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四个常见的说法:一、曹操杀孔融并非因为孔融写信讽刺,而是因为积怨已深;二、曹操杀许攸并非因为许攸狂言,而是因为许攸的政治觉悟;三、曹操杀崔琰并非因为崔琰“不逊”,而是因为崔琰刚正;四、曹操杀杨修并非因为“鸡肋”,而是因为杨修参与夺嫡。
谣言一、孔融因写信触怒曹操而为其所杀。
真相:孔融是孔子第二十世孙、是“建安七子”、是四岁让梨门客无数的名士,杀孔融得背多大骂名?想必曹操是下定了决心,来看看孔融做了什么。
《后汉书》记载,建安九年,曹操破袁绍,占了袁绍的美貌儿媳甄姬,孔融写信给曹操,称:“武王克商,以妲己赐周公”。曹操问孔融此典故出自何处,孔融答道:“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曹操听后,怄气。
建安十二年,曹操征乌桓,孔融讥讽:“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从前肃慎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
曹操听后,又怄气。
为了节约粮食,曹操颁布禁酒令,孔融嗜酒,于是写信给曹操,阐述喝酒的好处,还讽刺曹操说:你要禁酒,不如把婚姻嫁娶也禁了。
曹操听后,更加怄气。
孔融上奏,认为应遵照古时京师制度,千里内不封诸侯,言语影射曹操。
曹操听后,又畏惧,又怄气。
后来,御史大夫郗虑以蔑视国法为由奏免孔融,曹操一看机会来了,一忍再忍之下终于忍无可忍,于是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将孔融处死,株连全家。
世人以为孔融之死是曹操害贤,但曹操当年为了不背害贤的名声连刘备都不杀,怎会在后来杀孔融?不得不说,孔融之死与他自身狂妄任性分不开。孔融豪放不羁,自恃名士多次讽刺曹操,甚至公然暌违祖先孔子的“孝道”,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
意思是:父亲与儿子有什么情谊?本意不过是情欲作祟,才生下儿子。儿子与母亲又有什么情谊?就像瓶子中有东西,倒出来就没关系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63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