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上下5000年历史悠久,大部分人在上学时期只能在课本中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真是惯子如杀子,五大骄纵公主之一的馆陶公主怎么惯坏了后代?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
“真是惯子如杀子”,五大骄纵公主之一的馆陶公主怎么惯坏了后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古话有云,慈母多败儿,说的是那种一味宽容,完全赏识而不打不骂,没有惩戒的教孩子的理念,事实证明只能教育出失败的结果。验证了如今一句话“真是惯子如杀子”。
西汉时候的馆陶公主就是这样的例子。因古代公主是以她的封地为名,故此我国汉唐两代共有四位公主,食邑封在馆陶县,称为馆陶公主。
第一位也是最著名的一位叫刘嫖。
馆陶公主刘嫖,是西汉皇室的大长公主,也是汉朝400年唯一的大长公主。
她是母亲窦皇后唯一的女儿,是她的父亲两个女儿其中之一。为什么只有她封为大长公主呢?一是因为她是皇后嫡出,二是她乃汉景帝唯一的同胞姐姐。
刘嫖有多尊荣?在皇权之下,她的地位超过了各位诸侯王,仅次于太子。她本身是个骄奢淫逸,贪图权势,心狠手辣的女人,被称为五大骄纵公主之一。她非常的热衷于权势争夺,想把女儿嫁给当时的栗太子刘荣,被拒绝后觉得很没有面子,转而把女儿嫁给胶东王刘彘(后来的汉武帝刘彻)。
她联合自己的母亲皇太后,当时的薄皇后,以及刘彘的生母王夫人,四个女人一台戏,帮助原本毫无继承权的刘彘,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她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女儿陈阿娇,做后宫之主成为皇后。
然而她却没有教导女儿拥有母仪天下的能力和气度。陈阿娇也是随了她的母亲,飞扬跋扈,为所欲为。她嫁给刘彻后,没有起到贤内助的作用,反而处处趾高气扬,认为刘彻的皇位是她母亲帮他得来的,骄纵不羁。而且自己也多年没有生育,对于皇家来说,子嗣是非常重要的。后来导致刘彻喜欢上卫子夫。
卫子夫怀孕后,刘嫖竟然绑架了她的哥哥卫青,要弄死他,给刘彻一个警告。还好卫青在朋友帮助下逃脱,否则大汉可是少了一位彪炳历史的大将军。
刘嫖给女儿阿娇出谋划策,帮助她去争权夺势,想要夺回皇帝的欢心,最终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卫子夫因生下了太子刘据,立为皇后,原来的皇后陈阿娇居然跟一些巫女勾结,设下巫蛊要害死卫子夫,这些刘嫖不可不说劳苦功高啊。结果害的女儿被废,幽居长门。
陈皇后被废后,刘嫖也被赶出了皇宫。她可不甘心就此失败,寄希望于推翻这个她一手扶持上来的皇帝刘彻。心中想的:当年,老娘一手把你扶上来,现在就能一手把你拉下来。
结果刘嫖跑到江南,搭上了淮南王刘安,联合携手造反,当然兵败之后,刘嫖也没有善终,但是她临死时居然留下遗言:“不愿与其夫陈午合葬,而是要求与情夫董偃合葬于霸陵”。真的是太丢皇家礼制与不顾了。她是个六十岁的老妇人,强行嫁给十八岁的董偃,最后还要合葬。也算是千古奇葩。
