了。
另一件事
有一次,司马炎为了测验一下司马衷的思维能力,特意出了几道问题考他,并限他三天之内交卷。司马衷拿到题目以后,不懂作答。他的妻子贾南风是个很聪明的人,有见及此,便立刻请来几位有学问的老先生为司马衷解答难题。
司马炎看了答卷后,以为儿子的思维还是很清楚的,也就放心了。可是司马炎一死,司马衷即位,遇事要他自己定策,就闹出了不少笑话。
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有一年夏天,惠帝与随从到华林园去玩。他们走到一个池塘边,听见里面传出咕咕的青蛙叫声。惠帝觉得很奇怪,于是便问随从这些咕呱乱叫的东西,是为官或是为私的?随从感到皇帝的问题很可笑,但又不好不回答,就说“在官家里叫的,就是官家的;若在私家里叫的,就是私人的。”
又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有人把情况报告给晋惠帝,但晋惠帝却对报告人说“没有饭吃,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报告的人听了,哭笑不得,灾民们连饭都吃不上,哪里来肉粥呢?由此可见晋惠帝是如何的愚蠢糊涂,无怪乎在“八王之乱”中,被赵王司马伦篡夺了帝位。
正是因为以上三桩,大家便一致把司马衷首长推举成为了史上最弱智、最愚蠢、最白痴的领导。
共2页:12下一页
晋惠帝司马衷,在位时间:290306年,年号:永熙、永平、元康、永康、永宁、太安、永安、建武、永安、永兴、光熙。他是历史上有名的白痴皇帝,在位期间一直是傀儡。最初由太傅杨骏辅政,后贾皇后杀杨骏,掌握大权。贾皇后毒死太子司马_,引起诸王起兵。赵王司马伦杀贾皇后,后篡夺帝位,以晋惠帝为太上皇,囚于金墉城。之后诸王混斗,晋惠帝法大mpa兼职教授何侨被他们辗转挟持,受尽凌辱。最后东海王司马越将其迎归洛阳,接着被毒死。
晋武帝太康元年三月,西晋大将王_率八万水军攻入石头城,东吴末帝孙皓投降,东吴灭亡。至此,三国中的最后一国也不复存在了,全国又归于统一。
自东汉末年的大动乱到西晋的再度统一,几乎过去了一个世纪。百年之中,征战不已,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很大的破坏。现在全国再次统一,对于让战乱折腾得晕头转向的老百姓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对于晋武帝,建立了这件盖世奇功,也足以让他对自己的英明神武感到得意洋洋。统一大业既然已经完成,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如何巩固他司马家的帝业了。不过,虽然晋武帝为了司马家的天下能传之久远而劳神费力,却在王朝继承人这个最为关键的问题上欠了考虑,竟然立了一个白痴作太子。
这个白痴就是晋武帝的嫡长子司马衷。当然,说他是白痴可能有点过分,毕竟他还知冷知热,也不缺乏语言能力,但这位太子的傻里傻气却是一望即知的。他九岁被立为太子,因为傻,一直让晋武帝忧虑,也起过换掉他的念头。但傻儿子的母亲,皇后杨艳却坚决不同意,她的理由也很冠冕堂皇: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皇帝和皇后的感情很好,于是耳朵一软,就依然让傻儿子做了太子。
