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由来已久。然而历史上确实有位善射的后羿。“后”者,君王也,夏代君主称“后”。后羿是夏朝东夷族有穷氏的首领,所以又称“夷羿”。
话说夏启去世后,其子太康即位,田猎无度,不恤民事。一次,太康去洛水的南边打猎,过了一百天也没有回来。后羿趁机在河的北面抵御太康,不让他回国。《尚书·五子之歌》曰:“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后来,后羿“因夏民以代夏政”,窃取了夏朝政权,史称“太康失国”。
《水经注》云:“鬲津也……故有穷后羿国也。”,鬲津在今山东德州,所以后羿是今山东德州一带的人。据张守节《史记正义》引《帝王纪》载,帝喾之前,后羿世代被封射正。帝喾继位后,赐给赐给后羿红弓白箭,封他到鉏地,并让他担任司射一职。后羿拜吉甫为师学习射箭,他的手臂很长,以善射闻名。“帝羿有穷氏,未闻其先何姓。帝喾以上,世掌射正。至喾,赐以彤弓素矢,封之于鉏,为帝司射,历虞、夏。羿学射于吉甫,其臂长,故以善射闻。及夏之衰,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
后羿掌权后,恃其善射,不修民事,沉溺于田猎之中。他弃用武罗、伯因、熊髠等贤臣,而用奸臣寒浞。寒浞本是寒国伯明氏的“馋子”,伯明氏以其馋弃之。后羿却收留寒浞,并信任、重用他,让他做自己的相。“寒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树之诈慝,以取其国家,外内咸服。”一日,后羿田猎归来,寒浞勾结家众杀死了后羿,并烹之,逼其子食之,其子不忍食,被杀于穷门。寒浊“因羿之室,生浇及豷”,他霸占了后羿的妻室,篡夺了后羿的权力。
《论语》载,南宫括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后羿善射,恃力而不恃德,最终不得好死,后人当戒之!
后羿是民间传说“后羿射日”的主人公。 史上共有两位名字带“羿”字的 [1] :生活于帝尧时代的羿;生活于夏朝的后羿,属有穷部落。古籍记载的是“羿彃(bì)日”、“大羿射日”、“后羿篡权”。 究竟是哪个射日,学术上有争议。 民间传说羿中是嫦娥的丈夫,射日的英雄;然而究竟是哪个羿,仍旧没有统一的说法。 尧帝时代的羿,善于射箭,曾助尧帝射九日。传说十日齐出,祸害苍生;天帝(帝俊或帝喾或帝夋)就派擅长射箭的羿下凡解除灾祸。羿射九日,只留一日,给大地带来复苏的生机,人们尊称为“大羿”。 后羿,又称“夷羿”,相传是夏王朝东夷族有穷氏的首领,也善于射箭。 部分学者认为传说中的后羿是抽取了后羿、大羿的特征而融合成的神话人物。 [编辑本段]【历史与传说】 夏朝的后羿有穷氏,夏王朝第六任帝,在位八年,民间传说中是嫦娥的丈夫,他和杀他的寒浞为历史上少见的几位改姓未改朝代的篡权者(寒浞为夏朝第七任帝,在位六十年) 当时夏王「姒启」的儿子「姒太康」耽于游乐田猎,不理政事,被后羿所逐。太康死后,后羿立太康之弟姒仲康为夏王,实权操纵于后羿之手。但后羿只顾四处打猎,后来被亲信「寒浞」所杀。 夏启当上国王以后,有一个部落有扈(音hù)氏不服,起兵反抗。启和有扈氏的部落发生了一场战争,最后启把有扈氏灭了,把俘虏来的人罚做牧奴。其他部落看到有扈氏的样子,没有人再反抗了。夏启死后,他的儿子太康即位。太康是个十分昏庸的君主。他不管政事,专爱打猎。有一次,太康带着随从到洛水南岸去打猎。他越打越起劲,去了一百天还没有回家。那时候,黄河下游的夷族,有个部落首领名叫后羿(羿音yì),野心勃勃,想夺取夏王的权力。他看到太康出去打猎,觉得是个机会,就亲自带兵守住洛水北岸。等到太康带着一大批猎得的野兽,兴高采烈地回来的时候,走到洛水边,对岸全是后羿的军队,拦住他的归路。太康没法,只好在洛水南面过着流亡生活。后羿还不敢自立为王,另立太康的兄弟仲康当夏王,把实权抓在自己手里。后羿在仲康在位期间,广罗党羽。