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成吉思汗去世后蒙古大军是怎么对待西夏的

话历史 2023-07-18 15:04:30

夏仁宗去世后,西夏也开始步入了由盛转衰的时期。内乱不断,外患频频,国力衰弱,在强大的蒙古兵团的不断打击下,西夏终于灭亡了。

夏仁宗于乾祐二十四年(1193)去世,长子纯祐即位,是为桓宗。桓宗即位后,大体遵循仁宗时期的大政方针,继续推行附金和宋的政策。

桓宗在位的最后一年,天庆十三年(1206),铁木真带领的蒙古国兴起并逐渐壮大。来自蒙古国的威胁迅速地将西夏推向衰亡的历史进程。

天庆六年(1199),仁宗的弟弟越王仁友亡故。仁友之子安全上表请求承袭越王的爵位。桓宗没有同意,并将其降为镇夷郡王。安全心怀不满,萌动篡位夺权之心。

天庆十三年安全与桓宗的母亲罗太后密谋,废桓宗。三月,桓宗暴病而亡,安全继位,是为襄宗。

襄宗执掌政权后,蒙古军再三入境骚扰、挑衅。

应天四年(1209)春,蒙古铁骑在大汗铁木真的率领下,南征西夏。四月,陷兀剌海城。七月,进逼中兴府。襄宗派兵5万抵御,相持两个月。后被蒙古引水灌城,成吉思汗派使者入城谈判,襄宗称臣,并嫁宗室之女和亲。

蒙古接连不断的用兵,促使西夏改变了长期与金结盟友好的策略,开始依附日渐强大的蒙古,对金国开始了长达10余年的战争。兵戎相见,夏金双方均损失惨重,深陷战争的泥潭。西夏国内的阶级矛盾亦随之进一步激化。

皇建二年(1211),皇族齐王李遵顼发动宫廷政变,废襄宗安全,自立为帝,是为神宗。神宗当政后,全盘承袭了襄宗安全的亡国政策:坚持附蒙古抗金。西夏国内,随着战事不断,经济凋零,矛盾、危机重重。

联蒙抗金没有解除西夏潜藏的危机,到头来,蒙古依然对西夏垂涎不止,多次借机出兵围攻西夏。神宗为了逃避大敌当前的现实,匆忙将帝位传给儿子德旺,自称太上皇。德旺即是献宗,继位时43岁。

乾定二年(1224)二月,献宗继位的第二年,蒙古征伐西域未还。献宗派遣使者与漠北各部落进行联络,打算结成抗击蒙古的联盟,以牵制蒙古军的入侵。五月,西域战事结束,成吉思汗获悉西夏联合漠北的活动。亲自率兵进攻夏国沙州(甘肃敦煌东),攻了一个月,未能攻克。

九月,派大将木华黎之子索鲁等从金国战场转攻西夏银州,守将不敌,夏兵死伤数万,数十万牲畜遭掠夺。献宗派使者向蒙古请降。

经历了蒙古的沉重打击后,献宗认识到,要使国家继续存在和发展,必须改变国策,联合盟友,共同抗蒙。

乾定二年(1224)十月,献宗采纳了右丞相高良惠联金抗蒙的提议,派遣使者南院宣徽使罗世昌等赴金议和。次年八月,两国停止了多年的征战,达成议和:西夏奉国书称弟,以兄弟之礼事金,各用本国年号,遇战事双方互相支援。

此时的夏金两国,经历多年的战争,都已兵虚财尽,国力大不如前。即使联合抗蒙,也无法抵御蒙古铁骑的进攻。夏金的灭亡亦只是时间的问题。

与金国相比,西夏国小力弱。它首先成了蒙古掠取的目标。

乾定三年(1225),成吉思汗从西域回到漠北,得知献宗收纳其仇敌赤腊喝翔昆和不派遣质子,决定大举讨伐西夏。

次年二月,成吉思汗率领10万大军攻入西夏。占领了西夏的军事重镇黑水、兀剌海等城。

蒙古大将阿答赤率军与畏兀儿亦都护进攻沙州,被西夏诈降迷惑,兵败。蒙军稍作休整,又全力强攻。沙州军民在守将籍辣思义的率领下,顽强抵抗。蒙军于夜间挖地道攻城,被夏军识破并纵火,伤亡惨重。经过一个月的坚守,沙州城破。