杨皇后是司马衷的生母,这么维护他也情有可原。但她除了这个傻儿子,也还另有二子,而且都很正常,就是坚持立嫡子,也不一定非要立这个白痴。原来,杨皇后也有自己的打算。晋武帝虽然和她感情不错,但也是个花心大萝卜,自从灭吴以后,更是大肆游宴,后宫女子竟达到万人之多。这么多美人,晋武帝未免觉得有些顾不过来,又怕她们鹅争鸭斗,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坐着羊车在宫中四处转悠,羊在哪个嫔妃处停下,他就在那里留宿。他觉得这个方法公平得很。却没有想到有聪明的嫔妃发现羊爱吃竹叶,又爱吃盐,便特地把洒了盐水的竹枝放在门前,果然引得驾车的羊频频光顾。其它嫔妃一看这招挺灵,就纷纷效法,结果晋武帝就在这里停停,那里停停,忙得不亦乐乎了。如此努力,给他带来了众多的儿子,就不免让杨皇后感到了威胁。若是因为太子笨而废掉他,无疑是打开了一道缺口,即使能立自己的儿子作太子,以后皇帝万一又喜新厌旧地改了主意,又看上了别的狐狸精的儿子,岂不糟糕。这可是关系到自己和自己家族地位的大问题,还不如现在就死守原则,让皇帝没有可乘之机的好,因此她就一定要坚持拥护这个傻儿子。后来皇后杨艳去世了,又在临死前把堂妹杨芷推荐给皇帝,立为皇后。这个杨芷也是个美人,很得晋武帝的宠爱。她秉承姐姐的遗愿,也对维护太子的地位不遗余力,这么一来,司马衷的太子地位就更加稳固了。
但是,司马衷的傻气可是大名远扬,朝中大臣无一不知。大臣们觉得这位太子将来做了皇帝,肯定无法处理政事,也想劝晋武帝废掉他。大臣和峤曾经拐弯抹角地对晋武帝说:皇太子天性淳朴,有上古之风。可现在早就不是上古之时了,人情险恶,恐怕太子将来掌管不了陛下的家事。虽然表面上恭维这位太子有淳古之风,其实就是在暗示他脑子不够用。但晋武帝却对此置之不理。后来有一次晋武帝对他们夸耀起自己的儿子最近颇有长进,还叫他们亲自去问问。回来之后,几个马屁精就说太子果然长进不小,皇帝说的一点都不错。和峤却老老实实地说:太子还是和原来一样嘛。弄得皇帝特别不高兴,当下拂袖而去。大臣卫_趁晋武帝举行宴会的时候,假装酒醉,倒在御座面前,对皇帝说:臣有事情要启奏陛下。皇帝问他什么事,他犹豫再三,用手抚摸着御座,嘴里含含糊糊地说:这个座位太可惜了。晋武帝马上明白他是指太子不堪为帝,但是假装听不懂,说:你在胡说些什么,准是喝醉了吧。接着,吩咐侍从把卫_扶起来送走。皇帝既然这么坚持,大臣们也就不好再说什么。
然而晋武帝并不是昏庸之主,对于这个宝贝儿子的水平,他也并不那么看好。既然立他做继承人,就得让皇位一代一代地传下去。那他是不是有生育圣嗣的能力,可是个大问题。晋武帝可能是觉得儿子傻,对这男女之事未必开窍,就派了一个才人谢玖前去教导,没想到傻儿子在这上头倒不含糊,不久谢玖就怀孕了。晋武帝十分高兴,也使他对傻儿子的信心又增加了几成,于是就张罗开为他选妃的事情。
太子作了皇帝,太子妃就是皇后了。一国之母,地位重要,再加上这位太子又是这么傻气十足的,这个太子妃的人选就显得更加关键了。但是,就像立太子一样,晋武帝考虑再三,还是立了一个白痴。现在他为这个白痴儿子选妃,也是千挑万选,最后却选中了一个又黑又丑又泼又妒的儿媳贾南风,倒是和他那傻儿子正好一对。
