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六月的花神都有谁,他们有哪些历史事迹,

历史典故 2023-07-18 23:59:40

日日有花开,月月有花神。大家知道六月花神是谁吗?先来说说六月的女花神吧,六月夏,莲花开,因此六月的花神是莲花花神。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美女西施就是莲花花神。

西施是春秋末期的越国人,她的本名叫做施夷光,是越国苎萝村人。当时,吴越两国争霸,吴王夫差打败了越王勾践,勾践便一直怀恨在心,暗中谋划如何一雪前耻,灭亡吴国。西施因长相出众,被越王勾践选中,调教过后便被派去魅惑好色的吴王夫差。

夫差见到西施以后,果然被西施的美貌所征服,他无比宠爱西施,在西施的魅惑下逐渐荒废朝政,杀忠臣而宠信奸佞,使得吴国的国力一日不如一日,最终被勾践灭国。

著名才女鱼玄机形容西施:“吴越相谋计策多,浣纱女神去相和。一双笑靥纔回首,十万精兵尽倒戈。”

吴国灭亡以后,夫差自刎殉国,西施结局成谜,从那以后她就像是在历史里消失了一样。

千百年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春秋美女,因其入吴王宫以前经常到镜湖采莲,便将其尊为了莲花花神。

除了女花神,古人还列了一份男花神的名单出来,其中江淹就是六月的石榴花神。

江淹是南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很多人可能对他的名字不是很熟悉,但都知道一个关于江淹的成语,即“江郎才尽”。

江淹是寒门出身,他自幼家贫,但尤其好学,六岁便能作诗写文,堪称一代神童。齐高帝听闻他的才名以后,将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

江淹这一生历仕了南朝宋、齐、梁三代,他为官清廉,敢于直谏,即不不趋避也不阿谀奉承那些朝廷权贵。齐明帝曾当面称赞江淹,他说:“从宋代以来,不曾有严明的御史中丞,君今天可说近代独一无二了。”

江淹写过一篇《石榴颂》,在这篇文章中,江淹大赞石榴之美,称:“美木艳树,谁望谁待?……照烈泉石,芳披山海。奇丽不移,霜雪空改。”

千百年来,人们都喜欢将石榴当做礼品,只因石榴“千房同膜,十子如一”,它所象征的是子孙发达,前途一片光明的美好寓意。

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农历的二月十二是百花的生日,人们将之称作“花朝”,即所谓的花朝节。因百花各有其司花之神,而且每位花神都有一段传奇故事,所以人们将一年分成了十二个月,在每个月都定了一位花神,其中六月的男女花神分别就是江淹和西施。

求各种花的传说, 类似于彼岸花的传说 的那种故事···有的话可以发到907431128@qq.com 最好是能给下载地

彼岸花的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城市的边缘开满了大片大片的彼岸花——也就是曼珠沙华。守护在彼岸花身边的是两个妖精,一个是花妖叫曼珠,一个是叶妖叫沙华。他们守候了几千年的彼岸花,可是从来无法亲眼见到对方……因为花开时看不见叶子;而有叶子时却看不见花。花叶之间,始终不能相见,生生相错。可是,他们疯狂地想念着彼此,并被这种痛苦深深地折磨着。终于有一天,他们决定违背神的规定,偷偷地见一次面。

那一年,曼珠沙华红艳艳的花被惹眼的绿色衬托着,开得格外妖冶美丽。可是这件事,神却怪罪了下来。曼珠和沙华被打入轮回,并被诅咒永远也不能在一起,生生世世在人间受到磨难。从那以后,曼珠沙华又叫做彼岸花,意思是开放在天国的花,花的形状像一只只在向天堂祈祷的手掌,可是再也没有在城市出现过……从此,这种花只开在黄泉路上的,曼珠和沙华每一次轮回转世时,在黄泉路上闻到彼岸花的香味,就能想起前世的自己,然后发誓不再分开,却又会再次跌入诅咒的轮回。

【相关传说2】

传说,看到彼岸花的人,将回忆起前世的记忆,各种花语都体现了它的妖娆,它,谜一般的令人着迷.......

