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管仲为打败楚国设计的买鹿之谋(什么是管仲白鹿之谋)

人生百味 2023-07-18 11:55:06

齐国宰相管仲,把齐国治理的很好,征服了许多割据一方的诸侯国,最后只剩下楚国,楚国国力强盛,为了打败楚国,他设计了“买鹿之谋”,管仲不费吹灰之力,不动一刀,不杀一人,就打败了本来强大的楚国,为东周列国赢得了一个安定的时期。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买鹿之谋”“楚国购鹿”的故事。

楚国购鹿的故事

齐国有好几位大将军纷纷向齐桓公请战,要求重兵去打楚国,担任宰相的管仲却连连摇头。管仲对大将军说:“齐楚交战旗鼓相当,齐国就粮草而言,把辛辛苦苦积累下的粮草悉数用光,更有齐楚两国几万人的生灵将成尸骨。”

齐桓公问管仲:“楚国是一个强国,其人民精通格斗的技巧。我们要举兵讨伐楚国,恐怕力不从心。一个楚国就很麻烦了,以后的路该怎么走?”管仲说:“大王您出高价购买楚国特产的鹿吧。这一招准管用。”

齐桓公于是在与楚国交接的边境上设立了一座小城,并派人到楚国购买活鹿。楚国活鹿的价格为八万钱一头,管仲让齐桓公派中大夫王邑带了二千万钱去楚国大肆搜购。

管仲派的商人在楚国到处谣言:齐桓公好鹿,不惜重金。齐国商人开始购鹿三枚铜币一头,过了十天加价为五枚铜币一头。楚国的楚成王和大臣们听闻此事后颇为兴奋,他们认为繁荣昌盛的齐国即将遭殃,因为十年前卫国的卫懿公喜欢鹤而把国家灭亡了,齐桓公好鹿定然导其覆辙。又过了一段时间管仲让齐国商人把鹿价又提高到40枚铜币一头。

楚王听说了这件事情,对其宰相说:“金钱,是人都喜欢的,也是国家赖以生存的东西。而鹿,不过是禽兽而已,楚国多的是,即使都不要也无所谓。现在齐国出那么多钱来买我们不需要的东西,这是我们楚国的福气啊!老天让齐国这个傻冒来便宜我们,太好了!赶快发布命令,让老百姓赶紧捕捉活鹿,尽快把齐国手上的钱换过来!”

为炒作这一事件,管仲还煞有介事地对来自楚国的官方采购商人说:“你能给我弄来二十头活鹿,我就赏赐你黄金百斤;弄来二百头,你就可以拿到千斤黄金了。楚国就算不向老百姓征税,财用也够了。”于是楚国上下都轰动了:无论官方还是民间,无论男女老少,全都来劲了,颇有点“全民炒股(或炒房)”的意味。老百姓都放下手头的农活,漫山遍野地去捕捉活鹿。这个时候,管仲让大臣隰朋悄悄地在齐、楚两国的民间收购并囤积粮食:楚国靠卖活鹿赚的钱,比往常多了五倍;齐国收购囤积的余粮,也比往常多了五倍。

楚国人见鹿的价钱与万斤粮食价格相同,纷纷做捕猎的工具去深山捕鹿,不再种田;连楚国官兵也陆续将兵器换成捕猎工具偷偷上山了。一年之后楚地大荒,铜币却堆积如山了。

于是,管仲对齐桓公说:“好了,这下我们可以安心去攻打楚国了!”齐桓公问:“为什么?”管仲回答:“楚国拿了比往常多五倍的钱,却误了农时,粮食又不可能几个月时间就可以收割的,楚国到时候一定会去收购粮食的。到时候我们封锁边境就行了。”齐桓公恍然,于是下令封闭与楚国的边境。结果楚国的米价疯涨,楚王派人四处买米,都被齐国截断,逃往齐国的楚国难民多达本国人口的十分之四。楚国元气大伤,三年后向齐国屈服。

什么是管仲白鹿之谋

鹿之谋

在战乱不已的东周时期,有个大能人叫管仲。他把齐国治理得很好,降

服了许多割据一方的诸侯国。后来,只剩下楚国不听齐国的号令,齐国如果

不能降服楚国,就不能成为中原霸主,那么,如何威服楚国呢?

当时,齐国有好几位大将军纷纷向齐桓公请战,要求率重兵去打楚国,

而担任相国的管仲却连连摇头。他对将军们说:“齐楚交战,旗鼓相当,够

一阵拼杀的。战争还将用完齐国辛辛苦苦积蓄下来的粮草。更何况,战争打

起来,齐楚两国不知有多少人要死于战祸!”

将军们哑口无言,都用询问的目光注视着曾力挽狂澜、功劳卓著的管仲

。此时的管仲却不慌不忙,带领着许多人看炼铜去了。

一天,管仲派一百多名商人到楚国去购买鹿。在当时鹿是较稀少的动物

,仅楚国才有。但当时的人们只把鹿作为一般的可食动物,用很少的钱就可

以买一头。

管仲派的商人在楚国到处扬言:“齐桓公好鹿,不惜重金。”

齐国商人开始购鹿,三枚铜币一头。过了十天,加价为五枚铜币一头。

楚国的楚成王和大臣闻知此事后,颇为兴奋。他们认为繁荣昌盛的齐国

即将遭殃,因为十年前卫国的国君好鹤而把国亡了,齐桓公好鹿正蹈其覆辙

。他们在宫殿里大吃大喝,等待齐国大伤元气,他们好雄视天下。

几天后,管仲把鹿价又提高到四十枚铜币一头。

楚人见一头鹿的价钱与千斤粮食相同,便纷纷制作猎具,奔往深山去捕

鹿,不再种田,连楚国的官兵也陆续将兵器换成猎具,偷偷上山了。

一年的时间,楚地大荒,铜币却堆成了山。

楚人想用铜币去买粮食,却无处买。因为管仲早已发出号令,禁止各诸

侯国与楚通商。

这么一来,楚军人饥马瘦,战斗力大大降低。管仲见时机已到,即集合

八路诸侯大军,浩浩荡荡,开往楚境,势如破竹。楚成王内外交困,无可奈

何,忙派大臣求和,同意不再割据一方,保证接受齐国的号令。

管仲不动一刀,不杀一人,就制服了本来很强大的楚国,为东周列国赢

得了一个安定的时期。后来有人把管仲的这次用计,称为“鹿之谋”。

感悟

深谋远虑的管仲,用他的“鹿之谋”,不动一刀,不杀一人,就制服了

楚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楚国人为了金钱就会放弃种地而去捕鹿,

就没有粮食来维持军队的战斗力。由此可见做事不能只顾眼前,要学会深谋

远虑才对。

管仲“买鹿制楚”这种荒诞故事是怎么流传这么广的?

三人成虎,人们看到了结果,其中过程修饰的华丽一点大家也就听一个乐呵了。

我觉得管仲应该用这种方法至少成功了一次,对鲁国的可能性比较大,否则编《管子》的人不可能凭空想出这种方法。其他的估计是以讹传讹了。

管仲是不是真的买了鹿,楚国又会不会因为这事衰败,这重要吗?不重要。

只要我们知道管仲很厉害,楚国被齐国制住经济,就够了。这就是讲故事的人想让我们知道的。

至于真实性如何?这不重要。

管仲(前723年~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中国古代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

齐僖公三十三年(前698年),开始辅佐公子纠。齐桓公元年(前685年),得到鲍叔牙推荐,担任国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被尊称为“仲父”。

齐桓公四十一年(前645年)病逝。后人尊称为“管子”,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管子》一书题为管仲所作,有人质疑为后人托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51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