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项羽是楚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的代表,同时项羽也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项羽戎马一生,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役数十次,除了最后的亥下之战外,无一败绩。李晚芳评价项羽“羽之神勇,千古无二”。这评价虽只有短短的八个字,却足以说明项羽的英勇,那项羽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当得起这么高的评价呢?主要是因为他创下了三个世界第一,无人超越。
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幼勇武过人。项羽很小的时候,项梁让他读书,没学多久项羽就不学了,然后项梁又教他练剑,同样是没学多久就放弃了,项梁对此感到十分生气。没想到项羽理直气壮的说道:“读书识字只能记住个人名,学剑只能和一个人对敌,要学就学万人敌。”项梁听后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直接教项羽兵法,没想到项羽对兵法十分感兴趣。
项羽身高八尺,力大无穷,能够将很重的鼎举起来,这样的记录在世界上只有项羽一人能够做到,或许有人会说,能够举鼎的不是还有一个秦武王嬴荡和李元霸吗?秦武王能举起鼎没错,但却被鼎砸死了,而李元霸只不过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而已,历史上并无此人。
项羽除了创下了举鼎这样的世界纪录外,在战争上也创下了两项世界第一。在巨鹿之战中,项羽仅仅率领两万大军,硬是打败了章邯和王离率领的四十万大军,要知道章邯和王离都是当时的秦国名将,且王离还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的孙子,所有说这场战役的含金量是很高的。巨鹿之战是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第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中国一共有四次,不过都是在项羽之后)。
除了巨鹿之战外,项羽还有一次非常著名的战役,那就是彭城之战。汉二年,刘邦趁项羽在攻打齐国的时候,亲自率领五路诸侯,大军共五十六万,向东攻打楚国的彭城,项羽知道消息后,让他的大部队继续攻打齐国,自己带领三万精兵去营救彭城,项羽带兵从早上一直打到中午,从萧县的西打到东,杀死汉兵十余万。
虽然项羽骁勇善战,但最后还是败给了刘邦。有人说项羽失败是因为他为人过于自负,性格残暴。也有人说不能怪项羽,只能说是他的对手韩信太厉害,不管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昔日的霸王已经回不来了。只是谁也没想到项羽纵横一生,无敌于天下,最后竟然会落得身死兵败的下场,甚至眼睁睁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虞姬在自己的面前自刎,实在让人惋惜。
在《项羽本纪》的最后部分,司马迁写道“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由此可见,项羽冲破重围是想另辟基业,卷土重来的,然而等到他来到乌江,听了乌江亭长“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原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的一番言论后,竟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这是为什么?按理说,乌江亭长的话是极力为项羽着想,以激励项羽再战的,可是项羽听后,却毅然决定死战,不渡乌江,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无非有三种可能,第一,是当初司马迁的”笔误“;第二,后人传抄失误;第三,就是项羽自身的问题了,什么呢?那就是项羽本来想突出重围而去的,可是到了乌江突然想起”江东父老“,所以,不渡了,留一个美名于世吧!于是后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问题一:项羽是出生于哪个朝代的人秦朝末期
问题二:项羽是在什么朝代的西楚霸王项羽
项籍(前232-前202),字羽
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汉族。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中国古代起义领袖,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中华史上最强武将。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人称西楚霸王。楚汉时代杰出的军事家。大泽乡起义不久,项羽在江东崛起,举兵反秦。三年,征伐九州,一统天下 。率军入关中,以五诸侯灭暴秦,威震四海,分裂天下,册封十八诸侯,大政皆由羽出,号为“霸王”,权同皇帝。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他的出现,为中国的历史掀起了一场风云,写下了一段神话。
【人物简介】
[编辑本段]
国家:大楚
爵位:楚王
谥号:西楚霸王
身份:十八路诸侯国盟主
籍贯:江苏宿迁
祖上:楚国名将项燕
宠妾:美人虞姬
座骑:踏云乌骓马
兵器:鬼神盘龙戟 破天剑
装备:霸王乌金铠 虎皮赤红袍
(左图为24岁会籍起兵之时,中图为27岁称霸天下之时,右图为30岁垓下被困之时)
