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木兰围场是怎么成为清朝皇家围场的(木兰围场旅游指南)

华里士 2023-07-18 16:13:59

说起木兰围场,想必大家都不是很陌生,随着近几年的清宫剧热播。里面也会经常提到皇家的生活,而作为清朝时期皇家的围场,这里也成了现如今的旅游胜地。

其实在辽代时期这里曾经就是蒙古君王的领地,用作围猎避暑的地方。后来到了大清王朝,康熙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就被当时广袤无垠的地方深深吸引住。

于是才一直都念念不忘,终于在第二次来到这里的时候将其划做了一个皇家的围猎场,虽然已经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场地,但是随着后来的不断扩建,逐渐形成了后来的多达七十二围。

为了锻炼自己的军队,也为了能够和大臣在这个地方进行“社交”,每年皇帝都会组织大规模的活动,这些也是能够在很多的历史文献中看到曾经的盛况。

木兰围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地处内蒙古草原,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处水草丰美、动物繁衍的草原。

曾经的木兰围场已经不复存在,如今已经是被国家重点保护的景区了,这里也是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十分的高,走在这里就好像是进了一个天然氧吧,能够让人心旷神怡。

而这样的资源不仅是吸引着游人们的到访,还有很多其他的生灵在此栖息繁衍,所以你能看得到很多比较珍稀的物种,在这个地方生存,因为这就是它们的天堂。

而这里的御道口景区更是拥有着很多资源,在这里你能够看见七十多万亩的原始草原。不仅如此还有湿地,也是占据很大的面积,而这里作为滦河的发源地之一,更是有着大大小小的河流和湖泊,所以这里这么多的美景,总有一处能够吸引到你的注意。

更是因为曾经是作为皇家的猎场,这个地方保持的还是十分的完整和美好。基本上还能看见很多比较原始的秘境和美景没有太多认为的破坏。有时候皇家的权势限制了一部分百姓们的自由,没办法和当时的皇族贵权们一起享有资源,但是有时候也是对于环境的另外一种特殊的保护。

而作为一个具有很多生物多样性的资源,这里也吸引很多想要探险的人们的脚步,但是这里也不是一直都是一帆风顺的。

曾经在晚清时期就遭到了灭顶之灾,曾经这里的森林都被大面积的砍伐,也开始允许百姓们的自由出入,于是逐渐走向了衰败,曾经的很多原始的森林在那个时候惨遭破坏,从此失去了踪影。

但是好在后来改革开放以后,在林场工人们的不懈努力之下,历经几十年再次重建辉煌,虽然是人造林场,但是仍旧焕发着魅力的光彩。

木兰围场旅游指南

木兰围场 ★★★
【介绍】木兰围场曾是清代皇帝举行木兰秋猎之所,位于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区,距北京450公里。一年四季景色皆宜,春夏时节,万顷松涛,清风习习;茫茫草原,繁花似锦,游人徜徉其间,心旷神怡,不知有暑。八月金秋,红叶满山,霜林叠翠,吸引无数国内外游客和艺术家前来观光、摄影、写生。一到冬季,林海雪原,莽莽苍苍、气象万千;雪凇玉树,无限情趣。丰富的冰雪资源为人们提供了滑雪、狩猎的理想场所
【主要景点】将军泡子、西大泡子、月亮湖、七星湖、乌兰布统古战场等。
【简要内容】盘龙峡谷,公主湖(西大泡子)东沟,夹皮沟、西大坡、五棵树、五彩山、人工湖,大峡谷、三拐子沟,桦木沟、蛤蟆坝,胡家湾子、刘家地,小红山、三岔口等。

木兰围场是哪年开围的

公元1681年清帝康熙为锻炼军队,在这里开辟了一万多平方千米的狩猎场。

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与内蒙古草原接壤,水草丰美、禽兽繁衍的草原。"千里松林"曾是辽帝狩猎之地,"木兰围场"又是清代皇帝举行"木兰秋狝"之所。

木兰围场和塞罕坝是什么关系?

承德坝上分为两个,一个是木兰围场,一个是京北第一草原,也叫京北湿地草原。木兰围场和乌兰布统相接,京北草原和张家口相连,张北天路。现在国家推出的国家景观1号大道,就是将两个草原连在一起的。

木兰围场: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与内蒙古草原接壤,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处水草丰美、禽兽繁衍的草原。"千里松林"曾是辽帝狩猎之地,"木兰围场"又是清代皇帝举行"木兰秋狝"之所。公元1681年清帝康熙为锻炼军队,在这里开辟了一万多平方千米的狩猎场。清朝前半叶,皇帝每年都要率王公大臣、八旗精兵来这里举行以射猎和旅游为主,史称"木兰秋狝"。在清代康熙到嘉庆的一百四十多年里,就在这里举行木兰秋狝一百零五次。

塞罕坝: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清朝曾在此设立"木兰围场"。"塞罕"是蒙语,意为"美丽";"坝"是汉语,意为"高岭"。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1.5℃,极端最低气温-43.3℃,年均积雪日数169天,年均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47天,年均无霜期仅72天。

清朝每年狩猎的地点

1677年(康熙十六年)平定“三藩”之乱初见成效,康熙首次在内蒙古接受科尔沁、喀喇沁、敖汉、奈曼等部王公贝勒的朝见。1681年(康熙二十年)再度巡幸内蒙古,接见喀喇沁等部蒙古王公贝勒。在这次巡幸中,有喀喇沁、翁牛特藩王明确提出“肇开灵圃”和“酌设围场”的说法,还给前往相度地势的大批官员以各种赏赐。围场的设立至此开始。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又在承德建行宫,五年后建成。乾隆时又对行宫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扩展,成为举世闻名的“避暑山庄”和热河行宫。

围场设立以后,清政府就派了翁牛特和阿鲁科尔沁等部的王公为管领。1706年正式设总管一员、章京八员。1753年乾隆对官员设置进行了一次大改动。每年秋狝会从围场中选择十几处作为猎场,隔年一轮换,以便兽类得到繁殖。乾隆帝每次行猎,土尔扈特等部还会从数万里之外赶来参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54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