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历史除了课本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还有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历史小知识是鲜为人知,所以接下来小编就为广大喜爱历史的小伙伴们讲讲关于张文蔚:唐末后梁宰相,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乾符初,登进士第,解褐署巡官,除监察御史,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兼判户部。后梁太祖受命,文蔚等不易其位。开平二年,暴卒于位,赠右仆射。
人物生平
张文蔚,字右华,河间人也。父张裼,唐僖宗朝,累为显官。文蔚幼砺文行,求知取友,蔼然有佳士之称。乾符初,登进士第,时丞相裴坦兼判盐铁,解褐署巡官。未几,以畿尉直馆。丁家艰,以孝闻。中和岁,唐僖宗在蜀,大寇未灭,急于军费,移盐铁于扬州,命李都就判之,奏为转运巡官。驾还长安,除监察御史,迁左补阙侍御史、起居舍人、司勋吏部员外郎,拜司勋郎中、知制诰,岁满授中书舍人。丁母忧,退居东畿,哀毁过礼。服阕,复拜中书舍人,俄召入翰林,为承旨学士。唐昭宗初还京阙,皇纲浸微,文蔚所发诏令,靡失厥中,论者多之。转户部侍郎,仍依前充职,寻出为礼部侍郎。
天祐元年夏,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兼判户部。时柳璨在相位,擅权纵暴,倾陷贤俊,宰相裴枢等五家及三省而下三十余人,咸抱冤就死;缙绅以目,不敢窃语其是非,余怒所注,亦不啻十许辈。文蔚殚其力解之,乃止,士人赖焉。璨败死,文蔚兼度支盐铁使。天祐四年,天子以土运将革,天命有归,四月,命文蔚与杨涉等总率百僚,奉禅位诏至大梁。
后梁太祖受命,文蔚等不易其位。开平二年春,暴卒于位,诏赠右仆射。张文蔚沈邃重厚,有大臣之风,居家孝且悌,虽位至清显,与仲季相杂,在太夫人膝下,一不异布素。
关于张文蔚:唐末后梁宰相,他有着怎样的经历?的内容就是这些了,致力于为读者提供高质量、全面的历史资讯和故事。我们的内容不限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喜欢的话就请关注我们吧。
冯道(882~954)中国五代时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辽的大臣。字可道。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人。唐末,冯道事幽州刘守光为参军。刘守光败后,冯道事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为掌书记。李存勖即位,以冯道为翰林学士。明宗时任相。长兴四年(933),明宗死,闵帝即位。次年,潞王从珂(后为末帝)反,冯道率百官迎之。历闵帝、末帝,冯道并居相位。后晋灭后唐时,冯道为首相,奉石敬瑭命献徽号于契丹。大小政事均由冯道处理。石敬瑭曾独召他,欲其辅立幼子石重睿。天福七年(942)石敬瑭死,他改奉齐王石重贵,是为少帝(即出帝)。开运三年(946)十二月,契丹灭后晋(次年改国号辽),他为太傅。历后汉、后周两朝,他皆为太师,后周时又兼中书令。冯道历5朝8姓11帝,不离将、相、三公高位,
在乾符二年,朱温参加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陷多地,导致大唐王朝统治地位摇摇欲坠,后来因为镇压黄巢军有功,进封梁王。之后凭借地理位置大大扩大势力范围,唐昭宗时期,朱温率领大军进入关中,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权,用武力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最后杀死唐昭宗,立昭宗儿子李柷为帝。天佑四年,朱温通过禅让的形式夺取了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称帝,建国号梁,史称"后梁"。世人大多评价朱温堪比曹操,阴险狡诈、善于权谋,残酷无情,军事方面善于作战有决心、有毅力。
天佑元年,朱温担心把唐昭宗接到洛阳会遭到一众大臣反对,便假诏于朱友谅,诛杀了京兆尹郑元规等人,后来请奏昭宗迁往洛阳,昭宗不想离开,但是已经由不得他。朱温对于昭宗身边上百名的服侍之人全部灌醉坑杀,之后全部调换了身高,相貌相当的人顶替他们,等到昭宗发现为时已晚,这个时候的昭宗真正成为了俎上之肉。朱温担心因为李克用等联盟会联合昭宗有所举动,遂决定杀死昭宗,另立新君。
昭宗死后,立昭宗次子李柷为帝,时年十三岁,史称唐哀帝。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朱温决定对于李唐皇室展开清除。天佑四年,朱温在宰相张文蔚率百官劝进之后,接受唐哀帝禅位,正式即位皇帝,并改元开平,国号大梁。在今天的河南开封建都,把年仅17岁的唐哀帝封为济阴王,长期在此囚禁,直到次年的二月,将其杀害。朱温在治理国家方面还是做了一些事情的,应该予以肯定,比如恢复生产、奖励农耕、休养生息等。但朱温荒淫无道、滥杀无辜也为人所不齿,对于部将更是滥杀成性,比如将领战死疆场,属下的士兵也必须与阵地共存亡,如果还生还就全部杀掉,名为?跋队斩?。
哀帝李柷?
