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揭秘欧阳修的另一面:天生好色又放荡不羁

华里士 2023-07-18 14:44:11

作为政治家的欧阳修,历任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参与北宋“庆历新政”的改革,多次与政见不同者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在政治上雷厉风行而又说一不二。这样一个一脸正气、一本正经的人,在生活中却放荡不羁,率性而为,表现出十分另类的一面。

最搞笑的事情,莫过于这个以扎实学问根底立足于士林的大儒,曾经在考试中帮助同学“舞弊”。据宋代王铚《默记》说,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欧阳修以乡试第一名的好成绩,赴京参加省试。乡试第一名,称解元,自然满腹经纶,踌躇满志。当时,一位姓李的考生,与他一同参加省试。但不巧的是,临近考试了,李生却忽病,全身乏力,昏昏沉沉。这种决定前途和命运的考试,重要性不言而喻,李生只好拖着病体,勉强支撑。然而在考试中,病又突然发作,李生伏倒在桌上,人事不省。时过晌午,昏睡中的李生,忽然感觉腋下有人挠他,惊觉后才发现是邻座同学。邻座问他为何只顾沉睡,不做试卷?李生无奈地说自己患了疫气。

邻座劝说道:“科场难得,既然已经到了考场,挣扎也要把试卷做完啊。”李生想想,也是,便尝试着对题思考,倒也能构思。邻座见李生能动笔了,非常高兴,把赋题中当用的一些典故、观点,悉数告诉他。后来还干脆将自己的试卷,拽过来铺在李生的桌上,说:“我是国学解元欧阳修,我的答卷你尽管拿去看无妨。”

李生读了欧阳修的文章,茅塞顿开,很快就完成了赋题的写作。这次考试,欧阳修没有因为一心二用而影响成绩,又考了第一名,高中省元。而李生在欧阳修的“帮助”下,不但克服了病痛干扰,而且也考上了进士,从此步入仕途,最后当上了朝廷的郎中。

欧阳修还有十分好色的一面。欧阳修在西京洛阳任留守推官的时候,好与某官妓缠绵,但按当时的规定,官妓只准官场接待和宴饮应酬时召集,不能与官员有私。不过,天生好色而又放荡不羁的欧阳修不管这一套。有一回,洛阳留守钱惟演在后花园召集同僚聚饮,梅尧臣、谢绛、尹洙都到了,独不见欧阳修。过了好一阵,欧阳修才与此官妓姗姗来迟。坐定之后,俩人还眉来眼去,情意缠绵。钱惟演是一个非常宽容的上司,他假装生气地问官妓为何迟到,官妓回答说天气太热,不小心在水榭里睡着了,醒来后又发现丢失了金钗。

钱惟演听了,不但没戳穿这美丽的谎言,反而呵呵一笑着说:“如果欧推官能帮你写一首词,我就赔你一支钗。”欧阳修见有这等美事,便即席赋词一首《临江仙》曰:“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燕子飞来栖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晶双枕,傍有堕钗横。”

欧阳修的词把一个独守空闺、等待郎君的怨妇形象写得惟妙惟肖,妖而不媚,艳而不俗,虽是一时应酬之作,却成就了一曲千古名词。

另据宋代邢居实《拊掌录》记载,欧阳修有一次与文朋诗侣们喝酒行令,规定每人作诗两句,诗意必须是犯徒刑以上的罪行。一人说:“持刀哄寡妇,下海劫人船。”另一人说:“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轮到欧阳修了,他说:“酒黏衫袖重,花压帽檐偏。”众人诧异,问这怎么能算徒刑以上的罪?欧阳呵呵一笑,回答说:“喝酒喝到这种程度,还有什徒刑以上的坏事做不出来呢?”可见,他还是一位十分搞笑的人。

词人小传|欧阳修 之——行人更在春山外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又是谁?

