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是继夏朝后中国历史上第2个国家政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商朝前期屡屡迁都。而最后的二百七十三年盘庚定都于殷(今中国安阳市),所以商朝又叫殷朝。商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一个朝代,相对于夏具有更丰富的考古发现。原夏之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朝后建立。商朝有多少年历史?商朝是怎么灭亡的?商朝历史简介
商朝存在于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共历三十一代王,国运600年。始于商王室,商朝最终被武王姬发所灭。在中国里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对后世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商汤灭夏,建立商朝之前,商部落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部落,在黄河下游一带繁衍。商朝确立统治,就在亳(今河南商丘附近)建都;后来在盘庚时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所以商朝一直也称作殷商。商朝可以分为先商、早商、晚商三个阶段。成汤灭夏之前为先商,灭夏至盘庚迁殷之间为早商,迁殷之后为晚商。晚商时期又称“殷”。成汤之前的商族首领称作“先公”,其后的君王称作“先王”。
商朝的农业和畜牧、养殖业发展都比较快,尤其是手工业,青铜器的冶炼与制造都相当成熟,各种常用的器具和礼器、酒器十分精美。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公斤,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商朝灭亡的原因
商纣王,名叫帝辛,是商朝最后的一位君主。“纣”是“残义损善”之意,“纣王”是后人对他的贬损评价。史书上记载的纣王的罪行有:沉溺酒色,奢糜腐化。
武丁死后,他开创的太平盛世,并没能长久延续下去。祖庚、祖甲以后诸王,特别是帝乙帝辛时期,国内矛盾十分尖锐,四方诸侯也起来反叛。面对这种情况,商王帝辛(纣)不思改变,不听忠谏,又荒淫残暴,宠幸妲已,一味追求骄奢淫逸的生活,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同时,他穷兵黩武,调集大军征伐东夷,加重了民众的负担,也使国内兵力空虚。周武王的大军打到商郊牧野,商纣王才组织力量,仓促应战。结果,商王的军队毫无斗志,「前徒倒戈」,为武王的军队开道。
纣王的暴政,使得商朝的统治再也维持不下去了。这时周武王在姜尚和他叔父周公旦的协助下决定进攻商朝。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率领兵车300辆,虎贲(近卫军武士)3000人,士卒45000人,会合各小国部队,从孟津出发,向商朝都城朝歌进军。周武王在牧野,竖起伐纣大旗,在誓师大会上,历数纣王腐败荒淫、凶恶残暴的种种罪恶,然后指挥大军向商军进攻。此时纣王正带着他心爱的妲己和宠臣在鹿台欣赏歌舞,饮酒作乐。当下属把周军进攻的消息告诉他时,他才慌忙召集大臣商量对策。
因商军主力当时正在东南地区对付东夷,一时调不回来,纣王只好临时把大批奴隶武装起来,共70万人,开赴前线,抵抗周军进攻。 当周殷两军摆开阵势,准备厮杀时,殷军在阵前纷纷起义,掉转戈矛和周军一起杀向商纣王。纣王大败,带着少数卫士逃回朝歌。他知道自己的末日即将来临,就把玉石和其他宝贝围在腰上,在鹿台大吃一顿,然后放一把火,把自己烧死了。商朝就这样灭亡了。
商朝灭亡,是历史上武王伐纣这个事件的结果。其实,商朝灭亡的具体原因比较复杂。从某种层面上看,商朝灭亡是多个偶然事件导致的必然结果。
