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东汉末年人才辈出的原因

人生百味 2023-07-19 04:32:17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天下大乱,东汉王朝在风雨飘摇中,此时各豪强纷纷崛起,一场争夺天下的战斗为此拉开序幕。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东汉末年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就是涌现出来的人才比例,是历史上比较高的。其中真是谋臣遍地,猛将更是接二两三的出现。可以说,东汉末年涌现的任何一个谋臣或者武将,都不会比其他时代的杰出人物逊色。那么,东汉末年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人才?

首先,人才的涌现,离不开教育。东汉时期的教育,仍然继承了西汉的教育体系,国家对儒家文化大力的推崇,同时鼓励私塾,使得更多的人可以接受到教育,提高了东汉国民的受教育度。东汉时期对人才的提拔,是自下而上的推选机制,这种机制叫举孝廉。同时一些当世的大儒举荐的人才,不仅会获得一定名气,还会获得朝廷的任用。如东汉末年的曹操,虽为世家子弟,但还是要通过州郡的举荐,才能获得朝廷的重用。

其次,政治结构的变化,导致人才的流向。东汉末年,由于朝廷受到外戚,宦官的轮流把持,整个朝廷的中央集权逐步向地方转移,各地方逐步开始在经济,军事上获得独立权,同时为了壮大发展自身势力,州郡不再向朝廷举荐人才,而是将人才留为已用。如:郭嘉,法正等这些杰出的人才,被曹操和刘璋留为自用。由于各地方势力对人才的极度渴望,使得各州郡只要有一点名气的人,都会被提拔重用。随着人才的分流,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东汉末年的各个军阀手下都有能力出众的谋臣和武将。

最后,正史对于人物的介绍,也是让人感觉人才很多的原因。东汉末年英雄人物的介绍,主要来源于陈寿的《三国志》,《三国志》中的人物介绍就有多达三百多人,小说《三国演义》人物塑造就更多了,有名有姓的就多达上千人。可以说历史上只要是乱世,就会出英雄。如隋朝末年,唐朝末年都是如此。但是无论正史,还是小说对人物的描述都没有东汉末年这般详细和密集。

对于人物的熟悉度,也是会让人觉得,东汉末年杰出的人才会特别多的原因。

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大量涌现出来的人才,各为其主,为三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滚滚长江东逝水,东汉末年的英雄豪杰,推动历史的车轮远去,他们留下的故事,至今还让人们津津乐道!