进士礼部第一而一举成名时,他是个“目眊瘦弱的少年”,根据陈师道的记载都说他他“耳白于面,唇不贴齿”,是个天生异相之人。

而且跟我们印象里那个怡然而自乐的太守不同,史书记载,他平生刚正不阿,性情急躁、暴烈,率直。

他生于四川的绵阳,出生时他的父亲就56岁了,四年后去世,他和母亲投奔其叔叔欧阳晔。

欧阳晔是个推官,家境也不是很富裕,幸亏郑氏出身江南名门望族,知书识理,是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芦杆当笔,在沙地上教欧阳修读书写字,这也是画荻教子这个成语的由来。

欧阳晔为人正直,廉洁自恃,其为人对年幼的欧阳修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欧阳修也不负母亲厚望,22岁时拜在了翰林学士胥偃的门下。在胥偃的举荐下,欧阳修国子监考试、国学解试、礼部考试连连第一,进士排名第14名。

公元1030年,23岁的欧阳修被任为西京洛阳的留守推官。春风得意之际,他迎娶了恩师胥偃的女儿,那个阶段,他的小词是温柔旖旎的: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

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

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史书记载,欧阳修在办理公务时,每当臣僚对答不好,他就“辄峻折之”,就是立即以激烈的口吻批驳,毫不留情。

仁宗皇帝宽厚,能容忍他,但是,仁宗去世后,年轻的英宗就不太能接受他的方式了,对他单独召见,说他不避众怨,毫无顾忌。

可见他因为表达方式过于硬直而结怨不少,不知道这跟他的“唇不贴齿”是否有关?有人说这种相貌是一生惹语言,容易无事得谤。

庆历元年,晏殊西园置酒,宴请同僚,欧阳修也应邀参加。酒席以雪为题,赋诗上呈,大家一起欣赏。这是古时娱乐方式,大部分其乐融融。

可是这次不同,在大家沉浸在瑞雪兆丰年的祥和的气氛中时,欧阳修想到了范仲淹等驻守边关的将士。他写下了《晏太尉西园贺雪歌》,这首诗的后半段是这样的

寒风得势猎猎走,瓦乾霰急落不停。

恍然天地半夜白,群鸡失晓不及鸣。

清晨拜表东上合,郁郁瑞气盈宫庭。

退朝骑马下银阙,马滑不惯行瑶琼。

晚趋宾馆贺太尉,坐觉满路流欢声。

便开西园扫征步,正见玉树花凋零。

小轩却坐对山石,拂拂酒面红烟生。

主人与国共休戚,不唯喜悦将丰登。

须怜铁甲冷彻骨,四十余万屯边兵。

说晏殊太尉啊,你是最高的军事长官,不仅要想到瑞雪兆丰年,满路流欢啊!还要想想这样的天气,边关的将士啊!

晏殊当然不高兴,事后对左右说欧阳修真是胡闹,由此,就疏远了他。

由此可见欧阳修的行事与为人,这可能也是他一生祸端不断的根源。

担任西京留守推官时二十几岁,欧阳修正是风流倜傥的五陵年少,他整日纵情风流,与歌姬厮混缠绵,为以后别人攻击他留下许多口实。“纵使花时常病酒,也是风流”。

有人觉得奇怪,古人好像不计较狎妓风流吧!其实,在宋代,妓女是分为三种的,官妓,家妓,私妓。

官妓是迎来送往的礼仪小姐,隶属教坊,修内司,并不卖身。

家妓,应作家姬,是达官贵人养在家中的歌儿舞女。

私妓才是青楼娼女,根据宋代的法律,官员去青楼是违法的行为。所以,晏殊的儿子在京城狎妓嫖娼会被京兆府查办,坐行检不饰勒停。

虽然法律和规定如此,但是宋代的官场来往,招妓乐陪宴蔚然成风,无妓乐不成席。所以,认真的追究起来,欧阳修在洛阳,滑州与不同的官妓狎昵是违反大宋法律的。

这也是为什么他的后来的恩师晏殊颇看不上这位风流的门生的原因。

欧阳修的词集里现存两百四十多首词里,不少艳情小词,有人说一半,有人说三分之一,总之这些艳情小词给他惹下很大的麻烦。

对于这一点他自己是知道的。在三十多岁回复朋友孙侔的信时说:我很晚才领悟圣人之道,三十年前,一味喜好奢靡享受,嗜酒歌呼,只知道取乐人生,是不对的。后来开始慢慢认识,已是无可挽回。