同年五月,蒙军攻占肃州城。不久,太上皇李遵顼亡故。同年六月,蒙军乘胜进攻甘州,甘州城军民奋力抵抗,终于不敌,守将战死。七月,蒙军攻占西凉府,守将不敌,战败投降。

经过蒙古军接连的攻占,西夏所属的河西地区,几乎全部沦陷。

献宗眼见蒙古军大举进犯,锐不可当,忧悸不知所措,不久病逝。末主继位。此时的西夏国,已然日薄西山,奄奄一息。

乾定四年(1226)八月,成吉思汗攻至黄河九渡。十一月,进攻灵州。末主派大将嵬名令公领兵10万前去解围,结果大败,灵州沦陷。蒙军攻克灵州后,向中兴府推进,准备一举攻占都城,灭亡夏国。

宝义二年(1227)元月,蒙军抵达中兴府。成吉思汗留下攻城军队,自己率部南下,渡过黄河,攻打积石州,进入金国境内。

中兴府被蒙军围困,外援被阻断。右丞相高良惠“内镇百官,外励将士”,与军民日夜拒守。四月,高良惠积劳成疾,而亡。不久,成吉思汗回师,派使者察罕去中兴府劝降,被回绝。

经过半年的围困,对峙,中兴府弹尽粮绝,军民疲惫不堪。六月间,西夏发生强烈地震,房屋纷纷倒塌,瘟疫流行蔓延,守军无力抵抗,西夏派遣使者请降。

其以“备贡物,迁民户”为由,乞盼宽限一个月。蒙军同意。

不久,夏国末主率领文官李仲谔、武将嵬名令公等出城归降。

七月,成吉思汗病故。蒙军遵照遗嘱,西夏灭亡。

当年西夏大臣说了什么,激怒成吉思汗誓要灭绝西夏人?

当年西夏大臣说:“力既不足,何必为汗。”就这八字,直接激怒了成吉思汗,招来了灭族之灾。这八个字,字字都直指成吉思汗的能力,对成吉思汗成为可汗明显存有质疑。这也是激怒成吉思汗的一方面原因。我认为还有点从字面上理解,还有一种不服气,让成吉思汗有一种随时可能与他为敌的意思。不消灭西夏,都不是成吉思汗的性格。

成吉思汗老年

成吉思汗是一名从小生长在马背上一员,经过长年征战,最终成长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成吉思汗经过自己的努力打下一片属于自己天地,被蒙古人推崇为可汗。成吉思汗在军事方面算是一个奇才,在战场中遇到他,其他各部落都怕他。因为他不仅骁勇善战,而且擅于用兵,懂得战略战术。每次打仗基本都是胜利而归。

成吉思汗刚出生

都说成吉思汗因为八个字,就要灭掉西夏。我个人认为这也就是其中一个原因,成吉思汗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他从18岁就开始为自己的未来打拼了。成立了自己的部落,他一直想成为一代"皇帝",不光满足于只当蒙古族的可汗。不过光最终他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去世后被追封为圣武皇帝。

成吉思汗

当时他为了统一为了壮大自己实力,他开始了几十年的征战,都是亲自己上战场去征战。可以说成吉思汗的天下都是他一手打下来的。最终全部歼灭西夏,达到了扩张了自己领土,充实了自己军事实力目的。

蒙古骑兵西征中亚,却被西夏嘲笑,成吉思汗做了什么大快人心的决定?

成吉思汗铁木真面对西夏皇帝的嘲笑,他作出的决定是,此生无论生与死,发誓灭掉西夏国。

铁木真率领的蒙古军多次攻打西夏国,西夏国完全没有办法抵抗铁木真率领的蒙古军,对于西夏国而言,打不过就得认怂,所以西夏国王李遵顼向铁木真求和,并且愿意认蒙古国为大哥,自己统治的西夏国甘当小弟。

此后,铁木真的蒙古军和李遵顼的西夏军队组成联合军队,合起伙儿来一起攻打金人,在攻打金人的这段期间,铁木真有意让西夏国的军队做先锋,导致每次战斗之后,西夏国损失非常惨重,而铁木真的蒙古军因为是二次作战,所以死伤很少。此时的李遵顼心中多少有些怨气,凭啥冲锋的老是我西夏国的军队,你们蒙古军只负责捡漏。

铁木真的蒙古军可以说是势如破竹,他准备攻打花剌子模王国,铁木真想再跟李遵顼借兵一起攻打花剌子模王国,但是遭到李遵顼的嘲笑,嘲笑内容为:

如果大汗的军队不能独立击败花剌子模人,那就不要逞强了,更不应该发动战争。

铁木真气的怒不可遏,对天发誓此生一定要灭掉西夏国,但是花剌子模王国也有一定的军事实力,铁木真一打就是5年,这5年的时间铁木真一点都没有忘记当初的誓言:一定要灭掉西夏国。

不幸的是,铁木真重病在身,没有亲手灭掉西夏,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儿子拖雷,拖雷率领蒙古大军,不仅击垮了西夏国,还血洗了西夏皇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54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