【相关传说3】

相传彼岸花只开于黄泉,一般认为是只开在冥界三途河边、忘川彼岸的接引之花。彼岸花如血一样绚烂鲜红,铺满通向地狱的路,且有花无叶,是冥界唯一的花。彼岸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在黄泉路上大批大批的开着这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又因其红得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当灵魂渡过忘川,便忘却生前的种种,曾经的一切都留在了彼岸,往生者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

樱花冰的传说:

樱花冰指的是传说中一种美丽的樱花,表面与一般樱花基本无异,但却如冰般冰冷。

据说樱花冰可以溶化为水,名曰樱花泪,而一滴樱花泪即代表了分已散的一对深爱着对方的情侣,而樱花冰即为几滴樱花泪而成,所以樱花冰中充满的是无限的哀怨与悲伤,所以在古老的传说中,有一种古老的刑罚,叫作樱花冰刑。

若一个人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或是替他心爱的人接受惩罚,那么就会受樱花冰刑。

服下樱花冰后,心会痛得厉害。因为,服下樱花冰后,将会得到这世上最悲哀的诅咒,即生生世世的永远都不可能得到幸福,你爱的人将永远不可能和你在一起,每当心痛一次,樱花冰的毒蛊就会更深,下一次的心痛也就会更强烈。

所以,樱花冰刑是世上最浪漫的酷刑,在樱花缭绕的季节,失去了几世的幸福~~

曼陀罗花的传说:
黑色曼佗罗有一个传说,每一盆黑色曼佗罗花中都住着一个精灵,他们可以帮你实现心中的愿望!但是,他们也有交换条件,那就是人类的鲜血!只要用你自己的鲜血去浇灌那黑色妖娆的曼佗罗花,花中的精灵就会帮你实现心中的愿望!只能用鲜血浇灌,因为他们热爱这热烈而有致命的感觉!

曼佗罗:沙漠中生长的被诅咒的花朵,大漠中,没有一个找到曼佗罗的人能够安然离开。清丽,枝叶妖娆,有剧毒。无解,也称情花。

有一个传说:大漠是上帝因为人类的欲念实行的惩罚。大漠中所有的生命仅仅靠大漠中央的水神掌管。直到水神爱上一个带领族人寻找水源的女子,上帝震怒,要灭掉水神的灵魂,大漠花神曼陀罗以自己与他共入人间轮回为代价,请上帝饶恕,上帝为她痴情所感,只把水神逐出天界,自此,沙漠中无水,曼佗罗也成为被诅咒的花朵。剧毒在身。

黑色曼陀罗花语:无间的爱和复仇! 代表不可预知的死亡和爱。

曼陀罗花:光、暗界共有花种,仅生长于阴寒之地。

紫色曼陀罗——恐怖。

蓝色曼陀罗——诈情,骗爱。

粉色曼陀罗——适意。

绿色曼陀罗—生生不息的希望。

黑色曼陀罗——不可预知的黑暗、死亡和颠沛流离的爱。凡间的无爱与无仇,被伤害的坚韧创痍的心灵,生的不归之路。

金色曼陀罗——敬爱,天生的幸运儿,有着不止息的幸福。

白色曼陀罗——情花,如用酒吞服,会使人发笑,有麻醉作用。是天上开的花,白色而柔软,见此花者,恶自去除。

红色曼陀罗——曼珠沙华,又称彼岸花。一般认为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生前的记忆。