她不仅自己作死,还把三个儿女也教育的跟她一样作死。女儿陈阿娇被作成了废后,她的儿子陈蟜,本来娶了汉武帝的三姐隆虑公主,也是门当户对的好事,结果这个陈蟜,在母亲丧事期间,和他的弟弟陈须为争夺家产,大打出手。汉武帝看的很不爽,找到了他们在服丧期间,做下奸淫之事,触犯了“以孝治天下”的汉朝刑律处罚,依照当时依汉律,当死,于是隆虑侯和堂邑侯双双自杀,封户国除。
嫁给陈蟜的隆虑公主,本是汉武帝的姐姐呀,知道儿子跟他爹一样,是个祸害。但她想要保护自己的子孙,在病逝前,把家中的金银各一千斤上缴到国库,希望给儿子买一个免死金牌。
可惜仍然没有保住隆虑公主唯一的儿子。昭平君在母亲病逝后越发骄奢,随便就杀了人,汉武帝忍痛再三,还是斩了这个外甥,以正国法。
馆陶公主刘嫖,以及她的两子一女,可谓一生享尽荣华富贵,但是因为教养不当招惹了无数的是非祸患。这与做母亲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她那填不满的私欲和不知收敛的性格,害了自己也害了子孙后代。
以上是本文关于真是惯子如杀子,五大骄纵公主之一的馆陶公主怎么惯坏了后代?的所有内容了。如果你对历史人物感兴趣,还希望了解更多关于历史相关内容的话,我们强烈推荐你关注我们。
历史上的每一个历史典故,通常都会被改编成电视剧,让后人对这些历史人物和历史情节有更清晰的认识。所以这些带有浓厚色彩的历史人物,有些会在不同的角色中诠释其含义。至于西汉的馆陶公主,她的扮演者苏菲,相信每个人心里都会有印象。
其实馆陶公主苏菲在电视剧里演的是一个已婚的馆陶公主。也就是说,在历史人物中,对于一个人不同时期发生的事情,以及她的性格变化,必然有不同的解读。所以在剧中,馆陶索菲公主的扮相非常漂亮,能把馆陶公主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所以看了电视剧《美人心计》,对馆陶公主苏菲的印象更加深刻。都说在史记中,馆陶公主是一个心机非常深的人物,但在剧情中,演员索菲展现了馆陶公主可爱精灵的一面,也是深入人心。不知道看了苏菲演的《馆陶公主》后,你会不会改变对历史上关于馆陶公主的一些不良记录和对她后期的一些恶评的看法?
看完电视剧,相信大家心里自然会对馆陶公主有一个衡量,但是对于剧情中馆陶公主的扮演者苏菲,大家的喜爱度还是很高的。她是美女们的诡计之一。这个美丽可爱的小馆陶公主,和历史上记载的一样,深受妈妈的喜爱。我相信你对不同时期的馆陶公主有不同的看法。
揭秘馆陶公主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馆陶公主是西汉皇室中唯一的长公主。看过馆陶公主历史的人,都会很清楚她的身世。但馆陶公主是怎么死的,大家可能不太清楚。历史记载中,只说馆陶公主死在女儿面前,但馆陶公主是怎么死的记载不是很详细。
可见馆陶公主比女儿活得久。这意味着馆陶公主中年去世。史书上有相关记载,因为馆陶公主生性非常自私,又因为她依仗着皇族中窦皇后的权势,所以不理会任何一个权势很大的人。因此,当刘彻登上王位时,她对馆陶公主相当不满。
陶公主连皇帝都看不起,做事肆无忌惮,所以两人矛盾很大。馆陶公主把女儿嫁给了刘彻,这意味着刘彻后来成了馆陶公主的女婿。然而,由于刘彻和馆陶公主之间的巨大矛盾,刘彻对她的女儿特别不好。馆陶公主的女儿没被宠坏后,馆陶公主极度抑郁。
在史书记载中,也有描述馆陶公主私下有暗恋,两人关系密切。汉武帝自然知道这件事。虽然没说什么,但是馆陶公主的情人并没有得到汉武帝的重用。所以,馆陶公主的爱人非常难过,抑郁而死。那么馆陶公主可能错过太多,抑郁而死。后来有记载,馆陶公主其实是病死的,馆陶公主大概就是这么死的。
陶公主的墓在哪里?