姒仲康死后立姒仲康的之子姒相为帝,两年后的公元前2145年,时机成熟,罢黜姒相并将姒相放逐到斟灌(山东曹县),夺了夏朝的王位,为夏王朝第六任君王。他仗着射箭的本领,也作威作福起来。他和太康一样,四出打猎,把国家政事交给他的亲信寒浞(音zhuó)。寒浞瞒着后羿,收买人心。有一次,后羿打猎回来,寒浞派人把他杀了。寒浞杀了后羿,夺了王位,怕夏族再跟他争夺,一定要杀死被后羿撵走的相。相逃到哪儿,寒浞就追到哪儿。后来,相终于被寒浞杀了。那时候,相的妻子正怀着孕,被寒浞逼得没法,从墙洞里爬了出去,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生下个儿子叫少康。少康长大后,给姥姥家看牲口;后来听到寒浞正在派人追捕他,又逃到舜的后代有虞氏那儿。少康从小在艰难的环境中长大,练了一身本领。他在有虞氏那里招收人马,开始有了自己的队伍;后来,又得到忠于夏朝的大臣、部落帮助,反攻寒浞,终于把王位夺了回来。夏朝从太康到少康,中间经过大约一百年的混战,才恢复过来。历史上称作“少康中兴”。少康灭了寒浞,可是夷族和夏朝之间的斗争还没完。夷族人有很多出名的射手,他们的弓箭很厉害。后来少康的儿子帝杼(音shù)即位,发明了一种可以避箭的护身衣,叫做“甲”,战胜了夷族,夏的势力又向东发展了。后羿与嫦娥 后羿得到了夏王朝的宝座,是个传奇的人物,不过他的妻子更传奇,民间传说中大名鼎鼎的嫦娥。未称帝时的后羿, 曾得到西王母赐给的一包长生不老药,但西王母告诫后羿,不可现在食用,须等到后羿荣登大宝后才可。而嫦娥知道后,在后羿登宝的当天,偷吃了药,后怕后羿追究,加上对人世不再留恋,于是一阵轻烟,飞到了月球上。但换来的是长达几千年的孤寂。 李商隐曾有诗哀之: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很多人都误认为射日的后羿才是嫦娥的丈夫,其实这是个极大的错误。嫦娥的丈夫的确叫后羿,但这个后羿是上面讲到的那个夏代第六任君王,和这个射日的后羿一点关系都没有。 至于为何民间有一部分人会有这样的误会,可能有这样几点:1,射日和篡权在百姓看来前者更英武,一般人只知道或者只记得前者,而两人都是历史神话中做过响当当事迹的人物,一般人就随之把两人把两人做过的事迹混同为一人之事;2.历来儒家极度避讳夏朝的后羿篡权的事实,更不能容忍一朝多姓的历史存在,但后羿在位八年、寒浞更是当政六十年,这是不可回避也无法回避的事实,所以古代儒学者苦心积虑地在字面上做文章,要么干脆不提夏有后羿这个人,要么用各种方法不承认夏朝曾有两位异姓的当政者,使得从字面流传出来的一次次加工过的民间故事渐渐地给人一种误区,甚至是淡忘了夏朝那个当了帝王的、嫦娥真正的原配,而一部分人误以为史上只有一个射日的后羿。而两个后羿的年代相差数百年,那些儒者改得了史实改不了年代,所以索性边嫦娥的身世也改了。我想,这正是像许多像嫦娥这样的历史、神话人物身世复杂多样的缘故之一吧。嫦娥奔月是实在不可能,但嫦娥此人的存在是可信的,历史上也多有记载,只不过明明确确为夏朝后羿的老婆的嫦娥,因为后羿被政治挂帅,也就随之成了政治牺牲品。 尧时代射日的后羿下面是一个关于在尧时代的后羿的 传说 。 在伊放勋(尧)时代,天上有十个太阳,烧得草木,庄稼枯焦,伊放勋请来了后羿,一连射下九个太阳,从此地上气候适宜,万物得以生长。他又射杀猛兽毒蛇,为民除害。民间因而奉他为「箭神」。相传后来后羿从黄河河伯的手中救出了落难的宓妃,并惩罚了河伯,然后两人在洛阳居住了下来,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为表彰他们惩治河伯有功,天帝还封后羿为宗布神,宓妃为洛神。 传说中后羿是尧时候的人,神话说,尧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庄稼都枯干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为天气酷热的缘故,一些怪禽猛兽,也都从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来,在各地残害人民。