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古代打仗攻城数日没成功为什么不能绕过去

话历史 2023-07-18 11:55:48

城池,在古代属于一个地方甚至一个王国权力与指挥的中心,往往里面住着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方负责总指挥的王。所以,伐战,最终的指向都是攻城。攻城实为擒王。王覆,则政权覆,国土归。如果不攻城直接绕过去,不但不好绕,而且绕起来毫无意义。

其一、自古以来,从敌方地盘上直接绕城过去的方法,常常需要经过一些狭关险隘,绕不得。

城池,在古代作战中,一般都占据了一个地方的风水宝地,以及交通要道,环境地理位置都十分优越,而再剩余的城池周边地方,也就是说可以供敌军绕过去的道路,不但同样会有重兵把守,特别是需要经过的一些狭关险隘,会更加难绕,更加险象环生。如果当你带着大部队绕过这些地方,如果突然发现异常轻松无人把守的情况,那么几乎要恭喜您和您的部队,那你基本算是跑进敌人诱军深入的埋伏圈内了。

历史上类似的情况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败走华容道”这节。当时,曹操在赤壁中了周瑜的火攻之计,当时,曹操带军逃跑。当曹操带着他的残兵败将九死一生逃到华容道的时候,他观察了下周围的环境,突然放声大笑,觉得自己很侥幸,刘备和诸葛亮很傻,因为他“虽后有追兵,却前无伏军”。曹操原以为就此可以从华容道从容逃跑掉了。结果,这么长天一笑,却笑出了关羽的神兵当阵!后面的情况大家都应该知道了吧,至于关羽怎么卖情面给曹操那是人家的事。

总之是说,作为一个有经验的作战将军,他是不敢也不会轻易带着大部队乱闯敌军地盘的。就算真没有把守的情况下,那基本是该处地形如同天堑不需要把守,想轻松通过,而且还带着大部队,那几乎是插着翅膀也不大可能的事。

其二、绕过去等于是偷袭敌军后方,偷袭的事情等于是偷偷摸摸的干,并不适合大部队操作。

绕过去那叫偷袭敌军后方,绕过去这种作战方式并不是大部队可以操作的。何况,绕过去等于是进入了敌方管辖的地盘,对于大部队,敌方是不可能让你带着大部队如履平地般浩浩荡荡开进他们领地的。如果你真敢这么绕,敌方的军探也会第一时间获取消息并向城中主帅报告,从而调兵遣将将你的部队合围,或者等你进了入埋伏圈再来一举歼灭。所以这样的绕是很不靠谱的事。

其三、“擒贼先擒王”,城不破,指挥枢纽不散,绕城十圈也没用

自古“擒贼先擒王”,城池,基本类似于今天一国的首都或者一个地方的省会,比如唐朝的长安城,不仅是一国经济、文化的中心,存储着大量的战备物资,经济来源所需,而且也是政治的中心,长安城里,往往住着他们最大的指挥官,或者是那一方的王。也就是等于指挥枢纽中心在那里。

自然,城不破,指挥不乱。王不倒,纵然你带着部队绕过去也绕不出什么花样。纵然有些城池是可以绕的,但是就算你绕到背后最后还得攻城。因为政权在里面,指挥的中心在里面。大家都知道,常常一个城有好多个城门,比如东、西、南、北门。绕过去,无非就是从城池的东门绕道西门,然后再从北门绕道南门,绕来绕去都是城。因此,这么疲惫不讨好的事情谁会这么无聊的绕来绕去呢。

其四、“围城”自古也是有的相比“攻城”但更加容易延误战机

一般情况,不攻城,绕城的事情并不太好实现,当然,对于个别的可绕之城,绕城的事情历史上并非绝对没有,那叫“围城”,最后还得回到攻城上来。如果真的不想攻城也可以,那就十天半载的围住一座城,待城中弹尽粮绝自然不战而降。但是,如果城中城主偷偷稍信搬了救兵来援,围城的事情也就立马行不通了。所以,快攻相对还好点。

总的来说,古代打仗为什么非要攻下城池,一句话“攻城之计不在城,而在擒王”。王被擒了,士兵、百姓不战自降,所有财宝、粮草皆归所有。这就是古代战争必然少不了攻城的情况。

古人打仗遇到城池久攻不下,为何不绕过去?专家:你绕过去试试

自古以来,天下大势,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分裂的时代,自然战火硝烟。当时在战争打仗时期,将士们攻城略地,必不可少的一关就是攻下城池。那么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在古代打仗期间,如果遇到攻不下的城池怎么办?为何他们没有绕过去呢?专家说了一句话:绕过去的才是真的笨蛋。

一个国家在建国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攻城略地的冲锋小能手。而在国家建立之后,就从打天下转变为了治天下,这个时候就需要大力的修建防御措施。了;例如当初秦始皇在统一六国的时候,为了抵御匈奴的外患,就修建了让匈奴人没有办法攻破长城。

自此匈奴再也没有到达长城以南的地方。后来历朝历代也都是和秦始皇的建设城池的方法一样,非常注重边疆城池的发育措施。在古代打仗的时候,大军前去攻城略地,首先要做的就是攻破城池。

但是,总有些城池修建得非常的坚固,再加上城上的士兵异常勇猛的守卫,所以有些城池久攻不下,战争进入了僵持的阶段。看到这里,大家肯定就会说了,既然这个城池久攻不下,为什么不绕过去换个地方来突破呢?