馆陶其实是一个地名,属于现在的河北省。因为窦太后的女儿刘朴在馆陶县以公主的名字命名,故称馆陶公主。这些都是很久以前的历史人物了,我们还要从现在开始倒数几百年。所以以前的葬文化肯定和现在的不一样。
皇室的每个人都会划分出一块区域作为自己的墓地。关于馆陶公主的墓,众说纷纭,因为很多人不知道她的墓在哪里。其实在历史记载中,馆陶公主墓并没有详细记载。在河北省馆陶县,有馆陶墓的相关记载,并发掘了大量的墓葬遗物。但这些墓葬遗物是否属于馆陶公主的随葬品,还有待专家考证。
其实关于馆陶公主墓,并没有准确的说法。但无论如何,馆陶公主也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我相信她的墓也很厉害。至于她的墓葬在哪里,还需要人们慢慢揭晓答案。其实很多时候,像这些历史人物,有的根本不会葬在出生地,可能会选择其他地方建墓室。
对于馆陶公主墓,一直没有具体的解释。但是,后人总会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步一步去探寻馆陶公主的墓在哪里。虽然记载中有很多记述,但馆陶公主可能是和前夫或者后来的情人葬在一起的。但是,馆陶公主墓的具体位置在哪里,还需要历史研究的专家为我们进一步揭晓答案。
陶公主是由戚薇扮演的吗?
在电视剧《美丽心灵》中,戚薇饰演成年的馆陶公主。此时,馆陶公主的性格被戚薇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戚薇也表现出对馆陶公主这一人物形象的独到见解。相信大家看过之后都会为戚薇饰演的馆陶公主叫好。在电视剧情中,戚薇饰演的馆陶公主从各个年代跨度都很大,所以挑战非常大。
对于这样一个角色,在馆陶公主成长的每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造型。同时在性格方面也逐渐得到了清晰的展现。在《美人计》中,戚薇饰演的馆陶公主既刁蛮又任性。作为后宫大公主,她在行为上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克制,父皇与她毫无关系。
窦皇后对独生女馆陶公主疼爱有加,所以也导致馆陶公主养成了这种桀骜不驯的人性。戚薇在《美人计》中扮演的馆陶公主也显示了这个角色的足智多谋。从史料记载可以看出,当时的馆陶公主对于政治问题有着非常长远和独特的眼光。
即使馆陶公主很聪明,但大部分都是利己的。也就是说,她完全处于一种自私的心态。馆陶长公主在历史上很有名,因为她成就了历史上的汉武帝。从这点来看,这位长公主在政治上确实很出众。在《美人的算计》中,戚薇饰演的馆陶公主奢华大方,与历史上记载的馆陶公主十分吻合!
陶长公主是个什么样的人?
说到馆陶长公主,史书记载也很详细。其实她是最接近窦皇后的人,因为窦皇后眼睛看不见,儿子经常不在,所以她更接近馆陶长公主。大家一定特别好奇这位长公主的身世。实际上,这位长公主是韩晶的妹妹,史书上记载韩晶非常尊重这位妹妹。
长公主,一个道士,利用他的地位,想让他的女儿嫁给王子,这样她的女儿就可以出人头地。说起来,长公主其实也不是一个省心的角色。因为史书记载,身为道士的长公主为了自己的地位,为了女儿的幸福,经常在皇帝身边说别人的坏话。说到这个长公主要把女儿嫁给王子,其实王子的生母是不同意这门亲事的。
因为王子的生母觉得馆陶长公主不太好,所以不同意这门亲事。馆陶长公主在心里对王子的生母非常反感。虽然史书上记载馆陶长公主是一位皇族贵妃,但她非常自私,经常为自己谋取利益。仔细研究一下史书就知道,馆陶长公主真名叫刘,确实是皇族。
汉武帝刘启其实是馆陶长公主的弟弟,所以在位期间汉武帝封她为馆陶长公主。其实史书上对以往历史人物的记载都很清楚。如果你有疑问,那就自己多读一些历史书,这样你就可以多了解一些历史情节,多了解一些自己的历史故事。
谁演的陶公主,漂亮的阴谋家?