不过这位太子妃虽然黑丑泼悍,却颇有心计。她对白痴老公不满意,但知道自己和这白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对维护老公的太子地位很是上心。晋武帝由于大臣们经常和他叨叨太子笨,不能管理国家,自己也不免有些疑心起来,就打算考考他。便开设宴会,把太子东宫里的人都召集到一起,在席上密封文件数件,派人送给太子断决,看看他实际处理政务的能力,并让使臣就在外面坐等太子的文件批复。白痴太子哪里能做得了这个,太子妃贾南风大为紧张,赶紧找了个人当枪手,替他作答。那人还挺有学问,引经据典,答得头头是道。这时,宫内有个太监提醒贾南风:这份卷子好是好,可是皇上明知太子平常不大懂事,现在写出这样一份卷子,反倒叫他怀疑,万一查究起来,就把事情弄糟了。还不如直接就事论事,写的粗浅一点。贾南风大喜,就对他说:那么还是你来另写一份吧,日后定保你富贵荣华。那个太监就另外起草了一份粗浅的答卷,让太子依样画葫芦抄写一遍,叫一直等候的使臣送到东宫的酒席上去。
中国古代的帝王之中,昏聩的不少,算得上傻子的倒几乎没有。而晋惠帝司马衷为何会被史料记载成痴傻呢?而后却能在众兄弟之中独拥帝王的宝座。
嫡出身份,贵重无比
身份决定地位尊卑,古来如此。拥有一个好的出身,人生就成功了一半。
司马衷为晋武帝司马炎次子,并非嫡长子,只能算是嫡次子。但人家的生母是武元皇后杨氏,这位皇后很受武帝司马炎的敬重和爱宠。
自然地,她膝下的子女们也是一般的得到优待。
司马炎子嗣众多,儿子就有二十八个,这么多人可供选择,而最后却偏偏选了不甚聪明的司马衷来继承大统,这是为何?
史料记载司马衷的哥哥司马轨不幸在两岁时夭折,他就顺理成章地从次子升为嫡子,时年9岁,被立为太子。
在司马炎众多儿子当中,司马衷并不突出,这点武帝心里十分清楚的。
作为晋朝的开国皇帝,他和祖父司马懿一样有着聪慧的头脑和精干的能力。所以他在位期间,时常担心太子能否胜任这个位置,日后能否担起治国大任。
也常生出改立他人的想法,都被皇后给压了下来。
可见,武帝有多么爱重皇后。
武后未雨绸缪,善于谋划,她为自己的儿子选了一位奇丑无比的太子妃,心下以为这样就可以杜绝后宫争宠乱纪,给不善理事的儿子省去许多烦恼。
又临终托孤于杨家族人,辅佐太子登基,以保江山太平。她又怕自己撒手去了以后,新立的皇后会对儿子不利,这样他儿子的太子之位就危险了。
于是,拉着武帝的衣袖不肯松手,祈求立堂妹杨芷为新皇后,武帝依从了她的请求。
痴傻慧帝二三事
晋惠帝的愚昧在他年少时就有所显露。话说有一天,司马衷与随从到华林园游玩。途径一个池塘边,听见里面传出哇哇哇的叫声。
晋惠帝(259~306)
中国西晋皇帝。司马衷。290~306年在位。字正度。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 。晋武帝第二子 。泰始三年(267)立为皇太子,太熙元年(290)嗣位,改元永熙。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杨骏辅政。贾后杀杨骏,掌握大权。八王之乱中赵王司马伦篡夺帝位,以之为太上皇,囚于金墉城。后由诸王辗转挟持 ,形同傀儡 ,受尽凌辱。光熙元年(306),东海王司马越将其迎归洛阳,相传被越毒死。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儿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晋惠帝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昏庸无能的皇帝。他从小就不爱读书,整天只懂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司马炎对此很发愁,担心司马衷会丢了祖宗开创的家业。
