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秦朝为什么要三征百越(秦始皇为什么要南征百越)

话历史 2023-07-19 01:46:34

秦始皇曾三征百越,虽然最终成功得到百越之地,但秦军平定百越历时十余年,耗费军资无数,死伤士卒三十余万。那么,秦朝为什么付出如此高昂代价三征百越呢?《准南子·人间训》中提到,“秦皇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使尉屠雎发卒五十万。”由此可知,秦始皇发兵攻打百越地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想要拥有当地的犀角、象牙等奢侈品和丰富的自然物产。

三征百越

百越之地,主要指的是古代中国在南方沿海一带古越族人居住的地区。在这里居住的原住民部落被先秦时期的中原人称为越人,因其支系部落众多,又被称为百越。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这句话透露出了两个信息,第一,如今的江苏南部沿着东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及越南北部这一长达七八千里的地域,就是百越的范围;第二,百越分支部落众多,且各后裔族群的祖先不同。

综上所述,先秦时期的百越之地幅员非常辽阔,另外百越分支部落虽然众多,但由于被山川五岭所阻隔,所以远离华夏文明核心所在的中原地区,加之不少古籍记载中百越瘴气和野兽又非常多,常被中原视为蛮荒不毛之地。

可事实上这些都是后世对百越地区较大的误解,据文献记载及考证,古越人和中原人最早期的关系就体现在贸易上。那时的越人,用象牙、玳瑁、翠毛、犀角、玉桂和香木等珍贵的奢侈品,来交换中原人手中的丝帛和手工艺品。

甚至百越诸部族中的于越部族,还曾经北上当过周成王的宾客,由此可见,西周时期,百越地区和中原也已经有过比较密切的经济和文化往来了。此外,春秋战国时期,百越和吴越、楚国更是交往频繁,楚国贵族喜爱的茶晶,就出于百越地区。

不少人都认为百越文明的发展,与秦始皇征服后息息相关,可在现代的考古发现中,百越在秦朝建立以前就已经存在璀璨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

秦始皇征服百越的两大目的

《准南子·人间训》中提到,“秦皇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使尉屠雎发卒五十万。”由此可知,秦始皇发兵攻打百越地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想要拥有当地的犀角、象牙等奢侈品和丰富的自然物产。

但在挥墨君看来,秦始皇攻打百越地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觊觎百越地区的战略地位。

因为百越所处的两广地区根本就没有犀牛和大象,那这些珍贵的犀角和象牙又是从何而来呢?

从现代的考古发现中,我们得到了答案。在近年的考古发现中,从台湾、菲律宾乃至中南半岛等地都发现了百越地区生产的石器和晶石,而广州更是出土了玛瑙和串珠,而这些玛瑙串珠的工艺则来自于古印度等国,可见先秦时期的百越已经有相当规模的海上贸易了。

同时在广州发现的秦朝军队造船厂遗址,更证明了百越地区重要的海上贸易地位。因此,秦始皇除了想要占有百越地区的物产资源外,更想要得到百越地区的海上贸易。

秦始皇为什么要南征百越

秦始皇既统一中国,就按其预定步骤北逐匈奴南开蛮荒。尤以中国南部气候温暖,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地域辽阔,足为中原民族移殖生息发展之地。益以秦在未统一中国之前,已有征服巴蜀蛮荒的经验,而秦的兴盛,实亦赖巴蜀富源的开发以助之。
而且,尽管越人因地理环境、经济、生活方式等局限,在政治、军事上对中原的威胁远小于匈奴,但越族毕竟是一个具有共同宗教信仰的庞大群体,且历史悠久,在长期的相互攻伐和对外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渐渐形成了勇猛无畏的作战传统。在春秋、战国之际,越人曾多次与中原诸国交战,使中原诸国吃了不少苦头。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势必对刚刚建立的秦王朝具有相当大的威胁力。这种威胁力,对雄心勃勃、意气风发的铁血人物秦始皇以及整个秦帝国而言都是无法避而不见的,要想保持帝国的强大和牢固,就必须对外来的威胁力量进行打击。
秦始皇用兵南平百越,当时,自有因气候瘴厉疾疫以及战斗所致甚多的死伤,引起中原人民的怨恨,因此常为一般史家所不满。但观其为中国开辟东西万余里的疆土,使人民生存地域大为扩展,则其功诚不可没。

秦朝三征百越战况如何

秦朝三征百越战况如何

三征百越的惨胜

公元前219年,就在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原的两年后,秦始皇下令调动五十万大军,在屠睢的率领下,正式对百越发动了第一次战争。

“秦始皇二十八年,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领,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

由史料可知,秦军兵分五路,第一路由今江西向东进发,攻取东瓯和闽越;第二路和第三路攻取南越;第三路经过长沙,循骑田岭直抵番禺;第四路和第五路进入广西,攻取西瓯。

第一路秦军很顺利就攻下东瓯和闽越,并在此区域设置了闽中郡,而其他四路秦军的征服之战就没有这么顺利了。百越地区虽然原始,但却拥有不亚于六国军队的抵抗意志,此外百越地区还拥有本土作战的地理优势,热带气候加上纵横的山脉河道,使得秦军擅长的大兵团作战完全失去作用,被迫和百越军队打起了游击战。同时秦军长期驻扎在百越地区,身体不适应热带气候,加上受伤和疾病,一时之间秦军举步维艰。

