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很穷,有一次向魏文候(公元前 424~前 387)借粮,魏文侯说:“等我们收粮租的时候我再送过去给你。”庄周说:“今天我来的时候,路旁牛车上有一要鲋鱼(好鲫鱼),叹着气对我说:“只给一点水,我就可以活下去了。”我说:“你等我,我为你去楚国,请楚王引长江、淮河的水来浇灌你。”鲋鱼说:“我现在活在盆子里,随时都会死,急得不得了,你才说要为我去见楚王,引长江、淮河的水。你来的时候,只能在卖鱼的店铺里找我了。”如今我急迫的时候才来借粮,要我等你收了粮租再给我粮食。等粮租来了,也只能在做工的地方找我了。”文侯于是发了百钟(一钟六斛四斗)的粮,送到庄周家里。
一、望洋兴叹
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岸矣清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庄子·秋水》
译文:秋天来到,天降大雨,无数细小的水流,汇入黄河。只见波涛汹涌,河水暴涨,淹没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边的洼地,河面陡然变宽,隔水远望,连河对岸牛马之类的大牲畜也分辨不清了。
眼前的景象多么壮观啊,河伯以为天下的水都汇集到他这里来了,不由洋洋得意。他随着流水向东走去,一边走一边观赏水景。
他来到北海,向东一望,不由大吃一惊,但见水天相连,不知道哪里是水的尽头。
河伯呆呆地看了一阵子,才转过脸来对着大海感慨地说:“俗话说:'道理懂得多一点的人,便以为自己比谁都强。'我就是这样的人啦!”
寓意:不见高山,不显平地;不见大海,不知溪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很渺小的。
二、屠龙之技
原文: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庄子《庄子·列御寇》
译文:有一个姓朱的人,一心要学会一种别人都没有的技术,于是,就到支离益那里去学习宰杀龙的本领。他花尽了家里资产,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终于把宰杀龙的技术学到手了。
姓朱的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可是,世间哪有龙可杀呢?结果,他学的技术一点也用不上。
寓意: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
三、随珠弹雀
原文: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宝珠。)庄子《庄子·让王》
译文:有一个喜打鸟的人,却用随珠作弹丸,去射飞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只麻雀。人们看了,都嘲笑他。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昂贵,而得到的东西太轻微。
寓意:做什么事,都得讲究得失轻重。为了没什么价值的东西而丢掉十分宝贵的东西,这是一种十分愚蠢的行为。
四、鹏程万里
原文: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安鸟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庄子《庄子·逍遥游》
译文:远古的时候,有一种鸟,名字叫作鹏。大鹏鸟的背像泰山那样高,飞起来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云彩。
有一次,大鹏鸟向南海飞去。它在南海海面上用翅膀击水而行,扇一下就是三千里。它向高空飞去,卷起一股暴风,一下子就飞出九万里。它飞出去一次,要过半年才飞回南海休息。当它飞向高空的时候,它的背靠着青天,而云层却在它的下边。
生活在洼地里的小安鸟雀,看见大鹏鸟飞得这么高,这么远,很不理解,就说:“他还想飞到哪里去呢?我们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下来了,我们在蓬蒿飞来飞去,也算是飞到边了。大鹏鸟究竟想飞到什么地方去呢?”