有一次,司马炎为了测验一下司马衷的思维能力,特意出了几道问题考他,并限他三天之内交卷。司马衷拿到题目以后,不懂作答。他的妻子贾南风是个很聪明的人,有见及此,便立刻请来几位有学问的老先生为司马衷解答难题。
司马炎看了答卷后,以为儿子的思维还是很清楚的,也就放心了。可是司马炎一死,司马衷即位,遇事要他自己定策,就闹出了不少笑话。
有一年夏天,惠帝与随从到华林园去玩。他们走到一个池塘边,听见里面传出咕咕的青蛙叫声。惠帝觉得很奇怪,于是便问随从这些咕呱乱叫的东西,是为官或是为私的?随从感到皇帝的问题很可笑,但又不好不回答,就说:「在官家里叫的,就是官家的;若在私家里叫的,就是私人的。」
又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有人把情况报告给晋惠帝,但惠帝却对报告人说:「没有饭吃,为甚么不吃肉粥呢?」报告的人听了,哭笑不得,灾民们连饭都吃不上,哪里来肉粥呢?由此可见晋惠帝是如何的愚蠢糊涂,无怪乎在「八王之乱」中,被赵王司马伦篡夺了帝位
三○六年十一月十七日,夜,晋帝国皇帝司马衷吃饼中毒而死。
贾南风,其貌不扬,晋武帝称她“丑而短黑”,不宜做太子妃。然而,她却成为太子司马衷的妃子,继而成为皇后。贾南风之父是西晋的开国元勋贾充,这是她能够与皇太子联姻的主要原因。作太子妃,贾南风过于残酷,曾亲手杀过人。对此,晋武帝十分愤慨,一度曾想将她废掉,但因外戚杨珧提醒他:“陛下忘贾公闾耶?”遂使废妃之事不了了之。可见,贾充在西晋政权中地位牢固,权势显赫。贾南风本人虽是女流,但她善于钻营,精于权术,史称“妒忌多权诈”,使得司马衷既害怕她,又受她的诱惑,喜欢她。晋武帝和朝臣们对太子司马衷的才识和能力,是很了解的,认为他“纯质”,“不能亲政事”。据称当时司马炎为了测试他的傻儿子到底傻到了哪种程度,到底有没有能力做个皇帝,就命人出了一套试题拿与当时还是皇太子的司马衷来做。司马衷接到手里一看,傻了眼了,原来他一道题也不会做,叹息声中他刚想着把空白卷子交回去,他身边的小宦官劝说他找个太子府的枪手(官员)帮他作答。司马衷一听眼前一亮,便高兴地准备去找个高级的枪手来帮他考试。此时,他的老婆,当时的太子妃——贾南风阻止了他的想法。因为平日里司马衷已经给皇宫上下所有人留了一个并不聪明的印象,如果请高手作答,反而会引起当时皇帝司马炎的怀疑,不如找个一般的枪手来作答,这样不但不会引起众官员的质疑,也不用给那个不知名的枪手多少回报便可了事。于是乎,司马衷在她老婆贾南风的帮助下及了格,并在司马炎仙逝后顺利坐到了皇帝的宝座上。贾南风怕暴露出丈夫的无能,即想出一条让外人替太子作答案的诡计,才算蒙混过关,使皇太子得以保存太子位,并顺利取得皇位。
太熙元年(290年)4月,晋武帝去世,太子司马衷即皇帝位,是为晋惠帝,贾南风被册立为皇后。惠帝黯弱无能,国家政事,皆由贾南风干预。故西晋政权,从贾南风立为皇后之日起,政局便处于动荡不安中。
贾南风为了掌握朝政大权,采取滥杀无辜,诛灭异己的办法,巩固惠帝的统治地位。晋惠帝的辅政大臣、太傅杨骏随惨死在贾南风之手。杨骏是晋武帝的皇后杨氏之父。晋武帝自太康灭吴之后,天下无事,遂不再留心朝政,整日沉浸在酒色之中,朝中事务依赖后党杨氏。此时杨骏、杨珧、杨济位居三公,时号称“三杨”,可谓权倾一时。对杨骏其人,尚书褚契、郭奕曾上书晋武帝,说:“(杨)骏小器,不可以任社稷之重。”武帝不以为然。司马衷即帝位,任杨骏为太傅,做辅政大臣。