刘备为什么三顾茅庐三顾茅庐刘备表现如何


刘备为什么三顾茅庐三顾茅庐刘备表现如何_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刘备为什么三顾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是一个经典的故事,一直以来都是重视人才的典范,那么刘备为什么一定要请到诸葛亮,为此不惜几次三番亲自前去邀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呢?
刘备诸葛亮隆中对
当时刘备投奔了荆州的刘表,看在同是皇室宗亲的份上,刘表很热情的招待了刘备,于是刘备就想着要在荆州结交点人才,方便自己日后招兵买马,再度崛起,而当时又是一个世家纵横地方势力极度强大的时代,如果刘备没有得到世家人物的支持几乎难以有前途。然而当时荆州的一些实权世家,比如蔡瑁、蒯越等人却不怎么看好刘备,对他不太友善,而当时曹操已经一统了北方,眼看就要南下,刘表又是病重,刘备想到自己这么多年一直无所成事主要就是因为手下的文臣不行,没有拿得出手的,而诸葛亮的卧龙之名也是广为人知,于是就想着找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
对于刘备而言,他迫切的需要一个根据地,而荆州则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所以一定要和荆州世家打好关系,而诸葛亮就是一个最好的桥梁,对于刘备而言,请出诸葛亮不只是可以让自己得到一个顶尖的谋臣,更是可以让自己和荆州世家建立起良好的交往关系,让自己得到充分的人力物力,所以说刘备必须表现的非常的谦虚谨慎,而诸葛亮也是在考验刘备,需要知道自己能被重用,也是趁机看看刘备值不值得辅助,能不能成就大事。
三顾茅庐刘备
东汉末年,人才辈出,一个时代群星璀璨,所诞生的英雄豪杰比起前后数百年都要多都要闪亮,而诸葛亮自然是其中最为出名的一个,一直以来作为智慧的化身,神一般的存在,他受到了无数人的称赞膜拜,而他最早出场就是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
刘备三顾茅庐
话说当时正是官渡之战以后,曹操大败袁绍,眼看着一统北方已成定势,而刘备被曹操击败不得不前往荆州投靠刘表,那时候刘备手下只有一个有才的谋士就是徐庶,然而徐庶也离开了刘备,当时曹操谎称徐母病重,徐庶不得不前去照顾母亲,在临走前为刘备推荐了自己的好友诸葛亮,说诸葛亮是当世奇才,得之可得天下。
于是刘备前往拜访诸葛亮,在第一次去的时候,诸葛亮正好外出游玩了,他的书童也不知道诸葛亮什么时候才会回来,刘备只好怏怏而去,几天之后,刘备又去了,这时候正好下着大雪,刘备冒着大雪到了诸葛亮家里,结果只看到了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而诸葛亮已经外出访友了,两次没有见到诸葛亮刘备非常失望,于是留信一封,说希望能够得到诸葛亮的辅助。后来刘备又挑了一个好日子,再次拜访诸葛亮,这次来的时候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为了不打扰他就静静地等着,结果等诸葛亮醒来之后刘备才向他请教如何平定天下,诸葛亮根据当时的局势分析了天下的处境,让刘备一定要拿下西川,这样才有资本一争天下,刘备听完,知道诸葛亮确实是一个有才的人,就恳请他出任自己的军师,帮助自己打天下。
刘备以德服人
自古以来有力者可以争天下,有德者可以服天下人,刘备的争霸之路是崎岖不平的,因为他实力不足,不能用实力横扫天下,不能如同曹操一般虎视天下,刘备能做的也就只有以德服人。
刘备的影视形象
刘备虽然才干不足,能力一般,但是他的德行是受到无数人肯定的,虽然在演义之中,刘备的德已经到了近乎虚伪的程度,但是在当时却是没有多少人不称赞他的,也是因为他的德名,他走到哪儿都受到当地诸侯的礼遇,比如他前去投奔袁绍的时候袁绍就曾亲自迎接他,给他厚待,到了曹操的手下,曹操都对他非常重视,曾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可见就连曹操都敬佩刘备的仁德。
刘备的一生留下了不少仁德的故事,其中最经典的就是他折服刺客的故事,据说刘备曾经和叫做刘平的有些恩怨,刘平非常看不起刘备,对于自己位居刘备之下非常不甘心,就找了一个刺客去刺杀刘备,结果刘备傻乎乎的还善待那个刺客,刺客都不忍心杀这么仁厚的人,所以就把别人要刺杀他的事情告诉了刘备然后飘然离去。还有一个求田问舍的故事,据说刘备曾经和许汜一起在刘表那儿评论天下豪杰,他们谈到陈登的时候许汜就说这人只是个豪横无礼,于是刘备就问他是什么事情呢?许汜就将自己曾经受到陈登无视的事情说了一遍。刘备感叹道:您有着名士之名,现在天下大乱,正是希望你这样的人来拯救苍生,但是你走到哪都忙着买地买房,这正是陈登最看不起的样子,他又怎么会礼遇你呢?