白色蔷薇花的传说:
色蔷薇(蔷薇)的花语:象征代表纯洁的爱情
王子的花园里,每一朵花儿都是用心养成的,每一朵花儿都属于不同的人。
小蔷薇就出生在这儿。从她还是小花苞的时候起,照看她的就是他。在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她小心翼翼地从绿色的房间里探出头,欣喜地打量着这个世界,打量着他。他脉脉地笑着望着她。在凝视他的刹那,从他的眼神里,她明白了,她的一生都是属于他的。
小蔷薇一天天长大,每天,她都以最美丽的样子出现在他的面前。而他总是笑着,为她浇水,为她打扮,为她遮风挡雨。花园里的花儿都在盛放,为了自己的主人,为了那颗爱护她们的心。一天夜里,小蔷薇惊奇的发现,在她身旁多了一朵美丽的玫瑰花苞。还没有出世的玫瑰花就如此出众,如此地多姿——她是属于王子的花,独一无二的玫瑰。王子的深情呵开了小玫瑰的花苞。她一瓣一瓣地把自己的美绽放出来,倦怠的花蕊揉着丝一般的花瓣;她微微的笑着,那么从容,那么高雅;她的香味弥散在风中,她的花瓣轻漾着幸福。小蔷薇在见到她的一刹那就被折服了——好美的花啊!小蔷薇也是甜甜的望着她的新邻居。两朵花儿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王子再一次来到花园的时候,一下子就为晨光中的玫瑰的美打动了。但是他知道,每一朵花儿都是属于不同的人,他不屑于她,他只拥有小蔷薇。
夜里,虚弱的她总是默默地看着天真、纯洁地玫瑰,独自在夜风里哭泣。玫瑰没有错,她为王子而绽放,蔷薇也没有错,她为他而盛开;王子也没有错,他还是一心一意的照顾着她,只是偶尔望望玫瑰的身姿。可是,也许他不明白蔷薇有多敏感,多脆弱。只有他全部的爱才能撑起她的一生:
精心的打扮已经掩饰不了她生命的枯竭。那天,她含情脉脉地目送他离去后,回过身,望着正盛开的玫瑰,幽幽的说:“玫瑰,我要走了。他对我很好,总是那么无微不至;他以为他爱的是我,拥有的是我,但是他的意识里爱着的是你,只有我看得出来,……没有他全部的爱,我是活不过今天的。我只希望,没有我的日子里,他可以幸福。玫瑰,好好绽放你的美丽,为了王子,也为了我,好吗?” 玫瑰哭了,“可是,可是他是你的,你是他的,这还不够吗?他爱的是你啊……”玫瑰没有说完,因为她看见蔷薇花倒了下去,脸上还带着浅浅的笑容和淡淡的忧郁。
次日,王子来到花园的时候,看到的只是倒下的蔷薇和含着泪水的玫瑰。缓缓地,他对她说:“我的蔷薇,你怎么这么傻,我是你的,你是我的,你应该明白、应该知道的啊……”
白色蔷薇就代表纯洁的爱情

日本国的樱花的传说:
日本的国花樱花(Cherry blossom)就源于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据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聪明美丽的姑娘、名叫木花开耶姬。木花开耶姬即樱花的意思。有一年年底,她从日本冲绳出发,途经九洲,关西、关东,于第二年五,六月间到达北海道,沿途中,她把一朵朵樱花撒遍日本各地。从此,樱花在日本盛开千载。且年年灿若云霞。日本人民非常喜爱樱花。日本人民之所以将樱花定为国花,除了它的纯洁、雅丽、崇高外,还为了纪念那勤劳、善良的木花开耶姬姑娘、并以此象征勤劳、智慧、勇敢的日本人民。

【樱花与日本精神】
樱花花开时绚丽无比,但花期短暂,给人展示了自己的所有美丽之后很快便凋谢了,在日本有一民谚说“樱花七日”,就是一朵樱花从开放到凋谢大约为7天,整棵樱树从开花到全谢大约16天左右,形成樱花边开边落的特点,也正是这一特点才使樱花有这么大的魅力。被尊为国花,不仅是因为它的妩媚娇艳,更重要的是它经历短暂的灿烂后随即凋谢的“壮烈”。“欲问大和魂,朝阳底下看山樱”,日本人很欣赏樱花这种壮烈的性格,认为人生短暂,活着就要像樱花一样灿烂,即使死,也该果断离去。樱花凋落时,不污不染,很干脆,被尊为日本精神,白雪似的樱花象征日本武士道绚烂而短暂的美学。

熏衣草的传说:
薰衣草(Lavender)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等待爱情
薰衣草是一种馥郁的紫蓝色的小花。它就像它的所在地一样具有浪漫的情怀。这种生于法国普鲁旺斯的花,有一个美丽的爱情传说:
古时的普罗旺斯有个美丽的女孩,一天,她独自在寒冷的山谷中采着含苞待放的花朵,就在回家的途中,遇见一位来自远方受伤的旅人向她问路。少女捧着满怀的花束,眼睛深情的望着这位俊俏的青年,就在那一刹间,她的心已经被青年热情奔放的笑容所占据。不顾家人的反对,少女坚持让青年留在家中的客房疗伤直到痊愈。随着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青年的腿伤已好,两人的感情也急速加温。就在一个微凉的清晨,青年要告别离去,少女却不愿家人的反对也要随着青年远去,到远方青年开满玫瑰花的故乡… 村中的老奶奶在少女临走前,握着一把初开的薰衣草花束,让痴情的少女用这初开的薰衣草花束试探青年的真心… 据说,薰衣草花束的香气会让不洁之物现形… 就是那个山谷中开满薰衣草的清晨,正当青年牵起少女的手准备远行时,少女将藏在大衣内的一把薰衣草花束,丢掷在青年的身上,就这样,一阵紫色的轻烟忽聚忽散…山谷中隐隐约约的可听到冷风飕飕,像是青年在低吟着… 我就是你想远行的心啊… 留下少女孤独的身影独自惆怅… 没多久,少女也不见踪影,有人说,她是循着花香找寻青年去了,有人说,她也被青年幻化成一旅轻烟消失在山谷中……
这种花的一出现就代表了爱与承诺一如它的花语一样,等待爱情。

