鄗代之战是公元前251年(赵孝成王十五年),赵军在鄗(今河北高邑东)、代(今河北蔚县东北)击败燕军的战争。
赵国自长平之战败于秦国之后,国力大大削弱。此后,不仅受到秦国军队的屡次进犯,而且其他诸侯国亦想乘机侵赵获利。十五年,燕国丞相栗腹以给赵王祝寿为名,出使赵国,刺探赵国虚实。回国后向燕王建议,赵国青壮年在长平之战均被秦将白起坑杀,国内尽是孤儿寡妇,无力再战,乘此良机攻赵必胜。燕国名将乐毅之子乐间认为赵国连年同秦作战,百姓熟悉军事,若兴兵攻赵,燕军一定会败,坚决反对出兵。燕王喜不听乐间劝告,决意发兵攻赵国。他派栗腹为将,领兵60万,战车2000乘,兵分两路大举进攻赵国。栗腹令部将庆秦率一部攻代,自率主力攻鄗。燕军到达宋子(今河北晋县南)后,赵孝成王令上卿廉颇、乐乘统兵25万前往抗击。廉颇分析燕军的来势后认为,燕军虽然人多势众,但骄傲轻敌,加之长途跋涉,人马困乏,遂决定采用各个击破的方略。令乐乘率军5万坚守代,吸引攻代燕军不能南下援助,自率军20万迎击燕军主力于鄗。赵军同仇敌忾,决心保卫国土,个个奋勇冲杀,大败燕军,斩杀其主将栗腹。攻代燕军闻听攻鄗军大败,主帅被杀,军心动摇,失去战斗力。乐乘率赵军趁机发起攻击,迅速取胜,俘庆秦。两路燕军败退。廉颇率军追击500里,直入燕境,进围燕都蓟(今北京城西南)。燕王只好割让5座城邑求和,赵军始解围退还。战后,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假相国。
此战赵军在名将廉颇的指挥下,利用燕军轻敌、疲劳,赵军同仇敌忾,对来犯之敌予以痛击,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58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