有一首《醉蓬莱》给他惹下天大麻烦。

见羞容敛翠,嫩脸匀红,素腰袅娜。红药阑边,恼不教伊过。半掩娇羞,语声低颤,问道有人知么。强整罗裙,偷回波眼,佯行佯坐。

更问假如,事还成后,乱了云鬟,被娘猜破。我且归家,你而今休呵。更为娘行,有些针线,诮未曾收啰。却待更阑,庭花影下,重来则个。

这首市井气十足的口水词被人检举是欧阳修与自己外甥女的调情证据,弄的他百口莫辩,被罢官逐出朝廷,出知滁州。

四十八岁那年,他被太监诬告。

到了治平四年,他已是六十一岁的老翁,其妻弟薛宗孺因被朝廷免官,与欧阳修结仇。又被其诬告一次。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薛是坐罪举官被弹劾,本来已被罢免官职,朝廷考虑欧阳修的面子,最后给予了赦免,但是欧阳修听说后,立即上奏:不可以臣的缘故而侥幸,不可寛贷。从此被其嫉恨,四处散播谣言说欧阳修与自己的大儿媳吴氏通奸。

结果本来站在修一队的门生御史蒋之奇也突然翻脸攻击他,划清跟恩师的界限。一时风生水起,虽然最后反复勘验追查,确属虚妄,但是,修也深受打击。

晚年,他用心整理自己的集子,修改的很辛苦,夫人劝他:何苦如此呢?难道还怕先生责骂?

他回答,是怕后生们笑话。

其实,欧阳修的词里也有很多成熟期的优美的作品,襟怀豁达,视野开阔。像《踏莎行·候馆梅残》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还有

平沙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写到这里,我不禁感慨,一个人究竟要走过多少山山水水才能得到内心的清明和自在啊?

经过这样一再的因为小词被诬告,我想他也再提不起写词的兴趣了吧?

第三次被诬告后,他的政治生命走到了尽头,被罢去参知政事,出知毫州,青州,蔡州。当了七年的副宰相,黯然离去。

在熙宁四年,也就是王安石拜相的次年,他退休回颍州,第二年就去世了。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有多少人,多少事都永远在路上,无法抵达。

渔家傲·二月春耕昌杏密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渔家傲·二月春耕昌杏密 [作者] 欧阳修 ? [朝代] 宋代

二月春耕昌杏密。百花次第争先出。惟有海棠梨第一。深浅拂。天生红粉真无匹。
画栋归来巢未失。双双款语怜飞乙。留客醉花迎晓日。金盏溢。却忧风雨飘零疾。

《渔家傲·二月春耕昌杏密》作者欧阳修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諡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三苏)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初任西京留守推官,与尹洙、梅尧臣交游,以诗唱和。后入朝任馆阁校勘,欧阳修因事遭贬,他指责谏官高若讷,被贬为夷陵县令,转乾德县令,又复任馆阁校勘,进集贤校理、知谏院,任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因事降知滁州,又知扬州、颍州、开封府,后以翰林学士知贡举,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以太子少师退归,赠太子太师。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主张文以明道,反对“弃百事不关于心”(《答吴充秀才书》),主张文以致用,反对“舍近取远”(《与张秀才第二书》),强调文道结合,二者并重,提介平易自然之文,反对浮艳华靡的文风。其散文《朋党论》、《与高司谏书》、《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等政论、史论,或针砭时弊,或以古鉴今,其《醉翁亭记》、《秋声赋》等抒情散文,或寄情山水,或借景抒情,平易流畅、委婉曲折。(概述图片来源:)

欧阳修的其它作品○ 醉翁亭记

○ 生查子·元夕

○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 画眉鸟

○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 欧阳修更多作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53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