唐昭宗景福元年(892)九月三日,唐哀帝李柷出生在后宫的大内宫,母亲何氏时为淑妃,不久被立为皇后。乾宁四年(897) 二月,李柷未满5周岁,便受封为辉王,改名为李祚。
天复三年 (903) 二月,昭宗宣制,以辉王祚为诸道兵马元帅,以梁王、检校太师、中书令朱全忠为副元帅,统领全国军队。从此,这位娃娃元帅便与朱全忠结下了不解之缘。
天祐元年(904)八月,朱全忠遣亲信蒋玄晖等人赶赴洛阳杀死了唐昭宗(是年三月朱全忠胁迫昭宗迁往洛阳) 及其昭仪妃李渐荣、河东夫人裴贞一。何皇后痛苦流涕,跪在蒋玄晖脚下,苦苦哀求饶恕性命,愿以身侍奉。对这样一位艳丽的美人,蒋玄晖顿生淫念,于是刀下留情,何皇后得以不死。自此以后,两人的命运便联结在一起了。李祚当皇帝后,奉何皇后为皇太后,并为她建造了太后宫,取名积善宫,故称何氏为积善皇太后。
唐昭宗遇害的第二天早朝,蒋玄晖假传圣旨,立辉王李祚为皇太子,恢复原名李柷。中午时分,又矫宣皇太后令,皇太子可于昭宗柩前即皇帝位。然后遣太子家令李能前往16宅向诸王及宗室报丧。
诸王、宗室及百官到齐后,皇太后差太常卿王溥为礼仪使,举行了简单的即位仪式,年仅13岁的李柷登上皇位,是为唐哀帝。
接着,蒋玄晖向百官宗室宣布:昭仪李渐荣与河东夫人裴贞一合伙杀害了昭宗皇帝,惧罪投井自杀,罪大恶极,现将她们追削为庶人。这样,把弑君之罪转嫁到死人身上,从而掩饰了朱全忠、蒋玄晖的罪行。究竟是谁杀害了昭宗,宗室诸王和百官大臣当然不会糊涂,但面对朱全忠等人盛气凌人的架势,他们竟然不敢哭出声来。
哀帝少年当政,显然成为权臣们的玩物。事实上,小朝廷的一切权力完全掌握在朱全忠手里。为了造成篡权的有利形势以便早日登上皇位,朱全忠开始了大肆杀戮宗室和朝廷大臣的活动。
天祐二年(905)二月,朱全忠指使枢密使蒋玄晖把昭宗的诸子德王李裕等9位亲王召到九曲池,举行鸿门宴。9王不知是计,便开怀痛饮,个个酩酊大醉,蒋玄晖事先布下的刽子手一拥而上,将9位亲王用绳索绞死。
在国家破败的危难之际,朝廷大臣们也偏不自爱,仍在不知廉耻地争权夺势。宰相柳璨自进士及第不满4年,便被朱全忠推上相位。裴枢等几位宰相自负资望高,极为轻视柳璨,柳璨因而十分痛恨裴枢等朝臣,寻机报复,他竭力讨好朱全忠及其心腹,诋毁裴枢等人,使之被远贬他郡。随后,柳璨又开列了一张黑名单,把不合己意的朝臣都列进去,对朱全忠说,这伙人喜欢结朋党,制造是非,留之无益,应尽快除掉。朱全忠的重要谋士李振因屡举进士不第,便对进士出身的朝官极为痛恨,他也对朱全忠说,唐朝之所以破败,都是浮薄士人紊乱纲纪的缘故。大王 (朱全忠) 要成大事 (指代唐称帝),这些人是很大的障碍,不如全都杀掉。朱全忠认为言之有理,便让哀帝颁布诏书,将裴枢等旧宰相及出身高门、科举入仕的大朝官30余人,各赐自尽。朱全忠又下令把他们的尸体全部投入黄河。
宗室既除,朝臣亦已清除干净,整个朝廷全部控制在朱全忠手里。下一步的任务就是如何将哀帝的名位“合情合理”地转移给自己的问题了。
