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三国人物,其中有数不尽的故事,说不完的千秋奇谈。对于那个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时代,我们记取的往往是诸葛孔明借东风,周郎火烧赤壁,抑或赵子龙七进七出、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这些演义中的经典桥段。
但如果翻开正史,却会发现这些桥段多为虚构,而真实的三国人物形象又常与演义故事大相径庭。
笔者试图诠释几位演义中出于文学作品需要被黑化、弱化的人物在历史中的真实形象,来揭开一千七百年前那个战火频仍时代的冰山一角。
华歆:强逼献帝退位的曹魏爪牙?
记得《三国演义》电视剧中曹丕篡魏那集有一个场景,众臣请汉献帝退位,献帝泪水涟涟:“想高祖至今四百余载,朕怎忍将祖宗基业毁于自己手中……”。
群臣中有个头发灰白的老头,见状不由分说,上前拽住献帝衣袖,大喝一声:“到底退位不退位!”,硬是逼得献帝下了“禅让”诏书。剧中有介绍,这个老者就是号称 “龙头”的华歆,而龙身与龙尾则是另两位名士邴原和管宁。
说到华歆与名士管宁,我们所熟知的是二人同席读书,有达官贵人从门口坐车经过,华歆放下书本跑出去看,管宁就割开席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这样的故事。
由此我们容易得到华歆是利欲熏心之徒,而管宁是隐士君子的结论。仅靠上述演义中的两则,华歆就足以在读者心中留下趋炎附势的政客形象。实际上,早年华歆曾投靠在孙策麾下,后来作为使者北上晋见曹操,随即被曹操留在朝中任命为大理寺卿。
在华歆的一生中,曾代荀彧为尚书令,代钟繇为太尉,但即便是坐到了三公的位置,他依然是十分清廉。家中没有十斗粮食的储存,朝中每每将罚没为奴的女子赏给大臣,只有华歆不收留,并将她们嫁人。
诚然后世可以将华歆评价为曹魏爪牙,甚至有些趋炎附势,但不应该忘记,他也是一位“渊清玉洁,有礼有法”的名士,一位“淡於财欲,不殖产业”的长者,一位“清纯德素,深虑国计”的人臣。
更多>>(接下文评论)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注意是小说,不是实史,里面所描写的人物都有在一定程度上的改变,比如华雄,在演义里董卓的一员猛将,击败过孙坚,但在实史里只是一名士卒,还因为和孙坚作战时,战败逃跑跑错方向被杀死。还有演义中祖茂为掩护孙坚逃走被华雄所杀,但在正史就记载最后是成功的逃过的敌人追杀,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只要是在演义中有戏份的人物,都有不同程度的神化或丑化!
受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的影响。三国时代很多英雄人物的脸谱都被固定化了。因为他的高度传播,现在世人知道的人物大多都固型于这部著作。从春秋笔法为尊者讳开始,即使司马迁的史记也带入很多的个人情感。更加别论其他的通俗文学作品了。 每一个作者都肯定要带入自己个人感情,这个本来无可厚非。不然的话就千人一面。但是部分的作品里面的历史人物由于特殊需要,就被过分加工。三国演义就是这一类。 因为小说的成功,小说中经过艺术加工的人物也变成了历史上的本来面目。有一些人是被过度神化、有一些人则被极度黑化。 受制于儒家文化的影响,一个人非忠既奸。不是黑的就是白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很多作品中,正邪分明,忠奸易辩。即使到现在很多的作品中,包括影视作品也是一以贯之。告诉我们一个非常明确的观点那就是一个人不是好人,就是坏人。 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现在看到的文学作品因为剧情需要好人好到傻,坏人坏到死。三国演义中有很多的人物都背离了本来历史面目。 歪史三国集团中各举一个被黑惨的。譬如魏延、曹真、周瑜等人都被艺术加工的他们本人都不认识自己了,照照镜子,这么黑,猛一看可能以为自己是山西煤矿挖煤的。 