一、少年英雄,志在天下
[编辑本段]
楚国灭亡之后,项氏家族惨遭屠杀,他与弟弟项庄随叔父项梁流亡到吴中(今浙江湖州)。年少时项梁曾请人教他书法诗歌,籍学了没多久便厌倦了;后梁又请人教他武艺,没多久又不学了;梁大怒!籍曰:“学文不过能记住姓名,学武不过能以一抵百,籍要学便学万人敌!”于是梁便教授他兵法。但其学了一段时间后又不愿意学了,梁只好顺着他不在管他.籍身高八尺,力能扛(读音gang,音“钢”)鼎(霸王举鼎一词的由来),气压万夫,年青时志向便极为远大。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渡浙江(今钱塘江)时,项羽见其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我可以取代他)。”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揭竿而起(即大泽乡起义),项羽随叔父项梁在吴中刺杀太守殷通举兵响应,此役项羽独自斩杀殷通的卫兵近百人,第一次展现了他无双的武艺!二十四岁的项羽,就这样被人民起义的急风暴雨推上了历史舞台。
二、定陶之战,初露头角
[编辑本段]
项梁起义后,征集精兵八千,项羽做了裨将(副将)。为了便于号召,采纳谋士范增建议,立前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王,建都于盱眙,仍称楚怀王。项梁率义军在和秦军战斗中接连取胜,产生了骄傲轻敌思想。结果在定陶(今山东定陶县西北)被秦军章邯指挥的军队打败,项梁战死。
巨鹿之战定陶之战后,秦军北渡黄河,攻打起义抗秦的赵王歇和张耳,将赵军围困于巨鹿(今河北平乡)。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副将,率兵救援。宋义率军到达安阳(今河南安阳南),便畏缩不前,屯兵四十六天。当时,阴雨连绵,起义军缺衣少粮,处于困境之中。项羽当机立断,一剑杀了宋义,迫使楚怀王任命他为上将军,并命他立即挥师北上救赵,后渡过一条通往赵国的漳河,但由于寡不敌众,士气低落,项羽遂命令军事凿沉渡江用的船只,打破吃饭用的铁锅,身上只带三天干粮,军士们个个以命相抵,大破秦军(破釜沉舟一词的由来)。
问题三:项羽是我国什么朝代的秦末时期的,由巨鹿之战发家,
问题四:项羽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人物?秦末,就是项羽和刘邦争天下,刘邦后来才能建立西汉啊
问题五:项羽是那个朝代的,人称什么项羽(公元前二三二――公元前二0二),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一代英雄。楚亡后,他随叔父项梁流亡吴中(今江苏苏州)。年少时曾学习书法不成,又学剑,仍不成。立志要学「万人敌」(就是能抵挡一万人的本领),于是从叔父学兵法。但仅「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羽身高八尺,力能扛鼎,年青时志向远大。
项羽是我国历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和他有关的许多事迹后来逐渐演化为成语。在一人身上发生这么多的成语故事,实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取而代之
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巡游经过会稽(今江苏苏州),项羽也随众人前往观看。观望中,项羽不禁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只此一语,就表现出项羽的宏伟大志和英雄气概。
先发制人
陈胜起义后,会稽太守殷通也想乘机反秦,他于公元前 209 年 9 月召见项羽时说:“现在是灭秦的好时机。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则被人所制,我想和你早点共同起兵。”出身贵族的项羽岂肯委身于人下,按照计划,项羽杀死了声称“先发制人”的殷通,收集了他的部下,公开树起了起义大旗。
破釜沉舟 以一当十
公元前 208 年,秦将章邯指挥秦军主力合围巨鹿,项羽率兵前往解救。为了表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项羽带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项羽率军断秦军粮道,与秦军进行了九次激烈的较量,“楚战士无不以一当 十” 。秦损兵折将,项羽乘胜追击,逼使章邯率其残部投降。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秦朝被推翻后,项羽在鸿门(今陕西临潼附近)设宴招待汉高祖。在宴会上,项羽的谋士――亚父范增几次示意项羽击杀汉高祖,但项羽因不忍而不予理会。于是,范增便让项庄以舞剑助兴为名,想借机刺杀汉高祖。汉高祖的谋臣张良看到形势紧迫,就出外召樊哙说:“现在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常在沛公。”于是樊哙带剑拥盾进入宴会厅,指斥项羽不守信义,项羽被樊哙的气势所折服,汉高祖借机脱离险境。
沐猴而冠
灭秦之后,项羽引军入咸阳,大肆烧杀,咸阳火三日不绝。谋臣劝项羽说:“关中山河四塞险阻,土地肥美,可以作为霸王之都。”而项羽以“富贵不归故里,如同夜间穿锦绫走路,没有人知道”为借口加以拒绝。劝他的人感叹道:“人们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真不假。”项羽闻听此言,就杀了说这话的人。
四面楚歌
因刚愎自用和性情残暴而失去谋臣和百姓的支持,项羽最终在“楚汉之争”中败下阵来,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南)被汉高祖军队围得水泄不通。夜间军营四面皆楚歌,项羽大惊,见大势已去,率众杀出重围,逃至乌江边,因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有船不渡,自刎身亡。
