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纣,是指大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纣),最终建周灭商的历史事件。
依据出土的西周利簋的铭文记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武王伐纣,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西周利簋的铭文,澄清了武王伐纣具体日期,证实了古籍中所载的“战一日而破纣之国”的正确记载。
商汤灭夏
商汤灭夏指的是公元前1766年商汤带领着商部落灭掉夏朝建立商朝的事件。
夏王朝末期国势日衰,江山开始摇摇欲坠。夏朝最后一任君主夏桀即位后,统治更加残暴。
商部落因为畜牧业发展得很快,到了夏朝末年,汤做了首领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商汤看到夏桀的腐败,决心消灭夏朝。夏此时已是众叛亲离,而商汤领导有方,所以夏桀的军队很快被打败,桀也遭到了流放。于是,夏朝就被新建立的商朝代替了。
武王伐纣
很多人都认为历史上的纣王是一位暴君,但是从已知的史料来看,帝辛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一直想效仿他的先祖高宗武丁,建立不世之功。因此自其登极后,就开始了对西北和北方强敌鬼方的战斗,并击破鬼方的主力,使得鬼方内部分化,一部分向北发展,继续盘踞在蒙古高原及漠北地区,一部分融入内地,和西北的周部落结合。在商纣王帝辛在位期间,北方的少数民族多次内侵,根据当前的地理资料可以推测得知,该时期北方中原地区应该是处在冰冷时期,作物由于寒冷期长无法正常生长,出现了灾荒。加之东部的东夷部落在姜子牙等人的策动下爆发了反对帝辛的叛乱,朝中善战的将军都投入到这场战争中,一直拱卫帝都朝歌精锐的王室内卫部队应该也有一部分东进或者南下作战,在周武王带兵接近国都的时候,以至于帝辛没有足够的兵力抵御,只得派遣奴隶兵上场。但是在前线拿起武器的东夷奴隶被周人策反,临阵倒戈。更为严重的是,商都朝歌内部的部分商王室成员及大臣临阵叛变,打开朝歌城门引周兵入城。
据现有资料来看,当时之所以众人反对帝辛,不一定是他真的炮烙大臣,酒池肉林,当然妲己也许可能也不存在,但是连年的对外战争和庞大的工程建设,加之气候引发的灾荒,使得百姓的日子困苦不堪倒是极有可能的。更有可能是在对东夷作战期间,由于商纣王对征服地区的管理过于严苛,或者出现杀伐拒不服从中央政府管理的地方部落首脑而引起当地部族的反抗,否则当地人不可能因为姜子牙等人的策反而群起反抗殷商政权。更不容忽视的是,在此期间周人已经开始与西北的诸少数民族部落结盟,例如西北骁勇的鬼方骑兵很有可能就在此时加入周军的阵营。
周武王得到吕尚和周公等人的辅佐,并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商纣王荒淫无道,聚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使用酷刑,残害人民,失去民心。失民心者失天下,因此武王伐纣成功了……
时机:夏桀和商纣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文武双全,但也都荒淫无道,搞的天下上至诸侯下至百姓怨声载道。商汤和武王碰上了这个时机,是赢得最后胜利最有利的条件。
人才:夏桀和商纣由于自命不凡(也的确不凡),经常把提建议的大臣驳斥的哑口无言,并且常常杀害忠良,于是许多有识之士都不敢再提出异议。而商汤与武王却广纳贤才,且不说伊尹和姜尚从草莽中被提拔,就是反叛夏桀和商纣的人才也比比皆是,这样在人事上又拉出一大截差距。
军事:夏桀时期不怎么用天子之兵,而总是派一些诸侯国去征讨,这样一来,自己的军队得不到实战训练,反而将别国的军队训练的虎虎生威,最后那些诸侯国纷纷投奔商汤,结果可想而知。商纣倒是常常用兵,扩充疆域,但对那些带兵的将领处处逼迫陷害,最后他们火了,战场上临阵倒戈,归降武王,本来兵力不如商纣的武王慢慢的实力赶超。
政治:这个不用说了,那两人搞的一塌糊涂。
上面都是从大的方面说,从小的细节来看,请楼主先加分。
夏朝末年,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国王孔甲“好方鬼 神,事淫 乱。”夏朝开始走下坡路。到夏桀即位,他更暴虐无道,荒 淫 无 耻,“赋 敛无度,万民甚 苦”。他宠爱有施氏之女妹喜,为她营建倾宫瑶台。妹喜锺意听裂帛之声,他就叫人找来许多丝布,供妹喜撕裂以求其一畅。夏桀手下有个叫关龙逢的臣子,听到老百性的愤怒声音,觉得大势不妙,便对桀进行劝告,要他节省用度,不然就会亡国的。夏桀不但不听,反而把关龙逢杀了。夏桀以为他的统治永远不会灭亡。他说:“天上有太阳,正像我有老百姓一样。太阳会灭亡吗?太阳灭亡,我才会灭亡。”当时民众咒 骂道「时日曷 丧,予及汝偕亡」(《尚书.汤誓》),意思是说你这个日头何时才沦亡啊,我们情愿同归于尽。夏桀还召集所属各部首领开会,准备发动讨伐其他部落的战争。可是,各部落对他更加离心离德。这就给商汤灭夏造成了有利的机会。
先秦文献对他的指责并不很多,甚至许多文献称赞纣王聪颖勇武、才华横溢,是难得的英主,但随着时代的推进,各种各样对他不利的指责越来越多。当年武王伐纣,共写过两篇檄文:“泰誓”(亦称“太誓”)和“牧誓”。“牧誓”中周武王列举了纣王的罪状只有六条:
听信女人的话。
不祭 祀祖先。
对祭 祀大事不闻不问。
不任用同宗兄弟。
重用逃 犯。
让他们虐 待百姓,胡作非为。
子贡也说过:“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认为纣王许多的罪过并未发生,是被后人所加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57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孟津之誓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