首先,商朝的防御体系不佳,造成了武王伐纣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内出土的青铜器利簋铭文记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年鼎和旷日持久”。在牧野之战中,周武王仅用了一天就结束了战斗,完成了对商朝的替代。这种闪电战,和商朝的防御空虚有关。自盘庚迁至殷墟以来,商朝的首都已固定在尹墟(河南安阳)地区。但是,夏商业周三代大邑通常不修建外墙。纣王继任后,为了加强王畿的防卫,他在南部地区建立了一个陪都朝歌。朝歌的位置位于古黄河边上,西靠大山,北边地势狭窄,只有南面有一个平坦而开放的区域。这一平坦的区域就是牧野,它成为了周军最理想的决战场。但是,纣王的王师,在周军抵达牧野之前并没有进行有效的拦截。
其次,商朝奴隶卫队落荒而逃。纣王是在周军渡过黄河后,才得知周军进攻的消息。随后,他才匆忙派出胶鬲进行谈判。《汉书》有个记载,“孟津去星期九百里”。而当武王伐纣大队进入商朝腹地多达700里后,纣王才收到消息。在此状况下,商朝根本无法调动有效的卫队进行抵抗。因此商朝派出了大量奴隶俘虏进行抵抗,但这种做法的结果显然会导致失败。
再次,豫西地区的真空使得纣王缺乏防备。考古学家曾在洛阳、郑州等豫西地区对殷商文化进行考古发掘,他们发现该地区具有丰富的二里岗文化遗产,但缺乏殷墟三四期的遗骸。从历史上看,二里岗文化是早商时期的文化遗产,而殷墟三四期则是晚商时期的文化遗迹。因此,考古学家在豫西的发掘表明,纣王时代豫西地区的治理进入“真空”状态。这种“真空”状态最大的可能,是该地区遇到了非人为的因素(例如瘟疫和干旱),迫使商朝不能在此驻军。因此,周武王的大队可以从容地穿越700里的无人防守区域,长驱直入。
综上所述,商朝灭亡是天时、地利、人和等综合因素的作用结果。
问题是商朝灭亡时,真是如日中天吗?实际上,由于商朝建立的时代很早,很多国家制度不成熟,王国一直充满了危机。
(一)王位继承权
商朝王位采取的是“兄终弟及”的方式,即兄死弟继,少弟死而长兄之子继位,随着时间的流逝,有权继位的候选人相应增加;因而,王位继承的斗争尖锐,因王位传子还是传给长兄儿子,两种不同势力的斗争一直存在。
商纣王时,其兄长微子启逃离殷商,投奔周国;叔父王子比干被杀,贵族箕子装疯被囚,商朝太师、少师等大臣也纷纷投奔周国及另谋出路;也是内部权力斗争的反应。
(二)王朝与诸侯的关系
商朝作为早期的王朝,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实际上是联盟关系,即是众多的邦国或部落的联合体,商王国只是联合体的领袖;商王朝是依靠武力使其它邦国或部落臣服而建立起来的,并依靠武力来维持的;当商王朝强大,并得到各邦国或部落~即诸侯国信赖或支持时,王朝就稳定;当各诸侯国挑战或不满王朝的压榨而反叛时,王朝的统治就会削弱、至灭亡。
商纣王时,就是因为众多诸侯的反叛,而亡国的;当时,东夷叛商,纣王派兵去平叛;周武王拉拢不满商王的诸侯伐纣,商朝三分之二的诸侯站在周国这边,周灭商已成定局。
(三)商朝的思想
无论从历史记载,还是考古发现,商朝的人是信仰神的;出于对神灵的敬畏和依赖,经常有人牲或人殉等,这就意味着,有不少的奴隶、战俘被屠杀;有大量的青铜被用来做敬神的祭器和礼器,用做农耕和兵器的青铜也就少了。
(四)商朝的经济
商王朝是通过武力建立起来的,其经济来源主要有农耕、商业、战争与诸侯进贡;商王本身直接管辖的地区有限,农业并不发达,满足不了王朝的需求;商业也有限;战争与诸侯进贡成为商王朝的主要来源。
(五)大刑用甲兵
商朝以武力建国,并以武力来维持,王朝一直处在战争中,商代史就是一部战争史;随着王朝建立的时间长久,贵族的需求和欲望越来越强,对民众的盘剥、对诸侯的榨取贡物丶也越来越重;各诸侯的反叛越来越多,用兵也就越来越频,恶性循环。
商纣王时,东夷叛商;纣王派大军平定东夷,为防止东夷再叛,将商军留在东夷戍守。
周武王乘机拉拢了三分之二的诸侯,组成联军讨伐商纣王;纣王急忙组织商军,与周武王在牧野血战;战争初期,周军处于不利的局势,周军通过收买部分商军的倒戈,改变了局势,击败商军,直抵商都;商纣王见大势已去,自焚而死,商朝因而灭亡。
(六)结语
商朝看似强大,实是表象,灭亡的快,并不奇怪;穷兵黩武的政权多是如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57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商朝服饰商朝服饰特点
下一篇: 商朝地图商朝地图高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