相信大家都看过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里的人物。每个演员都活灵活现,不知道大家对《美人心计》里的馆陶公主有没有印象。如果你回忆一下,一定会记得,馆陶公主在美人计上非常任性,性格极其偏激。她的小心眼容不得沙子,这一点在她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从《美人心计》的电视情节可以看出,馆陶公主其实是中国皇帝刘恒的女儿。汉朝皇帝刘恒对他任性又小心眼的女儿毫无办法。在后宫的勾心斗角中,馆陶公主的出现其实在剧情中并不早。直到结婚的时候,馆陶公主才正式出现。陶公主一出现,一定是出事了。
陶公主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感受。所以在史记中,她也是一个非常任性自私的人。汉文帝一世虽然名声在外,但是他的女儿却非常嚣张跋扈。所以,在美女中诡计多端的管涛公主,当然是以坏女人的身份出现。
历史上所谓的人物,只要拍成电视剧,角色和性格肯定会有一定的差异,你也不用在心里掂量对错。《美人计》中窦的女儿馆陶公主在剧中的表现非常出色,但她的女儿馆陶公主只有她母亲的十分之一,这也让人感到惋惜。
汉文帝就是刘恒,在吕雉去世的那年,朝中大臣周勃、陈平等人联合刘氏皇族合力铲除了吕氏家族,然后拥立刘恒为帝,刘恒一生记载在册一共有8个儿子和2个女儿,其中刘恒与他当代王的王妃生有四个儿子,但这四个儿子在刘恒被拥立为帝前,相继去世,包括他的正妻代王妃也去世了。
之后,刘恒把自己的妃子窦猗房扶正为皇后,窦猗房给刘恒生了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女儿就是馆陶公主刘嫖,儿子就是后来的汉景帝刘启不梁孝王刘武,此外汉文帝刘恒还有两个非窦猗房生的儿子,一个是代孝王刘参,另一个是梁怀王刘揖,这两个儿子的生母没有记载。
此外,刘恒还有一个庶出的女儿,就是绛侯公主,在史书上没有能留下名字,只知道这个绛侯公主嫁给了周勃的长子周胜之,也就是周亚夫的兄长,周勃的爵位就是由周胜之继承的,因为周胜之的爵位的是绛侯,所以刘恒的这个女儿就叫绛侯公主,这个女儿也不是窦猗房生的。
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馆陶公主刘嫖在汉景帝一朝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经常给汉景帝送美女,甚至能够干预汉景帝太子的人选,在朝中也是飞扬跋扈,更离谱的馆陶公主在自己丈夫去世之后,还私自纂养面首,开了汉朝公主败坏风气的头,即使如此,汉景帝和汉武帝都没有怪罪馆陶公主,而绛侯公主一生基本上都是默默无闻的,这是为什么?
第一个原因:嫡出与庶出的区别。
馆陶公主刘嫖是汉文帝嫡出的女儿,而绛侯公主是汉文帝庶出的女儿,这个区别是很大的,嫡女是正妻生的女儿,庶女是妾或者妃子生的女儿,古代的继承制都是以嫡出为优先继承人,庶出的子女正常情况是没有继承权的,此外,庶出的子女的地位非常低。
低到什么地步呢?嫡出子女是庶出子女的主人,庶出子女是嫡出子女的仆人,比如说,馆陶公主刘嫖是有封地的,封地在馆陶县,也就是今河北省的馆陶县,相当于县侯了,而绛侯公主是没有封地的,另外,馆陶公主还是有封号的,她的封号是“馆陶公主”和“大长公主” ,一个是汉景帝封的,一个是汉武帝封的,这等于和朝廷正式的官职一样,是有名号的,而绛侯公主没有封号。
此外,馆陶公主去世之后还可以安葬在皇陵,这也是身份的象征,最终馆陶公主被安葬在他父母亲合葬的霸陵陪葬,这等于身为出嫁的公主,还可以安葬在娘家,而绛侯公主去世之后,只能与夫家周勃之子周胜之一起安葬。
第二个原因:馆陶公主特殊的影响力。
馆陶公主是汉景帝刘启的亲姐姐,同时还是汉武帝刘彻的姑母和岳母,同时又是汉文帝皇后窦猗房唯一的亲女儿,这个身份在当时绝对是非常特殊、非同不一般的,西汉的外戚弄权就是从窦猗房开始的,汉文帝去世后,汉景帝即位,窦猗房就成为太后,他甚至要求自己的长子刘启把皇帝位传给小儿子刘武,从而干涉朝政。