寓意:一个目光短浅的人,是不能理解志向高远者的追求的。
拓展资料: 庄子
(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
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的40个寓言故事名字:
1、望洋兴叹
2、屠龙之技
3、随珠弹雀
4、鹏程万里
5、庖丁解牛
6、鲁侯养鸟
7、老汉粘蝉
8、井底之蛙
9、匠石运斧
10、猴子逞能
11、邯郸学步
12、防冻手的药
13、东施效颦
14、触蛮之战蜗角之争
15、魏王召见庄子
16、楚王聘庄子为相
17、庄子论天地初,不信神鬼
18、与惠施论鱼
19、庄子论美女不美
20、尧舜卑劣
21、庄子轻相位鸱得腐鼠
22、庄子论儒士鲁国少儒
23、庄子和果园主
24、庄子借粮涸辙之鲋
25、呆若木鸡
26、越俎代庖
27、拊马不时
28、浑沌凿窍
29、月去箧探囊
30、已陈刍狗
31、腾猿处势
32、见利忘危
33、列子为射
34、豕虱濡需
35、任公垂钓
36、二儒发冢
37、畏影恶迹
38、曹商得车
39、探骊得珠
40、牺牛衣食
《庄子》寓言的特点
1、异彩纷呈的故事。庄子中的寓言故事俯拾即是,如庖丁解牛、庄周梦蝶、螳臂当车等等。
2、形象诙诡的想象。庄子异彩纷呈的故事是建立在奇幻诡谲的想象上的,奇幻,夸张,出人意表,变幻莫测,如《逍遥游》鲲、鹏之自由变化。
3、空灵飘忽的文风,庄子故事之间往往是跳跃式的承接。结构行文空灵飘逸,如《秋水》篇连续用了七则寓言。
4、谐趣和讥刺横生。比如“鸱得腐鼠”、“蛮触之争”。
5、精湛传神的文笔。庄子笔下的形象大都举重若轻,以短语传神。多以“写意”笔法,也有细腻的“工笔”。
一、魏王召见庄子
庄子贫困,靠编草鞋过日,向监河侯借过米.按理,他为了解决无米之炊,应当象孔子困于陈蔡一样,苟且就食,而在鲁哀公国宴上才讲究“肉不正不食”.但他没有这样做.
魏王 召见庄子,见他一身补丁,问道:“先生这么有学问,为什么这么狼狈呢?”他是一针见血地回答:“活在这种世道,怎么能够不狼狈呢?”言下之意,世道上昏下乱,衣锦玉食的人统统都是生疮流脓的家伙.
二、楚王聘庄子为相
楚王听说庄子很有学问,特意派了两个大夫(官名)去聘请他为相.两大夫在谈水找到正在钓鱼的庄子,说明来意.
庄子听了,头也不回,答道:“我听说楚国有个神龟,死了三千年 ,枯骨龟甲还被楚王珍藏着,你们说这个畜性多幸运呵!”两大夫还不太懂这个意思,还以为人说的是楚王敬贤之意.
不料庄子冷笑道:“我呢,却宁可拖着尾巴在泥水中爬行,因为至少还活着,活得自由自在,我可不愿意让楚王供奉珍藏.”两个大夫这才又羞又愧的退去了.
三、庄子论天地初,不信神鬼
在庄子的时候,上天神明是许多人都承认的事,特别是贵族,自认为他们的富贵命运都是他们亲爱的上帝所赋予他们的特权.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恍兮惚兮”,就已不承认天地神造论,老子还说“道象帝之先.”
到庄子进一步从逻辑上解释了这句话,他说“有先天地生者,物耶?物物者非物.”能够生出物质的原始的东西一定是超越物质形式的更高级的东西,它不是物,所以不能认识,无法说他如何存在.
所以他根本不使神鬼.他说“夫大块(天地)载我以开,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活着就是活着,管他死后,他老婆死了,他敲着装 的盆子,边敲边跳边歌边舞.朋友也是哲学家的惠施批评他不通人情,不会惋惜伤心.
庄子说:“人本无生死,形气相变,是正常现象,你懂什么!”真的,我们身上每时每分都在不断的生死代致,到一定时候,一个过程自然结束,有什么好悲喜的呢?
实际上,这是在挑战神鬼论的同时,揭示的极为高深的哲理呵.
四、与惠施论鱼
庄子与惠施在濠上观鱼.庄子说:“鱼游来游去,多么快乐呵”
惠施是逻辑论辩的专家,马上抓住一点:“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一笑,以同样的逻辑回答:“你也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懂鱼的快乐呢?”
在逻辑学上,这是著名的一例.有人说在逻辑上庄子有些诡辩.但实际上这说的是另一回事:庄子告诉惠施,不要把你的学说强加于人,因为你不能代替别人.惠施古称博学,出行时随带五车之书跟在后边,靠雄辩博学博取功名,所以庄子有此一说.
五、庄子论美女不美
庄子说,世界上的事没有绝对的真理.你说左传毛嫱、骊姬是大美女,那只是一些人的看法,至多是人的看法.如果普天下的万物唯其后最美的话,那么,鱼见了美女为什么根本不欣赏,反而掉头就跑呢?