真实刘备
一般来说,在很多人的心中刘备的形象要么是一个过于仁德的伪君子,要么就是一个哭哭啼啼的娘炮,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来揭秘一下一个真正的刘备。
刘备刘玄德
其实真实的刘备是一个出身草莽的英雄,并不像演义中的那么动不动就哭,有点娘的感觉,相反他武力不俗,是一个热血的青年,比如说他刚刚出道的时候就怒起打了一个督邮,因此丢掉了好不容易得来的官位,这件事在演义中被说成了是张飞所为,但是其实是刘备自己做的,张飞只是个躺枪的罢了。
而且刘备绝不是那种仁德有余,豪迈不足的人,早在他读书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喜欢结交豪侠志士的年轻人,不少的豪杰都争相拥附他,这本身就能够很好的说明问题,而且刘备一点防人之心都没有,一般来说都是伴君如伴虎,同时期的曹操还有不少杀臣子的事情,但是刘备几乎没有,他可以和关张等人睡同一张床,和诸葛亮也是如胶似漆,简直让人怀疑他的取向是不是歪的。
而且刘备也绝不是那种坐镇一方安稳发育的性格,相反他很喜欢带兵打仗,在他出道之后就经常亲自领兵,无论是打袁术还是打曹操都曾经亲自带兵,只有那些非常重要规模过大的战役才不插手,因为刘备自知自己才能有限,一旦失误就是满盘皆输的结局,所以就安心呆着不出来搅和了。而且刘备的重感情是公认的,在关羽死后,不顾所有人的反对硬要出兵打东吴,可见刘备的性格也算是刚猛豪气,只是因为很多时候他的实力太弱,没有办法展现出这方面来。
刘备刘表
在三国时期,刘备曾经投靠过很多的人,刘表就是其中的一个,两人都是一时豪杰,在当时都有着不错的名声,而且都是皇室血亲,所以在刘备投靠刘表的时候,刘表欣然接受了,让刘备安心呆着荆州休养。
刘表迎刘备
刘表是当时有名的豪杰,是荆州牧,早在刘备等人出道之前就是名声在外了,在年轻的时候就被称为当世八俊之一,后来更是加封为荆州牧,代替天子牧守一方,可以说是位高权重。刘表单骑入荆州,展现了非凡的政治才能,很快就收复了荆州本地的势力,在他的治理下荆州当地百姓都安居乐业,算是当世不可多得的乐土,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刘表逐渐丧失了雄心壮志,或者说刘表还自认是大汉忠臣,所以一心只想着坚守荆州而不去征伐四方,因此浪费了大好的机会。
刘备更不必多说,作为三国时期最为耀眼的主角之一,他的一生几经失败,多次面临绝境,可以说也算是时运不济了,直到后来赤壁之战之后才崛起成为了一方的霸主,占据了西川之地,有了自己的根基,后来又建立蜀国,成为三国鼎立时期的一个强大势力。
刘表和刘备虽然都是汉室宗亲,但是其实姑且不说刘备这个皇室血脉有着多少的水分,就算真的是也没有多少的血缘关系,所以说两人之间并没有什么感情或是血缘上的基础,只是利益上的结合,刘备需要刘表庇护自己,也顺道从刘表那儿拿点好处,而刘表对于刘备也是心怀戒备,一直不放心刘备,所以之后刘表假意说过要将荆州给刘备,但是刘备也看出刘表并非真心所以果断拒绝了。
刘备鼎盛时期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刘备鼎盛的时候非常强大,甚至有人还疑惑为什么刘备在蜀国鼎盛的时候不去攻打曹魏,进而夺取天下呢?
刘备鼎盛时期的地图
很多人觉得蜀国鼎盛的时候很强大,毕竟有着卧龙凤雏、法正、五虎上将,大多都是猛人,但是其实不然,其实蜀国在三国里面并不算强,说起来也就是和吴国相差不多,和曹魏根本没得比,在蜀国最强大的时候也就是刘备打败曹操,占领汉中称王的时候,这个时候刘备占据了西川、荆州的三郡江陵、零陵、武陵,手下又有这五虎将,诸葛孔明等杰出的人才,但是即使这样的实力在当时也不算强,不用说和占据了中原的曹魏相比,即使比起孙权也没有多少优势。
很多人觉得蜀汉强大是因为那些个猛将谋臣不少都在刘备手下,但是要知道曹魏也是猛人无数,五子良将、贾诩、荀、司马懿等等也是顶尖的人才,更关键的是在那种年代,谁地广人多就是优势,蜀国只有西川和荆州的一部分,比起魏国当时占据的中原核心地带还是相差太多,蜀国的人口大概也就是90至100万左右,而魏国的人口却是在400多万,人口领地上的巨大差距让刘备根本没有能力和曹魏抗衡只能联合孙权一起对抗曹操。
而后来随着关羽败走麦城,死在了东吴军队手中,蜀国正式告别了它的鼎盛时期,刘备不只是失去了一个好兄弟,还从此没有了问鼎天下的资本,也走上了下坡路,所以说刘备的鼎盛时期只有夺取汉中到关羽丢荆州的这段时间,而且就算是鼎盛时期也并不算强大。