蓝色妖姬:
蓝玫瑰“蓝色妖姬”是近两年玫瑰中的新贵,其花语代表“清纯的爱和敦厚善良”。

单枝蓝色妖姬花语: 相守是一种承诺.人世轮回中,怎样才能拥有一份温柔的情意.相遇是一种宿命,心灵的交汇让我们有诉不尽的浪漫情怀;相守是一种承诺,人世轮回中,怎样才能拥有一份温柔的情意!
双枝蓝色妖姬 花语:相遇是一种宿命,心灵的交汇让我们有诉不尽的浪漫情怀;
三枝蓝色妖姬,花语:你是我最深的爱恋,希望永远铭记我们这段美丽的爱情故事。

罂粟花的传说:?

在古埃及,罂粟被人称之为“神花”。古希腊人为了表示对罂粟的赞美,让执掌农业的司谷女神手拿一枝罂粟花。古希腊神话中也流传着罂粟的故事,有一个统管死亡的魔鬼之神叫做许普诺斯,其儿子玛非斯手里拿着罂粟果,守护着酣睡的父亲,以免他被惊醒。?

花语:迷恋?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库尔采的水中仙女,疯狂的迷恋阿波罗神。每当太阳一早从东方出来 ,他就目不转晴的望着,从早到晚,直到太阳神西坠,才恋恋不舍的收回目光。久而久之,水仙脚下生了根,脸也变成一朵花的模样,名曰“向日葵”

第二个

水仙花:古希腊有个美少年名叫纳西索斯凡是见过他的少女都会情不自禁的爱上他。可是孤傲的纳西索斯对所有的少女都无动于衷。水妖艾寇因为爱他不得而由爱生恨。便想复仇女神祈求:让无法爱上别人的纳西索斯爱上自己吧 !她的祈求应验了!
后来当纳西索斯来到湖边弯下腰喝水时,看见湖面上映着自己俊美的倒影,立刻爱上了自己。从此,他每天都到湖边来。起初是顾影自我陶醉,渐渐的边成顾影自怜后来终于憔悴而死,
少女们知道后,到处寻找他死后的灵魂。结果就在他常去的湖边发现一朵孤挺的花。少女们为了纪念纳西索斯。便用他的名字为这朵花命名。因为水仙除了爱自己以外再也看不到别人。因此水仙花的话语就是只爱自己的人。

第三个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玫瑰与代表着美与爱的女神阿芙洛狄特(维纳斯)联系在一起。按照赫西俄德《神谱》上的说法,天神乌拉诺斯由地母该亚所生,又和她生下了12个提坦巨人族。他害怕这些儿女起来造反,就把他们统统吃掉。愤怒的该亚把一个儿子克罗诺斯藏起来,把他养大,教他反抗他的父亲。成年后的克罗诺斯终于阉割了他的父亲乌拉诺斯,并把他打下了深不见底的地狱塔尔塔罗斯。乌拉诺斯的鲜血四处飞溅,溅入地中海的生殖器化作了一团泡沫,一时间,天地之间充满了异样的光华,伴随着一种美丽的花朵,从泡沫中诞生出阿芙洛狄特女神。与女神同时诞生的花朵就是玫瑰。阿芙洛狄特带着玫瑰来到奥林匹亚,女神边飘落的,正是与女神一起诞生玫瑰.

