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在位三年,被赵高所杀。赵高欲自立为王,但发现群臣并不支持,于是迎立子婴继位。赵高声称民变起后,秦地比统一前更小,故子婴不能称“皇帝”,而只能称“王”。子婴即位五天后便定计杀死赵高,并随即把他的家人全部处死。
《史记》指赵高企图招引起义军到咸阳及承诺杀死全部秦朝宗室,子婴知道后先下手把他杀死。率领其中一支秦末起义军进入关中的刘邦在到达灞上后派人劝子婴投降,并得到子婴的同意。子婴用绳绑缚自己,并携同皇帝御用物品 (包括玉玺和兵符) 亲自到刘邦的军前投降。子婴共当了 46 天秦王。
秦王子婴评价
《汉书》的高帝纪里班固说:“高杀胡亥,立子婴。佩公攻至霸上,高谏子婴,开城,白衣素马降。沛公依陈平计,杀赵高,封子婴相。”
赵成:“子婴仁俭,百姓皆载其言。”
贾谊、司马迁:“向使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班固:“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而以责一日之孤,误哉!俗传秦始皇起罪恶,胡亥极,得其理矣。复责小子,云秦地可全,所谓不通时变者也。纪季以酅,春秋不名。吾读秦纪,至於子婴车裂赵高,未尝不健其决,怜其志。婴死生之义备矣。”
司马贞:“子婴见推,恩报君父。下乏中佐,上乃庸主。欲振穨纲,云谁克补。”
何去非:“子婴而秦之事去矣,虽有太公之佐,其如秦何哉?”
蔡东藩:“子婴不动声色,能诛赵高,未始非英明主;假使秦尚可为,子婴得在位数年,兴利除害,救衰起弊,则秦亦不至遽亡。然如始皇之暴虐,二世之愚顽,岂尚得传诸久远?子婴不幸,为始皇之孙,贤而失位,且为项羽所杀,祖宗不善,贻祸子孙,报应其果不爽欤!”
子婴只是赵高的傀儡,无兵无权,为何能轻易除掉赵高呢?秦朝是历史上著名的短命王朝,它本应该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而创造一个辉煌盛世。但由于始皇自傲,奸臣当道等等原因,导致秦朝于秦二世而亡(三世子婴在位四十六天)。这里面的种种,有一个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赵高。赵高在秦始皇死后,发动沙丘政变,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秦始皇幼子胡亥为帝,称为秦二世,并自任郎中令。
据史料记载,他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秦二世二年(前208),赵高又设计害死李斯,继之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杀,另立子婴为秦王。但是没过多久,便被子婴设计杀掉,诛夷三族。子婴按道理只是赵高的傀儡,无兵无权,为何他就能轻易除掉赵高?赵高从一名宦官起家,一步一步,步步为营。原本,秦始皇本来拟定让大儿子扶苏继承皇位,但赵高在始皇驾崩后,更改了诏书,逼死了皇长子扶苏。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还除去异己。在逼死扶苏后,赵高又将目标放在了蒙恬、蒙毅两兄弟身上。这两人一内一外,手握兵权,且武艺高强,这对一名宦官赵高来说是一个十分大的威胁。于是赵高便在秦二世面前诋毁蒙氏兄弟,让秦二世治蒙恬、蒙毅的罪。秦二世胡亥的儿子子婴这时候已经看出了赵高的阴谋,力劝秦二世放过蒙恬、蒙毅兄弟。最后,秦二世还是听从了赵高的建议,当从赵高发动沙丘政变起,赵高和秦二世已经达成了一个利益联盟体。秦二世也会觉得蒙恬、蒙毅和扶苏的关系密切,会威胁自己这来之不易且不是正当手段得来的皇位,最终还是杀了蒙氏兄弟。
蒙氏兄弟死后,赵高将目标放在了皇室成员身上。此时的秦二世是一个完全没有自己意见的皇帝,他为了维护自己的皇位,将自己的宗室成员屠戮殆尽。这之后,赵高又雷厉风行地除去了李斯,自己做上了丞相。自此,赵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再也没人能够阻挡他通向权力巅峰的步伐。在朝堂上“指鹿为马”后,赵高已经开始得意忘形了,他太顺利了,太有成就感了——朝堂上没人敢和他有不同的意见,自己头上也不过是一个有把柄在自己手上的皇帝。
据史料记载,此时的秦朝已经在这两人手里变得千疮百孔,大秦江山岌岌可危。当秦二世有这样的预感后,他担心赵高会篡位,正准备先下手为强的时候,赵高已经设计杀害二世了。他在宫中散播留言,教唆阎乐进宫杀暴君。阎乐向赵高报告了胡亥已死的消息后,赵高立即赶到现场,夺下胡亥身上的玉玺,打算仗着自己也有着嬴姓赵氏的血统宣布登基。但是文武百官皆低头不从,以无声的反抗粉碎了他的皇帝梦。他只得临时改变主意,将玉玺传给了王室成员子婴。
很显然子婴是一个有抱负有自己思想的皇帝,他不会被赵高左右,且能隐忍。他不愿意像秦二世一样被赵高控制,于是在登基大典那天,他谎称有病,需要赵高亲自前去。在大殿之上,子婴安排的随从就将赵高杀死。赵高到死都不可能想到,这样一个无兵无权的娃娃,会对他下毒手,还是出其不意之下将他杀死。一来的确应了那句多行不义必自毙,二来也是赵高过于自信甚至自负,让他丝毫没有防备之心。赵高死后,秦朝已经没有办法挽回了,一个大王朝,就此陨落