东汉末年战乱不断,打仗就是花钱,那曹操、孙权、刘备的军费从何而来?

东汉末年和三国,是个常谈永新的话题,东汉末年狼烟四起,天下大乱,乱世中涌现了无数的英雄。群雄逐鹿,最后形成了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大集团。

在乱世中战乱不断,打仗打得就是金钱,那曹操、孙权和刘备的军费是从哪里来的?津城沐雨和大家一起梳理一下。

家境殷实、”后天努力“的曹操。东汉末年攻击曹操的人总说他是宦官之后,因为曹操的父亲曹嵩是东汉后期的大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的地位非常高,是几朝元老,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而曹操的父亲曹嵩也是高官厚禄,经过两代人的积累,曹家可谓是真正的家境殷实。曹操起兵时,他的父亲曹嵩给了他不少钱财用来招兵买马,这成了曹操起兵的资本。

除了曹操自己家的财产,在曹操起兵后,已经集结了上千队伍的曹操从弟曹仁直接带兵来归,可见曹仁也有相当的家底;曹操的另一个从弟曹洪,家境同样不错。殷实的家族财富,为曹操早期的发展提供了军费支持。

在队伍和控制地域有一定规模和发展后,曹操为了解决军粮问题,实行了屯田制度,一方面把土地分给流民,收取税收,另一方面直接让战斗力弱的士兵进行军屯,这直接解决了大部分的军粮问题和军费问题。

依靠”江东父老“的孙权。孙权上台时,他的哥哥孙策已经给他打下了一片天地,上台后的孙权更加倚重江东的几大家族,以求得到他们的支持。

在统治上,孙权重用这些财力和实力雄厚的”江东父老“,而江东的这些世家大族为孙权抗衡刘备和曹操提供财力支持和人才支持,比如在夷陵大败刘备的陆逊,就是这些家族势力的代表之一。

除此之外,江东的相对稳定和殷实,孙权拥有相对稳定的税收来源。

”有名无分“、白手起家的刘备。相比于曹操和孙权,刘备自身的条件实在是太差了。刘备虽然顶着”皇叔“的名义,但汉朝对待诸侯王的政策,使中山靖王这一支传到刘备之时,已经是一穷二白,既没有钱财,也没有官职,刘备直接沦为”织席卖履“之辈。

在刘备创业之初,跟随他的人除了张飞有点小钱,关羽也不是富裕之人,这也是刘备在早期屡屡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之后刘备有了少许兵马,但并没有稳定的城池和强悍的军队,总是”易主而仕“。刘备在早期发展中,投过公孙瓒、陶谦、袁绍、刘表等等,在这一时期,刘备的不少军费来自于他投靠的人。

直到赤壁之战后,刘备才立足荆襄、攻取巴蜀的崛起之路,此时的刘备,军费来源逐渐转移到统治地区的税收上。

由于”益州疲弊“,再加上刘备集团的常年征战,巴蜀百姓的税负已经到了上限,这也是后来诸葛亮北伐经常为粮草烦恼的主要原因,同样也是蜀汉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此,大家怎么看?大家还知道曹操、孙权和刘备的哪些获取军费的途径?

欢迎大家积极补充,喜欢历史的朋友随手关注津城沐雨,更多精彩有趣的历史知识,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三国志》,《魏书》,《晋书》,《资治通鉴》。

三国时期割据一方的刘氏政权都是西汉王室后裔,东汉的呢?