公元前218年,秦军与百越军队的战事进入僵持阶段,秦军死伤很大,主将尉屠睢因此变得暴躁,并因此滥杀了当地居民。这一看似小小的举动,却越发激起了百越人的反抗。为了复仇,百越军队夜袭秦营,并用毒箭暗杀了秦将尉屠睢,与此同时,百越军还毁掉了秦朝的粮道,使得秦军失去补给来源,双方再次进入僵持阶段。

此战为秦军征服百越的第一次战争,也是历史记载最激烈的一次,经此战,五十万秦军锐减至二十万,秦军损失惨重。消息传回咸阳城后,秦始皇大怒,这是一次秦对外征服战争中罕见的惨败。

南平百越

痛定思痛,在双方对峙三、四年后,秦始皇再次挥军百越,准备发动第二次征服战争,这一年,是公元前214年。修筑灵渠粮道,等后勤补给有了全面保障后,秦始皇再次召集十万秦军,与战后剩余的二十万秦军集合,以任嚣为主将、赵佗为副将,再次对百越发动进攻。因为双方都有第一次交战的经验,所以秦军的行进速度快了许多。

这一次进攻,秦朝并没有盲目,而是吸取了秦将屠睢的惨败教训,在战略上采取了“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跟随大军行进。每当秦军占领一地之后,就会将部分移民留在此处,从而让秦军在进攻推进的过程中再无后顾之忧,同时也让秦军得以补充人力,与此同时,大批商贾在秦军占领的区域进行商贸往来,也为军队的粮饷提供了充足的储备。

在这样的优势条件下,加上百越军队经过第一次战争后已不足万人,秦军在百越的战场上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大军所过之处,势如破竹,很快就击溃了西瓯部落的抵抗,迅速占领了西瓯地区。眼看全军战意高涨,任嚣、赵佗立马乘胜追击,一举击溃了雒越部落文郎国,占领了今越南中、北部的雒越地区,至此,这场于公元前219年发动的百越征服战争,在历经四五年的血雨腥风后,终于胜利。

秦军占领百越地区后,迅速在此设立了桂林、象郡、南海等三郡,百越的统治者也俯首称臣,百越地区正式被纳入秦朝版图。为巩固秦朝在百越的统治地位,防止百越反抗力量的死灰复燃,秦朝“置东南一尉,西北一侯”,通过军事管制和戍守政策,加强对百越地区的统治和防守。

至于所谓的“置东南一尉,西北一侯”,就是在百越地区设立南海尉一职,由任嚣担任,同时三郡不设郡守,以便南海尉专断一方,以加强军事应变能力。同时在百越西北方向的交通孔道上修筑城堡,驻扎重兵,并沿途设立哨所据点,巩固对百越的占领和统治地位。除上述政策外,秦始皇还在百越地区采取郡县制,有组织地向百越地区移民,并开新道,凿灵渠,保障当地的日常生产生活等经济措施。

通过开新道,使得中原和百越之间有了直接的联系;通过凿灵渠,使得长江的船只可以经过湘江,通过灵渠,与百越纵横交错的水网相通,增强了百越和内地的联系。至于第三次战争,就是赵佗于公元前210年对瓯骆发动的进攻,不过这次的进攻目的主要是以抚民为主,在历史学家看来,所谓的第三次战争,其实就是第二次战争的延续而已。

秦攻百越之战简介

秦攻百越之战简介,秦攻百越之战的结局。

东南沿海一带被称为百越之地,秦始皇一统六国后,也开始征服百越之旅。双方经历三次大战后,秦始皇成功灭掉百越,从此,东至海南,北至向户,皆归于秦朝版图。

秦攻百越之战简介

秦统一六国后国后,开始征服南越,越是指当时长江下游至南海交州湾沿海居民的泛称,因其种姓繁多,故称之为百越。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发动了对百越的战争。战争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令屠睢率领五十万大军南下攻击百越。

第二次是公元前214年秦军在任嚣和赵佗的率领下攻击百越之战,该战使百越之地纳入了秦的版图,极大增南地强了岭区人民与中原的交流,始皇在百越之地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第三次是公元前210年,秦将赵佗攻瓯骆之战,历史学家一般称这次是第二战争的延续而已。总之这三次统称为秦始皇三征岭南。

秦攻百越之战结局

但是战争毕竟是残酷的,且不说秦军在三次战争中前后了损失了30多万人马,两广地区的老百姓也遭到惨重的损失,在历史资料中记载秦军在第二次战争后的部队全部留在两广,这些秦人与当地人融合,成为了现在的两广老百姓祖先的一支。这留下的近30万秦军士兵为两广的开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但是根据历史学家考证,在秦末农民战争、楚汉战争期间,两广并不是战场,此时的两广几乎已经算是独立出秦王朝,但是在《中国各朝人口》一书中却记载着在秦末战争刚结束的时候,两广人口只有40多万人,这里如果扣除那些留下的近30万秦军士兵,也就是说这时两广的原百越民族从秦瓯战争前的50万锐减到10万人这样。

而这期间两广并没有什么瘟疫流行的文献资料,当然也不排除秦人在战争结束后还是不适应南方的气候从而造成水土不服而人口下降,但战争造成人口减少的原因应该是最主要的,在战争中,起码有近40万百越人或死或逃亡到东南亚。一直到汉武帝时期,已经在两广建立的南越国虽然说在建国初期有号称百万带甲,但是根据历史学家分析。

南越国总人口最多的时候(大致是汉高祖以后的吕后当政时期)也不会超过80万人,士兵最多也就在10万人左右,百万带甲系为夸张而显示国威的说法,在最后投降汉朝的时候,南越人口在册投降的只有40多万人,如果算上那些不在册记录内的人口估计也不会超过60万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60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