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字子房。原韩国贵族。祖父张开地为韩昭侯,韩宣惠王,襄哀王时期的丞相。父亲张平是相厘王,悼惠王的丞相。可以说是韩国忠实的跟随者了。而到了张良的时候,韩国就灭亡了,所以张良就想为韩国报仇,杀了秦始皇。
张良曾在淮阳学过礼,是位礼生。礼是杀不了秦始皇的,就向东找到了沧海君,沧海君是东夷的首领,东夷泛指辽东以东少数民族地区。
在沧海君那里,张良找到了一个大力士,而且还得到了一个重达一百二十斤的大铁锤,就是现在的31公斤。
张良带着力士回到了国内,当张良得知秦始皇要出行的时候,就开始寻找埋伏的地点。最终张良选择了博浪沙(博浪沙在河南省原阳县东郊)。博浪沙的地理位置优越,路面沙丘起伏所以秦始皇的车队的速度就会降低,而且北面是黄河,南面是官渡河,芦苇丛生,便于逃跑。
秦始皇的马车是用六匹马拉的“天子六驾”,大臣“四驾”就很容易区别。但是秦始皇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早早的做了准备,准备了多辆副车,每辆都是由六匹马拉的,就容易混淆刺客。据说这一方法是由原来秦国的国尉尉缭准备的。
秦始皇的车架临近博浪沙,张良与大力士就做好了准备被狙击秦始皇。可是当马队出现的时候,在判断上就出现了失误,因为不知道砸哪辆马车,张良也算是赌博了,就指着其中的一辆让力士砸去。力士看来也是接受了这方面的培训,非常准的就击中了那辆马车。马车被砸的粉碎,车上的人也死了。
张良见了,就赶紧逃跑,张良身材矮小,而力士体格庞大,就跑的慢了些,被秦军追到,在与秦军的对峙中,被击毙。张良全身而退。
力士砸中的是安排的副车中的一辆,秦始皇没有受到损伤,但受到惊吓,就下令全国缉捕刺客。但是力士被杀了,张良又逃走了,根本没办法寻找。
历史上刺杀秦王的有5个人。
1、荆轲
荆轲(?—公元前227年),姜姓,庆氏(古时“荆”、“庆”音近),字次非,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今河南鹤壁)人,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燕太子丹、高渐离等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与秦舞阳入秦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在交验樊於期头颅,献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一带)之地图,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不中,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后为秦侍卫所杀。
2、秦舞阳
秦舞阳(公元前239年或之前-公元前227年或之后),亦作秦武阳,战国末期燕国武士,燕国贤将秦开之孙。
年少时就犯下杀人案,后被燕太子丹找到。后于公元前227年(此时岁数不详)随荆轲赴咸阳刺秦王,后来事败,荆轲被冲上殿来的武士杀掉,至于随行的秦舞阳,《史记》中并没有交待其下场,估计也被杀害了。
3、高渐离
高渐离,战国末燕(今河北省定兴县高里村)人,荆轲的好友 ,擅长击筑(是古代的一种击弦乐器,颈细肩圆,中空,十三弦),高渐离与荆轲的关系很好。
荆轲刺秦王临行时,高渐离与太子丹送之于易水河畔,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后秦灭六国后,秦王因为高渐离击筑太好了,就请他来王宫为他击筑,可是高渐离是荆轲的好友,秦王也就有所防备,事先命人将高渐离的眼睛弄瞎,以为这样高渐离就没法刺杀他了。但高渐离往筑里灌铅,趁秦王听曲正入迷时,向秦王的头部猛砸,想杀死他,但失败被杀。
4、仓海君
沧海君(cāng hǎi jūn)史记作”仓海君“,秦时东夷濊人(秽人)的一个君长。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在秦灭韩后向东见到他,从他这里得到了一个大力士,于前218年在博浪沙用铁椎狙击了秦始皇。
5、张良
张良(约前250—前186年),字子房,韩国(今河南省新郑市)人 。秦末汉初杰出谋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前218年(秦始皇二十九年),秦始皇东巡,张良很快得知,秦始皇的巡游车队即将到达阳武县(今原阳县的东半部),于是,张良指挥大力士埋伏在到阳武县的必经之地——古博浪沙。
不多时,远远看到三十六辆车队由西边向博浪沙处行走过来,前面鸣锣开道,紧跟着是马队清场,黑色旌旗仪仗队走在最前面,车队两边,大小官员前呼后拥。见此情景,张良与大力士确定是秦始皇的车队到达。但所有车辇全为四驾,分不清哪一辆是秦始皇的座驾,只看到车队最中间的那辆车最豪华。
于是,张良指挥大力士向该车击去。120斤的大铁锤一下将乘车者击毙倒地。张良趁乱钻入芦苇丛中,逃离现场(力士是否逃生则没有任何记载)。然而,被大力士击中的只是副车,秦始皇因多次遇刺,早有预防准备,所有车辇全部四驾,时常换乘座驾,张良自然很难判断哪辆车中是秦始皇。
秦始皇幸免于难,但秦始皇对此事十分恼怒,下令全国缉捕刺客,但因无从查起,使张良得以“逍遥法外”,后来不了了之。古博浪沙张良刺秦从此闻名遐迩。
-荆轲
-秦舞阳
-高渐离
-沧海君
-张良
即张良刺秦始皇的事:
博浪沙(今中国中部河南原阳县东南),为秦时张良狙击秦始皇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不少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起过一定作用。但是他的暴虐统治也使生产遭到破坏,不断引起人民的反抗。公元前218年,他东游至博浪沙,韩国贵族后裔张良结力士暗怀大铁锥隐于道旁。当秦始皇车辇到跟前时,用铁锥袭击,误中付车,秦始皇幸免于难。张良逃跑,投靠下邳刘邦。张良谋刺秦始皇虽未成功,但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在《史记》、《前汉书》上均作了记载,后人把张良当作英雄来进行歌颂。李白诗:"报韩虽不成,天地皆震动。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
现博浪沙处仅清康熙年间谢包京镌刻的《古博浪沙》石碑1通,碑高2.35米,宽0.75米。古今游人至此,触景生情,往往会被激发起效法前贤除暴安良的决心与气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61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郦食其献计刘邦
下一篇: 十大幸运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