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沙丘之乱赵武灵王饿死

话历史 2023-07-19 01:16:43

沙丘之乱是指惠文王四年(前295年),主父(赵武灵王)和惠文王到沙丘游览(一说是寻找墓冢地点),分住两处宫室。公子章认为时机已到,就利用他的党徒和田不礼作乱,假传主父命令召见惠文王。相国肥义狐疑有诈,故先行进访,并留精兵拱卫赵王,不久一代明相肥义被刺杀。公子章率兵与惠文王卫队交战,但宫室防卫严密久攻不下。数日后,掌赵国兵权的公子成和李兑从国都赶到,调集四邑的军队前来平定这场变乱,最终击退公子章和田不礼,消灭了他们的党徒,安定了王室。公子章兵败后投奔主父,主父收容了他。公子成、李兑围攻主父所居的沙丘宫,杀死公子章。他们害怕主父秋后算帐,就将主父围困在宫中。“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彀(小麻雀)而食之,三月余而饿死沙丘宫。”赵主父就是这样在内讧中死去。

赵主父死后,依据其生前事迹功过,赵国礼臣上谥号“武灵王”。蔡邕《独断》释云:古代“尅定祸乱曰武”,“乱而不损曰灵”。这含义可谓当时人对主父的评价。

英明一世的赵武灵王,为何会被儿子饿死在沙丘宫?

其实真相并没有人清楚,记载中只是提到了他想对两个儿子公平点,可最后导致了大儿子造反,失败后跑到他住的宫殿寻求庇佑。而二儿子却并不罢休,阻止别人送东西到他住的宫殿,才导致他饿死的结局

赵国在赵武灵王登基前期曾经十分落魄,北边有匈奴,西边还有一个秦国,两头还有个国中之国——中山国。如果这样下去赵国被灭是早晚的事,直到赵武灵王出现了。在他的努力之下,赵国有了很好的发展,学习胡人的作战办法,不仅毁灭了中山国,处理了外部的隐患,就连西边的强秦也不敢随便与赵国为敌。他为政期间,国度的疆域足足扩展了一倍。

赵武灵王自身也不是贪恋势力的人,在壮年时期就把王位让给了公子何,而他依然为赵国变强努力着。可他低估了人性,犯了一个父亲的通病——想要把一碗水端平。本来他还有个长子,但娶了第二个王后之后,生下来的儿子能力不错,他自然就将他当继承人培养。

后来赵武灵王感觉对不起大儿子,不想让大儿子屈居人下,就想着把赵国一分为二,让两个儿子都能当王。但这个时候公子何已经是赵王了,肯定不情愿把国土分给别人,而身为长子的公子章也是个急性子,率先发动叛乱

结局是公子章被弟弟打得满地找牙,失败后逃到赵武灵王居住的沙丘宫寻求庇护。记载中提到大臣们突围宫殿,二儿子还不给他送吃的,但真假也没有人清楚,毕竟历史上这种戏码太多了,在所谓的权势面前,亲情真的不算什么!

赵武灵王是怎么死的?

赵武灵王是饿死的。

赵惠文王四年(前295年),赵武灵王打算把代郡分给公子章,让公子章也称王。这个想法的背后是赵武灵王要收回赵王何的实权,重新亲掌朝政。赵武灵王本以为自己代公子章讨封必成,不想被肥义拒绝。肥义拒绝则赵王何更会拒绝。

于是,赵武灵王将讨封不成一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公子章和田不礼,意在激公子章与赵王何争斗,自己好以调和的身份,重新执掌朝政。公子章与田不礼果然十分怨恨赵王何与肥义,对于父亲的默许,公子章决定采取行动。

由于赵豹对邯郸的防卫很严密,赵王何也只是听政时才得一见,公子章与田不礼无法下手。赵王何对赵武灵王的调兵也控制得很严,赵武灵王知道赵王何已对自己有所防范。这激起了赵武灵王更大的斗志。此时,赵武灵王已经不把赵王何看作自己的儿子了,而是作为自己最大的对手。

赵武灵王以在沙丘(在今河北广宗县)选看墓地为名,让公子章与赵王何随行。赵王何没有办法,只得在肥义和信期的陪同下随行。

到沙丘后,赵王何居一宫,赵武灵王与公子章居一宫。田不礼劝公子章形成杀赵王何的事实,再控制赵武灵王,既而以奉赵武灵王之命的名义称王。

于是公子章借用赵武灵王的令符请赵王何到主父宫议事。肥义感觉不对,要赵王何与信期加强防卫,自己不归即为事变。命令准备使者,如果一旦发生变乱,立即通知公子成与李兑勤王。

