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书迹以圆笔藏锋为主,起笔与收笔,钩挑波撇都不露锋芒,由横转竖也多为圆转的笔法,结体匀整安稳,显现出气定神闲、不疾不徐的情态。不过较王羲之内敛沉潜,赵孟頫微有锋笀外露,比较赵孟頫的题跋,可以得到这样的印象。
单讲兰亭序
乾隆:"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石渠宝笈”“古稀天子”、“八征耆念之宝” “太上皇帝”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赵孟頫:赵孟頫印 赵氏子昂 吴兴 神品
另外还有项子京 鲜于枢 柯九思 黄石翁等二十多人章
《快雪时晴帖》乾隆:"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石渠宝笈”“古稀天子”、“八征耆念之宝” “太上皇帝”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三希堂”"寿"
赵孟頫、刘赓、护都沓儿、刘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吴廷、梁诗正等人
姨母帖---乾隆、“宜子孙”、“乾隆御览之宝”、“乾清宫鉴藏宝”还有“御览”"嘉庆御览之宝"明代无锡华中甫,南宋岳珂、元代张雨、明代文徵明、董其昌等人题跋
中国古代最有名的书法家 : 王羲之王献之 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 赵孟頫等
王羲之: 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集序》等. 其中,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为书家所敬仰,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他的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名,草书名作《中秋帖》
欧阳询:楷书以《九成宫醴泉铭》等,行书以《梦奠帖》、《张翰帖》等为最著名。
颜真卿:传世作品主要有《祭侄稿》、《争座位》以及《麻姑碑》等众多碑刻。
柳公权:《金刚经刻石》《李晟碑》《回元观钟楼铭并序》《冯宿碑》《苻璘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碑》《魏公先庙碑》《高元裕碑》《复东林寺碑》等是其传世之作
赵孟頫: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赋》、《汲黯传》、《胆巴碑》、《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赤壁赋》、《道德经》、《仇锷墓碑铭》等。
其他还有苏轼、黄庭坚、钟繇、卫夫人、米芾、邬彤、赵佶(宋徽宗)、郑道昭、赵孟頫、唐寅、祝枝山、王铎、邓石如等著名书法家。
中国前十名书法家有:
一、东晋著名书法家,书圣——王羲之
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太宗独爱之,《快雪时晴帖》,亦是一代帝王乾隆的最爱。
二、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颜真卿
颜真卿在书学史上以“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颜鲁公书法既以卓越的灵性系之,境界自然瑰丽;既以其坚强的魂魄铸之,境界自然雄健;又以其丰富的人生育之,境界自然阔大。
晚年犹求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其“颜体”在书坛巍然屹立。
《祭侄文稿》是唐代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不计工拙,一气呵成,常常写至枯笔,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三、唐代著名书法家一——欧阳询
史上著名楷书四大家之一,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八诀”。
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九成宫醴泉铭碑》被后世喻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享有“楷书之极则”的美誉,被历代书家奉为楷书的楷模,亦是历代书法初学者临摹最多的作品。
四、“草圣”——张旭
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其草书当时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三绝”。
《肚痛贴》全帖仅30字,写来洋洋洒洒一气贯之,气韵生成。明王世贞跋云:“张长史《肚痛帖》及《千字文》数行,出鬼入神,倘恍不可测。”
五、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芾
他是“宋四书法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宋史·文苑传》说:“芾特妙于翰墨,沈著飞,得王献之笔意。”
《蜀素帖》书于乌丝栏内,但气势丝毫不受局限,率意放纵,用笔俊迈,笔势飞动,提按转折挑,曲尽变化。董其昌跋曰:“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
六、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
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 “颜筋柳骨”的美誉。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即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
《玄秘塔碑》——明王世贞云:“此碑柳书中最露筋骨者。”其骨力矫健,筋骨特露,刚健遒媚;结字瘦长,且大小颇有错落,巧富变化,顾盼神飞,行间气脉流贯。全碑无一懈笔,可谓精绝。
七、北宋书画家、文学家——苏轼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 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
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
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上乘之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八、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
赵孟頫不仅绘画创一代新风,书法更是元代第一人,如元代书法名家鲜于枢所评:“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今第一。”赵氏所创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后人称之为“赵体”。
《洛神赋》即为赵氏行书代表作。行中兼楷的结体、点画,深得二王遗意。
九、三国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钟繇
繇工书,师法曹喜、蔡邕,博取众长,兼善各体,尤精于楷,形成了由隶入楷的新貌。与王羲之齐名,并称“钟王”。唐张怀瑾《书断》称他:“真书绝世,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
传《宣示表》是王羲之的临摹本。字体端整古雅,结体略呈扁形,笔画已脱隶书古意,多是真书笔法,是钟繇的杰作,也可以说是楷书之祖。
十、明朝江南四大才子——文征明
文征明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对后世影响极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65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成语乱七八糟相关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