银蔷薇的传说

传说那是从月神阿弗洛迪特裙饰间散落人间的花朵,由春到夏,每个满月的夜晚都会盛开出繁茂的银白色花朵,清香荡漾在只有月光和微风的空气中。"他顿了顿:"如果在满月时对着银蔷薇诚心祈祷,月神就能清楚地听见你的呼唤,并且将会帮助实现梦想,完成心愿。"

这个资料似乎不一定准确,因为月神是阿尔忒弥斯(Artemis),相对应于罗马神话的狄安娜.阿弗洛迪特(维纳斯)是爱神

紫罗兰的传说:据希腊神话记述,主管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因情人远行,依依惜别,晶莹的泪珠滴落到泥土上,第二年春天竟然发芽生枝,开出一朵朵美丽芳香的花儿来,这就是紫罗兰。【胭脂花】

简介:
又名夕阳花、紫茉莉、洗澡花、地雷花等。
花期较长,从六月下旬开始,一直到十一月,有的地雷花到十二月仍然开放。其中八九月花朵最多。花朵未开时有火柴棒大小。花朵为五瓣,单瓣,形同小喇叭,颜色有紫、红、黄、白、杂等。紫色花最常见,白色花最少见。
当日影渐斜,胭脂花会悄然开放。在淡淡的暮色中散发出若有似无的香气。是寂寞却自在的花儿。
胭脂花种子成熟后为黑色,形似小地雷,所以又叫地雷花。采取成熟种子若干,研成粉末,去皮后取粉搽脸,可除面斑等,有美容功效。

花语:
猜忌、成熟美、胆小、怯懦、小心(不知道为什么是这个意思……个人还是很喜欢的)

传说:
很久以前,嫦娥奔月时不小心打翻了胭脂盒。胭脂全掉落在皖山中。皖地是很有灵气的地方,于是第二天清晨漫山遍野长满了胭脂花。
鸢尾花】

简介:
鸢尾,学名Iris tectorum,为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屋顶鸢尾、蓝蝴蝶、扁竹花、祝英台花,原产于欧洲和中国。根状茎匍匐多节,节间短。叶剑形,质薄,淡绿色,交互排列成两行。花茎几与叶等长。总状花序。花1-3朵,蝶形,颜色以蓝、紫色居多,也有白、黄等,花期4-5月。
莺尾除供观赏外,也是获取香精的重要原料。

花语:
爱的使者、复活、生命、信仰者的幸福。
多彩的鸢尾各代表了不同的含意。白色鸢尾代表纯真,黄色表示友谊永固、热情开朗,蓝色是赞赏对方素雅大方或暗中仰慕,紫色则寓意爱意与吉祥。

传说:
[何为鸢尾]
鸢尾花,中文名来自于它的花瓣像鸢的尾巴。鸢(glede)是鹰科的一种鸟,《诗·大雅·旱麓》曰“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爱的使者]
鸢尾名iris为希腊语“彩虹”之意,暗指鸢尾花色彩绚丽,如同彩虹。iris源于希腊彩虹女神之名,她是众神与凡间的使者,主要任务在于将善良人死后的灵魂,经由天地间的彩虹桥携回天国。 至今,希腊人常在墓地种植此花,就是希望人死后的灵魂能托付爱丽丝带回天国,这也是花语一“爱的使者”的由来。

[法国·鸢尾]
在法国,鸢尾是光明与自由的象征。
鸢尾科的香根鸢尾是法国的国花,法国王室的标志是著名的蓝底缀金色鸢尾花的盾形纹章。
鸢尾花是圣母的标志,“童贞之花”的象征,圣母手持鸢尾或身处鸢尾花之中的画像不计其数。
在法国君主政体的缔造者克洛维国王皈依基督教后,鸢尾花被认为是上帝的天使所赐予法国国王的圣物,代表基督教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象征。相传法兰克王路易克洛维斯接受洗礼时,上帝送给他的礼物就是金百合花,法文的百合花与“路易之花”发音相近。法国人视金百合花为纯洁的象征,金百合花花形象白鸽飞翔的姿势,象征着“圣灵”。

[王室权利的象征]
法国国王路易六世将金百合花(香根鸢尾)作为他的印章和铸币图案,还用来装饰他蓝袍的边缘,他穿着蓝袍去参加受任国王的仪式,因此金百合花又成了王室权利的象征。

