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诸葛氏中有被史家称为“龙虎狗”的三兄弟。弟弟诸葛亮,佐辅刘备,位居蜀汉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为龙;哥哥诸葛瑾,报效东吴,官拜大将军,德度规检,见器当世,是为虎;从弟诸葛诞,投奔曹丕,除授征东大将军,威名夙著,得人死力,是为狗。一门三方为冠盖,天下荣之。
即使孪生兄弟,也可能会因为不同的追求而出现分歧,甚至成为敌人。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天下,诸葛氏三兄弟分别出仕三国,诸葛谨在吴国担任大将军,诸葛亮在蜀汉担任丞相,诸葛诞在魏国任征东大将军,史书称"一门三方为冠盖,天下荣之"。
需要体现说明的一点是诸葛三兄弟中,诸葛瑾、诸葛亮是亲兄弟,诸葛诞是两人的同族兄弟。当时人认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龙虎狗有着怎么的命运与人生结局呢?
1.诸葛瑾
字子瑜,174年出生。诸葛瑾在早年间曾游学洛阳,后来天下大乱,率家人避居江东。后来孙权的姐婿弘咨遇到诸葛瑾,对其才华非常欣赏,就向孙权推荐,与鲁肃等一起担任宾待,后又成为孙权长史、中司马等职。215年,孙权遣诸葛瑾出使刘备,与诸葛亮在公馆见面,未尝谈及私事,最后双方重新划分边界。
诸葛瑾人如其名,为人非常谨慎,他同孙权谈话时,从不急迫直言,只是稍微表示出自己的倾向,点到为止;如有与孙权心意不合时,他便放弃正在进行的内容而转向其他的话题,渐渐地再借其他事情从头开始,以对同类事情的看法求得孙权的赞同。
219年,诸葛瑾跟从吕蒙讨伐关羽,因功被封为宣城侯、绥南将军、南郡太守,代替吕蒙驻守公安。221年,刘备亲率大军伐吴,诸葛瑾曾给刘备写信劝和,但被刘备断然拒绝。当时有人对孙权说诸葛瑾私下派人与刘备联络。孙权说道:"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
229年,孙权称帝,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诸葛瑾虽然被封为武官,但其军事才能与其弟诸葛亮不可同日而语,几次出兵作战,均无建树。241年,诸葛瑾病死,时年68岁。
诸葛瑾有三子,长子诸葛恪,次子诸葛乔,三子诸葛融。252年,孙权死后,诸葛恪曾执掌东吴军国大权。253年,诸葛恪被宗室孙峻所杀,被诛灭三族。留在蜀国的诸葛乔一脉认祖归宗,延续诸葛瑾的香火。
2.诸葛亮
字孔明,181年出生。关于诸葛亮的人生经历,不再过详细介绍,主要说下诸葛亮鲜为人知的一面。诸葛亮除了是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他在书法、绘画、音乐上的成就同样不低。
诸葛亮"善画,亦喜作草字,虽不以书称,世得其遗迹,必珍玩之",宋徽宗就曾收藏诸葛亮的草书《远涉帖》。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诸葛武侯父子皆长于画。","今分为三古以定贵贱,以汉、魏三国为上古,则蔡邕、张衡、曹髦、杨修、桓范、徐邈、曹不兴、诸葛亮之流是也。";在音乐方面,诸葛亮制作七弦琴、石琴,还写有一部音乐理论专著——《琴经》。
234年8月,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军中,时年54岁。诸葛亮早年无子,曾过继诸葛瑾次子诸葛乔为己子,之后诸葛瞻出生。263年10月,诸葛瞻、诸葛尚父子在绵竹战死,此时诸葛亮直系血缘关系的仅存诸葛京(诸葛瞻次子)一脉。
3.诸葛诞
字公休,生年不详。诸葛诞早年的仕途生涯并不顺畅,曾担任尚书郎、荥阳令等小官,后来好不容易当上御史中丞、尚书等官,又因为与散骑侍郎夏侯玄等人交好,而魏明帝非常厌恶夏侯玄、诸葛诞等人,将他们免官。
239年,魏明帝病死,其子曹芳继位,大将军曹爽辅政,曹爽重新启用夏侯玄等人,诸葛诞出任扬州刺史、昭武将军。251年,太尉王凌计划起兵讨伐司马懿,并另立楚王曹彪为帝。司马懿领兵讨伐,任命诸葛诞为镇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
255年,毌丘俭、文钦在寿春起兵,反抗司马师的专权。诸葛诞拒绝了毌丘俭劝诱,并最先率兵讨伐,随后率先进占叛军的据点寿春。诸葛诞不仅平定了叛乱,还击退了东吴的军队。战后诸葛诞因长期在淮南驻守,于是被任命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诸军事,成为魏国在东南地区的封疆大吏。