被黑得最惨的那个肯定非魏延莫属。历史上的魏延实力不亚于所谓的五虎上将。事实上,他受刘备的重用远超后勤侍卫队长角色的赵云。在荆州时候就跟随刘备,刘备入川时候就带了魏延、刘封、黄忠几个人。 刘备夺取汉中以后越过张飞直接将魏延划拨为方面大员,他也不负众望。任内汉中稳如泰山。 分水岭就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北伐,魏延作为重要将领一直受到诸葛亮的压制,利用他的能力,但是打压他的功劳。导致诸葛亮死后,魏延于杨仪争权失败被杀。 演义中一开始就是魏延多次背叛,于是差点被有先见之明的诸葛亮斩了。后面更加是算好他会谋反,提前安排马岱卧底一举斩杀魏延。由忠臣变成反贼,诸葛好聪明。 周瑜呢大概仅次于魏延吧,作为东吴政权的创业者之一,年纪轻轻就战功卓著,正史上更加的宽宏大量。受到多方好评。平定江南、鏖兵赤壁都少不了周瑜的英姿,周瑜本人肯定不知道,为了美化诸葛亮啥都不一样了。 赤壁之战的功劳被划给了借来东风的诸葛亮。战果则被刘备借走。可怜的周公瑾忙前忙后,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气得心疼加肺疼。接着又被诸葛亮设计戏耍几次于是,气量不凡的周恁是被气死了。少年得志的周公瑾变成鼠肚鸡肠的人,诸葛好能耐! 曹真呢,作为曹魏宗室大臣,多年征战有功,曹丕即位以后,平定凉州叛乱,又讨平羌胡的叛乱,随曹丕南征东吴,战功卓著。在诸葛亮北伐时候,遇到的是对手曹真,而不是司马懿。天纵英明的诸葛亮被这个看似草包的曹真挡着无计可施。但是罗贯中大笔一挥,曹真成了无能代表,司马懿变成了运筹帷幄的大将。 实际上,曹真在的时候,真没有司马什么事情。演义中被诸葛亮戏弄的曹真仓皇失措,但是正史上曹真料敌于前,指挥有方,成功挫败诸葛亮的第一次第二次北伐。诸葛亮多次顾虑曹真,结果多年后曹真怕诸葛亮怕得要死!
三国中曹魏人物被黑的是最严重的,如领袖曹操,武将如曹仁,夏侯,李典,于禁,乐进,曹休等;说客有蒋干,王朗等。群势力董卓其实有点被黑化,另外还有公孙瓒,刘表,李啵郭汜,蔡瑁等人。吴势力周瑜被黑化,鲁肃被弱化,另外还有吕蒙,潘璋,朱然等人。蜀势力大多(武力值)被拔高,不过刘备有点被黑化弱化了,另外还有刘禅、马良,张嶷,马忠,廖化等人。就不一一举例了。但要说最字,无疑是诸葛亮此生的大对手――曹真。
一、曹真年轻时候便曾顾射猛虎,为曹吉利所赞叹,而后又带领虎豹骑讨伐灵丘贼寇:曹真字子丹 ,太祖族子也。太祖起兵,真父邵募徒众,为州郡所杀。太祖哀真少孤,收养与诸子同,使与文帝共止。常猎,为虎所逐。顾射虎,应声而倒。太祖壮其鸷勇,使将虎豹骑。讨灵丘贼,拔之,封灵寿亭侯。――《曹真传》当然,这一段演义中没有提及。
二、曹真后来又在与曹洪曹休等人破杀吴兰于下辩,官拜中领军,后又都督徐晃等人破高详于阳平:以偏将军将兵击刘备别将於下辩,破之,拜中坚将军。从至长安,领中领军。是时,夏侯渊没於阳平,太祖忧之。以真为征蜀护军,督徐晃等破刘备别将高详於阳平。太祖自至汉中,拔出诸军,使真至武都迎曹洪等还屯陈仓。――《曹真传》当然,这一段演义中也没有提及。
三、曹丕继承王位,曹真又在雍州凉州击破了反叛的张进等人,并斩杀:文帝即王位,以真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州诸军事。录前后功,进封东乡侯。张进等反於酒泉,真遣费曜讨破之,斩进等。――《曹真传》当然,这一段演义中还是没有提及。
四、曹丕的第一次南征由曹真曹休夏侯尚张A等人领兵,虽未夺下州郡,但战果还是有的,自然也少不了曹真的许多战绩:曹真与夏侯尚等征孙权,击牛渚屯,破之。――《曹真传》曹真等围江陵,破孙盛。――《资治通鉴 卷第七十》曹真使张A击破吴兵,遂夺据江陵中洲。――《资治通鉴 卷七十》而在演义中呢,曹真的第一次出场,正史中的如此耀眼战绩却被老罗抹黑,居然直接被诸葛瑾这种手下败将给干趴下了:正议之间,忽探马报:“曹真、夏侯尚围了南郡,被陆逊伏兵于内,诸葛瑾伏兵于外,内外夹攻,因此大败。”言未毕,忽探马又报:”曹休亦被吕范杀败。”丕听知三路兵败,乃喟然叹曰:“朕不听贾诩、刘晔之言,果有此败!”