[鸢尾在其他国家]
鸢尾在古埃及代表了“力量”与“雄辩”。
东南亚对鸢尾的传说就象是童话,几百万年前,只有热带密林中才有鸢尾,它们太美丽了,不仅飞禽走兽和蜜蜂爱恋它们,连轻风和流水都要停下来欣赏。
以色列人则普遍认为黄色鸢尾是“黄金”的象征,故有在墓地种植鸢尾的风俗,即盼望能为来世带来财富。

【萱草】

简介:
所谓萱草,即忘忧草,也叫紫萱。多年生宿根草本,属百合科。可大致分为食用与观赏,食用者多为单瓣,俗称金针,也被叫做黄花菜。观赏者多为重瓣,专供人工盆栽或作园林小景。在欧美也被称为虎百合(tiger lily)或一日百合(daylily),以其花一朵仅开一日为名,从日出开至日落,隔日即换上另一、二朵绽放;所属之黄花菜属的拉丁文属名Hermerocallis源於希腊文,表示“一日之美”,取同意。
萱草原产我国南部、西伯利亚、日本和东南亚。适应性广,耐寒,喜湿润,也耐旱,喜阳光,也耐半阴。一般土壤均能生长,以排水良好、肥沃的沙壤土为最好。

花语:
1.萱草又名忘忧草,代表“忘却一切不愉快的事”
2.放下他(她)放下忧愁。
3.隐藏起来的心情
4.萱草的花语是爱的忘却

传说:
[何谓忘忧?]
萱草在我国有几千年载培历史,萱草又名谖草,谖就是忘的意思。
据《诗经》记载,古代有位妇人因丈夫远征,遂在家居北堂栽种萱草,借以解愁忘忙,从此世人称之为“忘忧草”。
《博物志》中又云:“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日忘忧草。”
嵇康《养生论》中亦记,“萱草忘忧”。

[中国的母亲花]
你可知除了康乃鑫外,萱草早已经是中国传统的母亲花。相传古时游子在远行前,会在母亲居住的北堂前,种植萱草供母亲欣赏,亮丽的花给予精神的慰藉,希望母亲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
另外,萱草翠叶萋萋,着花秀秀,焕发出一种外柔内刚、端庄雅达的风采,教人感到亲切和蔼,赏心悦目。古人把它比喻为慈母的音容,并以“萱堂”来借称母亲或母亲居住的地方。

诗词:
萱草 宋 苏东坡
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
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

萱草 宋 朱熹
春条拥深翠,夏花明夕阴。
北堂罕悴物,独尔淡冲襟。

对萱草 唐 韦应物
何人树萱草,对此郡斋幽。
本是忘忧物,今夕重生忧。
丛疏露始滴,芳余蝶尚留。
还思杜陵圃,离披风雨秋。
紫菀】

简介:
亦名青菀、紫茜、返魂草、夜牵牛。
多于阴湿山坡林下、林缘边、河套岸边及路旁湿地处成片生长。
入药,有清热消肿功效。

花语:
回忆、真挚的爱

传说:
传说为痴情的女子所化,为了早猝的爱人,在秋末静静开着紫色的小花等待爱人漂泊的灵魂。

另一个传说是死去的人为了告慰爱人,在秋天时候,坟墓的周围就会开出淡紫的小花。活着的爱人看着这小花,就象见到曾经的爱人一样,沉浸在美丽的回忆与思念中。【紫藤】

简介:
紫藤,是一种攀援花木。《花经》记载:"紫藤缘木而上,条蔓纤结,与树连理,瞻彼屈曲蜿蜒之伏,有若蛟龙出没于波涛间。仲春开花。"李白有诗:"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流美人。"李德裕的《忆新藤》曰:"遥闻碧潭上,春晚紫藤开。水似晨霞照,林疑彩凤来。"这些诗句形象地表现了紫藤的美态。紫藤的生长有其独特的方式,势如盘龙,刚劲古朴,枝叶茂盛,花序如翠蝶成行,美丽清香,是春季优良的棚架花卉。
紫藤原产我国,朝鲜、日本亦有分布。其别名葛花、朱藤、藤罗、招豆藤等。花开可半月不凋。常见的品种有多花紫藤、银藤、红玉藤、白玉藤、南京藤等。上海有紫藤镇、紫藤园,苏州亦有古藤。在河南、山东、河北一带,人们常采紫藤花蒸食,清香味美。北京的"紫萝饼"和一些地方的"紫藤糕"、"紫藤粥"及"炸紫藤鱼"、"凉拌葛花"、"炒葛花菜"等,都是加入了紫藤花做成的。
紫藤花可提炼芳香油,并有解毒、止吐泻等功效。紫藤的种子有小毒,含有氰化物,可治筋骨疼,还能防止酒腐变质。紫藤皮具有杀虫、止痛、祛风通络等功效,可治筋骨疼、风痹痛、蛲虫病等。