肥义入主父宫后,果然觉得气氛不对。没有见到赵武灵王,却见到了公子章和田不礼,知道自己肯定回不去了,意料中的事情果然发生了。公子章与田不礼见以主父的名义都调不动赵王何,知道赵王何已有所准备。公子章与田不礼决定以快制胜。

在杀了肥义后,公子章与田不礼决定再遣使者调赵惠文王,如其不来,则立即进攻。李兑与信期派兵攻入主父宫,诛杀公子章及其党羽,主父不能制止。公子成尽出主父宫人,不许主父出宫。主父欲拼一死,但公子成等人只围不战,无人敢担刺杀主父的罪名。

主父被围在内宫里,内宫本无存粮,公子成对主父断粮断水前后达三个月之久,主父被活活饿死。公子成在确定主父必死之后,才打开内宫,为主父收尸。赵王何对主父之事一直不问,直到公子成来报主父饿死,才痛哭一场,命令厚葬,全国举哀。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

大朝信宫:

改革成功,赵国很快成为战国七雄的强国之一。赵武灵王在信都的信宫(在今邢台)大会天下诸侯,就是召集诸侯定期过来开会,诸侯莫敢不来的,赵武灵王在信都大会诸侯的那一刻成为他人生最辉煌得意的顶峰。

因母宠子:

赵武灵王五年,他迎娶韩女为夫人。她为赵武灵王生下了长子公子章,立为太子。后来,韩夫人去世。赵武灵王十六年(前310年),赵武灵王游大陵。

一天,他梦见一个少女鼓琴而歌:美人荧荧兮,颜苕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赵武灵王对梦中少女十分留恋,在酒宴的时候就把这个梦向大家说了,还具体地描绘了少女的形象。

吴广听说后,觉得赵武灵王说的少女太象自己的女儿孟姚了。于是就把孟姚献给了赵武灵王。赵武灵王非常宠爱孟姚,赵人称之为吴娃。赵武灵王在得到美女吴娃后,就把她立为自己新的夫人。后吴娃生下一子,名何。

赵武灵王二十五年(前301年),吴娃卒。吴娃在短暂的一生里为赵武灵王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但从来没有求过赵武灵王一件事,这让赵武灵王对吴娃感到很愧疚。

吴娃最爱王子何,死前求赵武灵王立何为太子。于是,赵武灵王废掉公子章,而立何为太子。何虽年幼,但却聪明机巧,深有其母之智,赵武灵王也很爱他。

参考资料:----赵雍

本是战国七雄之一的赵武灵王,为何最终落得被饿死的结局?

赵武灵王虽然是战国七雄之一,年轻的时候特别的英武果决,但是晚年的他在选择继承人的事情上面一而再的优柔寡断做出了很多糊涂的事情,导致了他的大儿子赵章跟二儿子赵何为了争夺储君的位置兄弟两人反目成仇,最后赵何在沙丘宫发动了宫变,杀了赵章,并且把包庇赵章的赵武灵王给囚禁了,断了他的食物以及水源,赵武灵王最终被活活饿死。

赵武灵王年幼登基,当时赵国四面楚歌,战国中的楚国、燕国、秦国、魏国、齐国纷纷以为赵肃侯发丧的理由带军到了赵国的边境试图要把赵国给瓜分了,当时赵武灵王在大臣肥义的建议下,收买了这几个国家相邻的其他国让他们也假装出兵对付自己的邻国,五国知道以后赶紧撤军,赵国渡过了危机,赵武灵王也因此得到了群臣的拥戴。

后来的几年,赵武灵王趁其他国家之间都有战争无暇顾及到赵国,于是在赵国内推行胡服骑射并且引进了很多胡人的士兵,赵国一下子变得兵强马壮,在生产方面赵武灵王积极进行农业经济改革,赵国也富裕了起来。为了验证成果当时赵武灵王还出兵攻打了中山国,并且在之后也跟其他边境的匈奴、林胡等攻打,最后占据了很多的地界,赵国一下成为了一个强国。

赵武灵王一生有两个重要的女人,一个是韩国的公主,赵章的生母,她是赵武灵王的第一个女人,也是赵武灵王在赵国危机时期联姻韩国的,对于她赵武灵王是特别尊重以及爱护的,可惜她红颜薄命。后来赵武灵王又娶了大臣的女儿吴娃,对于吴娃他是真正的喜爱,并且爱屋及乌,把赵章的太子之位给废了,让吴娃生的赵何为太子,并且把朝中大权交给了赵何。但是一年之后赵武灵王又后悔了,想要废了赵何,但是大权在握的赵何不同意,之后赵武灵王又想把赵国一分为二,还好大臣们阻止了,但是赵武灵王的这一系列操作引发了兄弟两人的战争,最后导致了赵何发动沙丘宫之变,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60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