而馆陶公主作为窦猗房唯一的亲女儿很受恩宠,她能够居住在京城,而不用到夫家的封地去,能够自由出入皇宫,尤其是窦猗房晚年眼睛瞎了之后,更喜欢留在身边的儿女,而馆陶公主就利用留在京城及皇宫的机会做了一些事,这些事有公有私,甚至影响到西汉帝国的朝政,而馆陶公主一直活跃在汉景帝与汉武帝一朝。
馆陶公主做了哪些事呢:
1、干涉汉景帝太子人选。
太子的人选关系到国家大政,岂是外人容易干涉的,但是馆陶公主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想让自己女儿陈氏(小说中叫陈阿娇)嫁给未来的太子,最早馆陶公主是找了最受汉景帝宠信的栗姬,当时栗姬之子刘荣已经被立为太子,馆陶公主找到栗姬希望太子刘荣娶自己女儿,但是栗姬不同意,馆陶公主由此大怒,决定另找一个景帝之子立为太子并报复栗姬。
馆陶公主就找到了王娡,也就是后来汉武帝的母亲,结果王娡同意了刘彻娶陈氏,因此馆陶公主与王娡合作共同运作将刘彻立为太子,他们联合打击栗姬,并设法让汉景帝对栗姬失宠,最终汉景帝废了刘荣太子之位,将刘彻立为太子,否则以刘彻只是汉景帝第十个儿子的身份,无论如何也轮不到刘彻当皇帝。
2、给弟弟汉景帝进献美女。
馆陶公主作为汉景帝的姐姐,经常在民间找一些美女来进献给汉景帝,这一习惯几乎成为西汉的传统,包括后来的汉武帝也是如此。
3、身为公主养男宠。
汉朝公主养男宠就是从馆陶公主开始的,这一有伤风气的行为是馆陶公主第一个兴起的,当时的汉武帝也没有阻止,因为汉武帝这个皇帝之位还是馆陶公主争来的,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馆陶公主就更加骄横了,包括他的女儿陈氏也是一样,陈氏后来成为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因为汉武帝喜欢卫子夫,陈皇后居然动用巫蛊之术陷害卫子夫,这一行为等于是藐视了皇权,汉武帝就废除了陈皇后之位。
所以,馆陶公主活跃在汉景帝与汉武帝两朝,并且影响到朝政的发展,至少汉武帝这个皇帝之位没有馆陶公主,是做不到的,如此重要的身份和影响力,当然馆陶公主会备受宠爱,而绛侯公主这个庶出的公主,出嫁后就在夫家度过的,并没有居住在长安,对朝政没有任何影响,而且绛侯公主死得也很早,在历史上也没有相应的事迹留下来,所以绛侯公主只能默默无闻过完一生。
绛邑公主并不是无人问津,而是对于她的姐姐馆陶公主来说,名气没有那么大而已。虽然绛邑公主名气小,但是她所嫁的夫君却是胜于馆陶公主的夫君的。
馆陶公主所嫁的夫君名叫陈午,是世堂袭邑侯,他虽然出身在王公侯爵之家,却是个初始食邑仅六百户,就算后来增加,也不过是一千八百户。而绛邑公主所嫁的丈夫是开国将领周勃的长子周胜之。他因为军功显赫,被封为武威侯,后来又被封为绛侯,仅仅初始食邑就有八千一百八十户,甚至在汉文帝时期增至一万户。而且周胜之是周勃长子,是最有可能承接父亲的爵位的人,所以绛邑公主在嫁人方面是胜于馆陶公主的,这也可以看出绛邑公主同样备受汉文帝的宠爱。
汉文帝长女馆陶公主能被后人熟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她是嫡长女,是汉武帝与皇后窦皇后的女儿。第二个原因是因为“金屋藏娇”,馆陶公主为了稳固地位,让自己的女儿陈阿娇成为皇后,就把主意打到了下一任皇帝身上,后来的汉武帝因一句金屋藏娇得到馆陶公主的赏识和帮助,成为大名鼎鼎的汉武帝。最后一个原因是因为馆陶公主是历史上第一个豢养面首的公主,她的这一做法被后世很多公主效仿。
史书里对绛邑公主的记录寥寥无几,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绛邑公主的公公周勃功高盖主,汉文帝很忌惮周勃,所以后来虽然将绛邑公主嫁给周勃的儿子周胜之,但周胜之却因罪被杀,而在这之后,史书里在没有有关记录绛邑公主的事情。
