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平王东迁是什么

历史典故 2023-07-18 21:20:49

平王东迁是东周初期周王室把都城由镐京迁到洛邑的历史事件。

周幽王时,废掉申后及太子宜臼,立其宠爱的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公元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勾结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点起烽火求援,众诸侯因以前被烽火所戏而不加理会。周幽王最后被杀于骊山,西周灭亡。其后众诸侯拥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因镐京曾发生过地震受损,残破不堪,又接近戎、狄等外患威胁之下,于是平王在即位后第二年(公元前770年),在郑、秦、晋等诸侯的护卫下,将国都迁至洛邑,开始了东周的历史。

平王东迁是历史学家划分时段的重要事件,亦是周朝国势的转折点。平王迁都之后的周朝被称为东周,而由周武王立国至周幽王被杀的时期则称为西周。平王东迁后,周天子王权开始衰落,不能担当共主的责任,诸侯势力不断坐大。因为平王是由申侯拥立的,间接犯了弑父罪名,开始得不到诸侯的尊重。而且,周天子无力自保和抗拒外族入侵,须依赖诸侯国保护,致周天子地位不断衰落,最终形成春秋时期群雄争霸的局面。

背景

王室内乱

西周末年,王室内部矛盾重重。公元前781年,宣王子幽王即位。幽王十分宠幸褒姒,甚至不惜用烽火戏弄诸侯而博其一笑,各诸侯十分不满。为讨好褒姒,幽王不顾王室的反对,废太子宜臼而立褒姒之子伯服,又废申后而立褒姒为后。褒姒是褒国姒姓的女儿,申后是申侯的女儿,申侯是姜姓,由此就引发了姒姓和姜姓间的激烈斗争,为西周灭亡埋下了祸根。

周边外患

还有就是外敌入侵频繁。宗周镐京,濒临西北游牧部落,经常遭到游牧部落的侵扰。公元前771年,申侯与犬戎联络,进攻幽王,诸侯都不来救驾。犬戎与申侯迅速攻入镐京,幽王急忙逃到骊山,被骊山之戎所杀。这时,关中已布满了戎人,宫室被洗劫一空,土地荒芜。

灾害频发

平王东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自然灾害严重。据史料记载,宣王末年,西北关中一带连年干旱,洛、泾、渭三川都干涸了,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同时,岐山一带又发生了地震和地崩灾害,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周太史伯阳父根据阴阳五行学说,认为这是周将要灭亡的征兆。另外,西周初年,周公营洛,也为东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过程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各地诸侯才知道,原来犬戎真的打进镐京了。于是,他们纷纷带着大队人马前来镐京救援。诸侯们打退了犬戎,立原来的太子宜臼为天子,也就是周平王,然后就回各自的封国了。

没想到这些诸侯们前脚一走,犬戎后脚就又进来了,而且是经常进犯。当时,京师宫殿被焚毁,国库亏空,而且西边的很多土地都被犬戎占去了,边境烽火也是连年不息。于是,平王就与群臣商议迁都到洛邑(今洛阳)。周公反对道:“不好!洛邑虽然居于天下之中,但是四面受敌;而镐京呢,左边有崤山、函谷关,右边有陇国、蜀国,而且沃野千里,这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天府之国。现在,大王如果要舍弃镐京,迁都到洛邑,臣认为不可!”平王没有听取周公的谏议,把都城迁到了洛邑。平王东迁,并没有迁徙丰、镐二京的百姓,因此在洛邑建国的时候,只能依靠诸侯的力量,从此落入了诸侯的掌控之中。诸侯们各霸一方,展开了长达五百多年的残杀。

平王东迁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真的是为了“避犬戎”吗?

在各方矛盾日益尖锐的西周晚期,王位继承权的归属问题点燃了战乱的导火索。最终,宜臼即位,是为周平王。自此,周朝王室走上了衰败之路。
周平王放弃镐京,迁都洛邑,而东周也始于“平王东迁”。之所以'东迁',似乎在历史研究中早已有了定论,人皆言“避犬戎”。而这一说法,基本都是源自司马迁在《周本纪》和《秦本纪》中的叙述。






可笔者认为,这一说法看似合情合理,但其实并没有抓住事情的实质,仅仅是停留在“避犬戎”的表面现象上。因为,司马迁对于这一事件的描写语焉不详,其中一些具体的情节和当时所处的背景,还存在着很多的疑点。而这些疑点很值得我们去推敲,进而有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那么,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司马迁所叙的“平王东迁”究竟有哪些疑点。同时,也让我们尝试着还原一下“平王东迁”的真实情况。
秦一统之后,烧天下《诗》《书》。笔者认为,这是我们考证“平王东迁”这段历史的重要前提,也是司马迁在描述两周交替这段历史“语焉不详”的主要原因。




《秦始皇本纪》中记叙着这样一句话:“非《秦记》皆烧之”,而《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由此说来,司马迁在作《史记》时,除了秦人所撰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文献可以参考了。所以,这种“不客观性”,就是《史记》中“平王东迁”的“背景疑点”。

平王东迁洛岜是在哪一年?洛岜使劲什么地方

洛邑在西周时就是陪都,当时叫成周,在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

西周覆亡﹐周平王东迁﹐定都成周﹐遂称王城。
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已发现东周王城遗址﹐并找到夯土城墙的三个城角。保存较好的北城墙﹐长两千八百九十米﹐墙外有城壕遗迹。据分析﹐城墙约建于春秋中叶以前﹐战国至秦汉之际曾屡次修补。城内中南部发现建筑基址﹐此外城内还发现陶窑﹑骨器作坊以及道路﹑水管等遗迹。城中部及其他一些地点﹐分布有东周时期墓葬。

春秋时期,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和平王东迁有什么关系

平王东迁是因为战败于西戎,迁都到洛阳,这在历史上是周王朝衰弱的标志。在历史学上的观点是一个时间点,由此历史学家把这一年开始称之为东周时期。东周时期具体还又分为了春秋和战国,但是在名义上各诸侯还是份属周室。只是由此开始周室衰弱,各诸侯国由此开启了长达几百年的无义战争,具体就是为了争夺土地、人口的兼并战争。 所以,平王东迁只是一个时间点,没有直接的关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57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