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东周为什么会失去权力

华里士 2023-07-18 21:22:37

在我国历史上,周朝有“西周”与“东周”两个时期,西周在前,是周武王伐商后建立的。东周则是西周灭亡后,周平王迁都洛邑而建立的,这段时间内,周王室已经无力约束各分封诸侯国,于是诸侯争相称霸、相互征伐,开启了春秋、战国时代,与西周时相比,东周的地位可谓是一落千丈。

一、屈辱东迁,威信受挫

为了掌控管理广大新征服的土地,周武王采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策,把他的同姓宗亲和功臣谋士分封各地,让他们在新的土地上建立诸侯国,一个个诸侯国成为对一方土地进行统治的据点,这样既能帮助周天子开疆拓土,同时对周王室也起到拱卫的作用。因为刚分封的不是功臣,就是武王的兄弟,因此周天子的威信如日中天,“天子号令,莫敢不从”,没有哪个诸侯国有胆量有实力忤逆周王室。然而在强大的盛世也会有转折点,因为周厉王的专横跋扈、周宣王的穷兵黩武,天下对这个天子早已心生不满。而周幽王一个错误的政治决定直接导致了西周的灭亡,犬戎攻破镐京,杀幽王于骊山之下,屠戮无辜人民,掠走大量财宝,使得周王室颜面大失。而诸侯们的不臣之心在周平王登基后一览无余,在东迁洛邑的途中只有秦国出兵护送不说,“周郑交质”一事,作为天子的周平王和作为诸侯国国君的郑庄公,居然采用交换人质的外交方式,可以看出周王名为天子,但实际上要看大诸侯的脸色行事。而郑、晋、齐、鲁、燕、宋、楚等大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相互之间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完全没有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屈辱东迁的东周只能在一片弹丸之地中瑟瑟发抖。

二、天下共主,有名无实

西周时周天子是天下共主,拥有一呼百应的地位,然而东周时,周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无力约束诸侯的僭越行为,但东周还是有一定的威望而大国不敢造次,才有了“春秋五霸”的产生。在“动不了”周王室的情况下,齐桓公第一个提出“尊勤君王,攘斥外夷”,即“尊王攘夷”的口号,齐国多次大会诸侯,帮助或干涉其它国家,抗击夷狄,还建立了会盟霸主的制度,此后无论是其余的“霸主”,亦或是战国的“七雄”,都不过是假借“尊王”名义扩张自己利益的的行为,这使得天子征伐天下,诸侯拱卫王朝的秩序被彻底打破,周天子虽然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但早已有名无实。

三、故土尽失,国势大衰

周平王东迁,使得东周损失的不只是人心,还有大片丰腴之地,由于大片故土丧失,东周不得不蜷缩在今河南西北部的一隅之地,方圆只有六百余里,地窄人寡,与方圆数千里的大诸侯国相比,它只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而已。原来的土地被犬戎占领了收不回来,周平王只能与秦襄王做约定说:“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将故土拱手送人,还处处受到鲁国、宋国、晋国等限制,东周势力东不过荥阳,西不跨潼关,南不越汝水,北只到沁水南岸,国势大衰。

东周大衰还有一个致命的原因:无中兴之主。可以说东周存国五百多年,却无一位中兴之主能够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尽管周平王之孙,周桓王姬林也曾有复兴周室之心,然而周桓王无礼于郑,使得周、郑失和,繻葛之战,周桓王的臂膀被郑国将领祝聃射中,让周天子的威信扫地。而桓王之后,东周王室内部又多次出现内乱,如周庄王时的王子克之乱,周惠王时的王子颓之乱,周襄王时的王子带之乱等,然而每次王室发生的内乱天子都没有力量去镇压,只能凭借大国的干涉来稳定局面。

但大国的干涉不是白来的,每次动乱过后,周王都要拿出部分土地和人口城邑来报答大国对自己的支持,比如周襄王求救于晋文公,“晋文公纳王而诛叔带。襄王乃赐晋文公圭鬯弓矢,为伯,以河内地与晋”。王室内部频繁的动乱以及外部需要对大国的贿赂都在不断地削弱周王室的实力,使得东周历代天子只能勉强支撑残局,苟延残喘,哪还有什么中兴之主。

四、平王无礼,东周无信

此“无礼”并不是指周平王没有礼貌,而是周平王与他建立的东周并非遵循周礼,为何?周平王虽然是周幽王之子,但西周灭亡之前,周幽王为显示他对美姬褒姒的宠爱,废除了申后的王后之位与周平王的王太子之位,而立宠妃褒姒为王后和褒姒所生之子姬伯服为王太子。申后之父申侯大为不满,引来犬戎灭亡了西周,而晋国、鲁国为了削弱周室实力,需要一位不得人心的、易于控制的周王,因此“弑父”的周平王才得以拥护为新的天子,而原本的西周镐京则是拥立周幽王之弟姬余臣为周携王,他才是正统,得位不正的周平王最终也不过是诸侯们的棋子,这样的东周还有什么发展的机会?如果说春秋时期东周尚有一席之地,但到了战国就真的没有存在感,就算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韩国也是东周不可招惹的存在,成了任人刀俎鱼肉的弹丸小国,而国君却依旧不思进取,没有光复昔日霸业的雄心壮志不说,甚至还再次一分为二,分成东西公国,讨好各大强国的同时两国相互倾轧攻伐,最终由秦所灭,周朝灭亡。