人间的灾难惊动了天上的神,天帝帝俊命令善于封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间,协助尧除人民的苦难。 后羿立即开始了射日的战斗。他从肩上除下那红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骄横的太阳射去,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只因为尧认为留下一个太阳对人民有用处,才拦阻了后羿的继续射击。这就是有名的后羿射日的故事。但是后羿的丰功伟绩,却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们到天帝那里去进谗言,使天帝终于疏远了后羿,最后把他永远贬斥到人间。 [编辑本段]【图书《后羿》】 在《后羿》一书中,著名作家叶兆言重述了这个神话,并赋予其全新的现代色彩;嫦娥忍辱负重抚养神的后代--羿,羿在嫦娥的帮助下完成了从神到人的转变,而嫦娥在羿成为皇帝后失宠,羿在濒临绝境时意识到只有嫦娥的爱才是他力量的源泉,进而放逐嫦娥,使其飞天以避开危险——由于嫦娥的爱,后羿从神成为了人;由于后羿的爱,嫦娥从人成为了神。在叶兆言令人目眩的精彩重述中,阴谋与爱情、奉献与贪婪、忠诚与背叛、欲望与尊严在小说中轮番上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神话世界、一段可歌可泣的惊世情缘。 传说中后羿和嫦娥都是尧时候的人,神话说,尧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庄稼都枯干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为天气酷热的缘故,一些怪禽猛兽,也都从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来,在各地残害人民。人间的灾难惊动了天上的神,天帝常俊命令善于封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间,协助尧除人民的苦难。后羿带着天帝赐给他的一张红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还带着他的美丽的妻子嫦娥一起来到人间。后羿立即开始了射日的战斗。他从肩上除下那红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骄横的太阳射去,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只因为尧认为留下一个太阳对人民有用处,才拦阻了后羿的继续射击。这就是有名的后羿射日的故事。但是后羿的丰功伟绩,却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们到天帝那里去进谗言,使天帝终于疏远了后羿,最后把他永远贬斥到人间。受了委曲的后羿和妻子嫦娥只好隐居在人间,靠后羿打猎为生。嫦娥又是怎样奔月的呢?在古书上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根据《淮南子》的记载是,后羿觉得对不起受他连累而谪居下凡的妻子,便到西王母那里去求来了长生不死之药,好让他们夫妻二人在世间永远和谐地生活下去。嫦娥却过不惯清苦的生活,乘后羿不在家的时候,偷吃了全部的长生不死药,奔逃到月亮里去了。另一种说法是屈原(约前340椩记?78)《天问》的记载,说后羿后来对嫦娥有不忠行为,和河伯的妻子发生暖昧关系,因而引起嫦娥极大的不满,便离开后羿跑到天上去了。嫦娥奔月以后,很快就后悔了,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对她的好处和人世间的温情,对比月亮里的孤独,倍觉凄凉。