他又进一步说,人睡湿地会得病,而泥鳅却以湿地为天堂.再进一步,泰山比秋毫之未大,但是泰山比之天地也不过是秋毫之米,则秋毫也可以为山……
说这些干什么了?原来他的话中有话,他是说:你说某人美,我看不一定美;你说某人是圣贤,我看不一事实上是圣贤;你说他高贵,我偏说他在另一方面看是极其卑劣下贱……
六、尧舜卑劣
尧舜是儒家奉为圣贤的榜样.庄子出于对封建社会残酷统治的极端不满,也一样拿这些人开刀.他编了个善卷的人对舜帝的故事,说明帝王之流为权杀人,窃国为侯,行事恶劣而貌为仁义,王法实际上是为牝害人性,束傅人民而设立的.
庄子歌颂的善卷是什么样的人呢?“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饬;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这是标准的劳动自足的人,同时,也是对老子“民自富足”,最好是没有王官的道治社会的描述.所以说,尧舜卑劣,多余,有害无益.
七、庄子轻相位
惠施当了魏国的宰相,庄子去看他,因为两人虽然有些理论分岐,仍然是哲学上的学友.这时有人挑拨说:“惠子你要当心,庄子来了,他的学问名声比你高,对你的相位是个威胁.”
惠施果然下令提拿主子,搜捕三天没有提到,他才放下心来.不料第四天,庄子却从什么地方神不知鬼不觉的又来求见.
惠施紧张的作了准备.庄子进来不久,悠然说道:“你听说南方奇鸟鸩的故事吗?鸩是凤凰一族,从南海飞到北海这么长的路程,不是梧桐不栖身,不是竹实不充饥,不是甘泉不钦用.有一天老鹰抓了只死老鼠,抓得特紧,生怕鸩抢了,你说,这时鸩会怎么办呢?”
惠施面红耳赤,不知说什么好.
八、庄子论儒士
许多人认为儒家和道家是势同水火,其实不完全是这样.
庄子一日到鲁国见到了鲁国群哀公.鲁国本来就是儒学之国,哀公对庄子说:“我们这里没有人信奉先生你的学说,到处都是儒士,谈的是儒书.”
庄子说:“好呀.不过依我看来,鲁国儒士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怎么能说少了呢?”
“名符其实的太少.按理,儒服园冠方殿,园指天、方指地,应当知天文地理,有许多这样的讲究.便如你下一道命令,没有真才实学敢着儒服者死,就可以看到真实情况.”
鲁哀公果然下了一道命令,结果全国只剩下一个人敢着儒服上街.鲁哀公召见他,果然是个奇才.这才知道,世上名不符实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所以,道家论儒家,不是纯粹的攻击,其实就是类似这种情况.
九、庄子和果园主
庄子在一个果园里,拿着弹弓弹雀儿,也不知是为了好玩还是为了吃一回美味.这时果园主碰上了,怀疑庄子偷了栗子.
庄子说:“我刚才见到一个奇景.一只螳螂瞄准了一只蝉,迅速的伸出前足刚把蝉捕获,不料螳螂的背后早就伏着一只黄雀,趁螳螂不注意,一下子把它给吃了.你知道这是什么回事吗?”
“我怎么知道?”“告诉你吧,这和世上的人是一样的,只顾眼前的一点利益,却不知道背后有很多危机在候着他呢!”
十、庄子借粮
我们前面说过,庄子很穷,没米下锅时,记得监河侯的小官和自己有一面之交,就向他借米.
监河侯是个小气鬼,但也是个诡计多端的人.他推辞不掉,就说:“好呵,等些时候吧,我把封邑的租子收回来了,可以给你价值三百余的粮米,让你吃个痛快.”
庄子悠然坐下:“我刚才在路上听到一阵呼救的声音,找了半天,原来是一条小鲫鱼.它被什么人扔在车轮辗出的泥糟子里,它对我说它快要渴死了,先拿点水给它活命.我想呢,一点水只能救得一时,就答应它到南方游说吴越,让他们兴修水利,造一条渠把水引到这里来,你说我这个办法如何?”.
监河侯也趣:“那样还不如到干鱼滩上找它呢.好吧,我先拿点给你.”
忘了庄子拿了没有.不过庄子在另一个地方写道,大抵富贵圣贤们的接济穷人,都象个样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59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墨子智劝楚王不做偷窃狂
下一篇: 子贡:孔子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