此时,专家说了一句话:怎么绕,绕过去的才是笨蛋。为什么专家会这么说呢?其实原因非常简单。第一,我们来看城池的修建,当初秦始皇在修建万里长城的时候,就是依据当地的地形地势,在平坦的地方修建城池,连接着那些山势险峻的地方。

所以,古代的城池并不是我们所以为的,只是围绕着一个城市所建,它是依据着当地的地形地势,以人工修建的城池加上自然的险峻的地形,才铸造了如此坚固的防御。所以在古代打仗的时候,作为攻方,遇到久攻不下的城池,即使想要绕过去,也是不现实的。

因为人工所建造的城池有重兵把守,而那些把守比较薄弱的地方,又是地势非常的险峻,一般人无法越过这艰险的的天堑的。那如果遇到久攻不下的城池的话,没有办法绕过去,应该怎么办呢?

第一,可以采用计谋,使用离间计,里应外合攻破城门。第二,就是围困,不过这样双方都是非常耗费人力物力的,而且很影响军中的士气,所以也不是上策。所以没有办法,有的大军就无奈退兵了。反正不管怎么样,对于绕过城池这个不现实的想法,基本上是没有人做的。

古代战争,多以攻占城池为胜利,可城池如此难攻为何不绕过去呢?

历史上有些城池甚至能够阻挡敌军几年的时间,甚至一座城池有可能扭转一场战争的局势,那么很多人想问这么一个问题,既然攻上城墙这么困难,为什么不绕开这座城池,非要死磕到底呢?比如三国中的马谡失街亭的战役,街亭所在地势非常重要,一旦守不住,蜀军全盘计划就会崩溃,但是司马懿并没有选择绕过马谡,直接攻打诸葛亮的大本营,虽然司马懿有十万大军,街亭的军队很少,完全可以绕过去。

但是试想一下,如果司马懿绕过街亭,必须是分兵来阻挡马谡,两万军队是根本围不住马谡的,如果司马懿和诸葛亮鏖战正酣的时候,马谡率军突围出去,这两万人根本围不住,最后马谡会从背后杀向司马懿,司马懿腹背受敌必败无疑。如果分兵多了阻击马谡,司马懿的主力就不敌诸葛亮的大军,也不能取胜,所以司马懿不敢绕过街亭,由此可见进攻方不是不想,而是根本不敢。

而且古代行军并不是像电视剧演的那样,排成方阵前行的,而是分散的一波一波地向指定地方集结,古代行军靠的是战车,马匹,没有办法把如此多的士兵一下子运到战场上,在古代作战的阵型也很重要,阵型一乱基本上就决定了胜负的方向。

在古代打仗前经常听到一句话,叫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城池的大门很有讲究,都会建立在交通要道或者建立在三观狭隘的地方,想要绕过城池就需要绕很远的路,不仅浪费体力还浪费粮食,由于部队长途跋涉,后勤补给势必会拉长战线,如果绕过一个城池,后勤补给也得绕路走,在无形之中加大了后勤的压力,一旦路上被发现,很容易出意外。再者就是,一旦绕过了敌人的城池,就等于腹背受敌,身后城里的军队随时会出现在部队的后方与前方的敌人夹攻,对进攻方造成巨大的杀伤,就算防守方没有来得及集结部队,而将队伍化整为零,尾随进攻方的部队,不时地进行侵扰也会造成战斗力的下降。

那么在古代打仗,真的没有办法绕过城池吗?

其实也不尽然,在古代战争中,想要长途奔袭直插对方心脏,只有骑兵能做到,特别是中国古代的游牧民族,就经常绕过城池,来侵扰边境百姓,而且还有明朝朱棣,直取南京打败朱允文,最后登上帝位的例子。不过绕过城池的局限性很大,一是古代骑兵的培养费很大,所需要的给养物资不是一个小数目,并没有办法普及到大部分军队。二是北方民族并不擅长城池防守,而且道路也没有山路那么复杂。三是骑兵在敌人后方活动并不长久,往往是快打快撤,使用骑兵偷袭战术的战役非常少。所以说古代打仗非要死磕而不绕过城池是有一定的军事理论作为支撑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51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