那么采用什么方式让哀帝把帝位传给朱全忠而又名正言顺呢?上古有尧舜的禅让,这一直为后世传作美谈,但这似乎太原始了些。隋恭帝与唐高祖李渊的禅位方式则正与现今情形极为相似,朱全忠为他的这一绝妙的发现而欣喜若狂。他急切地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然而,宰相柳璨、蒋玄晖、张廷范等似乎没能领会朱温的迫切心情,他们还在与哀帝、皇太后商议要按部就班地经过封大国 (国号)、加九锡、行殊礼,然后受禅的程序,还打算在天祐三年(906)十一月让哀帝率群臣到南郊举行祭天大礼。急于登皇位的朱全忠闻讯大怒,认为这是蒋玄晖等与哀帝、皇太后在密谋拖延禅位时间,图谋不轨。因此,他急匆匆从淮南平叛中赶回大梁 (今河南开封),声言要改易唐祚。
哀帝闻状十分害怕,怕的倒不是丢掉皇位。其实,李柷也实在不愿意提心吊胆地当这个傀儡皇帝,在年纪上,正是贪玩的年龄,哪能承受得了这么巨大的压力呢? 他所害怕的是朱全忠有可能杀他的头。因此,哀帝立即把祭南郊的活动暂且推迟到明年正月。同时,哀帝又派刑部尚书裴迪去大梁传达圣旨,加授朱全忠为相国,使之为百官之长,并加九锡之命。然后又责令蒋玄晖去大梁向朱全忠请罪。
看到朱温仍怒不可解,哀帝十分忧虑,急忙把宰相们找来商量和解的办法。宰相柳璨说: “现在朱全忠已是众望所归,陛下应早日禅位。”哀帝回答说: “朕也是这样想的,卿可去大梁传达朕的意愿。”
朱全忠对蒋玄晖等人耿耿于怀,决意要清理这些执政大臣。天祐三年(906)十二月,蒋玄晖被押送河南府处斩,当众将其尸体焚烧。柳璨问斩于上都门外; 张廷范被处以五车分尸的极刑。他们的家属、亲信皆遭屠戮。
临刑时,柳璨曾大声喊道: 负国 (唐) 贼柳璨,该杀该杀! 柳璨发挥朋党恶习,借朱全忠的威势,除掉了许多不合己意的大朝官,如今死到临头,才明白自己丧尽天良,该杀。
蒋玄晖在杀唐昭宗时,爱惜何皇后的姿色,刀下留情,此后两人频繁幽会于积善宫,他们在欢爱之余,也时常议论哀帝及唐王朝的命运。何皇太后激励蒋玄晖说,哀帝的皇位是无法保住了,迟早要为朱全忠所取代,既然要换作朱氏王朝,为何不能成为蒋氏天下呢?蒋玄晖深受启迪,于是便与哀帝及诸大臣商议,以祭南郊的活动,来拖延禅位时间。不料想他们的密谋被朱温的耳目发现,故有十二月之戮。皇太后既然也参与了密谋,朱全忠当然不会放过她,玄晖被杀后,遣亲信去积善宫杀死了皇太后何氏。
紧接着,朱全忠下令停止宦官首脑机关枢密使和宣徽南、北院的工作,两院的官吏全部归属中书省,一切公事都必须请示中书。唐中期以来泛滥起来的宦官势力又一次受到沉重打击。
天祐四年(907)正月,哀帝遣御史大夫薛贻矩赴大梁慰问朱全忠,贻矩趁机向朱献禅让之计,这正合全忠之意,因此,朱全忠颔首应诺。薛贻矩返回洛阳,立即上奏哀帝:“元帅 (朱温) 同意受禅,陛下应当早日去掉身上的重负,早行禅位之礼。”于是,哀帝下诏准备在二月举行传禅大礼。
三月初,哀帝诏告群臣,以宰相张文蔚、杨涉等率领文武百官奉宝绶,赴大梁,禅皇位于朱全忠。
朱全忠受禅称帝,为梁太祖,立国号梁,史称后梁(907—923)。持续290年的唐王朝至此宣告灭亡。
朱全忠称帝后,封哀帝为济阴王,迁往曹州 (今山东曹县)。第二年,即开平二年(908)二月二十一日,朱全忠派亲信杀死李柷,时年17岁,谥曰哀帝,葬于温陵。后唐明宗时,为其追谥昭宣光烈孝皇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51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霍去病的闪击战术怎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