关于后羿之死,战国时思想家孟子(约公元前372椩记?89年)所著《孟子》和西汉初年刘安(前179椙?22)编成的《淮南子》都说他是被恩将仇报的徒弟逢蒙暗害的。暗害的手段记载各不一样,有的说是用桃木大棒打死的,有的说是用暗箭射死的。总之这位盖世的英雄死在阴谋家的手里。 有的传说里还说,后羿死后阴魂不散,变成了打鬼的钟馗神。这一说法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顾颉刚(1893-1980年)根据《淮南子》等古书的记载考证出来的。这种说法,实际上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这位不幸死去的英雄的无限怀念。还有一传说是说后羿死于桃棒,所以后世驱鬼均用桃木长枝,称法尺。相关记载 《淮南子》说:“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羿上射十日,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山海经》载: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希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神话后羿射日之地就在屯留县城西北30公里处的三嵕山。其山名因由三峰所聚而得
刚刚建立政权的后羿,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竟被宠臣暗害。
后羿走亡国老路
仲康死后,儿子相接替帝位。但是后羿废弃夏后帝,自己登上帝位,称为“帝羿”,国号“有穷”,正式宣告取代夏王朝的政权。
后羿虽然建国,其实也是一个目光短浅的莽夫。他自己也十分喜欢打猎,喜欢玩乐,对管理国家大事也不用去做。
后羿身边原本有四位贤臣:武罗、伯因、熊髡、龙圉,这四个人曾帮助后羿攻克夏朝都城,又策划夺取夏朝政权统治中原。在后羿篡夺王位之后,他们又劝谏后羿要治理朝政,关心民事。但后羿此时却一反常态,对四位贤臣态度冷淡,有意疏远,却对一个花言巧语、口蜜腹剑的小人言听计从,十分亲近,这个人就是寒浞。
拍马屁的威力
寒浞原本是寒国人,寒国的首领叫“伯明”,对寒浞溜须拍马、兴风作浪的恶习十分反感,就把他从寒国驱逐出去。寒浞流浪到有穷国,凭着一身谄媚的本领,向后羿百般吹捧,为后羿出了不少坏主意,深得后羿的宠信。后羿认为寒浞是最了解自己、最效忠于自己的人,于是,就把寒浞立为有穷国的宰相。
寒浞当上宰相之后,就更加得意忘形起来。他经常出入后羿的宫闱,与后羿的妻妾打情骂俏,暗中勾搭;对其他大臣又经常行贿,收买人心,特别是和后羿的家丁交往甚密,打成一片。
寒浞千方百计诱惑后羿到田野里寻欢作乐而不想返回宫廷,不理朝政。而他在宫廷中培植自己的势力,为夺取帝位、霸占后羿的妻妾创造各种条件。这一切活动,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得十分顺利。
霸占妻室
后羿有一个家丁,他曾经向后羿学习射箭技术,学得非常精通,几乎把所有的技术都学到家了。他想,世界上只有后羿的技术能超过自己,因此常有杀死后羿的念头。
这时,寒浞来到后羿家中,想买通那个家丁暗杀后羿,先给了这个家丁一笔钱,答应事成之后还有大赏。在一切都布置就绪后的一天傍晚,后羿出外打猎玩得高兴,在回来的路上,这个家丁将后羿射死,并把他的尸体放在锅里煮熟。家丁还将这尸体的肉羹拿来给后羿的儿子吃。后羿的儿子不忍吃父亲的肉,也被众家丁杀死。
寒浞经过几年精心策划,迷惑后羿,勾结其妻妾,贿赂其群臣,欺骗其人民,买通其家丁,最终把后羿杀死。寒浞杀死后羿后,自己登上有穷国的帝位,同时霸占了后羿的妻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56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