凡朝中之事,杨骏必亲自过问,“百官总己”;由于害怕“左右间已,乃以其甥段广、张勋为近侍之职”、“又多树余党,皆领禁兵”;然而杨骏在处理一些重要事情上,“谙古义,动违旧典”,于是出现了“公室怨望,天下愤然矣”局面。在对待贾南风的问题上,“骏知贾后情性难制,甚畏惮之”,而“贾后欲预政事,而惮骏未得逞其所欲,又不肯以妇道事太后”。一味专权的杨骏与权力欲熏心的贾南风之间形成了不可调合的矛盾。经过激烈的明争暗斗,贾南风终于在永平元年(291年)3月借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之手,诛杀了太傅杨骏及卫将军杨珧、太子太保杨济、中护军张劭、散骑常侍段广、杨邈、左将军刘预、河南尹李斌、中书分蒋陵、东夷校尉文淑、尚书武茂等,“皆夷三族”。之后,贾南风又矫设废皇太后杨氏为庶人,徒于金墉城,第二年迫害至死。
诛杀杨骏之后,贾南风任用大司马、汝南王司马亮为太宰,与太保卫灌共同辅政。西晋初期,晋武帝大行分封宗室,然而受封的诸王并没有去藩镇,而是留在京师,有些藩王还掌握有相当的兵权。如楚王司马玮就是一例。诸王的存在,对皇帝的统治极为不利。这时辅政大臣汝南王司马亮,为消弱诸王的权势,力主“遣诸王还藩”,太保卫灌也完全赞成此举。这就引起楚王司马玮对汝南王亮和卫灌的极大不满。卫灌,西晋开国元勋。他极力反对晋武帝册立司马衷为太子,贾充对贾南风说:“卫灌老奴,几破汝家”。因此,贾南风对卫灌一直存在“宿怨”,加上卫灌现任太保,使得贾南风“不得骋己淫虐”。为把朝政大权紧紧掌握在手中,贾南风便“谤灌与亮欲为尹霍之事”。水平元年( 291年)六月,贾南风终于又导演了一场“矫诏使楚王玮杀太宰、汝南王亮,太保、淄阳公卫灌”事件。后又以“擅杀”罪名,诛杀了楚王司马玮。
贾南风大权独揽,将朝廷完全置于自己控制之下,遂大肆委用亲信、党羽,派他们担任重要官职。贾南风的族兄贾模和从舅郭彰,分掌朝政,后母广城君养孙贾温干预国事。可谓权侔人主,惠帝完全成为贾南风任意摆布的一个傀儡。
由于贾南风只为晋惠帝生了四位公主,为了达到长期有效地控制朝政的目的,“诈有身,内稿物为产物”好长时期深居内宫,不见外人,暗地里把妹夫韩寿之子韩慰祖收养起来。元康九年( 299年)阴谋废掉太子,而以她所收养之子代立。
贾南风的“暴戾”和“专制天下”及废黜太子奸谋,终于引起司马氏宗室诸王的强烈不满和反对。于是右军将军赵王司马伦、孙秀等人“因众怨谋欲废后”。贾南风深知有人打着拥护太子的旗号,想废掉她时,很害怕,于永康元年( 300年)三月,借口太子谋反,杀死太子,“以绝众望”。但适得其反,终于激起了宗室诸王的反抗。永康元年( 300年)四月,梁王司马彤、赵王司马伦等率兵入宫,废贾南风为庶人,诛杀了贾南风的党羽数十人。不几日,赵王司马伦又将贾南风杀死。然而,从这年八月,淮南王司马允举兵讨赵玉伦起;西晋宗室之间也开始了互相残杀。贾南风的干政,终于导致了“八王之乱”的发生,更使西晋“宗室日衰”,大一统的中国,从此陷入了三百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其中贾南风本人罪责是难逃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65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西晋政治斗争:卫瓘因一句话惨遭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