256年,刚刚执掌朝政的司马昭派长史贾充试探诸葛诞的口风。贾充说道:"洛中的诸位贤达之人,都希望实行禅让,您认为如何?"诸葛诞厉声说道:"你不是贾豫州的儿子吗?你们家世代受到魏朝的恩惠,怎能想把国家转送他人?如果洛中发生危难,我愿为国家而死。"贾充默然无语。
司马昭则亲率大军征伐诸葛诞,并派王基、陈骞领兵围困寿春。258年)正月,寿春城中粮食枯竭,军心不稳。2月,寿春城被攻克,诸葛诞在出逃时,被魏将胡奋手下士兵杀死,诸葛诞被诛灭三族,但有一子诸葛靓留在吴国。
战后,诸葛诞麾下数百名亲兵于被俘,但他们坚决不降,还说:"为诸葛公死,不恨。"行刑时排成一列,每斩一人便招降下一人,但始终无一人投降,可见诸葛诞善于治军,爱兵如子,士兵肯为其效死。
吴国灭亡后,诸葛靓因父仇终身不仕,时人称他至孝。晋武帝司马炎与其有旧交,想与他一会,但诸葛靓知晋武帝来,竟逃到厕所中,晋武帝追去与他相见,并说:"你还记得我们幼年的交情吗?"诸葛靓流泪涕泣:"我没能作到往身上涂漆,把脸上的皮刮下来,又见到了圣上您的面容,我实在是又愧又恨。"
关于诸葛三兄弟,清代大词人纳兰容若有诗云:"诸葛垂名各古今,三分鼎足势浸淫。蜀龙吴虎真无愧,谁解公休(诸葛诞字公休)事魏心。"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文臣武将灿若星辰,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数卧龙先生诸葛亮了。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不仅在三国时期,就是整个中国古代史,他也是巨星一般的人物。
说起诸葛亮,就不得不提诸葛家族了,在三国魏晋时期,诸葛家族都是一股重要政治力量,有 诸葛之龙,诸葛之虎和诸葛之狗 的说法,这里“狗”可不是贬义词,倒有忠诚机警之意。
诸葛之龙当然指的就是卧龙先生诸葛亮了,诸葛之虎说的是诸葛瑾,诸葛之狗则是指诸葛诞。这三人都是诸葛家的佼佼者,但分别属于蜀吴魏三个势力。那么他们之间具体是什么关系呢,他们后人又能力如何呢?
先看我制作的一副关系图谱:
诸葛家世居山东琅琊,先祖是西汉时的司隶校尉诸葛丰,后授光禄大夫。诸葛丰饱读经史,性情刚直,对阿谀小人恨之入骨,后因弹劾权臣免官。在家教导后辈,传承家风。
到诸葛珪诸葛玄这一代,正值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葛珪死的较早,诸葛玄作为他的堂弟,义不容辞照顾他的子女。当时北方军阀混战,诸葛玄便带着侄儿侄女南下,投奔旧交刘表以避祸。期间与前往江东的诸葛瑾失散。
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大哥,前往江东后投奔孙氏兄弟,渐渐成为东吴重要谋士,最后官至大将军。
诸葛玄带领诸葛亮诸葛均两兄弟以及两个侄女,到了荆州刘表处。不久诸葛玄去世了,诸葛亮便和弟弟诸葛均隐居在南阳卧龙岗。
后来刘皇叔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诸葛亮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成为蜀汉丞相。诸葛均一直在南阳隐居,刘备在益州站稳后,诸葛亮举荐诸葛均出来为官,最后官至长水校尉。三兄弟中他最长寿,活了80多岁,一直到蜀汉灭亡才病逝。
诸葛诞和诸葛亮三兄弟是同族,史书上只记载其同为诸葛丰之后。诸葛诞主要活跃在曹魏后期,颇有名声,善于治军,是曹魏重要将领,官至征东大将军。后反对司马昭,投降了东吴,兵败被司马昭杀害。
世言 “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诸葛家“龙虎狗”三兄弟,皆为当时英豪。
纳兰容若有诗云:
他们后人中也不乏优秀人物。
诸葛瑾有三子,长子诸葛恪,次子诸葛乔,三子诸葛融,诸葛恪幼时以神童闻名,后来接替陆逊大将军之位,并且成为孙权托孤大臣之首,一时权倾朝野,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可惜太过独断专行,刚愎自用,最后被吴主诱杀,灭三族。江东诸葛瑾之后灭绝。
诸葛亮有二子,长子诸葛乔是兄长过继来的养子,只活25岁,留下一子诸葛攀,在诸葛恪被灭族后,重新过继给诸葛恪,为诸葛瑾续接香火。
次子诸葛瞻为亲生,诸葛亮去世时他只有8岁。才能一般,官至军师将军,在保卫成都的锦竹之战中和长子诸葛尚一同战死,死时37岁。诸葛瞻有二子,长子诸葛尚博览兵书且精通武艺,战死时仅18岁。次子诸葛京蜀灭后进入魏国,后在魏为官。诸葛亮直系后裔只诸葛京一支,其后人现多居于浙江一带。
诸葛诞兵败被夷三族,其子诸葛靓在东吴为人质得以幸免。诸葛靓颇有才学名望,在东吴官至右将军。吴亡后降晋,但因父仇而终身不仕,时人称其至孝。诸葛靓有二子,长子诸葛颐,次子诸葛恢,皆是东晋高官。尤其诸葛恢,在东晋官至尚书令,是东晋重臣,名士,人称“ 中兴三明 ”。在诸葛恢这一代,这一支诸葛氏发展为东晋名门望族,与王庾谢等大族并称。诸葛恢其子皆为东晋高官,女文彪文熊嫁江南望族庾家谢家。
