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监之乱,又称管蔡之乱或武庚之乱。是西周初期分封于商王畿地区(今河南省安阳市附近)周围的三位统治者叛乱的事件。
武王灭商后,听取周公旦意见采取“以殷治殷”的政策,分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利用他统治殷民。同时武王派遣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在殷都附近建立邶、鄘、卫三国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三监地域,一般认为,商都以北地区为邶;商都以南地区为鄘;商都以东地区为卫。
武王灭商后不久即病逝,周公旦摄政,引起管叔、蔡叔及其群弟的疑忌,武庚见机拉拢发动叛乱。周王朝面临严峻的形势,周公东征,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废霍叔为庶民,平定了三监之乱。
周人取得了政权后,根据当时人们“灭国不绝祀”的原则,保留殷人的祭祀。为了收买民心,安抚殷商遗民,展示自己的宽柔仁义,巩固自己的政权,周武王把纣的儿子武庚封在殷商故地。周武王终究对武庚不放心,害怕他起事作乱,于是又把朝歌周围的原京畿之地分为邶、鄘、卫三个小国,安排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驻守在殷都周围的卫、鄘、邶三国,监督殷商遗民以防其造反。
朝歌以北为邶国,在如今的汤阴东南16公里的邶城,清乾隆《汤阴县志》载:“邶城在县东三十里,此武王灭殷、分封诸侯,封纣子武庚于此。”武王的弟弟、文王的第八个儿子霍叔(姬处)被封为邶国国君;朝歌以南的地方为国,在如今的卫辉倪湾,国君是文王的五子蔡叔(姬度);朝歌以东的地方为卫国,在如今的浚县卫贤,国君是文王的第三子管叔(姬鲜)。邶、鄘、卫对朝歌形成合围之势史称“三监”。
周人立国未稳,强敌环视,武王为国事忧虑,常常夜不能寐。他说:“维天建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显亦不宾灭,以至于今。我未定天保,何暇寐!”
公元前1043年,武王有疾,死去。成王即位,年幼,由周公代行王事。武王的弟弟中管叔最长,按照兄终弟及的惯例,他最有资格摄政,因此武王的遗命被他认为是遭到了周公的篡改,加之周公制定的礼制严格限制诸侯势力,引起了武王群弟的不满和猜忌。《尚书·金縢》载:“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在这种情况下,管、蔡与武庚联合作乱。
武庚早有复国的野心,这时不仅联合三监,而且又和殷商旧地东夷的徐、奄、薄姑等方国串通,叛乱反周,局势十分严重。
管、蔡以及武庚与东夷地区的叛乱,严重地威胁了周王朝的安全。周公团结召公奭,采取果断措施,亲率大军东征。东征对巩固西周王朝、扩大周的辖地起了重要作用。《尚书·金縢》记载:“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周公首先镇压“三监”,制止了流言,杀了管叔放逐了蔡叔;还诛杀了武庚,以纣王庶兄微子继承殷祀,在宋(今河南商丘)建国,史称宋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57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西周分封制是什么
下一篇: 周公为什么要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