五、继续,演义为了凸显诸葛的智慧,杜撰了安居平五路事件,其中曹魏一路的十万大军便由曹真率领,十万人却被赵云死死的挡在了阳平关外:曹真兵出阳平关,赵子龙拒住各处险道,果然“一将守关,万夫莫开”。曹真屯兵于斜谷道,不能取胜而回。
六、正史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真督张A破马谡于街亭,同时击败了箕谷的赵云邓芝: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帝遣真督诸军军d,遣张A击亮将马谡,大破之。安定民杨条等略吏民保月支城,真进军围之。条谓其众曰:“大将军自来,吾原早降耳。”遂自缚出。三郡皆平。――《曹真传》明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於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
在演义中,不仅街亭之战的总帅变成了司马懿,而且在这之前曹真还和王司徒一起与诸葛对阵,王司徒被鬼畜的诸葛舌战致死:王司徒跪舔后,不,归天后,曹真劫寨中计,不仅被诸葛进行了第一次胖揍,还自相残杀,大败:曹、朱二人夺路而走。忽喊声又起,魏延又引一彪军杀到。曹、朱二人大败,夺路奔回本寨。守寨军士,只道蜀兵来劫寨,慌忙放起号火。左边曹真杀至,右边郭淮杀至,自相掩杀。背后三路蜀兵杀到:中央魏延,左边关兴,右边张苞,大杀一阵。魏兵败走十余里,魏将死者极多。大败之后,曹真请羌兵助阵,羌兵被诸葛击破,而后曹真继续中计,再次被诸葛胖揍,大败,只得向中央求援:
却说曹真连日望羌人消息,忽有伏路军来报说:“蜀兵拔寨收拾起程。”郭淮大喜曰:“此因羌兵攻击,故尔退去。”遂分两路追赶。前面蜀兵乱走,魏兵随后追袭。先锋曹遵正赶之间,忽然鼓声大震,一彪军闪出,为首大将乃魏延也,大叫曰:“反贼休走!”曹遵大惊,拍马交锋;不三合,被魏延一刀斩于马下。副先锋朱赞引兵追赶,忽然一彪军闪出,为首大将乃赵云也。朱赞措手不及,被云一枪刺死。曹真、郭淮见西路先锋有失,欲收兵回;背后喊声大震,鼓角齐鸣:关兴、张苞两路兵杀出,围了曹真、郭淮,痛杀一阵。曹、郭二人,引败兵冲路走脱。蜀兵全胜,直追到渭水,夺了魏寨。曹真折了两个先锋,哀伤不已;只得写本申朝,乞拨援兵。
七、正史中,诸葛亮第二次北伐,被曹真事先派遣的郝昭等人防御在陈仓城外:真以亮惩於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曹真传》而在演义里,郝昭却成了司马懿派遣的,曹真继续含冤,被诸葛胖揍了第三顿,费曜也被老罗安排死在此战:却说曹真听知折了费耀,悔之不及,遂与郭淮商议退兵之策。于是孙礼、辛毗星夜具表申奏魏主,言蜀兵又出祁山,曹真损兵折将,势甚危急。却说司马懿奏曰:“臣尝奏陛下,言孔明必出陈仓,故以郝昭守之,今果然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64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