如果你研究历史,你会发现,馆陶公主其实是汉武帝的岳母。但是汉武帝对这个婆婆并不是很尊重。虽然自己的皇位是在馆陶公主的帮助下坐稳的,但是馆陶公主因为性格高傲,经常处处打压武帝。
汉武帝虽然是当代皇帝,但总是受制于馆陶公主,心中十分不满。因为当时馆陶公主权势很大,又有窦皇后的支持,汉武帝因为怕面子怕权势,表面上对她很恭敬。但我心里一直把馆陶公主当成最大的威胁。
汉武帝其实是在静静等待时机,他也想脱离馆陶公主的制约。最后两个人的矛盾越来越大。说到这里,其实汉武帝和馆陶公主之间除了女婿的关系,还有一个身份。其实汉武帝也是馆陶公主的侄子。这说明汉武帝要管馆陶公主叫婆婆,要管馆陶公主叫姑姑。虽然他们在这种关系中非常亲密,但汉武帝不想让权力落入他人手中。
所以汉武帝对自己的姑母和丈母娘馆陶公主很冷漠,很有戒心。到时候,相信大家都会恍然大悟,原来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这么复杂。馆陶公主虽然把女儿嫁给了汉武帝,但并没有巩固自己的地位。相反,她高傲的性格让汉武帝很讨厌她。
陶公主是由戚薇扮演的吗?
在电视剧美丽心灵中,戚薇饰演成年的馆陶公主。此时,馆陶公主的性格被戚薇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戚薇也表现出对馆陶公主这一人物形象的独到见解。相信大家看过之后都会为戚薇饰演的馆陶公主叫好。在电视剧情中,戚薇饰演的馆陶公主从各个年代跨度都很大,所以挑战非常大。
对于这样一个角色,在馆陶公主成长的每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造型。同时在性格方面也逐渐得到了清晰的展现。在美人计中,戚薇饰演的馆陶公主既刁蛮又任性。作为后宫大公主,她在行为上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克制,父皇与她毫无关系。
窦皇后对独生女馆陶公主疼爱有加,所以也导致馆陶公主养成了这种桀骜不驯的人性。戚薇在美人计中扮演的馆陶公主也显示了这个角色的足智多谋。从史料记载可以看出,当时的馆陶公主对于政治问题有着非常长远和独特的眼光。
即使馆陶公主很聪明,但大部分都是利己的。也就是说,她完全处于一种自私的心态。馆陶长公主在历史上很有名,因为她成就了历史上的汉武帝。从这点来看,这位长公主在政治上确实很出众。在美人的算计中,戚薇饰演的馆陶公主奢华大方,与历史上记载的馆陶公主十分吻合!
陶公主的女儿叫什么名字?
据史书记载,窦皇后只有一个女儿,就是刘朴,后来被封为馆陶公主。馆陶公主长大了,自然要嫁人。后来,馆陶公主居然养了两个女儿。馆陶公主的女儿们没有她们母亲那样强大的气场和贪婪。事情就是这样。都是馆陶公主控制的。
说起馆陶公主的两个女儿,其中一个是馆陶公主安排嫁给汉武帝的。也就是说,她做了自己的一个女儿,汉武帝的皇后阿娇。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金屋藏娇”这个历史典故。事实上,它通常被描述为在华丽的房间里秘密地隐藏一个美丽的女人。其中汉武帝女儿与馆陶公主的故事,出自金屋藏娇的故事。
其实这样一个典故的由来是为了形容馆陶公主的女儿阿娇。关桃公主的女儿阿娇是这个典故中的重要角色。虽然馆陶公主的女儿在心计和城府上比不上她的母亲馆陶公主,但是在性格上却继承了馆陶公主的特点,同样非常自私,没有人性。因为他不同寻常的出身,他更加傲慢。
在史书记载中,馆陶公主的女儿之一阿娇有很多记载。但是,对于她的另一个女儿,记录的却很少,几乎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一般来说,两个女儿在历史上都有史书记载,只是政治分量不同,所以记载的内容也大相径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52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