花语:
醉人的恋情,依依的思念
对你执着,最幸福的时刻
沉迷的爱

传说:
·于紫藤花开时节看尽花开花落,你便会在藤下找到今生所爱。
·在花开的紫藤树下诚心祈祷,会受到紫藤精灵的祝福马蹄莲】

简介:
别名慈菇花、水芋、佛焰苞芋,在台湾等地有时也被称为海芋。马蹄莲叶片翠绿,花苞片洁白硕大,宛如马蹄,形状奇特,是国内外重要的切花花卉,用途十分广泛。
原产埃及、南非,常生于河流旁或沼泽地中。喜温暖,稍耐寒,不耐高温。
在澳大利亚的某些地方,海芋百合属于"公告植物"(野草)。
在美国,它是葬礼用花。
然而在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国家、南非以及英国,人们却一直用它来编织新娘手中的花束。

花语:
博爱、虔诚纯洁,同时有尊贵、优雅的意思。
不同颜色的马蹄莲代表不同的花语:白色马蹄莲代表忠贞不渝,永结同心;红色马蹄莲象征永结同心,吉祥如意。

传说:
马蹄莲有时也被称为“海芋”,代表着“此情永不渝”。所以带着你的爱人去看海芋吧,这就是在告诉他(她):我对你,此情永不渝。

*注:这里所说的“海芋”指马蹄莲,而非大型观叶植物的海芋。【铃兰】

简介:
又名草玉玲、君影草、香水花、鹿铃、小芦铃、草寸香、糜子菜、扫帚糜子、芦藜花、lily of the valley(谷中百合)、lady-tears(圣母之泪)、ladder to heaven(天堂之梯)。
花朵娇小柔美如白色的铃铛,散发着优雅的气息。
原种分布遍及亚洲、欧洲及北美,特别是较高纬度,象我国东北林区和陕西秦岭都有野生。多生于深山幽谷及林缘草丛中。
它是一种名贵的香料植物,花可以提取高级芳香精油。有毒性,可入药。

铃兰是日本札幌的市花,芬兰、瑞典、南斯拉夫的国花,在法国的婚礼上常常可以看到。送这种花给新娘,是祝贺新人幸福的到来。而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也是法国人的铃兰节。在法国的习俗里,为心爱的人献上铃兰,代表着美丽的爱情。它还是古时候北欧神话传说中日出女神之花,是用来献给日出女神的鲜花。也是北美印地安人的圣花。

花语:
幸福再来/一定要幸福啊!
纯洁

传说:
如铃兰诞生的忧伤传说一样,铃兰的幸福会来得特别艰难,并且伴随着隐约的宿命的忧伤。

·圣雷欧纳德的化身
在古老的苏塞克斯传说中,亚当和夏娃听信了大毒蛇的谎言,偷食了禁果,森林守护神圣雷欧纳德发誓要杀死大毒蛇。在与大毒蛇的搏斗中,他精疲力竭与大毒蛇同归于尽,他的血流经的土地上开出了朵朵洁白的铃兰花。人们说那冰冷土地上长出的铃兰就是圣雷欧纳德的化身,凝聚了他的血液和精魂。

·圣母之泪
又传说铃兰是圣母玛利亚哀悼基督的眼泪变成的,把铃兰称为“Our Lady's Tears”即圣母之泪,很多人也译为女人的眼泪。

·乌克兰有个美丽的传说,说是很久以前有一位美丽的姑娘,痴心等待远征的爱人,思念的泪水滴落在林间草地,变成芳馨四溢的铃兰。

·也有人说那是白雪公主断了的珍珠项链洒落的珠子,还有人说那是7个小矮人的小小灯笼。

·还有一个传说是一个叫“琅得什”(俄文中铃兰的音)的少年,为了他的爱人“维丝娜”(俄文中春天的意思)离他而去而伤心欲绝,少年的泪水变成了白色的花朵,而少年破碎的心流出的鲜血变成了铃兰艳红的浆果。