东周是怎么亡的?我只知道秦国灭了六国,没听说秦国灭了周朝啊~~

东周概述
[编辑本段]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771年,犬戎杀幽王,灭西周。翌年(即前770年),周平王姬宜臼由镐京迁都于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史称东迁后之周王朝为东周。周赧王59年(公元前256年),东周为秦所灭,共传25王,历时515年,东周时期又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03年)与战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两个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的社会制度转变的时期。这一转变是以铁器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在周幽王死后,太子宜臼即位,是为周平王。鉴于镐京残破,又处于犬戎威胁之下,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在郑、秦、晋等诸侯的卫护下,迁都洛邑,建立了东周王朝。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共有140多诸侯国。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齐、晋、楚、秦、鲁、宋、郑、卫、陈、蔡、吴及越等国。

东周时期牛耕已多有使用。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战国铁犁铧冠的出土,说明犁耕在中原已经得到推广,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以农田灌溉为重点的水利建设高潮逐渐兴起。水利工程有多种类型,如陂塘蓄水、灌溉分洪、渠系灌溉以及多首制引水等。东周的建筑技术已有很高的水平。著名的鲁班,即鲁国人公输般,是土木工匠中的杰出代表,后人尊称为祖师。

考古发掘所见东周的建筑遗迹,多为宫殿遗址,出土的建筑构件以瓦当最为常见,还有青铜斗拱、青铜饰件和青铜屋模型等。由此可以想见东周宫殿建筑的宏伟壮观。东周时期,大国争霸,战乱频繁。各诸侯国为其政治、军事和经济的需要,在商、西周交通干线的基础上,不遗余力地将道路扩展到更为遥远险绝的地方,因而在客观上促进了交通的发展。

东周的丝绸西传路线甚至横贯欧亚大陆。当时马车的使用已很普遍。这时,天子直辖的“王畿”,在戎狄不断袭扰和诸侯不断蚕食下,大大缩小了,最后,仅剩下成周方圆一二百里,即今河南西部一隅的地盘;同时,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力和直接拥有的军事力量,也日益丧失。天子不仅经济上有求于诸侯,政治上也往往受诸侯的摆布。 但天子以“共主”的名义,仍然具有号召力。因此,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的诸侯国,就利用王室这个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积极发展自己势力。
东周时期,周考王于公元前425年(周考王15年)封其弟于河南地,建立周公国,是为周桓公。这是周王朝最后一次分封。自从这次分封后,周王的土地全部分封完毕,连自己也是寄居于此周公国,此时的周天子已于乞丐无异。
周桓公死,其子威公代立。威公卒,子惠公代立。周赧王时,周惠公封其小儿子於巩以奉王,号东周惠公。东西周分立,西周都河南旧于王城,东周都巩。
西周自立国以来,一直采取讨好各大强国的政策,尤其是秦国。秦国和周围列强经常向西周和东周征收赋税和兵源。周时,西周和东周常相互倾轧攻伐。
周赧王在位时,周天子地位已经完全徒有虚名,其土地(周天子的王畿)也被韩、赵一分为二,以洛邑之河南王城为西周,仍都洛邑,以巩附成周为东周,分别由东、西周公治理,周天子由成周迁于王城,依附于西周公。
前256年(赧王59年,秦昭襄王51年),秦兵攻打西周,赧王听西周公之言,以西周三十六城、三万户降秦),秦王将周赧王贬爵为君,西周公为家臣,封于梁城(今陕西省韩城县南)。赧王至梁城一月而死,国除,置九鼎于咸阳(途中一鼎落于泗水)。自次年起(昭襄王52年,前255年)史家以秦王纪年,然东周尚存,周朝尚未彻底灭亡。
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东周君欲趁秦连丧昭襄、孝文二王合纵伐秦,秦庄襄王以吕不韦为大将,起兵十万,执东周君而归,尽收巩城等七邑。周朝至此彻底灭亡。

东周历史上有五百多年,为何一直都没能出现一位“中兴之主”?

东周时代自周平王迁都洛邑时开始,到秦灭东周终结,中间共经历了五百多年却从未出现过一位如汉宣帝、明孝宗那样的?中兴之主?。东周的衰落是肉眼可见的衰落,一天不如一天,一代不如一代。

01、迁都洛邑

申国伙同犬戎部落进攻镐京,立宜臼为天子,史称周平王。但是请神容易送神难,犬戎到了镐京以后大肆抢夺破坏,周平王对此却无可奈何,于是选择迁都洛邑。

这次迁都等于放弃了整个富饶的关中地区和洛阳盆地,东周的经济从此开始衰败。而周平王为了报答晋国、秦国等国家对自己登基的支持,还将那些地方分给了他们,从此诸侯强而天子弱的局面再难反转。

02、礼崩乐坏

周朝以?礼?立国,以?礼?治国,而周平王的王位得来的方式却恰恰是对?礼?最大的破坏。周幽王之弟周携王以?弑父?的名义公开反对周平王继承王位,裹挟着一大批大贵族要讨伐周平王。周平王只得以割地为礼,请晋文公杀了周携王,这才结束了这场闹剧。可是礼乐却从此崩坏,周天子再也无法以礼法约束诸侯。


03、神话破灭

周平王之孙周桓王不甘于周朝衰败,决心重振天子威严。他曾对郑国出兵,希望以一场胜利来让诸侯们知道谁才是天下真正的王者。可是他失败了,甚至自己还被郑国大将祝聃一箭射中了肩膀。正是这一箭让天子的权威彻底丧失,诸侯们不再迷信天子是?苍天之子?的谎言,他们知道了即使是所谓天子其实也只是普通的人。周王室的空虚与天子的软弱被血淋淋地展现在了诸侯们的面前。


从此,周天子再也没有力量来镇压九鼎,甚至每次王室内部出现动乱,周王只能请诸侯来稳定局面。而诸侯的每一次干涉都代表着周天子要拿出部分土地表示嘉奖,长此以往东周自然不可能出现复兴的机会,?中兴之主?的说法也只是空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57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