诸葛诞虽然在诸葛三兄弟中名声最低,但是他的后人却是诸葛家中发展最好的。
【诸葛三兄弟简介】诸葛氏三兄弟人生结局如何? 即使孪生兄弟,也可能会因为不同的追求而出现分歧,甚至成为敌人。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天下,诸葛氏三兄弟分别出仕三国,诸葛谨在吴国担任大将军, 诸葛亮 在蜀汉担任丞相,诸葛诞在魏国任征东大将军,史书称“一门三方为冠盖,天下荣之”。
需要体现说明的一点是诸葛三兄弟中,诸葛瑾、 诸葛亮 是亲兄弟,诸葛诞是两人的同族兄弟。当时人认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龙虎狗有着怎么的命运与人生结局呢?
1.诸葛瑾
字子瑜,174年出生。诸葛瑾在早年间曾游学洛阳,后来天下大乱,率家人避居江东。后来孙权的姐婿弘咨遇到诸葛瑾,对其才华非常欣赏,就向孙权推荐,与鲁肃等一起担任宾待,后又成为孙权长史、中司马等职。215年,孙权遣诸葛瑾出使 刘备 ,与 诸葛亮 在公馆见面,未尝谈及私事,最后双方重新划分边界。
诸葛瑾人如其名,为人非常谨慎,他同孙权谈话时,从不急迫直言,只是稍微表示出自己的倾向,点到为止;如有与孙权心意不合时,他便放弃正在进行的内容而转向其他的话题,渐渐地再借其他事情从头开始,以对同类事情的看法求得孙权的赞同。
219年,诸葛瑾跟从吕蒙讨伐 关羽 ,因功被封为宣城侯、绥南将军、南郡太守,代替吕蒙驻守公安。221年, 刘备 亲率大军伐吴,诸葛瑾曾给 刘备 写信劝和,但被 刘备 断然拒绝。当时有人对孙权说诸葛瑾私下派人与 刘备 联络。孙权说道:“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
229年,孙权称帝,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诸葛瑾虽然被封为武官,但其军事才能与其弟 诸葛亮 不可同日而语,几次出兵作战,均无建树。241年,诸葛瑾病死,时年68岁。
诸葛瑾有三子,长子诸葛恪,次子诸葛乔,三子诸葛融。252年,孙权死后,诸葛恪曾执掌东吴军国大权。253年,诸葛恪被宗室孙峻所杀,被诛灭三族。留在蜀国的诸葛乔一脉认祖归宗,延续诸葛瑾的香火。
这是一种美称,意思是诸葛三兄弟都各有建树。
三国时期,诸葛氏中有三兄弟被史家称为“龙虎狗”。《太平御览·人事部·品藻中》记载:“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雅。”
这三兄弟分别是弟弟诸葛亮、哥哥诸葛瑾以及从弟诸葛诞。三人虽同出一氏,却分投三国:其中诸葛亮被刘备重用,为蜀汉丞相,是龙;诸葛瑾报效东吴,被孙权信任重用,为东吴大将军,是虎。
诸葛诞投奔了曹丕,拜曹魏大将军,是狗。其中称诸葛诞为狗并非讽刺,狗意指“功狗”,为有功的战将。
扩展资料:
1、诸葛瑾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汉族,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
经弘咨推荐,为东吴效力。胸怀宽广,温厚诚信,得到孙权的深深信赖,称为“神交”,并努力缓和蜀汉与东吴的关系。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吕蒙病逝,诸葛瑾代吕蒙领南郡太守,驻守公安。孙权称帝后,诸葛瑾官至大将军,领豫州牧。
2、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
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
3、诸葛诞
诸葛诞(?-258年),字公休,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魏国将领,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族弟。在魏官至征东大将军。
曾与司马师一同平定毌丘俭、文钦的叛乱。之后因与被诛的夏侯玄、邓飏交厚,且见到王淩、毌丘俭等人的覆灭而心不自安,于甘露二年(257)起兵反对司马昭,并得到东吴的支援。
甘露三年(258年)二月,诸葛诞被胡奋所斩,夷三族。诸葛诞麾下数百人,全部拒绝投降而被杀。
——诸葛三兄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64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