·我还是喜欢它叫做“君影草”,有“君当如兰”的寓意。传说如果把君影草做的香水洒在恋人身上,恋人就会如影随形,忠贞不二,永不变心。

迷迭香】

简介:
别名海洋之露。原产地中海。常绿灌木,株直立,叶灰绿、狭细尖状,叶片发散松树香味,自古即被视为可增强记忆的药草。春夏开淡蓝色小花。
有消除胃气胀、增强记忆力、提神醒恼、减轻头痛症状、改善脱发现像等功用。是使用很多的香料。

迷迭香被定义为爱情、忠贞和友谊的象征。意大利的女生会拿着开着花的迷迭香轻轻敲叩着自己心上人的手指,并期待着给予正面的回应;或者是在婚礼中被编织成头冠戴在新人的头上,代表忠贞。
除此之外从十六世纪开始,欧美人常在已逝者的坟上植下一棵迷迭香,代表永恒的生命、爱与美好的追思回忆。
人们在丧礼仪式上将小枝的迷迭香抛进死者的墓穴,代表对死者的敬仰和怀念。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迷迭香的花语就是纪念的意思。

花语:
回忆

传说:
[海中之露]
迷迭香夏天会开出蓝色的小花,看起来好像小水滴般,所以rosmarinus在拉丁文中的意思是「海中之露」的意思。

[领航]
据说迷迭香因为具有一种独特的香气,能够帮助在大海中迷途的航海人引领方向,找到回家的路。
额~到限制长度了,楼主来看这个吧,这是地址:/p/1321697020?pn=2

端午节资料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端午节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假期为一天。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迎涛神,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龙的节日,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恶日,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夏至,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竟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纪念女诗人秋瑾,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并且喜欢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在预谋起义时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后人为敬仰她的诗,哀悼她的忠勇事迹,于是,与诗人节合并来纪念她,而诗人节又是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 、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天中节、五月节等等。
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天中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阳重人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解棕节,古人端午吃棕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沈榜宛《杂记》载:“燕京自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已出嫁之女,亦归宁簪以榴花,曰女儿节”。
菖蒲节,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邢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view/2567.htm

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女英雄有那些啊?她们又有什么事迹?

1、秦良玉

秦良玉,忠州人。胆智过人,擅长骑射,又擅长作文章,姿态风度娴静文雅。行军治兵,号令严明,所领军队号称“白杆兵”,远近闻名。

崇祯十六年,张献忠攻陷武昌,处死楚王朱华奎,率兵再次进犯四川,秦良玉上呈全四川形势给巡抚陈士奇,建议派兵守十三个关隘,但陈士奇不用,秦良玉又找巡按刘之勃,刘之勃同意秦良玉的计策,但是却无兵可派。

2、梁红玉

梁红玉,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苏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

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黄天荡之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

3、武则天

武则天,自名武曌,并州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武则天酷爱诗歌乐舞,称帝后,她御撰了大量雅乐作品,如《唐明堂乐章》、《唐大飨拜洛乐章》等,对唐代音乐文化的繁盛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武则天的统治稳定之后,开始启用酷吏。为巩固统治,武则天使用严酷手段。为掌握国家统治大权,她毒死了已立为太子的亲生儿子。称帝第二年,武则天便用两大酷吏之一的来俊臣杀了另一个酷吏周兴;至万岁通天二年,杀死来俊臣,结束了酷吏政治。

4、穆桂英

穆桂英原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传说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因阵前与杨宗保交战,穆桂英生擒宗保并招之成亲,归于杨家将之列,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穆桂英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

穆桂英与佘赛花有许多共同点。佘赛花是因为打败了杨继业,杨宗保也是穆桂英的手下败将;她们俩人的武功也都比自己丈夫的高。穆桂英比佘赛花高出一筹的是战术。

5、王昭君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为“明妃”,王明君。

昭君出塞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汉匈两家一直保持了友好和睦关系。呼韩邪单于附汉与昭君出塞,不但结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战乱,为中原王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此外,加强了双方的交流,使当时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必然产生对中原先进制度的向往,促使一些少数民效仿中原的制度。

-秦良玉

-梁红玉

-武则天

-王昭君

-穆桂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59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