狴犴(bì àn)又名宪章,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之第七子。形似虎,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图像。
传说当时的皇帝赵构很迷信,光是天天为他作法的道士就有七八个,其中有一个是皇帝最为信任叫封咒的道士被贪官收买了。有一次,封咒为皇帝作法,就在用龟甲占卜时,忽然大惊失色,龟甲掉在地上摔成了两半。皇帝问他怎么了,他“扑通”一声跪倒在皇帝面前,假意言到:“皇上,臣、臣不敢说。”皇上又说:“但说无妨,恕你无罪。”封咒这才肯说:“皇上,臣刚才占卜时,在龟甲上隐约看到六个字。”“是哪六个字?”皇上问。“犴裔乃是瘟神”“啊!什么!难道犴裔真是天上的瘟神下凡来散播瘟疫的?”“正是如此。皇上,如果不赶快除掉犴裔,后果不堪设想啊!”封咒道。皇上听到这话立刻下旨,让大奸臣秦桧处理这件事。秦桧接到圣旨,高兴的不得了。立即摆酒设宴款待封咒,而且还赏了他纹银百两、锦缎百匹。
秦桧领旨后问其他几个同党该如何处置犴裔,他的同党都说:“该把犴裔处死,最好今日正午问斩。”秦桧采纳了他们的建议,立刻让人把犴裔抓来。
在犴裔被押赴刑场的途中,街道两旁的百姓都为犴裔鸣不平。犴裔被押到刑场时,他对着天喊到:“想我犴裔一生为国为民,哪儿作过对不起陛下的事。陛下您斩了我不要紧,但您千万不要再相信那道士的谗言了,否则大宋江山不保,黎民百姓遭殃呀!”接着,他又对那些奸臣说:“你们这些衣冠禽兽,害死了人都不知悔改,我犴裔就算化成走兽也要找你们报仇血恨。”说完便被斩首了。当时在场的百姓们放声大哭。就在这时,天空中突然电闪雷鸣,一头怪兽出现在云头。只见他麟头豸尾西龙翼,足踏祥云照九州。这头怪兽用一阵龙卷风把道士和奸臣们都卷上了天,又摔在山头。山头立刻裂开一条缝隙,把他们全部封在里面了。
这头怪兽叫狴犴,因为被犴裔的行为感动,从天而降为犴裔讨回公道。狴犴既是牢狱的象征,又是黎民百姓的守护神。
关于狴犴起源的说法,大多是“龙生九子”,排行第七。这种说法大抵盛行于明代,在明代,人们汇集了各种文献中的多种怪异兽形而演化为龙,俗称神兽、瑞兽。把他们安插在民间传统建筑的器物或重要场所,来装饰纹样,让其“各司其职”,孕育吉祥、免祸消灾。
《诸神由来》一书说《升庵外集》记载龙之九子是:“赑屃,形似龟好负重,即碑下龟;螭吻,形似兽,性好望,站屋脊;饕餮,好食,立鼎盖;蚣蝮,好立,站桥柱;椒图,似螺蚌,性好闭,立于门首;金猊,形似狮,好烟火,立于香炉;再加上蒲牢、狴犴、睚眦三个,恰为龙之九子。”
《龙经》:“狴犴好讼,亦曰宪章。”
清胡式钰《窦存》:“一狴犴,此兽好讼,今狱门上狮子是也。”
明张岱《夜航船》:“四曰狴犴,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
老大 囚牛 老二 睚眦(yá·zì) 老三 嘲风(cháofēng) 老四 蒲牢(púláo) 老五狻猊(suān’ní) 老六饕餮(tāo tiè) 老七 狴犴(bì’àn) 老八 负屃(bìxì), 老九 螭吻(chīwěn/chīwěi)
东海龙王有九个孩子。
东海龙王的九个儿子分别为:老大囚牛、老二睚眦、老三嘲风、老四蒲牢、老五狻猊、老六赑屃、老七狴犴、老八负屃、老九螭吻、鸱尾。
另有说法为:老大赑屃、老二螭吻/鸱尾、老三蒲牢、老四狴犴、老五饕餮、老六蚣蝮、老七睚眦、老八狻猊、老九椒图。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
相关内容
在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东海龙王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龙王形象,东海龙王在《西游记》中是四海龙王之首,当年与住在花果山的孙悟空是邻居,所以孙悟空得道之后经常到东海龙王的水晶宫内走动一番,东海龙王都是以礼相待的,后来被孙悟空勒索去了定海神针与一套披挂。
东海龙王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司雨的神仙,在中国来说以东方为尊,所以东海龙王是四海龙王之首,东海龙王虽然是司雨之神,但是却很少自己前去司雨,一般来说各路江海龙王就可以完成司雨工作,东海龙王据说一共有九个儿子,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东海龙王三太子,东海龙王三太子名字是敖丙,据说是董海龙王比较喜欢的一个儿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55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蚣蝮是龙的第几个儿子
下一篇: 蒲牢是什么神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