问题六:项羽是哪个朝代的有哪些英雄事迹项羽出生于秦朝。
项羽(公元前232年D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
而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又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壁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自刎而死。
问题七:刘邦和项羽在什么朝代发生战争?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以后,刘邦和项羽继续领导农民反抗秦朝统治。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大败秦军主力。同时,刘邦带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秦朝灭亡以后,项羽自称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自公元前206年开始,项羽和刘邦为争做皇帝,进行’了将近4年的战争,历史上称为“楚汉战争”。战争初期,,项羽实力雄厚,有40万大军;刘邦只有10万人。但是刘邦关注民心,进驻咸阳时,宣布废除秦朝的严酷法令,向老百姓“储法三章”――杀人的要被处死,打伤人以及偷盗都有罪;刘邦还很重视人才,得到萧何、张良、韩信等人帮助。另外,刘邦有富饶的关中作为根据地,因此,刘邦率领的汉军逐渐由弱变强。相反,项羽骄傲自大,不听取意见,放任士兵烧杀抢掠,大失民心。
公元前202年,刘邦率大军攻打项羽,在垓下 (今安徽省境内)把项羽的楚军重重包围。夜里,项羽听到汉军军营中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来,十分吃惊,以为楚的地方全被汉军占领了,项羽悲痛地与虞姬(项羽的妾)诀别,率领800多骑兵突围逃走。汉军紧追不舍,形势十分危急,项羽被迫在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杀。
同年,刘邦战胜项羽后,建立汉朝,定都长安(今西安西北),国号“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问题八:项羽还是关羽哪个朝代早项羽(公元前232年D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关羽(?-公元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问题九:项羽是什么时期的人项羽是秦末重要的反秦领袖之一,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名籍,字羽。祖父项燕为战国末年楚名将,为秦将王翦所杀;叔父项梁。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领导反秦起义后,项羽从弧开始举兵反秦,成就其传奇的一生。
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以前的人对这个名词曾有解释。但我们认为还应该作进一步的探讨。 先谈“西楚”二字。《史记?货殖列传》:“准以北,沛、陈、汝南、南郡为西楚也。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为东楚也。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为南楚”。又《汉书?地理志》颜注引孟康语:“旧名江陵为南楚,吴为东楚,彭城为西楚”。上述两说中的西楚都是旧楚国的一部分领土。项羽建都的彭城在西楚。但他又占有东楚之地,南楚也归他控制。可以说旧楚国的领土都被他掌握了,为什么国号又叫做西楚呢?清人钱大昕说是:“以西楚为号者,羽兼有楚梁地”。日本人撰的《史记会注考证》中所引中井积德的说法是:“此西楚其自号也,则楚地域任其所取”。既为此,为什么不干脆就国号曰“楚”呢?钱氏与中井都未说。我们认为是由于当时还有个傀儡皇帝,即楚义帝心,算是天下的共主,他的国号是“楚”,项羽及刘邦等十八个王在名义上还是他的臣下。因此,项羽只好用“西楚”作为国号;加一“西”字,表示自己并非天子,自己的国土也不是整个天下。三国时的刘备在称帝之前先自称“汉中王”,是表示他与当时汉献帝有别。与刘备同时的高诱为《淮南子》作注,又写了篇序文,说西汉淮南王刘长于国中自称“东帝”。此事乃高诱相信了《汉书?五行志》之说。但刘备、高诱都是加一字以表示并非全部,都可作为“西楚”一名的旁证。如果称项羽为“楚霸王”,就失去原义了。 为什么叫“霸王”呢?并非豪强霸道之意。因为此名是项羽自称的,岂肯自取罪名?我们知道“霸”、“伯”二字古音相同,可以通用。“伯”字的涵义是“长”,“霸王”即诸王之长。项项未能称帝,但又有力宰割天下,封了十八个王。自称“霸王”表示他的地位虽在义帝之下,但又在十八王之上。纣以周文王为西伯,是承认他为西方各诸侯之长。周天子对于强大的诸侯都先后赐以“伯”号。项羽乃是沿袭前代制度。如果将周文王称为“西霸”,将项羽写作“西楚伯王”,涵义都不会变的。《史记?秦楚之际月表》:“西楚王伯项羽始”。“王伯”当是“伯王”大概是古代传抄时字颠倒了。这是“霸王”可以写做“伯王”的例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60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孟姜女不姓孟,那她是谁家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