东汉末年向三国过渡时期,朝廷皇权不振,各地相继出现了割据政权。他们掌握当地财政大权,对中央命令阴奉阳违,处于半独立状态,是一个个?诸侯国?。东汉末年,存在过比较大的割据势力有西凉董卓、丞相曹操、兖州刺史刘岱、冀州袁绍、江东孙策(孙权)、汉中张鲁、益州牧刘焉和刘璋父子、淮南袁术、扬州牧刘繇、幽州牧刘虞、徐州吕布、荆州牧刘表、蜀汉刘备等。

其中,有包括刘备在内的六个刘姓割据势力,有三国迷们发现这样一个秘密,即除了幽州牧刘虞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其他的刘氏割据势力都是西汉王室后裔。如扬州牧刘繇、兖州刺史刘岱两兄弟都是西汉齐悼惠王刘肥之孙牟平侯刘渫之后,益州牧刘焉和刘璋父子、荆州牧刘表都是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而我们亲爱的?皇叔?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之后。

为什么刘姓军阀大部分是西汉皇族,而不是掌权的东汉皇族?依据演义及相关史料,分析得出下面三个原因。

其一,三国时期,西汉皇族历经四百年的繁衍,而东汉皇族仅一百九十年。按照二十五年一代,西汉最少繁衍了十六代了,而东汉还不足八代,别小看这八代人的差距,这东汉皇族和西汉相比,就不在一个级别上。西汉皇族繁衍后代比东汉多,人口基数大,自然出能人概率大。

虽然西汉被王莽取代时,刘姓皇族损失惨重,那只是嫡系皇族损失大,旁系影响较小。战乱时间并不长,刘秀等西汉皇族经过几年的战斗,就推翻了王莽的统治。当时因战乱而亡的老百姓也不是特别多,有一定特权的刘姓皇族后裔自然更少了。

其二,西汉皇族很好地贯彻推恩令,后代比东汉多,如生子狂魔中山靖王刘胜。西汉初年,刘邦吸取秦朝郡县制弊端,剪除异姓王后大肆分封刘姓子弟为王。汉武帝推行主父偃削藩的千古奇谋?推恩令?,使各藩王的子孙成几何倍数递增。如其中佼佼者中山靖王刘胜,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在家造人,一共生了一百二十多个儿子。刘胜的一百二十多个儿子,即使其中有夭折的,那也开枝散叶一百多个。班固在《汉书》中记载如下:

?胜为人乐酒好内,有子百二十余人。?

反观东汉皇族,由于大多是?儿皇帝?,好多夭折的,外戚和宦官当权,皇室子孙相对稀少。汉武帝异母兄刘胜一人就可以秒杀东汉大部分皇族了。

其三,东汉末年,张角黄巾军作乱,能者上,庸者下。东汉末年,正逢乱世,各地都是黄巾军起义。朝廷衰弱,中央军队无力剿匪,便放权给各地实力派,让各州牧及豪强自己组织军队,剿灭黄巾军。如董卓、曹操、刘备都是靠剿灭黄巾军起家的。黄巾军起义时,东汉皇族养尊处优,胆小如鼠,不敢挺身而出,为国家征讨起义军。

而西汉皇族血脉已经稀释到忽略不计的地步,他们和曹操、袁绍、孙权一样都是汉朝子民。西汉皇族,严格来说已经不是皇族了,只是同为刘姓,五百年前为一家。但他们骨子里是高傲的,自认为是汉高主刘邦的嫡系子孙,一直怀念昔日的辉煌。黄巾军作乱,为东汉皇族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建功立业的舞台。

如州牧制度就是西汉皇族刘焉于公元188年向汉灵帝提出的,他自请任交州牧,后被任命为益州牧。这个州牧制度是以朝中重臣、宗室作为地方军政长官,在刺史、太守之上,替朝廷管理天下的。这个制度最显著的特点为能者上,庸者下。《三国志》中记载如下:

焉睹灵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乃建议言:?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

西汉皇族基数比东汉大,传承时间又久,两个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人口基数大了,才可能出现匡扶汉室之人,这个重任就落在西汉皇族身上了。如三国末年,为啥蜀汉极度缺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人才,而曹魏却人才辈出没有断层,就是因为曹魏占据的中原大地人口众多,蜀汉人口基数太少的缘故。

关注三国、分析三国、研讨三国,为您揭开三国未解之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62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