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项燕之死(楚国项燕战败之后,他的五十万大军哪里去了呢?)

人生百味 2023-07-19 02:51:02

关于项燕之死,《史记》中就有两种不同说法:

①(始皇)二十三年,秦复召王翦,疆起亡,使将击荆。取陈以南至平舆,虏荆王。秦王游至郢陈。荆将项燕立昌平为荆王,反秦于淮南。二十四年,王剪、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以上摘自《秦始皇本纪》)

②(项羽)初起时,年24。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虏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以上摘自《项羽本纪》)

按: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司马贞《索隐》云:“不同者,盖燕也王翦所围逼而自杀,故不同耳。”项燕死的时间,依《秦始皇本纪》的说法为始皇二十三年,即前224年,距陈涉首事15年。

——————

项燕(?-前223) 楚国下相人(今江苏省宿迁宿城区),战国末年楚国著名将领,是抗秦名将项梁之父,西楚霸王项羽的祖父。曾大败秦将李信。公元前224年,秦将王翦大破楚军。次年,秦军攻到蕲(今安徽宿县东南)南,他兵败被杀。一说自杀。

“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于是就诈称自己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部队),向天下倡导。以他为借口起义,因为公子扶苏是长子,应继承皇位,百姓都知道他的英明;项燕是楚国大将、有战功、爱护士兵,楚人非常爱戴他。因此可以得到群众的支持,响应的人会很多。

楚国项燕战败之后,他的五十万大军哪里去了呢?

战国时期,为了消灭对手的有生力量,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有斩首的传统,秦国尤其为甚,而根据史书记载,秦国最后一次斩首,则是在秦王政十三年,即前234年,嬴政二次伐赵,斩首十万。

秦国以斩首数字统计军功,赐予爵位,所以他们的数字不会有错,然而奇怪的是,自秦王政十三年之后,史书上再没有大规模斩首的数字,然而,战争却远远没有结束。

尤其是秦王政二十三年,即前224年的秦灭楚之战,是役,秦以老将王翦为统帅,率兵六十万,楚国呢,以名将项燕为帅,倾全国之兵,这个全国之兵有多少,史书上虽然没有明说,但根据其时战场上的态势来看,应该在五十万上下。

因为孙子有句话说得很好:敌则分之,不若则守之。

王翦用兵老道,他统六十万大军,还对项燕采取守势,那么,他的兵力应该就在敌与不若之间,抛去地利因素,再加上楚国其时面临的国情以及人口状况推断,说项燕的兵力是五十万,应该是保守数字,而且,只会多不会少。

王翦

然而不管怎么说,秦国王翦六十万大军对楚国项燕之五十万大军,而且一对峙就对峙了一年多,一年多以后的结果如何呢?

很明显,项燕输了,输了之后,他和他麾下的五十万大军呢?关于这个问题,《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上说的相当清楚,曰: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

什么意思?

王翦趁机发兵追击他们,派健壮力战的兵丁实施强击,大败楚军。追到蕲南,杀了他们的将军项燕,楚军终于败逃,秦军乘胜追击,占领并平定了楚国城邑。

从中就可以看出,王翦灭楚,打的是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也就是说,一战之后,项燕死了,麾下的五十万大军败逃,也就是做了鸟兽散。

鸟兽散能散到哪里?民间,到民间以后,会有什么结果?

项燕

秦灭楚之后,天下就流传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谶语,当时大家都认为,将来灭亡秦国的一定是楚人,大家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原因无他,就跟这五十万大军有关,根据《史记》及《战国策》有关资料记载,自秦王政十三年之后,秦国就基本上再没有发生过大规模斩首的记录,既然没有斩首,那六国战败之后,就会有许多散兵游勇散落民间,而六国当中,以楚国人数最多。

这些人对秦都有刻骨的仇恨,时刻想找机会报复,而且他们还都是上过战场、见过血,有作战经验的老兵。

起义

秦一统六国之后,对这些隐藏在民间的隐患,只采取了?收天下兵,聚之咸阳?的策略,自认为收缴了他们的兵器,他们就不会有所作为,从此,十余年间专注于南北方战事,致使秦灭楚之后,项燕麾下五十万大军蛰伏下来,并在民间缓过元气,一直到十多年以后,便成了反秦的主要力量。

虽然十多年时间,也会有所损耗,但留下来的,无疑都是精锐当中的精锐。

当时秦国的情况是,一统六国之前,军队是很厉害,但一统六国之后,南北两线牵扯了秦国大部分兵力,其余主要兵力只能集中在关中,防卫京畿要地。

至于地方各郡县,都到了少兵乃至无兵的境地,一方面秦国无兵,一方面各地方,尤其是楚地,又留下许多有作战经验,对秦又有刻骨仇恨的老兵。

这一消一长之间,秦国即便想控制局势的也控制不了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61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