嗯!我绝的这个答案 有点过于绝对了! 秦始皇死时年仅50岁,秦二世胡亥死时才24岁,而胡亥是秦始皇的次子,仅比被骗自杀的扶苏年纪小。而在胡亥即位后的咸阳大屠杀中,秦始皇的数十个儿子女儿几乎全被杀光了,即使有幸免的,也不可能有成年的儿子. 再者 根据史书记载 赵高是死于子婴和他的儿子联合下,所以他应该在50岁左右吧。所以他应该是屎皇帝的叔叔而非2世的叔叔。 还有始皇帝的老爹是叫子楚 从名字也像是两兄弟 (---嘿嘿,这乱说的)
赵高虽然位高权重,但是他的位置是自己残酷行径加上阴谋诡计换来的,并不稳股,像指鹿为马,一开始也只是群臣畏惧他一时的淫威,而违心地附和,群臣并没有心服口服。赵高只是一个太监,得位不正。所以秦王子婴上位后灭掉他是众望所归。
古代做官基本都是贵族世袭或者推荐,一个太监出生卑微,难以服众,另外赵高的官位是秦二世给他的,秦二世信任他,才给他高官,当秦二世不再信任他,赵高的地位就不保,况且,此时秦二世已亡,赵高失去靠山,眼看地位不保,着急寻找新的代理人。
然而新的代理人并不吃赵高那一套,一边是心存善良的子婴新皇帝,一面是狡诈恶毒的奸相赵高。群臣心里必定支持子婴,但凡表面畏惧赵高,也只是等待时机,待赵高一着不慎则顷刻间倒向子婴,由此赵高必败。
赵高指鹿为马,以丞相之姿执掌国政,看起来好像是已经完全掌握朝廷了。但实际上朝廷内部势力还是没有融合,赵高不过是在表面上获得了优势,反对派都隐藏下来等待时机。
再从更高的制度层面上看,皇帝制度和丞相制度尚不完善,皇权与相权都是在一个不太稳定的环境中相互冲突,所以这种所谓的掌握朝廷也只是暂时的,存在相当大的变数。
秦二世死后子婴继位就应当是最大的变数,子婴即位后朝廷内部的反对派有了可以反击的筹码,权势最大的赵高面临的情况就是众多反对派结盟,自己独自承受这些攻击,最终被杀是注定了的。
另外,子婴能够杀掉赵高并不是很轻松,东方章邯等将领的情况,也是另外一个影响因素。山东现场的失利导致赵高失去外援,内部的反对赵高的势力能够集结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完成的,一定是经过相互妥协,各种利益分配的过程,这个过程肯定会很艰难,赵高一定会坚持对咸阳的控制。
不管是谁都不会随随便便成功。再有是正义一定能战胜邪恶,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
01 赵高是被子婴设计杀死的,赵高最初是秦二世时期的丞相,也算是皇亲国戚,他狼子野心,心狠手辣,不仅害死扶苏立胡亥为帝,还结党营私逼迫秦二世自杀,然后立秦三世子婴为秦王,最后子婴先下手为强将赵高杀死,并诛他三族。
赵高,嬴姓,赵氏。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秦始皇死后,赵高发动沙丘政变,他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并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赵高是被子婴设计杀死的,赵高最初是秦二世时期的丞相,也算是皇亲国戚,他狼子野心,心狠手辣,不仅害死扶苏立胡亥为帝,还结党营私逼迫秦二世自杀,然后立秦三世子婴为秦王,最后子婴先下手为强将赵高杀死,并诛他三族。
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赵高的心腹阎乐逼迫自杀于望夷宫,阎乐向赵高报告了胡亥已死的消息,赵高匆匆赶到现场,摘下了胡亥身上的玉玺佩上,大步走上殿去,仰仗着自己也有着嬴姓赵氏的血统,准备宣布登基。但是文武百官皆低头不从,以无声的反抗粉碎了他的皇帝梦。赵高顿觉天旋地转,他这才感到自己的罪恶达到了“天弗与,群臣弗与”的程度,只得临时改变主意,将玉玺传给了王室成员子婴。由于秦的力量已大为削弱,子婴只得取消帝号,复称秦王。?
子婴早在当公子期间,就已耳闻目睹了赵高的种种罪行。被赵高推上王位,知道自己不过乃是一个傀儡而已。子婴不愿再重蹈胡亥的覆辙,便与自己的贴身宦官韩谈商定了斩除赵高的计划。原来赵高要子婴斋戒五日后正式即王位。等到期限到了,赵高便派人来请子婴接受王印,正式登基。可子婴推说有病,不肯前往。赵高无奈,只得亲自去请。等赵高一到,宦官韩谈眼疾手快,一刀就将他砍死了。子婴随即召群臣进宫,历数了赵高的罪孽,并夷其三族(父族、母族、妻族)。
赵高一生作恶多端,他出身宦官之家,因扶持秦二世胡亥登基而备受器重,同时赵高也加速了秦朝的灭亡。赵高不甘于现状,他想要掌握秦国政权,所以依仗秦二世对他的信任杀死李斯,然而他欲壑难填,逼迫秦二世自杀身亡。胡亥死后,赵高本来是想登基为帝的,可当他坐上龙椅时天旋地转,才知道自己罪孽深重,老天都阻止他称帝,所以赵高就把玉玺给了子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60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我是秦二世我是秦二世txt下载
下一篇: 巨鹿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